江西房城乡建设项目策划书【范文参考】

上传人:蕉*** 文档编号:16809503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186 大小:15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房城乡建设项目策划书【范文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江西房城乡建设项目策划书【范文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江西房城乡建设项目策划书【范文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江西房城乡建设项目策划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6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6二、 项目承办单位6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6四、 项目建设选址7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7六、 资金筹措方案8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8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8九、 项目综合评价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9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11一、 加快健全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长效机制11二、 年度计划控制13三、 高效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升级16四、 营销计划的实施22五、 总体要求24六、 加大资金投入33七、 整合营销传播执行33八、 加强人才保障36九、 顾客忠诚36十、 扎实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37十一、 营销调研的步骤44十二、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46第三章 公司筹建方案49一、 公司经营宗旨4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9三、 公司组建方式50四、 公司管理体制50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51六、 核心人员介绍55七、 财务会计制度56第四章 企业文化分析63一、 企业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63二、 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67三、 企业文化的选择与创新72四、 品牌文化的塑造76五、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86第五章 人力资源方案97一、 绩效薪酬体系设计97二、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98三、 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的关系100四、 企业劳动分工102五、 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105六、 奖金制度的制定105第六章 公司治理分析110一、 内部控制的相关比较110二、 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113三、 董事及其职责115四、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120五、 决策机制122六、 内部控制的种类126第七章 经营战略132一、 营销组合战略的类型132二、 融合战略的概念与特点135三、 企业与经营战略环境的关系137四、 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体系139五、 人力资源战略的特点143六、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现途径144七、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147第八章 经济收益分析15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5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5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4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7三、 偿债能力分析15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9第九章 财务管理161一、 流动资金的概念161二、 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162三、 资本成本163四、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172五、 筹资管理的原则174六、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176第十章 投资计划方案179一、 建设投资估算179建设投资估算表180二、 建设期利息18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81三、 流动资金182流动资金估算表182四、 项目总投资18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83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8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84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江西房城乡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龚xx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准确研判我国城市发展新形势,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着力在加快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强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精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方面作出示范,创造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江西经验、江西方案,努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纵观发展新形势和新机遇,当前全省住建事业发展正面临三大转变,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进住建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四、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675.0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41.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11%;建设期利息24.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2%;流动资金908.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96%。(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741.8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369.8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4.06万元,预备费47.93万元。六、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675.06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007.66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77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6285.77万元。3、净利润(NP):1034.94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00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30.30%。3、财务净现值:2151.23万元。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九、 项目综合评价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675.061.1建设投资万元1741.851.1.1工程费用万元1369.861.1.2其他费用万元324.061.1.3预备费万元47.931.2建设期利息万元24.691.3流动资金万元908.522资金筹措万元2675.062.1自筹资金万元1667.402.2银行贷款万元1007.663营业收入万元77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6285.775利润总额万元1379.926净利润万元1034.947所得税万元344.988增值税万元285.849税金及附加万元34.3110纳税总额万元665.1311盈亏平衡点万元2428.46产值12回收期年5.0013内部收益率30.30%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2151.23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一、 加快健全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长效机制1、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定力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促进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价格合理、供求平衡、保障多元、风险可控、预期平稳的健康发展态势。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房地产行业发展水平差异及不同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差异,着力提高全装修成品住宅在新建住房的比例,适应人民对美好居住生活的需要,推动房地产开发建设转型升级;强化建设销售全过程监管,严格把控全装修建设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2、严格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城市对本地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主体责任。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住房供求关系等情况,明确房地产市场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及时研究和分析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针对性、差异化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整治充分发挥省房地产市场会商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自然资源、发改、公安、金融、税收、市场监管、宣传等部门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依法采取警示约谈、信用扣分、公开通报、停业整顿、行政处罚、列入失信名单、吊销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等措施进行处置,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4、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逐步建立住房租赁信息服务和监管系统平台,推行租赁合同网上签约,逐步实现房源登记、信息发布、租赁交易、网上签约、登记备案等全过程网上办理。大力培育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申报。继续指导南昌市推进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5、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落实一城一策工作要求,发挥房地产市场会商协调机制作用,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库存较大的城市,扩大货币化安置比例。对商品房销售量和价格波动较大的设区市进行预警提示。推进房屋网签备案系统建设,形成全国一张网。建立常态化信息发布和舆情监测引导机制,积极释放正面信号,引导市场健康发展。6、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综合效能(1)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机制加强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应用,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争取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试点。扩大缴存覆盖,加强目标管理,规范政策备案,强化风险防控。全省住房公积金总体个贷率控制在85%左右,逾期率控制在05以内。探索推进南昌大都市圈公积金一体化政策,做大做强做优南昌大都市圈。二、 年度计划控制主要用于检查营销效果是否达到年度计划预期,对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费用等指标进行控制,确保年度计划所规定的销售、利润和其他目标能够实现。(一)销售分析销售分析衡量并评估实际销售额与计划销售额的差距。具体有两种方法:1、销售差距分析主要用来衡量造成销售差距的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当中既有售价下降的原因,也有销量减少的原因。没有完成计划销售量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企业还要进一步分析销售量减少的原因。2、地区销售量分析用来衡量导致销售差距的具体产品和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查明原因,加强该地区的营销管理。(二)市场占有率分析销售分析一般不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还要分析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份额,揭示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比如一家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可能是它的绩效较竞争者有所提高,也可能是整个宏观环境得到改善,市场上所有的企业都从中受益,而这家企业和对手之间的相对关系并无实质变化。企业和营销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造成市场占有率波动的原因很多,需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1)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有可能出于企业战略的考虑。有时候企业调整其经营战略、营销战略,主动减少一些不能盈利的产品,导致总销售额下降,影响了市场占有率。如果利润反而有所增长,这种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就是可接受的。(2)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也可能是新竞争者的进入所致。通常新竞争者的加入,会引发其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程度下降。(3)外界环境因素对参与竞争的各个企业,影响方式和程度往往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同一行业各个企业都发生影响,但不一定所有企业及同类产品都受到同样程度的影响。有些企业推出创新的产品设计,在市场上争取到较多的客户,市场占有率反而可能上升。(4)分析市场占有率,要结合营销机会。机会好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一般应高于机会程度低的竞争者,否则其效率就有问题。正常情况下,市场占有率上升表示绩效提高,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反之,说明在竞争中不利。(三)营销费用率分析年度计划控制还要确保企业在完成计划指标时,费用没有超支。因此要分析各项费用率,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如果费用率变化不大,在安全范围内,可暂不采取任何的措施;如果变化幅度太大,上升速度过快,接近或超出上限,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年度计划控制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确定年度计划中的月份目标或季度目标;监督营销计划的实施;如果营销计划执行中出现不可接受的偏差,一定要找出原因;采取补救或调整措施,以缩小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计划指标,使之更切合实际;或调整营销战略,以利于计划指标实现。如果指标和战略、措施等没有问题,那就要从营销计划的实施查找原因。三、 高效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升级1、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1)扎实开展市容市貌环境整治行动落实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规范户外广告设施管理,推进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重点整治城中村、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农贸市场、商业集散中心、城郊结合部等区域环境。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施工管理,巩固提升扬尘治理成果。(2)整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城乡环境整治成效,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集镇环境整治,聚焦乡镇所在地环境短板,大力加强集镇路面、水面、建筑立面以及绿化区域、房前屋后、空置地块等区域环境整治,持续改善集镇环境质量。适应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建立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标准体系。2、实施城市环境攻难点行动城郊结合部(含城中村、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背街小巷等)、老旧农贸市场(含老旧商圈等)是城市环境问题集中区域,线乱拉等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精细保洁城区路面,整洁建筑物立面,改造整治城中村、老旧农贸市场等问题集中区域,清洁绿植水体,管护城市家具,管控广告店招,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不断提升各地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努力创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3、实施乡镇镇区环境补短板行动乡镇镇区是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短板弱项,是十四五时期的工作重点。重点加强乡镇规划设计,综合提升乡镇环境卫生状况,规范乡镇商业、交通秩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补齐乡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短板,力争实现与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基本一致。努力塑造乡镇风貌,有条件的乡镇彰显亮点,打造特色乡镇。4、实施城乡环境回头看行动巩固三线六边环境综合整治及设区市中心城区精细化整治成效,进一步加强城市广告店招管理,巩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质量,重点加强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周边及水体岸坡等区域环境回头看整治,不断提升通道沿线、景区景点及水体岸坡环境质量。(1)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法规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鼓励建筑垃圾就地就近回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可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强化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舆论氛围,推动习惯养成。切实抓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动生态设计,提高产品可回收性;稳步提高前端分类投放准确率,着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会分类易分类愿分类;完善终端分类收集运输系统,打通收集最后一米,破解运输最难下关;加快末端分类设施建设,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市场化模式试点;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将可回收物纳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垃圾分类,统筹推进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到2021年底,全省新增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5000吨、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500吨,力争城镇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设区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全覆盖,力争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25%以上。省级试点县(市、区)率先在乡镇地区实现镇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力争50%的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到2022年底,设区市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县(市)公共机构、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全覆盖,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推进分类中转站、推进分类运输能力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25%以上。省级试点县(市、区)力争实现行政村基本全覆盖,落实分类垃圾桶分配到户。到2023年底,设区市中心城区建成分类中转站、推进分拣中心建设,分类运输能力满足需求,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闭环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县(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全覆盖,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分类中转站基本建成,分类运输能力基本满足需求,推进区域分拣中心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在全省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政策和运行体系。试点地区厨余垃圾处理、可再生资源回收点行政村覆盖率均达到70%以上。到2024年底,设区市中心城区形成生活垃圾分类闭环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在35%以上。县(市)区域分拣处置中心基本建成,分类运输能力满足需求,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闭环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到2025年底,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闭环体系基本建成,法规约束机制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运行良好,垃圾分类氛围日益浓厚,人民群众分类习惯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勇争先、作示范。(2)加强环卫工作推广一吸二扫三冲四洗五保洁六抑尘的清扫模式,不断提升道路清扫保洁精细化水平。设区市中心城区的机扫率达95%以上。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环卫安全作业规范要求,加强完善环卫工人室外作息用房的规划和建设,持续开展环卫工人节等关爱活动。督促环卫用工单位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推动落实社会保险的应建尽建、应缴尽缴,切实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5、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执法事项,对涉及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厘清城市管理执法职责边界,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与生态环保等5支综合执法队伍的职能和边界,健全部门协作联运机制,加强执法保障,提升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6、加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工作,充分利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成果,做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积极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城市运行网格化管理,争取实现将市容市貌、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等城市治理事项统一纳入平台管理,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应用。探索建立和完善城市治理风险防控工作评价和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城市应急和综合防灾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城市运行高效有序提供技术支撑。7、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立足于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训练计划和目标任务。争取建立城管执法人员培训基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创新培训形式,拓展教育培训渠道,探索创建全省城管培训学院。积极开展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法律知识竞赛、优秀案卷评选、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等多种活动为载体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努力提高全省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素质和水平。8、强化城管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乡镇(街道)综合执法监督指导,采取有力举措防范出现违法执法、粗暴执法行为,提升城管文明执法水平。建立全省城管执法人员数据库,按照江西省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制式服装着装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落实好城管执法服装、胸号、标识的工作要求。加强执法着装、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通报,畅通城市管理执法群众监督、行政复议渠道,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9、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行动积极推动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的城市管理和执法服务。结合属地实际,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城管进社区工作作为城市创新管理的有效形式,实现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在城市社区全覆盖。四、 营销计划的实施(一)有效实施计划的注意事项(1)有明确的行动方案。战略和计划的有效实施,要有详细、具体的行动方案,以帮助理解和清晰营销计划的关键性环境、项目和措施,正确地把任务、责任落实到个人、团队或部门。(2)可能需要调整组织结构。必须注意组织结构与任务、责任相一致,与自身的特点、环境相适应,根据战略和计划适时调整、优化组织结构。(3)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必须明确与计划有关的环节、岗位和人员的责权利,明确具体要求和奖惩措施,建章立制进行约束和管理。(4)注意协调关键流程。为了有效实施战略和计划,做到行动方案、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因素,尤其是相关机构、人员在大目标下协调一致,需要界定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构建作业流程,保障操作层面相互配合。(二)影响计划实施的常见问题和原因(1)计划脱离实际。计划通常由专业计划人员负责制订,基层人员具体操作和执行。专业计划人员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总体方向和原则,疏于关注过程和实施细节,使得计划较为笼统和形式化;计划人员可能了解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不够,营销计划偏离实际;计划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交流情况不足,后者不能很好理解需要执行的计划,遇到困难最终导致计划人员和基层人员对立,互不信任。所以,制订计划不能只靠专业计划人员,也可由他们联系基层人员一起讨论、制订。基层人员或比计划人员了解实际情况,将他们纳入计划管理过程,有助于营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矛盾。计划常常涉及长期目标,企业对具体执行计划的人员又可能是依据短期的绩效,如销量、市场份额或利润等评估和奖励,他们常常不得不选择目光短浅的行为。要注意解决这一矛盾,设法求得两者之间的平衡。(3)因循守旧的情性。一般来说,新战略、新计划如果不符合传统和思维习惯,就容易遭到抵制。新旧战略和计划之间差异越大,实施中阻力也越大。要推动与原来思路截然不同的计划,常常需要打破传统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换脑袋就换人”,甚至重建管理体制。(4)缺乏具体、明确的行动方案。有些计划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缺乏促使各部门、各环节协调一致、共同出力的依据。五、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断推进我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大力推进省部合作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更大贡献。(二)基本原则1、创新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全过程,认识尊重顺应城乡发展规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管理方式。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住建系统发展活力,赢得长远发展优势和战略主动权。2、协调发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统筹全省城乡建设事业各个方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同发展、行业联动发展,实现城乡建设事业共赢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补齐城乡设施短板,系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3、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生态文明,尊重自然格局,提高行业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引导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4、开放发展,助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挖掘区域合作潜力,推动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积极引导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以开放促创新、促改革、促发展,培育开放型城乡建设新优势。5、共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保障民生作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城市体检为抓手,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民生工程,让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主要目标1、聚焦两大产业稳增长发挥同时毗邻长珠闽的独特优势,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统领,深入推进房地产建筑产业链链长制,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助力打造全国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引领区。(1)全力保持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严格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十四五期间,力争全省新建商品住房均价年度增长比例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基本匹配;基本建成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城镇基本住房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城镇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基本全覆盖;新建住宅小区入住率达到条件的,交付满5年的业委会基本覆盖。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500亿元;新建城镇住房建设总套数26442万套,总建筑面积30028万平方米。新建商品住房216万套,建筑面积27000万平方米。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为3000亿元,提取额1800亿元,发放个人贷款额为1600亿元,到十四五末,全省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达到6300亿元;提取总额达到3600亿元,个人贷款总额达到3800亿元,住房公积金个贷率保持在85%左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实现一次不跑或最多跑一次业务办理率达95%以上。(2)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2、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以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建造方式,大力推行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做优做强建筑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强化质量保证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西建造品牌。到2025年,力争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5%,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3、实施两大行动提品质全面推进省部合作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以全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为重要抓手,大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全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以省部共建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为契机,高标准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精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人民满意城市。紧扣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全覆盖,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长效工作机制,深入查找城市病根源,科学精准提出治疗方案。加强城市体检成果转化,精准生成城市更新政策和项目,对城市病成因发展、城市更新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城市建设项目推进等动态监测和高效评估。到2025年,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2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85%;各设区市中心城区、赣江新区直管区以及省生态文明示范县、有条件的县(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基本覆盖;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8平方米。(2)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建立以县域为单位、以乡镇为载体、统筹城乡建设的工作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镇建设,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深化综合环境整治,不断改善乡镇居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推动小城镇功能与品质提升,构建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探索开展乡村建设评价工作,建立农村房屋改扩建和变更用途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制度,新建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有效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持续巩固拓展安居脱贫成效。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数字化管理,构建互联网+村落文化数字化平台,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和营造技艺的活化、打造。持续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到2025年,全省300个左右的乡镇达到美丽乡镇示范镇要求,初步建立新时代乡村建设管理机制。4、狠抓两大实事惠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助力打造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区。(1)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到2025年,努力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比例显著提高,计划全省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982万套。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严格城镇棚户区改造范围和标准,科学确定改造计划,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新建(筹集)开工任务。到2025年,全省计划改造棚户区3895万套。(2)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切实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当作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建立健全组织实施保障机制、资金合理共担机制,完善项目审批、土地等配套保障政策。以适应居民不同生活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实施基础类改造,突出补齐功能性设施短板,推动城市更新,创建一批完整社区、绿色社区。全省城镇老旧小区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整洁、安全健康、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居住社区的目标,基本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到2025年,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省力争完成6243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惠及16087万户城镇居民。5、做优两大服务添活力(1)不断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不断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管理数字平台向管理服务平台转变,努力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应用,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探索创建城市治理风险防控工作评价机制,制定风险防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健全联动工作体系。探索创建全省城管培训学院,严格落实江西省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制式服装管理规定,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物业企业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开展线上线下社区生活服务,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扎实开展城市地下市政设施普查,推进城镇建筑物档案数字化,构建统一的公共基础数据库。加快建立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城市综合和专项规模化应用,强化城市信息资源动态更新和管理服务机制。加快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推动供排水、燃气等市政设施智能更新升级。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智能管理水平。(2)不断提升行业监管和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赣服通住建专区建设。深入开展行政审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建筑市场准入限制,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合理束缚,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改革方案,大幅压减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深化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和施工过程结算制度,推行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的工程计价方式,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化形成机制。强化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严查建设工程消防领域违法行为,提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不断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强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和区域评估,精简规范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事项,优化市政公用服务程序。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细化项目分类和改革措施。加强审批行为管理,杜绝体外循环审批。健全推进改革工作长效机制,建立良好的政企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保障作用。六、 加大资金投入1、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根据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统筹各级各类有关资金,支持住房保障、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建筑节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村镇建设等民生事业发展。2、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通过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调节,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和金融资本参与投资城镇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清出、特许经营权招投标、公众监督及备案等一系列制度。七、 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操作思路(1)以整合为中心。着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把企业所有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营销。(2)强调协调、统一,系统化管理。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仅强调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整体配置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整合营销目标。(二)影响整合营销传播执行的技能1、营销贯彻技能为使营销传播计划贯彻执行快捷有效,必须运用分配、监控、组织和配合等技能。分配技能指营销各层面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在营销活动中优化配置的能力。监控技能指在各职能、规划和政策层面建立系统的营销计划结果的反馈系统并形成控制机制。组织技能指开发和利用可以依赖的有效的工作组织。配合技能指营销活动中各部门及成员要善于借助其他部门以至企业外部的力量有效实施预期的战略。2、营销诊断技能营销传播执行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是执行中遇到较大阻力时,需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对策。(1)问题评估技能。营销执行中的问题,可能产生于营销决策,即营销政策的规定;可能产生于营销规划,即营销功能与资源的组合;也可能产生于行使营销功能方面,如广告代理、经销商。问题发现后,应评定问题所处的层面及解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2)评价执行结果技能。将营销活动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各阶段和各部门的目标,并对各分目标完成结果和进度及时进行评价,这是对营销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调整的前提。(三)整合营销传播执行过程在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中,涉及资源、人员、组织与管理等方面。(1)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再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既要利用内部资源运用主体的竞争,力求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益,又要利用最高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组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2)人员的选择、激励。人是实现整合营销目标的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要组成有较高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非正式团队小组,保证圆满完成目标;通过激励措施不断增强人员信心,调动积极性,促使创造性变革的产生。(3)学习型组织。整合营销团队具有动态性特点,而组织又要求具有稳定性。要建立组织中人们的共同愿景,保持个人与团队目标和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并强化团队学习,创造出比个人能力总和更高的团队,形成开放思维,实现自我超越。(4)监督管理机制。高层管理力求使各种监管目标内在化,通过共同愿景培养各成员、各团队自觉服务精神,通过激励、培养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团队中人员、职能设置强化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自身也承担了原有监管应承担的大量工作,在最高层的终端控制下,自觉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努力协调工作。八、 加强人才保障1、加强住建人才培养发挥院校培训主力军作用,支持高校和中高职院校根据行业需要多培养住建事业急需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构建与住建事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人才队伍集群,扩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开展住建干部培训依托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省内外知名大学等教学资源,采取专题培训、调学培训和网上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专业化能力,加强培养一批专家型的住建领域管理干部。3、严格执业人员管理完善建设行业执业人员信用档案体系建设,规范执业注册许可行为,加强对执业人员的管理。切实做好各类执业注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执业注册人员的执业水平。完善从业人员监管办法,支持行业协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九、 顾客忠诚高度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重要条件。不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所有市场的共同点是,随着满意度的提高,忠诚度也在提高。但是,在高度竞争市场(如汽车和个人电脑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如管制下的垄断市场本地电话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尽管在某些场合,顾客不满意并不妨碍顾客忠诚,但企业最终仍会为顾客的不满付出高昂代价。企业如果没有赢得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是难以留住顾客和得到顾客忠诚的。除了简单地吸引和保留住顾客,许多公司还希望不断提高其顾客占有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赢得大量顾客的部分业务,而是争取现有顾客的全部业务。例如,通过成为顾客购买产品的独家供应商,或说服顾客购买更多的本公司产品,或向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交叉销售别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所属产品类别中更大的顾客购买量。十、 扎实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1、大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坚持效益导向,推动建筑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装配式建筑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通过建筑工业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质量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开展技术攻关,完善配套技术标准,提高标准化设计水平,打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广物联网技术,推动信息化系统集成应用。2、持续做强企业做响品牌利用好国内大循环的新格局,加强对我省建筑企业拓展省外市场的支持,加快培育大型综合建筑业企业,支持建筑业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向集团化、多元化发展,实现建筑承包商向城市运营商转变。鼓励建筑业国际化发展,紧抓一带一路、RCEP、中欧绿色经贸合作机制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引导建筑业企业与央企、大型国企加强合作,主动布局拓展海外业务,进一步提升江西建筑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3、积极推进智能建造融合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行业服务指导,研究装配式施工技术及装备,推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与绿色施工、数字建造深度融合。组织开展产业基地评选,培育壮大一批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力争装配式建筑新开工建筑面积占全省新开工总建筑面积比例在40%以上。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适当对钢结构试点城市和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切实抓好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工作。4、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水平(1)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区域化发展绿色建筑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制定江西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建立绿色建材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跟踪采信机制。落实将绿色建材应用要求纳入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全面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全省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推广,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支持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承担国家以及省部级科技项目研究。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为城乡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5、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到2025年,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二星级,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建材产品。6、全省绿色建筑法规规章不断完善力争江西省民用建筑节能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7、建筑节能标准和建筑能效不断提高按照被动式技术为主、主动式技术为辅的原则,全面实施居住建筑65%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单体关注自然采光、通风和遮阳,设备选型和能效,自动控制与管理,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化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建筑能效。8、绿色建筑品质稳步提高全省新建投资公益性建筑(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要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全面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到2025年全省新增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不少于50万平方米。9、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不断深化全省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装机容量达100兆瓦,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1000万平方米,新增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3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建筑能源比例达到7%。10、建立全省绿色建材源头管理制度及全链条应用数据库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绿色建材进行生产、运输、应用等全流程认可,做好绿色建材的全面推广应用,力争到十四五期末绿色建材应用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11、持续规范建筑行业发展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进一步提高建筑领域行政审批效率。加强建筑业市场动态监管,不断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招投标、企业融资授信、工程担保等方面应用,研究制定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用评价标准。出台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实施意见,推动实施工程总承包和建筑师负责制。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完善电子招投标系统,强化标后监管,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工程担保制度,提升各类保证金保函替代率。完善建筑工人实名制平台功能,积极推行差异化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措施。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有效解决拖欠工程款和企业资金沉淀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各类妨碍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歧视性规定。12、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和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质量责任追溯机制,加大追责处罚力度。完善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差异化监管。逐步推进工程质量保险机制落地,建立完善全省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平台,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强化信用管理。实施精品战略,进一步推进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样板引路,持续开展质量月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的企业争创省优质建设工程奖、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建设工程奖,以工匠精神打造更多精品工程。13、加强用工实名制管理在每个安全帽内绑定定位芯片,关联工人的独特编码,系统识别技术识别其身份信息。对建筑工地进出人员严格管控,准确统计企业用工人数,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14、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动态化管理引导建筑起重机械安装设备纳入信息化监管,对监控违章操作行为实施预警,进行零容忍处罚或者处理。15、对在建工地实施数据式监控通过与现场的扬尘、噪音等监控设备连接,与喷淋设施实施联动,检测PM10的实时数据,一旦发现超标,便开启自动降尘设施,实现监控与治理两手抓,确保扬尘控制,实现绿色施工。16、体验式教育推进采用VR安全教育新技术、新场景与新模式,实现作业安全教育全覆盖,模拟体验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场景,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让安全生产管理不留死角。17、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风险普查工作在总结县(市)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摸清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底数,建立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信息数据库,满足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承灾体信息要求,提高我省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水平,加快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提供数据支撑。18、形成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风险普查工作可视化成果省级部署普查信息系统,利用此次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底图的空间地理信息优势,形成可视化的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字地图。19、充分应用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风险普查工作成果依托可视化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字地图,组建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形成城镇危房改造、城市老城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危险区域房屋搬迁改造以及事故应急指挥等方面的高效反应指挥能力,提高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防灾减灾水平。20、引导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系统化协同设计能力,推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设计。强化标准化设计方案审查,以设计带动全产业链纵向横向协同、多专业全面协作,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维保技术要素的高度融合。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和设计水平。积极推进BIM应用。培育一批BIM软件开发骨干企业和专业人才,推动研发自主知识产权BIM软件和平台。21、加快培育产业工人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技能培训,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充分发挥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省建设工程学校资源优势,为我省建筑业提供科技服务和人力支持。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强化企业技能培训主体作用,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形成教育供给侧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侧实践操作之间良好契合,提升企业协同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十一、 营销调研的步骤营销调研的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交报告。(一)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为保证营销调研的成功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所要调研的问题,既不可过于宽泛,也不宜过于狭窄,要有明确的界定并充分考虑调研成果的实效性。其次,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定调研目标。(二)拟定调研计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的计划,包括概述资料来源、调研方法和工具等。由于收集第一手资料花费较大,调研通常从收集第二手资料开始,必要时再采用各种调研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从企业外部的商业公司购买有关资料。调查表和仪器是收集第一手资料采用的主要工具。抽样计划决定三方面的问题:抽样单位指确定调查的对象,抽样范围指确定样本的多少,抽样程序则是指如何确定受访者的过程。接触方法是指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的问题。(三)收集信息在拟定调研计划后,可由本企业调研人员承担收集信息的工作,也可委托调研公司收集。面谈访问必须争取被访问者的友好和真诚合作,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实验调查时,调研人员必须注意使实验组和控制组匹配协调,在调查对象汇集时避免其相互影响,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处理和对外来因素进行控制。(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