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九讲: 符码与元语言 符码 Code 符码 (code) 符码向符号文本植入意义,从中解释意义。 “ 密码 “ ? “ 代码 ” ?“信码 ” ?以 “ 符码 ” 比 较恰当。 列维 -斯特劳斯:符码是 “ 社会文化行为的底层 规则 ” 。 绝大部分符码,并不像电报密码本那样一清二楚, 也不像运动比赛规则条理分明 符码不一定是成文的规定。 对身体的理解 埃及人为什么横向画人? 中国人为什么不按比例画人? 西方的解剖一定是 ” 科学 ” 人体观吗? 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符码导致的不同理解方式。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实用 /科技 强编码 ( strong coding) 发出者对符号信息进行 “ 编码 ” ,意义就被编入 符号文本; 符号信息的接收者对符号信息进行 “ 解码 ” ,信 息还原成意义。这是符号传达的理想过程。 符码强制,解释几乎是固定的。 数学教师出题,编码过程是把答案隐藏起来变成 问卷,学生答题则是把问卷还原为教师提出的原 意。 这样的表意过程是 “ 强编码符号 ” 。 弱编码 ( weak coding) 但是艺术 /文化符号表意,发送者的编码 就不可能那么强力,艺术符号信息术语弱 编码。 接收者对符号信息的解释,一方面享受很 大的机动余地,另一方面也没有证据说明 他的解释肯定正确。 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就成了一种艺术。 不足解码( underdecoding) 弱编码表意给解码机动权,结果是不足或附 加解码。 当解释者不拥有关于文本的足够符码,只能 从经验过的类似解释活动中抽取粗糙的,临 时的符码,对文本进行试探性解码。 在实用 /科学的日常符号活动中,一般都是从 不足解码开始,渐渐迫近适量解码。 附加解码 ( overdecoding) 在既定的符码之外尝试加上一些符码。 风格性附加解码:对某些信息形式,解码时体味 出 “ 史诗般的宏伟 ” ,或 “ 婉转蕴藉 ” 。 艺术或宗教文本:每次解释就都是一次新的附加 解码的尝试。 既受符码支配,又不受符码支配。从适量解码上 不断增添附加解码,解释出更多意义。 文化之编码强 /弱 解码方式与文化有重大关系:纪律严明的民 族,编码与解码都不允许过分离谱。 北欧人心中的意大利符码文化:在意大利, 如果一个路标警告每小时不超过 50公里,司 机仍要超速。又有路标: “ 危险!请减速到 每小时 10公里。 ” 那么司机会稍微开慢一点 点。 “ 意大利作风 ” 就是符号弱编码:发出可以 任意,解释可打折扣。 “ 艺术式生活 ” 、 “ 潇洒 ” 。 元语言 Metalanguage 元语言:符码的集合 符码是个别符号表意的解释规则,符码集合 称为元语言。 元语言意味着整个符号体系的 “ 可翻译性 ” 。 例如用另一种语言解释。 不管是翻译成外语,还是翻译成 “ 解释语 言 ” ,都必须靠一个元语言体系。 元语言,就是能使文本在阐释活动中显现为 意义的一整套规则体系。 元语言 元语言不仅是意义实现的先决条件,元语言 也是意义存在的先决条件。 面对一个文本,任何阐释必须有元语言集合 的支持。 文本并不具有独立的本体存在,文本面对阐 释才存在。 元语言与对象语 (陈述)兽医能给动物治病。 (元语言) ” 兽医 “ 的意思就是 ” 动物的医生 “ 。 (幽默)老师:请举出两个代词。 学生:谁?我? 老师:好极了。 (幽默)老师:回答不出问题会有什么反应? 学生脸红。 老师:对。 元语言跨层次对比 辛词 “ 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 休,却道天冷好个秋 ” (字的组成); 骂人话 “ 你还知道 羞耻 两个字怎么写 吗? ” ,都从对象语突然跳入元语言(字的 写法)。 元语言层次与跨层 Metalingual Stratification & Its Trespassing 元语言层控 1920年罗素给维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序 言: “ 每种语言,对自身的结构不可言说, 但是可以有一种语言处理前一种语言的结构, 且自身又有一种新的结构 ” 。 塔斯基说,每一层元语言比下一层的对象语 言本质上更丰富 (essentially richer), 任何元语言对自身不可言说,元语言结构的 诸种不完整之处,靠元元语言解决。 这样,元语言之间就不会有冲突:它们不处 于同一层次。 禅与元意识 譬喻经 中故事: “ 昔梵志作术,吐有 一壶,中有 女子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 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 与共卧。梵志觉,次第吞之,柱杖而去 ” 。 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 中认为这观念来 自 观佛三昧海经 ,其中 说佛现白毫毛 相, “ 毛内有万亿光,于其光中,现化菩 萨,皆修善行 ” 。 华严宗 金狮子章 华严宗大师法藏应武则天召为说佛法,举殿前金 狮子塑像 为例: “ 狮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狮子。 一一毛处狮子,同时遁入一毛中。一 一毛中, 皆有无边狮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狮子,还 入一毛中。如此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 罗网境界门。 ” 佛学史家认为华严宗是禅宗思想的前驱:一旦分 层,诸法实相非无亦无。 Indras Net “破灶堕和尚 ” 和尚用杖击破灶,灶神得以解脱而升天,因 此 “ 青衣峨冠 ” 来表示感谢。 “ 少选,侍僧问曰: 某等久侍和尚,不蒙 示诲,灶神得什么径旨便得升天 ?师曰: 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 伊。 ” 必须 “ 打破 ” 现象世界,才能进入元层次。 “ 众生诸佛、一念之隔 ” 。 什么念?元语言之念。 元语言变化 接收者使用不同的元语言集合,就会得出不 同的意义。 不同的接收者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元语言集 合,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文本能产生无穷的岐 出意义; 同一个接收者也可以前后使用不同的元语言 集合,这样他的理解就会先后不同,他改变 了对文本原先的理解。 元语言悖论 Metalingual Paradox 元语言解决悖论又创造悖论 哥德尔定律( Godels Theorum): 一个描述系统是自洽的,那它就是不完备的; 一个描述系统是完备的,那它就是不自洽的。 撒谎者悖论 一个克里特人说:克里特人说的话都是撒谎。 他这句话不能假,也不能真。都说不通。 “ 我撒谎 ” ,这句话可能成立吗? 叙述者可以叙述任何故事,但是无法叙述这 次叙述。 因此,只能说元语言解决下一层的矛盾,而 不解决自身的矛盾。 罗素的 “ 理发师悖论 ” 塞维尔的理发师说:他给城里所有不给自己 刮胡子的人刮胡子。 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他就得给自己刮胡 子。 他给自己刮胡子,他就不能给自己刮胡子。 罗素的解答:理发师是规则制定者,不属于 这个规则范围。 悖论: 虫虫危机 A Bugs Life 蝗虫霸王警告其小兄弟: “ 我不想听 到你开口,清楚没有? ” 小兄弟不回答。 霸王更生气: “ 你听清楚没有? ” 兄弟怯生生回答: “ 你不准我开口, 叫我怎么回答? ” 元语言冲突与阐释漩涡 “阐释漩涡 ” ( Vortex of Interpretations) 一次阐释活动,所用的可能是不同的元语言 集合。 在同一个阐释主体的同一次阐释努力中,使 用了两套以上不同的元语言集合,那时候会 出现什么情况? 当两套元语言集合产生完全相反的意义,在 什么情况下一个意义能取消另一个意义? 如果两套元语言集合同样有效,两个冲突意 义并立,此时符号解释形成旋涡。 元语言强迫出现意义 乔姆斯基在 1957年造出来挑战语法模式的句子: “ 无色的绿思狂暴地沉睡 ” (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赵元任在他的名文 “ 从胡说中寻找意义 ” ( Making Sense out of Nonsense)证明:在释义压 力下它必须有意义,不然信息无法完成表意过程。 艺术中无 “ 非语言 ”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中爱丽丝在国王房间中 发现的那首胡诌诗。 整篇音韵铿锵煞有介事,却无一有意义的词, 为什么批评家 R.P. 布莱克穆尔盛赞此诗是 “ 艺 术中成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整个运动的 先驱 ” ? 托多洛夫认为: “ 自创语言永远是有根据的, 字创词语者的新词,或是语言的,或是反语言 的,但永远不会是非语言的 ” 。 断无不可解之理:正解与近解 谢榛 四溟诗话 说 “ 诗有可解,不可解, 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也 ” 。 何文焕在 历代诗话索考 一文中评注说: “ 解诗不可泥 而断无不可解之理 ” 。 元语言积累达到足够的压力,就不存在 “ 不 可解 ” 的文本,永远可以产生 “ 近解 ” 。 喀勒: “ 只要有一个合适的语境,我们总是可以 把无意义变成有意义 ” 。 天书 徐冰的解说: “ 当你认真地假戏真做到了一定 程度时 当那书做的很漂亮,就像圣书那样, 这么漂亮,这么郑重其事的书,怎么可能读不 出内容? 刚一进展厅,他(参观者)会以 为这些字都是错的,但时间长了,当他发现到 处都是错字的时候,这是他就会有一种倒错感, 他会对自己有所怀疑 “ 。 大悲咒 Nama ratna-trayaya. Nama arya volokite svaraya bodhi-sattvaya. Maha-Sattvaya, Maha-Karunikaya. Om, Sarva-saviye sudhanadasya.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 罗耶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 耶唵,萨皤罗罚曳数怛那怛写 皈依三宝,皈依圣观自在,觉有情,大觉有情,有大悲 者,皈命,一切尊,为救济於一切恐怖者。 Homage to the Triple Gem! Homage to the Holy Avolokite-shvara! The Great Being, the Great Compassionate One. Oh to all the chanting of the Good Givers! 对大悲咒的理解各不相同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诵此咒灭一切罪, 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 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 正可喜果报。 月光菩萨说陀罗尼咒而: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 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 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 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 陀罗尼治之,无有不差者。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 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 差者,必无是处。 洛夫散文诗 大悲咒 我有三条鱼,一条给你,一条给他,一条留给自己。 我有三把刀,一刀砍下鱼头,一刀砍下鱼尾,另一 刀刮在我自己身上,带血的鳞片纷纷而落。在四月, 桃花也是带血的鳞片,带血的飘泊。 里面藏有三个人,分食三条鱼:第一个吃掉了鱼鳍, 发现自己少了一只手,第二个吃掉了鱼尾,发现自 己少了一条腿,第三个吃掉了鱼头,发现自己的头 早已不见。 五蕴皆空,大圆满,大喜悦,大慧觉。我非我,无 所有,非想非非想,月落无声,雪落无声,我在万 物寂灭中找到了我。 同层次元语言冲突 Distributive Metalingual Clash 同层次元语言 至今学界认为不同元语言分布在不同层次上,上一 层元语言的产生,目的是为了消除解决下一层语言 (该元语言的对象语言)中出现的矛盾。 元语言之间,从分布位置上,从功能定义上,就排 除了冲突可能。 元语言集合是处于不同层次,还是处于同一层次? 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分布性的 ( distributive)还是层控性( hierarchical) 的? 只有当两套是非标准出现在同一个阐释行为之中, 出现在同一个(同一批)阐释者心里,才会产生冲 突 元语言三个来源 元语言集合的因素来自何处?它们怎么会组 成形形色色的,因文本而异的,变化无穷的 元语言集合? 实际上表意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为阐释提供 各种元语言因素,参与构筑阐释需要的元语 言集合。 可以把这些元语言因素大致上分成三类:社 会文化的语境元语言;文本构造的自携元语 言;阐释主体的能力元语言。 语境元语言 是元语言因素的最主要来源,可以称为是语 用学性的元语言,即是文本与社会发生的诸 种关系,引出文化约定的对信息的处理方式。 例如一个 “ 走 ” 字,作为军官对士兵下的命 令,作为父母对子女的规劝,作为警察逮捕 犯人后的训词,哪怕语气一样,即文本风格 相同,意义可以完全不一样。语境是意义生 成的外部条件。 能力元语言:先天的,后天的 孟子等伦理学家说人性道德能力(恻隐之心等); 康德强调人的先验范畴; 心理学阐明人脑先天能力(例如格式塔构筑能力)。 阐释者的社会性成长经历:记忆积累,文化修养, 弗洛伊德和拉康强调的幼儿成长经验;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阶级地位和社会实践; 博迪厄所说的习性( habitus)素质 ( disposition)。 所有这些,都汇集到阐释主体的元语言储备中来。 激情,信仰,诚则灵 解释者的能力元语言,还包括非完全由解释 者主体主动控制的 “ 能力 ” ,例如感情和信 仰。 这些 “ 能力 ” ,在理性背后,甚至在潜意识 层次起作用。 而且这种情感与信仰对解释的影响能力之强, 经常有自我调整能力。 在解释失败之后,依然维护元语言有效性的 能力。认为解释失效是信仰尚不够坚定。 符号文本 “ 自携元语言 ” 文本作为传达的环节,也参与构筑阐释自 身所需要的元语言集合。 文本元语言:对联互注, “ 有诗为证 ” ; 承认系辞的元语言力量: “ 我是一天的烟头 ” ; “ 杯子是我心脏的直径 ” ; “ 时间的柠檬吝惜它的泪水 ” ; “ 沙发是房间里的飞行路线 ” 。 无理之妙:系词的力量 英国诗人肯宁汉姆: “ 两只黄蜂冷得像树皮 ” 比喻的两边不像也必须像。理法泰尔在 诗 歌符号学 引用艾吕雅: 地球蓝得像个橘子。 没错。词儿从不撒谎。 像似谬见 Fallacy of Similarity 利科指出,像似性 “ 不仅是隐喻陈述所建构 的东西,而且是指导和产生这种陈述的东 西 .应当成为谓词的归属特征,而不是 名词的替代特征 “ 比喻两造之间的像似性,是文本自携元语言 对阐释的压力。 同层次元语言理应不冲突 同层次元语言关系:相成,相反 即使元语言之间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表面 上看在推动相反的解释,阐释活动最后也会 达到一个暂时稳定的解读。 例如阐释奈克尔立方体( Necker Cube), 即是把平面的立方图像视作立体时:一旦我 们看到突出的方块,就不可能看到凹入的方 块。 鲁宾之杯 福田繁雄的酒吧广告 元语言相反相成 反讽让冲突的元语言集合重新协同。 你的上司说: “ 放心,我这个人不容易生 气 ” ,这可能是威胁。如果是后一种情况, 此话的表现义与意图义有可能不合。 有效的阐释就应当能够从各种元语言因素 (例如场合,表情,此人一贯的行事风格) 中解读出有效的意义。 但是安慰与威胁两个解读不可能并存。 同层次元语言冲突 阐释漩涡 维根斯坦用他的 鸭 -兔 画为简明例子,说 明了任何一种阐释不可能完全取消元语言的 冲突,并非看到鸭就不可能看到兔,看到兔 就不可能看到鸭,他认为鸭兔实际上并存。 Yossi Lemel 艾歇( M.C. Escher) 似乎基于奈克尔立方体效果的木刻,让阐释 者看到平面翻成的两种立体可以同时并存, 艾歇大量背景与前景共存。 这就是 “ 阐释漩涡 ” :两套元语言组合互 不退让,同时起作用;两种意义同样有效, 永远无法确定;两种阐释悖论性地共存,但 是并不相互取消。 透明, 还是不透明? Impossible Impossible 这不是烟斗 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 .马格立特 (Rene Magritte)的 这不是烟斗 引起广泛注意, 是因为其图与文的超常一致:画幅上的烟斗, 当然不是真的烟斗。 文本元语言,在取消语境元语言(我们面对 的是表现,而不是原物),也在推翻能力元 语言(观者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有最起码的 元语言常识)。 常识悖论 此时出现的悖论是:这幅画的文本如此充分 地自我说明,就不需要与能力元语言和语境 会合成元语言集合。而没有元语言集合,意 义就没有来历,没有产生的依据,画的意义 就反而落空。 为此,阐释者只能设法苦心搜寻一个相反的 元语言集合,来证明 “ 这不是烟斗 ” 这样简 单的文字是假相,这就是用否定元语言来制 造深度。 禅宗与常识否定 大量禅宗公案基于这种 “ 常识否认 ” 。 “ 丹霞天然禅师于慧林寺遇天大寒 ,取木佛烧火。院 主诃曰 :何得烧我木佛 ?师以杖子拨灰曰 :吾烧取舍利。 主曰 :木佛何有舍利 ?师曰 :既无舍利 ,更取两尊烧 ” 。 佛像神圣,是因为体现佛性,这种体现是在元语言 层次上的:佛像为舍利子的转喻。 院主不小心做了常识否认,给丹霞禅师这样的聪明 阐释者一个制造元语言冲突的好机会:禅宗大师提 前一千年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和后结构主义哲学铺了 路 。 旋转方向 如果你看见这个跳舞者是顺时针转,说明你 用的是右脑,看到顺时针转 , 女性比男性多 ;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耶鲁大学耗时 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 14% 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 看到逆时针转动的人 , 如果突然看成顺时针 的话 , IQ是 160以上 ! 演出与被演出并存 Co-Existence Of the Performing & the Performed 你见到的是演员还是角色? 为什么历史人物有一张熟悉的明星脸?为什 么慈禧太后长得像斯琴高娃?为什么一个虚 构的人物有一张明星脸,并不妨碍我们欣赏 这部电影? 因为人们对演出 “ 文本 ” 的阐释,用了演出 与被演出两套元语言。 同时见到演员与角色,为何不会头晕? 为什么一个虚构的人物有一张明星脸,并不 妨碍我们欣赏这部电影? 因为人们对演出 “ 文本 ” 的阐释,用了演出 与被演出两套元语言。 阐释漩涡并不总是对阐释起干扰破坏作用。 表现与被表现的含混,正是表演性艺术的魅 力所在。 能力元语言造成偏移 斯琴高娃与慈禧太后,落到观众的同一个阐释平面 上: 比较了解斯琴高娃的人容易注意她的演出, 比较了解晚清历史的人容易注意慈禧太后这个人物。 除非阐释者有能力元语言障碍(例如认不出斯琴高 娃,或是完全不了解这段历史)让一方取消另一方 是不可能的。 只有兼顾二者才能说看到了艺术。 跨层戏剧 一个层次的情节人物能进入另一个层次,即 所谓 “ 跨层 ” ,本是中国戏曲中经常用的手 段, 由来已久。 关汉卿 蝴蝶梦 第三折本为正旦所唱 (元 杂剧每一折只能一个角色唱 )。到了折末, 副角王二忽然唱起来,另一副角指责他: “ 你怎么也唱起来了呀 ?”王二说: “ 这不是 曲尾吗 ?” 被演世界与演剧世界规则不同,在此被出乎 元戏剧 被演出的层次,可以翻身出来进入演出层次, 红楼梦 中贾府过年时看戏的一段: 正唱 西楼 楼会 这出将终,于叔夜因赌气 去了。那文豹便发科诨道: “ 你赌气去了, 恰好今日正月十五,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 待我骑了这马,赶进去讨些果子吃是要紧 的。 ” 说毕,引的贾母都笑了。 演员在演出层次的取位,实际上与观众 “ 处 于同一世界 ” ,所以演员可以进荣国府,而 人物不行。 茱莉亚演出,被演出,被演出的演出 喜剧片 十二罗汉 ,茱莉亚 .罗伯茨出演大盗头目 的怀孕的妻子苔丝。大盗们临时设计谋,要苔丝到 博物馆现场假扮名演员罗伯茨,引起博物馆前广场 上粉丝轰动,转移视线偷盗钻石。 演出的人物可以进一步扮演任何人,戏中戏非常多 见,剧中人完全可以 “ 假冒 ” 另一个人。 但是戏中戏正与演出世界相同,就翻转了演出程式: 此罗伯茨与彼罗伯茨,落于三个不同层次。 被演出的被演出层次,形成正反翻转。 Cameo客串 在博物馆前, Bruce Willis遇到 Roberts,两 人如老朋友招呼,拥抱。 他遇到的是哪一个 Roberts? 在演员表上列为“客串”( Cameo) Bruce Willis 在内又在外? 评价元语言漩涡 Vortext of Evaluative Metalanguages 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元语言 马歇雷: “ 艺术用使用意识形态来挑战意识形态 ” 。 意识形态,按本文最后一节提出的理解,就是一个 社会的文化元语言。 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包含一些按先前解释陈式 看来不可解的成分。 艺术在定义上就是强迫文化元语言解释它原本无法 解释的东西。 阐释活动不得不不断调适更新元语言集合,以保证 意义的生成。 意识形态漩涡 意识形态是把 “ 社会相关表意活动 ” 作为对 象语的元元语言,它的主要任务是作为文化 的评价体系。 每个社会性评价活动,也就是元元语言集合 支持的一个阐释努力。 元元语言集合也能发生冲突,这时候就出现 更高一层的阐释漩涡,可以称为评价冲突。 即使用同一个意识形态体系,也会出现评价 冲突:例如儒家伦理产生 “ 忠孝不能两全 ” 。 主体被隔开不形成冲突 文化评价的主体,往往是集团。在历史维度 上,集团阐释评价主体,比个人更为重要, 更为常见,也更需要考察。 这些集团分别进行阐释活动,不会产生元元 语言冲突。 例如 “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 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 ,这条政治原则 是评价体系对立,但是因为评价主体被截然 分割成敌我两个阵营; 主体分立 美国南北对蓄奴制的不同理解严重冲突,主 体集团却被地理分割; 对历史人物(例如李鸿章)或事件(例如太 平天国的评价,由于历史元语言一再改变而 不得不经常改写,但是理解主体往往被历史 时代分开。 意识形态冲突 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处 理意识形态冲突。中世纪社会努力维持统一 的评价体系,而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评价体 系冲突这个事实。 自从政教分离后,社会集团,例如中产阶级 与无产阶级,例如妇女与少数集团,它们的 自我意识都不断增强,他们的评价体系往往 对立。 当他们合成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同的意 识形态就形成评价冲突,成为影响社会演化 的重大力量。 评价漩涡是现代社会前进动力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不得不承认几套不同意识形 态体系都具有合理性。社会演进的基本动力,是绵 延不绝的评价漩涡。 由此产生了 “ 民主社会主义 ” , “ 福利资本主义 ” 这样的意识形态主张, 内部各种因素越是对立,综合意识形态越是行得通, 因为它们内化了评价漩涡。 而当今的全球化浪潮,对每个国家,民族利益与跨 民族利益不得不同时起作用,因此出现了 “ 全球本 土化 ” ( Glocalization)这样的悖论潮流。 现代化的动力与制动 Driving & Restraining Forces for Modernity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1905年的著作,讨论十八世纪英美资 本主义兴起的伦理价值基础。 “ 新教伦理 ” ,是一种解读人生,评价人生 意义的 “ 读法 ” 。 新教伦理实际上是一种元语言,韦伯讨论的 是资本主义兴起背后的价值元语言。 “天职 ” 的两个方面 韦伯在加尔文教的某些教派找到的 “ 天职 ” 观念,这个 观念包含两种相反的价值判断元语言。 第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动力因素:即把敛财致富作为人 生目的,此动力必须能克服资本主义的 “ 最大敌对力 量 ” ,即 “ 传统主义 ” ; 但是韦伯再三强调: “ 天职 ” 观念的第二方面更重要: 敛财致富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 “动制分源 ” 1905年此书出版时,德国制造品出口总额, 已经超过美国。 南欧与日本,资本主义已经兴起。 韦伯并没有重新评价路德教,天主教,神道 教。 因为这些民族的现代化都是 “ 受激型 ” 的, 动力价值来自国外,本民族的 “ 传统主义 ” 在起制动作用。 两种评价因素依然,只是不合在一个观念之 中。 清教国家也不再有 “ 双价值整体 ” 即使在英美, “ 动制合一 ” 状态也不复存 在。 丹尼尔 .贝尔 1975年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一书,强调: “ 社会不是统一的,而是分裂 的。它的不同领域各有不同模式,按照相反 方向的轴心原则加以调节 ” 。 “ 清教徒的酒泼翻以后,酒香变成了超验主 义,酒汁变成了商业主义。 ” 贝尔的分裂价值观 文化是 “ 符号领域 ” ,本质上是反动的。 经济和文化 “ 没有相互锁合的必要 ” 。 贝尔明确说,韦伯的 “ 天职义务 ” 已经不再 起作用: “ 破坏新教伦理的是资本主义自己 ” 。 结论:现代性的元语言,其组分可以是冲突 的。 中国也不需要合一价值观 中国现代化需要动力,更需要制约,却并不一定需 要十八世纪英国清教的整体元语言。 ” 中体西学 “ :西是 “ 通 “ ,中是 “ 本 ” :社会上 “ 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 , 无 “ 本 ” ,就会变成 “ 无辔之骑,无柁之舟 ” 。即 失去制约。 一百多年来,一再出现全盘西化论,或儒学救国论, 两者势不两立。 不争论 张之洞坚持: “ 其西学愈深,其疾中国亦愈 甚。国家安得而用之哉? ” 日本人 “ 和魂洋才 ” 两边都做的很认真。 中国人先要为辩出两者之高低砍多少头颅。 直到一个世纪后才以 “ 不争论 ” 结束争吵。 过于紧张的自卫姿态,只能使输入动力举步 唯艰。鲁迅称作 “ 铁屋子 ” 。 到了五四前夕,知识分子开始不耐烦,中国 迅速激进化。 天演论 之割裂一半 赫胥黎的原书 进化论与伦理学 。 严复的书根本不是一本翻译,而是全面改写 原作。变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宣传。 中国引进欧洲思想,公然截取一半,只剩动 力部分,删去制约部分。 严复从后门拉进中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成 为现代中国人的共同元语言。 Thomas Henry Huxley 1825-1895 儒家容不得 “ 人欲 ” 韦伯笔下的动力与制约,很接近儒家的 “ 欲 ” 与 “ 心 ” 。 宋明理学明确宣告 “ 人欲 ” 不可能纳入 “ 心 性 ” 。 朱熹强调天理要有个 “ 安顿处 ” , “ 安顿得 不好,便有人欲出来 ” 。 韦伯研究中国儒家后,也认为儒家伦理,是 典型的 “ 传统主义 ” 。 新儒家的 “ 仿韦伯论 ” 新儒家认为, “ 儒家文化圈 ” 资本主义繁荣, 证明儒家扮演了 “ 东亚清教 ” 的角色。 为模拟清教,当代新儒家强调:儒家伦理各 部分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成中英坚持:儒家满足这个 “ 资本主义经济 上升发展的整体性与共生性原则 ” 。 杜维明东亚社会 “ 整体三原则 ” 第一: “ 强势的经济一定要和权威的政府合作 ” ; 第二: “ 民主制度,精英制度和道德教育需要互相 配合 ” ; 第三: “ 个人可以求突出表现,但是基本上,还是 讲究大的或小的团队精神 ” 。 杜维明赞扬东亚工人很少罢工,东亚的家族产业效 率更高等等。 儒家可以赚钱? 包括儒家在内的东亚本土精神资源,只要作 为制约价值,非但不应该消亡,而且为现代 化发展所必需。 所有的 “ 传统主义 ” ,都有制动价值。 “ 儒商哲学 ” ,大谈 “ 儒家可以赚钱 ” ,是 弄错了国学应当扮演的角色。 中国需要元语言 “ 阐释漩涡 ” “整体性 ” 的符码,推不出无限衍义; 排斥不同元语言的文化,是恐惧 “ 评价漩涡 ” 的文化; 无需对立制衡历史进程,必定引向灾难。 这一点,已经被中国现代历史证明了许多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