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重点工程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6740076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配置重点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资源配置重点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资源配置重点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配置重点工程一、 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19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二、 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二)制度保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加强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管理和保护。根据国家、省部署,稳步推进水权制度建设。(三)资金保障按照分级负担、分类筹措的原则,拟订“十四五”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通过财政保障和社会投资等多渠道筹集工程资金,确保“十四五”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及时到位。加强资金管理,严格资金使用监督和审计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效。(四)能力保障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的水资源管理队伍,提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五)监督保障建立常态化分类指导、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用水单位的指导和监管,规范用水行为。强化规划目标指标实施进展的监测,适时开展评估,分析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完成。三、 水资源配置(一)配置原则作为北方严重缺水城市,青岛市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及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本着有效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对全市城市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方案。充分利用客水资源,适度加大海水淡化对城市工业用水的贡献率,合理压减当地水源;统筹城市、生态、农业用水,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等用水需要;本着适度超前原则,合理规划应急备用水源。(二)城市水资源配置根据预测,2025年青岛城市需水量为94549万m3。目前,我市现状客水供水指标可用水量28840万m3,其中引黄济青指标水量为23300万m3,目前省水利厅按照15840万m3分配我市;输送长江水指标13000万m3(该水量为分配到用水口门的净水量)。根据省水利厅关于黄水东调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及水量分配有关情况的报告(鲁水办字2019106号),青岛市黄水东调工程可引调水量11970万m3。通过优化调度可增加客水引调量至31500万m3。在现有客水指标基础上,通过增加指标外客水引调量,不断加大市内三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水淡化工程装机规模,稳步提高再生水利用量,到“十四五”末,我市城市供水能力将达到108686万m3(2978万m3/d,其中本地地表水766万m3/d,本地地下水67万m3/d,客水1381万m3/d,海水淡化水524万m3/d,再生水239万m3/d),可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富余15%的储备水量,主要为海水淡化水和地下水。(三)生态用水配置到“十四五”末,全市再生水利用规模达到44238万m3(1212万m3/d),按照再生水主要用于平衡河道外环境需水的原则进行配置,再生水除配置8740万m3(239万m3/d)用于河道外景观绿化浇灌和道路浇洒外,剩余35498万m3(973万m3/d)全部回灌河道,补充河道内生态需水。其中重要补水河道包括: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张村河、墨水河、龙泉河、辛安河和现河等。(四)农村用水配置到“十四五”末,在P=50%保证率下,全市农村需水量为50226万m3,农村用水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在P=75%保证率下,农村需水量为71117万m3,除崂山区和城阳区外,其他涉农区(市)农村均出现缺水。根据优先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的原则,通过加大客水引调、增加非常规水利用等一系列优化水资源配置措施,可有效退还本地水源及地下水。“十四五”期间,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配套调蓄水库建成后,客水引调水量指标将全部达到,城市用水需求得到保障,届时,可全部退还涉农区(市)本地水源,保障农村用水需水;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配套调蓄水库建成前,可通过浇灌“保命水”确保重点灌区粮食产量。(五)全市水资源平衡到“十四五”末,通过加大客水引调、加大非常规水在全市供水中的贡献率,在P=50%保证率下,全市供水大于需水,余水252%;在P=75%保证率下,全市需水大于供水,缺水率10%,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因农业需水量较大出现缺水,缺水率分别为151%、49%、99%和397%;在P=95%保证率下,全市需水大于供水,缺水率121%,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缺水率分别为35%、273%、194%、264%和544%。四、 水资源工程保障措施(一)水资源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借力山东省水网建设,通过骨干水源、输配水工程建设,形成双渠输送、双库调蓄、多路辐射的外调水主干供水水网,与市、区(市)当地水网并网,打造青岛市南北贯通、东西互配、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二)重点工程“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市重点实施调蓄水库工程3项(其中2项择机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网6项(含续建1项,择机实施1项);本地水源联通工程1项;海水淡化工程6项,规划期末海水淡化装机规模达到525万m3/d;再生水利用工程9项,规划期末再生水利用工程规模达到1212万m3/d。结合全市“智慧水务”,构建水资源智能化调度系统子模块,建立完备的监测、诊断与预警、调度与处置和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投资规模估算总投资20183亿元,其中重点水源工程总投资120亿元,占总投资的595%;水资源配置网工程7963亿元,占总投资的395%;本地水源联通工程总投资22亿元,占总投资的10%。非常规水建设工程投资列入青岛市节约用水和非常规水利用“十四五”规划,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投资纳入全市“智慧水务”规划。五、 规划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城市健康发展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作为规划水资源配置工程规模的基本依据,依托全省大水网建设,加大客水调引力度,加快调蓄工程和非常规水工程建设,加强市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市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网体系。树立战略思维,加紧谋划一批重大水利项目,积极破解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制约问题,适应未来水资源供求态势变化。不断推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向纵深发展,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二)基本原则刚性约束、生态优先,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分析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生态红线,探索具有青岛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理清水资源供需和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判断未来供需水形势,找准突破口、切入点,解决供需核心问题,确保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优化配置,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农村、流域和区域、开发与保护、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合理配置当地水、外调水、非常规水,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用水管理为抓手,实现全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度超前、稳中求进,发挥规划战略指导作用,本着水资源储备与应急保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水平和速度相适用并适度超前的原则,谋势而动、顺势而为、应势而变,完善水资源应急和战略储备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技术先进、科学配置,运用大数据分析、遥测、通信及计算机远程自动控制、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手段,用科学理念配置水资源、用先进手段管理水资源,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管理方式为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撑。(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青岛市全域,总面积11293km2,包含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以下简称“市内三区”)、崂山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和莱西市。(四)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19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能力、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客水供水量增加,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处理能力、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正常年份全市可供水量达到181亿m3以上,特枯年份全市可供水量达到146亿m3以上,初步建成以地下水和海水淡化水为主的应急备用水源。完善“南北贯通、东西互配、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全市配置网工程,水资源保障程度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适当压减当地水资源利用量,促进河湖生态逐步修复。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量和强度双控达标,利用智慧水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六、 重点工程“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市重点实施调蓄水库工程3项(其中2项择机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网6项(含续建1项,择机实施1项);本地水源联通工程1项;海水淡化工程6项,规划期末海水淡化装机规模达到525万m3/d;再生水利用工程9项,规划期末再生水利用工程规模达到1212万m3/d。结合全市“智慧水务”,构建水资源智能化调度系统子模块,建立完备的监测、诊断与预警、调度与处置和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资料参考:青岛市“十四五”水资源配置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