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智能装备技术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

上传人:hy****o 文档编号:16498756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1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州智能装备技术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永州智能装备技术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永州智能装备技术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永州智能装备技术应用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 总论6一、 项目概述6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6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7四、 资金筹措方案7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7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8七、 研究结论8八、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10一、 下游应用行业需求状况与发展趋势10二、 关系营销的主要目标17三、 全球智能装备行业18四、 市场营销与企业职能19五、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六、 客户发展计划与客户发现途径24七、 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26八、 我国智能装备行业29九、 行业的主要壁垒31十、 客户分类与客户分类管理31十一、 整合营销传播执行35十二、 创建学习型企业37十三、 营销调研的方法42第三章 公司筹建方案46一、 公司经营宗旨46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6三、 公司组建方式47四、 公司管理体制47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48六、 核心人员介绍52七、 财务会计制度53第四章 人力资源方案57一、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57二、 进行岗位评价的基本原则59三、 福利管理的基本程序61四、 企业人员配置的基本方法64五、 招募环节的评估66六、 员工福利计划67七、 企业劳动定员基本原则69第五章 公司治理分析73一、 决策机制73二、 债权人治理机制77三、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81四、 监事92五、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95六、 内部监督的内容96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103一、 公司经营宗旨10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0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04四、 财务会计制度108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111一、 优势分析(S)111二、 劣势分析(W)113三、 机会分析(O)113四、 威胁分析(T)114第八章 企业文化分析118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基因118二、 “以人为本”的主旨121三、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125四、 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135五、 建设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137六、 培养名牌员工139七、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145第九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5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5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5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4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7三、 偿债能力分析15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9第十章 财务管理方案161一、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61二、 决策与控制165三、 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166四、 财务管理的内容168五、 计划与预算170第十一章 投资计划方案173一、 建设投资估算173建设投资估算表174二、 建设期利息17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75三、 流动资金176流动资金估算表176四、 项目总投资17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77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7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78第十二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80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永州智能装备技术应用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5、项目联系人:徐xx(二)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智能装备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此,我国从政策上支持智能装备行业做大做强,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不相符。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受宏观形势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之前期在设定目标任务时对形势把握不准,以及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导致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十三五”规划未能全面完成。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35.7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88.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90%;建设期利息21.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3%;流动资金325.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38%。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1235.70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800.41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35.29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789.46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93.72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35.84%。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92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225.83万元(产值)。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立项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七、 研究结论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八、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235.701.1建设投资万元888.421.1.1工程费用万元711.981.1.2其他费用万元149.431.1.3预备费万元27.011.2建设期利息万元21.331.3流动资金万元325.952资金筹措万元1235.702.1自筹资金万元800.412.2银行贷款万元435.293营业收入万元36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789.465利润总额万元791.636净利润万元593.727所得税万元197.918增值税万元157.529税金及附加万元18.9110纳税总额万元374.3411盈亏平衡点万元1225.83产值12回收期年4.9213内部收益率35.84%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1311.82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一、 下游应用行业需求状况与发展趋势近年来,精密光学、计算机软件算法、机械运动、电气控制等软、硬件技术的演进为智能制造的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功能奠定了深厚的底层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动了消费升级转型,推动了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等应用领域市场需求的增长,需求端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了以高效率、高品质导向的智能制造产业的原始驱动力。1、消费电子(1)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走高消费电子是消费者购买用于满足其生活与工作中对沟通、资讯、事务处理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的电子产品,既包括了电视机、台式电脑、数码相机等家电产品,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带动了上下游材料、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配套产业的国产化进程。就现阶段而言,国内消费电子上下游材料供应和装备供应企业已经在竞争中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化优势。近年来,随着富士康、立讯精密等国内大型的消费电子制造服务商的逐步完善,国内企业具备更贴近市场和客户的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组装厂商也不断往高端制造发展,国内配套组装厂商崛起过程中也带动了设备制造厂商的发展。设备厂商围绕着配套组装厂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目前设备厂商在珠三角及长三角形成聚集。未来,国内本地化配套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将带动包括智能装备厂商的进一步发展。消费电子具有技术升级快、更新换代周期短的特点。消费电子频繁的型号和设计变更使得制造企业需要持续采购、更新定制化程度较高的智能检测、组装等产线设备,对其上游的智能装备行业产生巨大需求。此外,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精密度要求逐步提高,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知名消费电子企业对生产组装环节中智能检测、组装装备的使用渗透率亦将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情况,2015年至202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复合增长速度达17.32%。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增长为消费电子制造业智能装备的应用创造了持续增长的需求。消费电子行业覆盖面广,涉及到的生产工艺流程多,需要的智能装备类别丰富。从硬件形态方面来看,应用于消费电子的智能装备包括了手机、电脑和家电等渗透率高、市场规模大的成熟型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检测装备,以及包括了智能手表、无线耳机、智能眼镜等处于成长阶段的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制造检测装备。此外,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具有显示模组、触控模组、摄像模组、无线充电模组等不同功能模组,而每个功能模组均有多道组装、测试环节的消费电子自动制造检测装备。上述应用于不同产品、不同功能模组的智能组装、检测装备均存在产品形态、功能需求、检测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新型硬件终端、新功能模组不断涌现,从而为智能装备行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源动力。(2)应用产品种类丰富根据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部,受到疫情影响较2019年下滑5.9%。尽管全球市场有所下滑,而苹果iPhone12的推出拉动了苹果智能手机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当季度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较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22.2%,2020年全年较2019年增长了7.9%,显著优于行业水平。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55亿部,较2020年小幅上升,其中苹果手机出货量为2.36亿部,较上年增长15.88%。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研究报告,苹果手机出货量并非常年处于第一,但其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利润的比重位居行业第一,2019年三季度苹果手机产品占全球市场总利润66%的份额。终端产品较强的盈利能力系苹果供应链各环节优秀的质量控制的有力体现,同时亦有助于支撑其进行持续的智能装备投入。可穿戴设备系指集硬件、软件、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于一体,能够直接穿戴在身上,或者能够整合到服装的一种便携式设备,随着2012年谷歌眼镜的亮相,各大企业纷纷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从2016年的1.02亿部增加至2020年的4.45亿部,复合增长率达到44.36%,其中苹果品牌的可穿戴设备占比从10%上升至超过30%。(3)新增功能模组导入随着对于人们消费需求的深度挖掘,以及“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合,消费电子产品功能日益完善,趋向智能化发展,而终端产品功能演进即意味着相应功能模组的全新导入。苹果第一代iPhone的推出,完全通过滑动、点击的方式控制屏幕,颠覆了当时流行的全键盘控制方式,随之带来了触控模组制造、检测和组装需求的迅速扩大。近年来,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各大厂商亦将无线充电技术融入了消费电子产品,苹果在2014年推出采用MagSafe磁吸方式进行无线充电的AppleWatch,2017年推出了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后又相继发布了TWS无线耳机等能够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无线充电功能发展方兴未艾,不仅渗透率将持续提升,还可以在应用场景、上游材料、下游终端产品等多个维度下扩大对智能装备的需求。在无线充电的适配终端来看,近年来终端应用日益丰富,从消费电子的手表、耳机等产品,到日常使用的办公桌、柜子、台灯等,以及搭载车载无线充电功能的汽车,再到可预见未来的平板电脑等。无线充电可以作为未来智慧城市生态链中的一部分,且无线充电将不再仅仅包含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2、新能源电池领域当前,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等产业的需求爆发带动新能源电池制造产业大规模扩张,随之而来的,即是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需求的快速提升。(1)新能源电池检测环节“机器换人”系检测装备需求的核心驱动力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等产业的需求爆发带动新能源电池制造产业大规模扩张,随之而来的,即是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需求的快速提升。在制造环节自动化程度提高、单位GWh所需生产人员降低的同时,检测环节仍以人工或半自动形式进行。因此,检测环节逐渐成为了整条生产线的瓶颈,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从而为电池生产企业后续大幅度的产能扩张形成了制约。随着全球电池需求爆发,电池企业规划产能翻倍增长,但劳动力成本上升,低自动化率产线招工难度大幅提升,因此亟需在检测环节实现“机器换人”,进一步提升产线自动化率。其次,多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规划未来3年将新增超过1TWh新能源电池生产能力,除现有生产基地及周边地区的产能扩张以外,其中,国内新增产能基地将向中西部地区扩张;此外,为配套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地区的汽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需求,电池生产企业亦将在相应境外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在前述地区存在质检人员不足或人力成本高的问题,使得电池生产企业必须配套成熟的自动化检测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2)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尚无优势企业,有利于新领域开拓锂电池制造的前、中、后段工艺技术难点各不相同,在各生产工艺环节逐步涌现了一批技术领先的核心设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得我国拥有了完成新能源电池全生产流程的制造能力。(3)新能源电池检测市场规模测算目前,国内单GWh锂电设备投资额约1.8-2亿元。价值量分布方面,前段设备价值量占比最大,约35%-40%,其中涂布机占比约70%;中段设备占比约30%-35%,其中卷绕机/叠片机占比约70%;后段设备占比约30%-35%,化成、分容设备在其中占比约70%,其余约30%为组装设备,上述投资均集中在制程环节,检测设备投资额较少。预计未来单GWh的检测设备需求将占产线设备投资的10%左右,即1,800-2,000万元,各大主流电池企业的扩产规模将超过1TWh,约合市场空间达200亿元。同时,考虑到对现有产线的技改升级,市场空间会更大,从而给智能检测装备从业企业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打开了市场空间。3、医疗器械领域医疗器械行业作为智能装备应用的另一主要领域,其具有品种繁多、工艺复杂、质量要求极高、无菌超净等特点,行业领先的医疗器械制造商要求制造装备具有定制化、柔性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功能,能够实现制造过程的可控性、可追溯管理,智能装备的运用则是实现上述功能要求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愈加重视,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呈现增长趋势,进而推动医疗消费升级。医疗器械行业范围较广,涵盖了可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配套的计算机软件等,也包含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引流袋、引流管、留置针、无菌手套、手术缝线、手术缝针、手术刀片等小型医疗设备及耗材。现代医疗设备行业壁垒高,研发投入大,属于资金及技术双密集型产业。由于医疗产品在精确度、卫生、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产品制程管控更严格,相关检测需求通过智能检测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因而智能检测装备在医疗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长远发展看来,智能检测、组装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有力抓手,伴随消费电子、新能源和医疗器械等行业规模的增长,也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 关系营销的主要目标关系营销更为关注的是维系现有顾客,丧失老主顾无异于失去市场、失去利润的来源。关系营销的重要性就在于争取新顾客的成本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有的企业推行“零顾客叛离”计划,目标是让顾客没有离去的机会。这就要求及时掌握顾客的信息,随时与顾客保持联系,并追踪顾客动态。因此,仅仅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还不够,必须分析顾客产生满意感和忠诚度的根本原因。由于对企业行为绩效的感知和理解不同,表示满意的顾客,原因可能不同,只有找出顾客满意的真实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维系顾客。满意的顾客会对产品、品牌乃至公司保持忠诚,忠诚的顾客会重复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不为其他品牌所动摇,不仅会重复购买已买过的产品,而且会购买企业的其他产品。同时顾客的口头宣传,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此外,满意的顾客还会高度参与和介入企业的营销活动过程,为企业提供广泛的信息、意见和建议。三、 全球智能装备行业全球制造业先后经历了手工制造、流水线、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自动化等过程,装备的形态和复杂性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经历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智能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在生产制造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道路上,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变得不可或缺。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制造业强国不断推出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以提升工业制造实力,培育行业竞争优势。德国提出了“工业4.0”概念,推进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美国则启动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社会5.0”和欧盟“工业5.0”等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均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2,14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84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4%。四、 市场营销与企业职能迄今为止,市场营销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企业。在下一节我们将会看到,市场营销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企业经营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它能不断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有效地满足他人(顾客)需要。因此,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顾客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任何组织若没有营销或营销只是其业务的一部分,则不能称之为企业。”“市场营销和创新,这是企业的两个功能。”其中,“营销是企业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职能”。这是因为:(1)企业作为交换体系中的一个成员,必须以对方(顾客)的存在为前提。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2)顾客决定企业的本质。只有顾客愿意花钱购买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资源变成财富。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并不重要,顾客对他们所购物品的感受与价值判断才是最重要的。顾客的这些感觉、判断及购买行为,决定着企业命运。(3)企业最显著、最独特的功能是市场营销。企业的其他职能,如生产、财务、人事职能,只有在实现市场营销职能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市场营销不仅以其“创造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标准将企业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而且不断促使企业将营销观念贯彻于每一个部门。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尽管对市场营销及其方法颇为重视,但并未真正把它作为企业核心职能进行全面贯彻。如一些经理认为营销就是“有组织地执行销售职能”。他们着眼于用“我们的产品”,寻求“我们的市场”,而不是立足于顾客需求、欲望和价值的满足。但是,市场营销并不等于销售。市场营销的核心是清楚地了解顾客,并使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适合顾客需要。不做好这一工作,即使拼命推销,顾客也不可能积极购买。因此,企业尽管也需要做销售工作,但市场营销的目标却是要减少推销工作,甚至使得销售行为变得多余。全面构建和贯彻面向市场(顾客)的企业职能,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成长。五、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机遇(1)国家政策的扶持有助于行业的进一步增长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转型调整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智能检测、组装行业作为智能装备的重要分支,系保障企业智能化生产、提升自动化水平、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引起有关政策制定部门的高度重视,产业相关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智能制造行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行业,能有效提升制造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属于我国政策所大力倡导的行业。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至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未来,制造企业对设备和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出了迫切需求,产线与设备的革新升级,必将推动着我国智能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制造的大背景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加快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发展新一代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设备,鼓励开发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可穿戴终端产品,拓展产品形态和应用服务。提出围绕制造强国重大需求,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研发智能产品及智能互联产品、智能制造辅助工具与系统、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推广流程智能制造、离散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远程诊断与运维服务等新型制造模式,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智能化。(2)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有助于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抚养比达到19.7%,比2010年提高7.8个百分点,劳动力总数自2017年开始已经连续四年负增长。2020年,我国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同比增长5.1%,高于GDP增速。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机器替代人工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愈发严重,劳动力成本问题逐年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人口红利从事的传统制造业已发展困难。工资收入水平具有向下刚性,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及工资水平升高的情况逐年加剧,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使得包括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器械等众多涉及制造环节的生产型企业亟需大规模以智能设备替代人工以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智能检测、组装解决方案为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生产型企业提质降本增效。2、面临的挑战(1)国内智能装备起步较晚,行业整体规模偏小智能检测和组装设备主要为工业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服务,涉及到大量定制化产品的设计、研发及生产工作,从业者需要具备精密光学、机械电气、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多个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进入壁垒高、行业集中度高的特点。国内智能装备行业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行业内仍然存在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的情况,资金及专业人才的集聚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内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智能装备应用的下游行业主要系消费电子、医疗、新能源等行业。其中,消费电子行业具有更新换代快、产品周期短的特点,医疗器械、新能源亦会随着应用行业技术进步出现更新迭代的情况。通常而言,消费电子行业的智能装备行业存在“一代产品、一代工艺、一代装备”的情况。因此,下游客户出于技术更新及产品迭代的需求,会对上游设备供应商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及品牌要求,供应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相应的资金及技术优势,智能装备行业存在一定的头部聚集效应。(2)行业人才需求量大且培养时间长智能装备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相关的研发人才、管理人才、生产人才以及营销人才还较为稀缺。此外,智能装备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亦处于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上升期,即使底层基础技术亦涉及精密光学、机械电气、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多个技术领域,对专业从业者的要求较高,并且要求相关专业人才对下游消费电子产品的制程及工艺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时间长,难度大,行业高素质人才的紧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六、 客户发展计划与客户发现途径1、客户发展计划客户发展计划是企业通过对一定时期、一定市场区域内客户资源的分析而制定的新客户开发与老客户价值提升计划。其中,老客户价值提升计划指目标市场计划期内增加老客户对本公司产品购买量的计划。客户发展计划涉及客户关系管理全局,用于指导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各项活动,应当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明确性,明确规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能模棱两可;二是可操作性,各项实施措施必须具体,以便于各部门相关人员执行;三是阶段性,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制定短期、近期与长期计划,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四是可达到性,应当考虑企业自身实际与市场环境实际,使得各部门相关人员有条件、有能力实现计划。2、客户发现途径客户发现是客户开发的前提。根据一般经验,客户发现主要有以下途径:(1)查阅法。查阅各种公开发布的含有工商企业信息的二手资料,如电话号码簿、工商企业名录、各种媒体的信息专栏与广告等。(2)市场咨询法。向有关部门咨询,如市场研究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3)会议法。参加各种会议,如行业会议、展览会、展销会等。(4)广告开拓法。利用各种广告媒介寻找准顾客,如直接邮寄广告、电话广告、电子商务广告等。(5)链式引荐法。请现有客户推荐新顾客。(6)社会关系拓展法。利用自身的种种社会关系寻找准顾客。(7)中心开花法。通过中心人物的链式关系扩大顾客群,中心人物有行业协会领导、主管部门领导、金融机构领导以及各类有影响力的人物等。(8)市场细分法。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准客户。(9)历史顾客名单核对法。从以往有过来往或交易关系的客户名单中寻找现在可以继续发展业务关系的客户。(10)地毯式拜访法。销售人员直接走访特定区域所有可能有价值的企业以寻找准顾客。(11)社交群体接触法。在俱乐部、娱乐场、校友会、培训班等各类社交场合接触准客户。(12)个人观察法。销售人员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直接观察和判断寻找准顾客。(13)随机法。利用各种偶然的机会发现客户,如同机的乘客、同游的游客等。(14)吸引竞争者的顾客。(15)委托助手法。即聘用与委托专职人员帮助收集信息,上门拜访,寻找准顾客。七、 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1、国家政策进一步促进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工业智能,工业自动化前景广阔,智能装备行业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该规划还提出了加快智能装备发展,国家大力推动工业智能发展,智能装备生产企业迎来更多的市场机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提升中小企业应对危机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提出了针对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数字化改造,应用低成本、模块化、易使用、易维护的先进智能装备和系统,优化工艺流程与装备技术,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智能装备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此,我国从政策上支持智能装备行业做大做强,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产业结构化升级,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随着国内制造升级,全球高端制造产能向我国转移,我国已步入后工业时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工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端装备产业的占比加大。我国制造业在政策和市场共同影响下,坚持走产业结构化升级、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的目标。我国制造业通过用机器智能装备代替人工,提高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减少误判、漏判的情况发生,有效的提高产品品质,系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硬件平台。智能制造的实现是一个逐级推进的过程,涉及设计、生产、物流、装配、调试、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并涉及从装备硬件到网络软件的复杂架构,智能装备、物流仓储、软件专业供应商间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智能制造将造就全新的业态,由多个提供单一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共同构建协作系统,形成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链。3、新技术不断在智能制造中深度应用智能装备行业的基础技术涉及物理、材料学、机械运动、电气化、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并且在应用上相互交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亦为智能检测、组装装备的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随着智能检测、组装装备的不断成熟和运算能力的提升,软件算法在各应用领域解决方案、深度学习能力的不断完善,智能检测、组装装备在除消费电子以外的汽车制造、半导体和新能源等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均在提高,并加快在医药、食品饮料等其他领域的渗透。未来智能制造不断地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这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的作用将尤为凸显。未来物联网与云计算将会更加广泛地部署到制造行业,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厂设施整体协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人工智能亦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制造行业中。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已经广泛运用于智能装备中,未来通过深度学习、增强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将提升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离线状态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挖掘产品缺陷,形成控制规则;在线状态下,通过增强学习技术和实时反馈,控制生产过程减少产品缺陷;同时集成专家经验,不断改进学习结果。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解决中国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八、 我国智能装备行业装备制造行业为国民经济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系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2010年10月,国务院首次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加快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全球制造业遭遇瓶颈相同,我国制造业亦面临较大挑战,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制造业增加值跃居全球第一的同时,我国制造业利润空间小,仍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底部。此外,我国劳动力人口红利开始逐渐减弱,制造业成本显著提升,过往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我国“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智能装备行业,面向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亦明确指出,要针对满足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高端化发展等需要,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以及新技术与工艺结合的模块化生产单元。虽然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起步较晚,在技术实力积累、制造工艺水平、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游制造业对智能装备需求的提升,以及机器视觉、功能检测等重要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智能装备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智能设备制造市场规模由1,421亿元上升至近1,900亿元,预计至2025年可达2,347亿元。近年来,国内智能设备制造的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智能装备旨在提供外部闭环控制机制,进行自动误差补偿,并且保证制造流程的正确完成。智能制造的典型特征为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和精准执行,工业机器人本身不具有智能特征,机器视觉和功能检测相关基础技术的演进为智能装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九、 行业的主要壁垒1、技术壁垒智能装备行业本身系及精密光学、电气控制、精密机械、计算机算法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对于相关产业的技术团队而言,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纯熟掌握核心的设计研发工艺。核心技术的积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关键的光学成像、视觉系统算法、机械系统设计、运动控制技术、软件处理技术等更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及技术更新才能逐步形成可随时调用的解决方案模块。2、人才壁垒智能装备行业从研发、设计、生产、调试及后期维护、产品升级等都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除需要专业人才具备物理学、软件算法、硬件、机械动力、电气控制等方面的个人专业能力外,亦对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较高。因而,行业内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地位至关重要。十、 客户分类与客户分类管理(一)客户分类客户分类指按照客户对于供应商的重要性分为不同等级。等级划分有三级制,如A类、B类、C类;有五级制,如A类、B类、C类、D类、E类;也有六级及以上的分类。有的企业将不同等级客户称为钻石级、白金级、黄金级、白银级、普通级等,客户分类的目的是识别客户重要性并给予不同的待遇。如果客户分类错误,就有可能将重要客户作为次要客户对待,而将次要客户作为重要客户对待,降低企业营销效益:正确的客户分类需要正确的分类标准,有的企业仅仅以客户购买量(额)作为分类标准,这是比较片面的,客户分类依据有客户关系价值、客户忠诚度、客户信用度等因素。1、客户关系价值客户关系价值简称为客户价值,指客户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或客户在供应商眼中的价值。长期客户总收益指一定时期内客户持续购买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客户购买量、购买频率、购买持续时间是长期客户总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取客户的成本指企业为使潜在客户成为现实客户而耗费的成本。保留客户的成本指企业为加强或维持客户关系而耗费的成本,如人员访问成本、设立俱乐部的成本等。在获取及保持客户关系的成本不易计算时,可以近似地用销售量(额)来代替。测定客户关系价值可以使供应商集中有限的资源服务于重要客户,收到更高的效益。调查表明,许多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中等规模的客户,因为大客户,般要求周到的服务和最大限度的折扣,小客户零星购买产生较多的交易费用,这些都降低了公司的利润率。中等规模的客户既没有大客户那么多的要求,又没有小客户那么多的交易成本。客户关系价值应当综合考虑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两个方面,现实价值指客户当前购买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潜在价值指客户今后可能追加购买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有些客户实力雄厚,产品需要量大,但是对供应商还不了解或不放心,因而购买量小;如果增加了解或提高满意度则可能大幅度追加购买,成为大客户。2、客户忠诚度客户忠诚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产品购买因素、成本因素、价格因素和态度因素等。在产品购买方面,忠诚客户会长期购买,高频率购买,追加购买,交叉购买与原产品相关的其他产品与服务,向上购买升级产品,向他人推荐供应商产品等等,在成本方面,忠诚客户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形成常规性购买,减少交易谈判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供应商了解忠诚客户的服务需求,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而降低了服务成本,在价格方面,忠诚客户降低了价格敏感性,基于一贯的信任而对供应商的价格变动给予理解。在态度方面,忠诚客户关心和维护供应商的品牌,较少受到竞争性产品的影响,关心供应商企业的发展,为供应商提供广泛的信息与建议。3、客户信用度客户以往交易的信用情况考察主要有总欠款率和货款延期支付平均天数两个指标。其中,统计期内总欠款率=逾期未付货款总额/总购买金额,货款延付平均天数指超出合同规定时间拖延支付货款的平均天数。根据客户货款实际支付情况,分月结30天、月结60天、月结90天、现金客户和国外客户五种情况进行信用度评分。对新开发客户以及客户未来信用状况变化趋势的考察,可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管理层因素。主要管理者在业界的信誉、专业知识、有无应对局势变化的能力、有无不良嗜好、健康情况。(2)支付能力。资产负债率、风险性经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银行存款、偷漏税情况、员工福利、员工奖金发放等。(3)财务状况。财务调度能力、收付款情况。(4)管理状况。士气和效率、内部控制能力。(5)营销状况。品牌知名度、产销能力、业界影响力等。(6)行业状况。行业竞争程度、产品发展前景等。若以上任一因素未达标准,即为不合格客户,应当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二)客户分类管理客户分类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企业按照客户的重要性制定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投放不同的资源。比如,对于A类客户,在产品方面,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帮助研发或定制产品;在促销方面,派出职位较高的销售主管、部门经理乃至公司领导定期联系与拜访客户,维系客户关系;在价格方面,给予最优惠的价格和折扣或在必要时给予较大数额的年终返利;在交货期方面,保证满足其交货期的要求,优先安排生产,由生产部、物流部经理亲自负责,公司主要领导督办;在延期付款方面,给予最长的延付期限;在投诉处理方面,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回复及处理,进行满意度调查与跟踪。在促销方面,派出职位较高的销售主管、部门经理乃至公司领导定期联系与拜访客户,维系客户关系。与A类客户相比,低重要性客户获得的待遇要拉开一定差距。十一、 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操作思路(1)以整合为中心。着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把企业所有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营销。(2)强调协调、统一,系统化管理。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仅强调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整体配置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整合营销目标。(二)影响整合营销传播执行的技能1、营销贯彻技能为使营销传播计划贯彻执行快捷有效,必须运用分配、监控、组织和配合等技能。分配技能指营销各层面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在营销活动中优化配置的能力。监控技能指在各职能、规划和政策层面建立系统的营销计划结果的反馈系统并形成控制机制。组织技能指开发和利用可以依赖的有效的工作组织。配合技能指营销活动中各部门及成员要善于借助其他部门以至企业外部的力量有效实施预期的战略。2、营销诊断技能营销传播执行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是执行中遇到较大阻力时,需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对策。(1)问题评估技能。营销执行中的问题,可能产生于营销决策,即营销政策的规定;可能产生于营销规划,即营销功能与资源的组合;也可能产生于行使营销功能方面,如广告代理、经销商。问题发现后,应评定问题所处的层面及解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2)评价执行结果技能。将营销活动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各阶段和各部门的目标,并对各分目标完成结果和进度及时进行评价,这是对营销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调整的前提。(三)整合营销传播执行过程在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中,涉及资源、人员、组织与管理等方面。(1)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再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既要利用内部资源运用主体的竞争,力求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益,又要利用最高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组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2)人员的选择、激励。人是实现整合营销目标的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要组成有较高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非正式团队小组,保证圆满完成目标;通过激励措施不断增强人员信心,调动积极性,促使创造性变革的产生。(3)学习型组织。整合营销团队具有动态性特点,而组织又要求具有稳定性。要建立组织中人们的共同愿景,保持个人与团队目标和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并强化团队学习,创造出比个人能力总和更高的团队,形成开放思维,实现自我超越。(4)监督管理机制。高层管理力求使各种监管目标内在化,通过共同愿景培养各成员、各团队自觉服务精神,通过激励、培养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团队中人员、职能设置强化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自身也承担了原有监管应承担的大量工作,在最高层的终端控制下,自觉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努力协调工作。十二、 创建学习型企业彼得德鲁克在1988年就指出:“我们正在进入变革的第三阶段:从命令一控制型组织、分成许多部门与科室的组织,转变为以信息为基础、由知识专家组成的组织但是,我们还远没有做到真正建立起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这是将来会遇到的管理上的挑战。”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企业必须以知识作为决策及决策之后的资源分配工作的根据和基础。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新的组织机制,使之懂得如何倾听市场的条件信号,从所听到的内容及其经验中学习,然后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自身能力,以其创造并满足顾客的产品和服务领先于他人。企业对倾听、学习和领先这三项挑战性工作做得如何,将决定其业务经营的成功或失败程度。(一)倾听倾听,或称探察,是指企业感知外部世界的所有活动。企业倾听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建立知识基础,以便作出面向市场的决策。市场调研一直是企业常用的感知手段。但过分依赖市场调研部门,乃至完全依赖营销部门来倾听,并不能保证企业通过有效的倾听达到成功决策。通过相当狭小的感知渠道寻求众多对象的反映,调研机构和信息处理人员对信息的控制、保管和理解,都会成为企业有效倾听的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企业需要建立跨职能决策体系,设计出能促进信任、共享信息、积累知识和建立学习制度的各种决策方法。有效倾听必须保证企业能听取多种声音。这些声音主要来自与企业决策休戚相关的三,组群体:顾客、社区和企业。其中,顾客包括消费者和相关销售系统中的个人;社区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特殊利益集团和竞争者;企业除自身外,也包括供应商和投资者。倾听多种声音的目的是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多种声音往往会互相冲突,如洗衣粉生产商可能发现顾客想要含磷的洗衣粉洗出“更加洁白”的效果,而社区则要求禁止磷化物污染公共水源,使水“更加干净”。这时,企业(股东和员工)则要求生产一种既令顾客满意,又符合企业对环保的责任感,而且还能盈利的产品。企业的责任是,充分听取三大群体的意见,了解和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进行合作和造成冲突的可能性和条件,以作出面向市场的决策。(二)学习通过倾听取得的信息,需要转化为进行决策所需要的情报、知识、理解和智慧,否则就不会使企业得到任何改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建立企业的学习体系。企业欲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中获得成功,必须要求其每一个成员不断地学习、快速地学习,同时也必须要求这些个人学习有益于强化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环境所拥有的共同知识(即组织知识),促进个人行为与建立在组织知识之上的集体行动保持一致。组织知识是每一个组织成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与集体相关的知识中得到一致认可、共同拥有的那部分知识。组织知识不是所有人知识的总和,而是相关的和共同的知识,是个人知识的有机综合。它比任何个人知识丰富得多,而且为所有与之相关的人深刻理解和内部化。企业学习系统不仅要重视解决将个人学习和建立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共识)问题,而且要解决彼此独立的职能部门的组织知识与其他组织成员的共享问题,亦即将部门相对福狭的各自“共识”,转化为企业组织知识问题。为此,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相互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还必须将每一项业务程序视为学习过程,明确地将业务程序设计成鼓励学习并从中获得知识的程序。完成一项业务程序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状态。例如,在开发和设计一种新型汽车时,来自销售和服务、生产工艺、工程制造等部门和设计室的人需要有共同知识,以便能够共同明确规定设计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和要求。这个共享知识的过程应当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各自的知识状态,包括其根据经验获得的信息。这些人一致同意共享的信息就是该业务程序的组织知识状态。企业可以通过连续执行共同业务过程,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组织知识状态,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三)领先倾听和学习的结果,必须落实到做出更好的决策而实现“领先”上。这里的领先是指通过决策过程而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许多企业都有领先的追求。实践证明,达到领先不易,保持领先更难。能持续领先的企业,大都具有下列共性。(1)系统地倾听顾客和社区、竞争对手及企业内部的声音;(2)系统地学习上述声音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道理,以及把这些声音综合起来的方法;(3)拥有促进倾听和学习以及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共同业务程序;(4)企业要具备这些领先要素,就必须建立一个决策网络,把组织的战略方针同资源分配和许多为实行该方针必须做出的决策紧密地结合起来。企业的这种决策网络的主要特征有下面两点。(1)以资源分配来定义决策。即认为决策实质上是决定如何分配资金、信息、人员、时间及其他企业资源。这一认识将有利于决策的执行和分清责任。如提高市场占有率决策就是用具体的资源分配来降低价格、加强促销、改进产品特性等。这样定义决策,有利于经理执行并对其执行结果负责。另外,也有利于决策者明确地解决相关的各种冲突。如决定提高市场份额,就意味着用于其他业务单位的资源有可能减少。决策者必须预先解决这些冲突,否则,决策的执行就会受到干扰。(2)建立以市场为依据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是组织负责做决策和负责执行决策的两组人员进行有条理的对话。这两组人员共同学习、工作,建立起决策所依据的知识,在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即确定问题、提出备选方案、分析和建立联系)充分对话。企业决策网络最终使组织知识得以不断增加,并以此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保证了企业能更好地实施市场(顾客)导向的营销观念。十三、 营销调研的方法(一)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代表性直接影响调查资料的准确性。根据调研的目的及人力、财力、时间情况,要适当地确定调查样本的多少和确定调查对象。1、普查和典型调查普查是对调查对象进行逐个调查,以取得全面、精确的资料,信息准确度高,但耗时长,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大。典型调查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据以推论总,体。只要样本代表性强,调查方法得当,典型调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抽样调查当调查对象多、区域广而人力、财力、时间又不允许进行普查时,依照同等可能性原则,在所调研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来推论全体。常用的抽样方法有:(1)纯随机抽样。完全不区别样本是从总体的哪一部分抽出,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如采用抽签法或乱数表法。(2)机械抽样。遵照随机原则,将全部调查单位按照与研究标志无关的一个中立标志加以排列,严格按照一定的间隔机械地抽取调查样本。由于样本在总体中分配较均匀,样本代表性也较大。(3)类型抽样。实行科学分组与抽样原理相结合,先用与所研究现象有关的标志,把被研究总体划分为性质相近的各组,以减低各组内的标志变异度,然后在各组内用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方法,按各组在总体中所占比重成比例地抽出样本。这种方法也叫类型比例抽样,样本代表性更大,可得到较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