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7557226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官方的纲领性文件中,这 种提法还是第一次。“读写联动课型”是“主题阅读”的主要课型之一,建构“读写并重”的语 文课堂,运用“读写联动”的教学方法,是“主题阅读”的特色与优势,是落实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保证。本文将着重从“读写联动”的策 略和方法进行探讨。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读是理解,写 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 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写是将自己通过观 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读与写的心理过程是相 反相成的。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 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写”的 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 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写句群,写片断。一、整个单元的阅读与习作 ,在四个领域发生联系:1、从读什么联想到写什么,读写容的联想选材,使之“言之有物”。如:四上,第三单元插上童话的翅膀,学生读了数十篇童话,从读写容 上联想到写什么,从写作方法上学习怎么写。(1)自述式童话,用拟人的手法。学生写出了老鼠的自白眼睛的自白汉字的自白电脑的自白蛇的自述一块手表的话(2)翻新式童话,逆向思维出新意。 学生写了黄鼠狼给鸡站岗、牛郎 织女喜结良缘过街老鼠人人欢迎喜羊羊爱上大灰狼猫新郎和老鼠新娘 东郭先生打狼(3)历险式童话,虚构故事情节。学生写了小黑、小黄历险记小壁虎1 / 13. .历险记黄鼠狼历险记刺猬历险记飞鸽历险记蚯蚓历险记 (4)书信式童话,角色转换。学生写了唐僧给悟空的一封信给台风的一封信给蚊子的一封信给眼睛的一封信2、从读学习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使之“言之有法”。如,四年级,学了生命生命一文后,学习“事例+感悟(事例+议论或抒 情)”的结构形式,写片断。3、从阅读移情到写作,心动而词发,使之“言之有情”。如:五年级第六单 元,主题为“天下第一情”,在两个星期里,学生阅读了数十篇表现父母之爱的 深沉与宽广的文章,受到激励与感染,写下了富有独特感染力的文章。一篇是母 亲“真发火,假打人,火里有颗慈母心”;一篇是母亲“真发火,真打人,火里 饱含慈母情”。取材独特,构思巧妙,情真意切,感人至深。4、从阅读积累到习作运用,使之“言之有话”。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 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二、阅读课中的“读写联动”小练笔。“读写联动”课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是从教材中找到读写的“连接点和结合 处”,找到“写”的起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在用“说”架读与写的桥梁 的主题报告提到的那些说的训练的容和方式,用笔写下来都是读写联动的好形 式。如:抓住续写的“延伸点” 容延伸下去接着写。发现扩写的“拓展点” 扩展开来发散写。寻求仿写的“结合点” 写法迁移运用写。巧设改写的“发散点 ”想象发散出去写。触动读后的“心动点” 有感而发一吐为快。这里就不再重复。下面着重谈谈仿写新形式的10个例子。1、仿写“四素句”起步训练。“四素句”是一个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句子。新语文主题阅读 一上,第五单元 39 课美丽的星空的首句:“一天晚上,我坐在阳台上仰望星 空。” 学了,就指导学生仿说有“四个要素”的句子。接着可以进行“四素句”拓展训练扩句成文2 / 13. .例 1、基本句:一天晚上/我/坐在阳台上/仰望星空。从时间想天气:一个夏天的晚上,从人物想特点:喜欢观察自然现象的我,从地点想环境:坐在宽敞的阳台上,从事件想过程:仰望繁星闪烁的星空。例2、基本句:一天/猪八戒/在山洞里/做了一个梦。从时间想天气:一个春天的早晨,从人物想外貌:长鼻子大耳朵的猪八戒,从地点想环境:在一个温暖的山洞里,从事件想过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2 、仿写“六个行为句”写话训练。小学生作文从写“人做事”起步是比较容易的,人做事行为句就是六个基本 句式,即: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了什么?感到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 么?我们简称为“人看句”、“人听句”、“人说句”、“人感句”、“人想句”、“人做 句”。在小学教材里这样的句子很多。学会了这“六句”,就能写出短文来。如: 二年级下册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的第5自然段: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人做 句)。她说:“小鹿(人说句),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人 :看句),可好看了! 看着那些花(人看句),我就想唱歌(人想句)。” 小白兔吃萝卜一文则 更典型小白兔口渴了(人感句),想吃萝卜(人想句)。小白兔看见萝卜叶子又大又 绿(人看句),他想萝卜一定是吃叶子。(人想句)于是就拿起萝卜叶子吃起来。 (人动句)妈妈看见了,(人看句)连忙制止它说:“我们吃萝卜,是吃它的根, 不是吃它的叶子。”(人动句+人说句)小白兔听了妈妈的话,(人听句)拿起萝卜 根吃了起来,(人动句)觉得很甜。(人感句)3、仿写文章开头的专项训练。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教材涉与的开头约九类.点题式交代式描写式设问式引用式抒情式总起式倒叙式联想式一篇文章多个开头训练举例3 / 13. .莲花山上看日出的若干个开头:1)重阳节前一天,老师带我们到莲花山看日出(交代式)2)莲花山上看日出,是难忘的艺术享受(点题式、总起式)3)“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太阳刚露出一点红,我们的欢呼声就在 莲花山上回荡(倒叙式)4)天蒙蒙亮,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登上了还在沉睡的莲花山,一切 都笼罩在轻纱般的薄雾里(描写式)5)我赞美“宝墨园”的秀雅,欣赏珠江的逶迤。但更爱莲花山日出的瑰丽 和壮观(抒情式、联想式)6)你欣赏过莲花山的日出吗?你领略过莲花山日出时的英姿吗?那是大自 然的杰作(设问式)4、仿写文章结尾的专项训练。小学教材结尾的5个类型:自然式照应式引申式抒情式评价式。一篇文章多个结尾训练举例莲花山上看日出的若干个结尾:1)自然式结尾我们披着朝霞踏上回家的路2)照应式结尾莲花山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是大自然的杰作。3)引申式结尾莲花山上看日出,使我想起了了巴金先生在海上日出一文中的感慨: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4)抒情式结尾赞美你,莲花山的日出!感你,慷慨的大自然!5)评价式结尾我想,每天清晨,太阳都要上演如此精彩的日出,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在为万物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同时,还要为我们奉上一幅光芒四 射的油画。5、仿写场面描写专项训练。“场面描写”是写事件、写活动的重要写作方法。圆明园的毁灭、狼牙 山五壮士、鸟的天堂等文章,有不少精彩的场面描写。归纳出场面描写的规 律: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 +人物活动(面:群体描写+点:个体描写)4 / 13. .裁判员运 动 员小观众“ 各(面)六位运动员一排站在 (面)观众们慢慢安静下来就位!”裁 起跑线上。判 员 发 出 (点)我班王冲站在第三根了。(点)连平时小嘴巴总是“叽第 一 声 口 跑上,红背心,白短裤,特别实, 叽喳喳”没完没了的“小喜鹊”令。“ 预比别的运动员高出半个头。(面) 六位运动员一起蹲媛媛也安静下来了。(面) 全场鸦雀无声。像蓄备!”裁判 下,像上了弦的箭。满水的水库,一旦开闸,就会一员 发 出 第 (点)只见王冲抬起头,瞪 泻千里。二声口令大眼睛注视着前方,等待着发令 枪响。(点)你看我班的猛,瞪着 眼,憋住呼吸,捏紧拳头,好像 是他在比赛(面)六位运动员像离弦的 (面)观众们像开了锅的水“砰!”发 箭向终点射去。一样,沸腾起来:“加油1加油!”令 枪 响 王冲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他 喊声响彻云霄。了。脚下像踩着风火轮,第一个到达 终点。(点)特别是猛,站起来, 挥着拳头大喊:“王冲,加油!王 冲,加油!”脸得通红,脖子上的 青筋鼓得老高。6、仿写书面语言对话格式专项训练小学语文教材和学生的习作里,经常会遇到、用到人物对话。书面语言对话的基本格式有:“人+话”说字的后面用冒号。“话+人”说字的后面用句号。“话+人+话”说字的后面用逗号。变式:“人+神态+动作+语气+话”语言前面加上提示语,描写人物说话 时的神态、语气、语速、动作、音量、表情等等。5 / 13. .如侯春明老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 27课罐和铁罐,结合教材进行仿写人 物对话的专题训练,运用对话的多种格式,给人物对话加上适当的提示语。以教 材中人物对话的提示语为仿写的发散点:铁罐傲慢地问罐谦虚地回答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 神气罐争辩 说铁罐恼怒地说引导学生发散联想,从说话的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将提示语归类:怒气冲冲地说小心翼翼地说理直气壮地说绘声绘色地说火冒三丈地说笑眯眯地说神色慌地说微笑着说气喘吁吁地说摇摇头说叹口气说叉着腰说摆摆手说跺着脚说站起来说仰着头说斜着眼说瞪着眼说吐吐舌头说甩甩头发说拍拍胸脯说挥着拳头说指着对方的鼻子说平静地说骄傲地说自豪地说温柔地说坚定地说着急地说轻蔑地说娇滴滴地说酸溜溜地说冷冰冰地说心不在焉地说轻描淡写地说 语重心长地说低声下气地说然后写对话训练,效果很好。7 、人物动作仿写的专题训练。把一个复杂的行动分解成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再分解为几个动作,写起来就 容易了。如四年级上册21课撘石全文按照:说撘石,摆撘石,走撘石,让撘 石,赞撘石的思路写的。“摆撘石”这个部分按照:“放下找来搭上 踏上离去”有5个动作.。引导学生仿写,以栽树为例: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一是挖坑 “挽”袖子、“拿”锄头、“举”起来、“挖”下去、“扎” 进、一“翘”、一“勾”、“挖”出来。有8个动作。二是栽树 “放”进、“扶”正、“铲”土、“踩”实。有4个动作。 三是浇水 “提”来、“拿”瓢、“浇”到。3 个动作连贯起来,15 个动作就成了下面的短文:一个星期天,王老师带着我和婷婷在校园的一角栽树。王老师挽起袖子,拿6 / 13. .起锄头,高高举起,使劲挖下去,锄头深深扎进土里,他把锄头一翘,一大块土 就松了,再一勾,这块土就被挖出来了大约挖了 20 多分钟,一个水桶大小 的洞就挖好了。(挖坑八个动作)我和婷婷把小树苗放进洞里,扶正。王老师一铲一铲把土铲到洞里。我和婷 婷将土踩实。小树苗稳稳地站在了那里。(栽树四个动作)我和婷婷一起提来一小桶水,我拿着瓢,一瓢一瓢将水慢慢地浇到树的周围。 一棵树载好了。(浇水三个动作)8、人物外貌仿写专项训练。人物外貌包括人物的性别、年龄、体形、相貌、衣着、职业和个性特点。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几篇文章的人物外貌描写,具有示性。地震中的父与子是这样写父亲的外貌的:“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慈母情深三写母亲的外貌:“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 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 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说完,立 刻又坐了下去,立刻有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 忙碌”这些人物外貌描写揭示了人物外貌描写的一般规律:一是写出人物特 点,特点就是特别的、独有的,与其他的人不同的地方;二是同一个人物在不同 的情境下,思想感情的变化会反映在外貌的变化上来;三是外貌描写要反映作者 的褒贬爱憎。从阅读中抽出的规律,运用读写联动,在实践中运用。出示三写一位老人脸上皱纹变化的例文。(1)平常时秋菊奶奶,八十多岁了,辛劳一生,饱经风霜。岁月在她脸 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都有一个故事。(2)喜悦时今年过年,秋菊奶奶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在外地工作的 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和几个子、外都回来了。秋菊奶奶高兴得整天合不拢嘴, 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就像开着的菊花瓣,每一道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人也 好像年轻了好多。(3)悲伤时这一回,秋菊奶奶的老伴可病得不轻啊!在外地工作的儿们 都赶回来了。秋菊奶奶整天愁眉不展,脸上蛛网般的皱纹更深了,像刀刻一样。 眼角的皱纹里,留着道道泪痕,人也显得更苍老了。7 / 13. .然后,以教材为根,以生活为源,以思维为脉,以创新为魂,让学生练笔: (1)写某个人的表情特别是眼神的变化:喜悦时;愤怒时;哀伤时 (2)写某个人体型特别是精神状态的变化:生病时;领奖时;紧时 9、给景区写旅游广告宣传语训练。小学教材里有很多写景的文章,学完后,让学生为该景区撰写旅游广告宣传语。广告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涵丰富,形 象生动,对培养学生选词造句,斟酌推敲用语的能力大有裨益。如:山水甲天下的广告词: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游山到,玩水去漓江!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广告词:西沙群岛是鱼的世界,鸟的天堂!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翡翠明珠!西沙群岛,遍地是宝!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广告词:春雨夏花秋果冬雪,四季如画令人喜悦!小兴安岭四季如画,请到这里来玩耍!鸟的天堂的广告词:大榕树是鸟儿的家,鸟儿是大榕树的花!颐和园的广告词:颐和园里走一圈,快乐好比活神仙。颐和园里走一趟,就是凡人游天堂。10 、文章结构的专项训练。文章的结构类型很多,有按时间推进顺序,地点变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事物性质顺序,以与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因果是;承接式等等。附:市区嘉信西山小学陆玉娇老师“读写联动”的教学设计生命 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中三个事例,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 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2、通过对比阅读,理解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生命的感悟的写作特点。 3、学习仿写生命 生命“事例+感悟”的写作方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2、学习“事例+感悟”的写作方法。教学流程1、名言导入(注意读出重音和停顿,老师指导读)齐读、背诵。8 / 13.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 法雨果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美约翰逊(评:用名人名言,突出文章的主旨。熟读背诵,运用于后面的“读写联动”。)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命 生命(生齐读课题,读出感情)。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用“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做标题,批注在课文相关的 地方。用“波纹线”画出三个故事后,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句子。(评: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用三个小标题,概括课文容,理 清文章结构。让学生画出指定的句子。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品析课文中的三个事例,点明写作特点。1、学习第一事例,关注动作描写。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 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 那样鲜明!师:请女生齐读第一个事例。提问:我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飞蛾。从哪里看出来?从文中找出描写飞蛾 求生的动词(挣扎、鼓动、跃动 )。作者通过这三个动词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充分表现出来,这就是细节描写的妙处。齐读文段中感悟部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师:与许多强大的生灵相比,飞蛾是渺小的,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 生欲望却是震撼人心的。这就是生命 生命!用本段中的八个字形容,生命 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以文带文,阅读: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快速浏览主题阅读中的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这篇文章,重点读 P80 的第四段,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从哪些词句看出来,(不屈不挠、 循环往复 )课文的第一段和这段文字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习作密码”?9 / 13.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 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 强烈!那样鲜明!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 标而奋斗着./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 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渺小却背负着伟大梦 想的英雄。发现写作的结构是:具体事例+对生命的感悟。板书:事例+感悟。(评:教学完第一个事例后,立即“以文代文”,延伸阅读。通过类比,找 出写作规律:“事例+感悟”。得法于精读文,用法于略读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学 会阅读。)2、学习第二个事例,关注环境描写。师:与命运抗争的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请看课文第二个事例,这次请 男生来齐读。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 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 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我看到了的瓜苗;我感悟到生命 。(从文中找词语和句子)请找出文 中描写瓜苗生长环境的句子。这段描写突出了环境描写,使瓜苗的生长显得更加 艰辛,但同时也更突出了它的顽强生命力。这就是环境描写的妙处。请同学们齐读这段文字,要释放出你的感情来读。(第二遍读)即使没有 泥土和,即使只能活几天,它也要让这几天焕发光彩,这就是生命,生命!用文 中的八个字来形容,生命就是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说一说:图片:其实植物的生命何止是一粒香瓜子这样的反应,大自然中 的每一种植物都顽强拼搏,尽力地活出自己的光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的“画外音”:看!(第一图片)茫茫沙漠中,悲壮的胡在笑傲尘世。10 / 13. .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了,长着可以千年不死,死后可以千年不倒,倒地可以千年 不朽,这种坚韧的生命之力让我们震撼!看!(第二图片)沉重的石块下,一颗小草曲曲折折地生长着。它的根 往土里伸,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之力。看!(第三图片)干裂的池塘中,一片嫩绿的莲叶用尽全部的力气破土 而出,告诉着我们生命无处不在,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生命的脚步!看完这三幅图片,请学生用这个句式来说:我看到了,我感悟到了 师:是啊,这些植物用不屈的生命力告诉我们,这就是生命,生命就是 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评:学习第二个事例后,由点与面拓展学习容:用典型画面,展示植物 顽强的生命力;配上教师诗一般的解说,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感受生 命的奇迹和尊严。用“我看到了,我想到了”练习说话,有为下面“事 例+感悟”的片断训练做了铺垫。)3、学习第三个事例。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态度。请一位同学来读文段容。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 动,给我极大的震憾,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 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对待生命,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好好地使用它;一种是白白地糟 蹋它。作者杏林子的态度是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生 合作读)这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态度,她的一生也在实践着这句话。请看杏林子的简 介。(师配乐朗诵)、杏林子用她的生命告诉了我们“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表达出无限的价值。于 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 有力。”(课文最后一段)以文带文,拓展阅读:有这样一个人,他天生没有四肢,但是坚毅乐观11 / 13. .引出尼克胡哲事例。杏林子和尼克胡哲虽然都身患残疾,但是他们热爱生命,用 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这就是生命 生命!(评:第三次拓展,让容更充实,主题更丰满。)师:接下来,我们学习“事例+感悟”的方法仿写一个片段。三、读写联动,小练笔。1、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刚才看过的生命事例: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沉重石 头下顽强生长的小草;干裂池塘中的一朵新莲叶;沙漠中坚韧的胡;乐观励志的 尼克胡哲;坚韧勇敢的杏林子。其实,热爱生命的现象无处不在,除了这些,你 还知道哪些?(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评:读写联动,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教师巧妙的引领学生,以阅 读容为平台,展开联想。通过同坐交流,调动学生的积累,进一步打开思路, 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2、写一写:同学们可以从这些图片中选择其中一幅,也可以写你自己看到 的或者想到的事例。注意要写出对生命的感悟。3、教师引导写作。选择其中两篇文章进行评析,指出问题,鼓励为主。让 学生选择更喜欢哪一篇?得出写作优秀的地方在哪里,老师指导二次写作。4、文段展示。选择其中四位同学上台来读文段。(下面是课堂实录部分) 生 1:有一次,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业,写到一半时,一只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的虫子打断了我的思路。趁虫子不注意时,我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心里非 常得意,为了不让它飞走,我用一个玻璃杯盖住了它,只见它拼命地振动弱小的 翅膀,飞上飞下,寻找出路,它发疯似的把杯子撞得砰砰响。我被它强烈的求生 欲望惊呆了,我被良心训斥,小心翼翼地放了它。同时心有感悟:成大事不在于 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少。生 2:2003 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传染病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 战争打响了,这是生命与病魔的抗战。在充满危险的病房里,那些可亲可敬的白 衣天使,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千百万人的康复,谱写出了一 首首生命之歌,我感悟到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表达出 无限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生 3:直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最热的当然就是沙漠了。在沙漠中,好像每12 / 13. .一粒沙子都渗出汗来。茫茫的大漠中,胡成为了唯一的绿色生机。在太阳的暴晒 下,胡的树皮已经变皱了,树枝也在扭曲着,可它依然挺立在那里。啊,亲爱的 胡,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你每日站在炎热而又无趣的沙漠中?你依旧静静地站 在那里,不做声。可是,你却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精神 告诉我,你有无穷的顽强的生命力。生 4:临近深谷的悬崖上,有一颗树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掉进深谷里,却又像要展翅飞翔。它 那牢固的根,弯曲的身体和不屈的精神,向世界证明,生命是何等的顽强。我感 悟到了,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生命的步伐,连一棵树都懂得珍惜生命,何况 是我们人类呢?师:你们的分享,从你们的文字中,我读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顽强,我 希望大家也能做到如杏林子所说的虽然生命短暂,但是齐背诵课文最后 一段。下课。(总评:这是一堂“以文代文”和“读写联动”相结合的综合性课型,为 建构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提供了例。一堂课,精读一篇文章,略读三篇文章(片 断),背诵了两句名言,仿写了一个“事例 +感悟”的片断。带的三篇文章是穿 插进行的,课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条线,平行交叉运行。引领学生得法于课, 用法于课外;得法于阅读,用法于习作。是一堂容量大,效率高的好课。)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