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统计证网上辅导资料统计学原理课程学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441134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年统计证网上辅导资料统计学原理课程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3年统计证网上辅导资料统计学原理课程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3年统计证网上辅导资料统计学原理课程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3年统计证培训网上辅导资料统计学原理课程学习要点第一章:总论 要求: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在具体案例 中运用这些概念。重点内容分解:1 统计一词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科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科学而发展起来的。2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总体是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三个基本特征。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无限总体只能采取非全面调查的方式。 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属性特征,能用数值表示。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变异是指标志在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由一种状况转换为另一种的变化。总体的同质性和总体单位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其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变量按其值的连续性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相邻的两个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而离散变量的数值都是以整数位断开的。3 统计工作过程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它是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这样一个认识过程。习题:学习指导中填空:2、8、12;单选:15、7、9;多选:2、5、8、9;简答:1第二章:统计指标与统计调查要求:重点掌握统计指标与统计调查的分类、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类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以及它们在统计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内容分解:1 统计指标的两种分类,注意从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各自的特点中去把握其区别。2 统计调查的三种分类。3 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它们在统计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4 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只有在非全面调查中才会产生。习题:学习指导中填空:5、10、13;单选:1、5、10;多选:1、2、3、8、9、16、17、18、第三章:统计整理要求:重点理解和掌握统计整理的地位和统计分组的概念;掌握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会根据等距数列中组限与组中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数量上的推算;能够准确地绘制统计表。重点内容分解:1.在统计工作中,统计整理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2关于统计分组的概念掌握四个要点: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统计分组的结果必须形成组间异质,组内同质。3关于变量数列的编制: 分为单项式变量数列和组距式变量数列。连续变量只能编制组距数列;离散变量既可以编制组距数列又可以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开口式等组距数列的编制;会计算组中值;会根据组限、组距、组中值中任意两个要素推算其它要素。变量分布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4.统计表的优点及构成。习题:学习指导中填空:1、4、11、14、17;单选:1、3、7、8、12;多选:4、5、8、11;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要求:重点掌握四类综合指标的特点与应用,能够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内容分解:1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是总体单位数的总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是总体内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反映的是某一段时期内累计规模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状态上规模的总量指标。2. 总量指标都是用绝对数表示的,其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时间单位。按价值单位计量的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它的优缺点和实物单位是互补的,故常常结合起来应用。 3相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中某些相关事物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是相对指标。(1) 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100%用途:a.反映计划执行的结果。有两种情况:若计划指标是以最低限额规定的,等于或大于100%为好,大于部分为超额完成计划部分;若计划指标是以最高限额规定的,则小于或等于100%为好,小于部分为超额完成计划部分。 b.检查计划执行的进度。 c.分析长期计划的执行进度,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结构相对指标=总体部分数值总体总量100%用途:分析总体各个部分所占比重,揭示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用途:反映总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某一指标数值基期同一指标数值100%用途:反映现象的发展速度,进行趋势预测。(2) 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比较相对指标=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用途:对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同类事物进行静态对比,反映其差别程度。 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体总量指标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体总量指标用途: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有正指标和逆指标之分,其互为倒数。注意它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主要看分子、分母的口径是否一致。见学习指导61页多选第14题。4 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和集中趋势的综合指标。 5 分类: 算术平均数 数值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位置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1)简单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加权算术平均数数值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变量值x大小的影响;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比重的影响; (2) 加权调和平均数一般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形式使用。当掌握各单位标志值和相应次数资料时,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当掌握各单位标志值和各组标志总量时,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3)几何平均数主要用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发展速度。6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离散程度或离中趋势的指标。它是评价平均指标代表性大小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标志变异指标越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标志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大。分类: 全距 = 最大标志值 - 最小标志值 平均差 (略) 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1) 全距只考虑了变量中两个极端值的差异,其它三种指标考虑了总体中所有标志值的离散程度。(2) 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最常用。(3) 标准差系数是唯一一个用相对数形式(%)表示的标志变异指标。当两个总体平均水平不相同时,必须通过标准差系数来比较其平均指标的代表性。习题:学习指导中填空:9、10、11、12、13、14、15、16、20、22、26、27;单选:1、2、11;多选:4、5、8、9、10、14、20;计算:5、6、8(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条件:若另一企业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元,标准差为82.6元,试比较哪个企业的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第五章 时间数列要求:重点掌握时间数列中4个水平指标和4个速度指标的计算与应用。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重点内容分解:1时间数列是指同一总体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现象所属的时间;二是反映该现象的指标数值。分类及公式: 时期数列 绝对数时间数列 时点数列 连续 间断 相对数时间数列 平均数时间数列其中只有时期数列中的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编制时间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各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1) 发展水平是指时间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分为 最初水平(a1)、中间水平(a2an-1)和最末水平(an) 报告期水平(a1)和基期水平(a0) (2) 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a. 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 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 区别: 平均发展水平所平均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差异抽象化。 平均发展水平是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说明现象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 共同点:它们都是将研究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b.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见上页) 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基本方法:先分别计算分子和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将其进行对比。 两个时期数列对比 (教材92页例6)三种情况 两个时点数列对比 (教材93页例7) 一个时期数列和一个时点数列对比 (教材93页例8)(3)增长量 =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分为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关系: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4)平均增长量 = 逐期增长量之和 逐期增长量个数 = 累计增长量 时间数列项数 13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 发展速度是时间数列中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之比。 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 分为 (总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 (年速度) 关系: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2 ) 增长速度 = 增长量 基期水平 = 发展速度 1 分为 定基增长速度 = 定基发展速度 1 环比增长速度 = 环比发展速度 1(3)平均发展速度 : a.水平法:着重考虑最后一年所达到的发展水平;计算方法:(R为总速度)b.累计法:着重考虑整个时期累计发展的总量;计算方法不作要求。(4)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1习题:学习指导中填空:1、7、9、12、23、2527、31、33;单选:2、3、9、12、15、25、33;多选:2、6、7、8;简答:7;计算3、7、10;第六章 指数要求:熟练掌握运用综合指数体系和加权平均数指数体系进行两因素分析。重点内容分解:1 指数是指反映总体经济现象中不能直接加总与不能直接对比的多种不同事物在数量上总变动的一种相对数或平均数。2 分类及公式: 数量指标指数 个体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总指数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主要作用:反映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3 综合指数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它是通过将总量指标中的一个因素确定为同度量因素,并加以固定,以测定其它因素(指数化因素)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编制时需要基期和报告期的全面资料。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编制原则:选择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时期固定在基期。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编制原则:选择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时期固定在报告期。3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指数。当基期或报告期资料不全时,必须采用该指数进行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根据基期同度量因素计算的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指数) 都可以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根据报告期同度量因素计算的综合指数(质量指标指 数)都可以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4综合指数体系(价值指数) = 数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相对数: 绝对数:=(-)+(-)5.加权平均数指数体系 =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相对数:绝对数: =(-)+(-)要求:会运用综合指数体系和平均数指数体系对两因素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步骤:1、对社会经济现象总量进行分析;2、对影响社会经济现象总量的两因素进行分析;3、代入指数体系中进行综合分析并作文字说明。习题:学习指导中填空:8、9、10、15、25、26、27、28、38;单选:3、4、6、8、12、25、26;多选:6、8、13、14;计算:1、2、7、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