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屈原与《楚辞》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81498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屈原与《楚辞》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国古代文学:屈原与《楚辞》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国古代文学:屈原与《楚辞》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第三节 屈原代表作:离骚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一、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长江流域文化。 楚民族。 殷商时代,楚人即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春秋时期,楚国迅速壮大,与中原抗衡。 楚庄王即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 中原之志。 战国时期,楚并吴越,版图最大,人口 最多。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秦灭楚后,楚地迅速爆发大规模起义。 汉楚人的胜利。秦汉一统,最终完 成南北文化的融合,形成伟大“汉族”。,楚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原进行文化交流,但始终保持自身强烈的文化特征:,A、巫教盛行。,巫师逐邪图(全图),巫师戏龙图,巫师逐邪图(局部),B、经济条件较北方优越。 C、未形成北方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较强。 一直到汉代,楚人多有桀骜不驯的性格。,曾侯乙尊盘,D、艺术高度发展。,音乐:编钟,5个8度音,世界音乐奇迹。 艺术品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表现形式。 注重审美愉悦性和激烈动荡的情感。,楚辞的产生,1、何谓“楚辞: 战国后期屈原开创的新诗体。名称出现于西汉。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 宋黄伯思:“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记)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作品,书名为楚辞。,楚辞的定义:(p111段3) “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载史记酷吏列传。此时“楚辞”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其直接渊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间祭歌。南方祭歌那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史记酷吏列传: 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用事。 汉书朱买臣传: 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2、“楚辞”的多重含义: (1)战国时楚地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如九歌(民间集体性创作); (2)屈原和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新文体所写的一些作品,如离骚、九辩)(作家个性创作); (3)由这些作品选辑而成的一部文集:楚辞。(专书),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曾注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谈及屈原作品如下: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和怀沙。 西汉末年,刘向把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等所作楚辞体以及自己的九叹,辑成一书,取名楚辞。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并收入自己所作九思。 这是今本楚辞的基本篇目。,招魂第九大招第十(屈原或景差)惜誓第十一(贾谊)招隐士第十二(淮南小山)七谏第十三(东方朔)哀时命第十四(严忌)九怀第十五(王褒)九叹第十六(刘向)九思第十七(王逸),楚辞目录: 离骚经第一 九歌第二 天问第三 九章第四 远游第五 卜居第六 渔夫第七 九辩第八(宋玉),2、楚辞的形成,首先,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 孟子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刘向说苑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其次,与民间“巫歌”关系密切。九歌就是在 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再次,楚辞中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道地的楚地方言。 此外,南北文化的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吸取。战国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就对楚辞有不小的影响。,屈原(前340277?), 名平,楚国同姓贵族,祖 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 他生活在战国后期诸侯争 斗最激烈的时代,受过良 好的文化教养,有高远的 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献身 的精神。,二、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年轻时受楚怀王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 但因为君王的昏庸和奸臣的陷害,两次被贬,终于在长期流放江南之后,投汨罗江而死。,汨罗江龙舟竞渡,屈原与楚统治集团冲突原因:,A、外交上,屈原主张联齐 抗秦。 B、内政上,主张“修明法 度”、“举贤任能”、改革 内政,实行“美政”。 C、性格悲剧:感情激烈、 正直袒露而又非常自信。 加上少年得志,缺少周 旋。,屈原代表作:离骚, (一)离骚题义: 1、遭遇忧愁; 2、别离的忧愁; 3、牢骚; 4、楚地古乐曲名。,(二) 离骚的主题,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后,面临个人厄运和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灵魂的自传。 峻洁人格、美政理想、爱国情感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九死不悔的追求精神在诗中水乳交融。,宋本离骚书影,(三)离骚的结构,第一部分:侧重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多描写现实。 三个人物,全诗372句,分两大部分(余心之可惩),诗人自我:美好正义化身。1、楚王同姓,身份高贵,对楚之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2、降生在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3、禀赋卓异不凡。4、及时修行,锻炼才干,为君国出力。,党人:苟且偷安、结党营私、贪婪、谣诼。,“灵修”(楚王):昏庸糊涂,一度曾信任重用诗人,但受党人的蒙骗,导致楚国衰亡和诗人的失败。,“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诗人敌对的、代表邪恶的一方。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竞进以贪婪,凭不厌乎求索”。 “内恕己以量人,各兴心而嫉妒” 于是谣诼纷起,“谓余以善淫”,诬蔑诗人是淫邪小人。,决定楚国命运的楚王:昏庸糊涂。 他一度信任和重用诗人,最终却受了“党人”的蒙骗: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导致诗人的失败和楚国的衰危。 对此,诗人“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受到沉重的打 击,甚至亲手培养的 人才也纷纷转向, “众芳芜秽”,他处在 完全孤立的境地。但 这反而进一步激起了 诗人的高傲和自信。 诗人再三表示:决不 放弃理想而妥协 , 宁死也不改变自己的 人格。,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居。,第二部分:借助神话,以幻想的形式展开他内心活动和对未来的探索。分三层:,A、”女媭“劝诫:太“梗直”,不合时宜内心想 法;但古帝重华陈辞,从治国角度予以否定。 B、想象驱使众神,上下求索。 a.到天界帝阍(守门人拒为通报),表明重 获楚王信任之路被堵。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 阖而望予”。 b.降临地上“求女”“美女”或“无礼”而骄傲, 或无媒而相通。知音难觅。 C.出路何在?灵氛占卜楚国无望,劝他离国。 巫咸降神另求君臣遇合。,诗人驾飞龙,乘瑶车,扬云霓,鸣玉鸾,自由翱翔在一片广大而明丽的天空,神志飞扬,欢愉无比: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离开故土。 既不能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楚国,且无法离开楚国以身殉自己的理想,以死完成自己的人格。,“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全诗总结性的“乱辞”: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 来替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 肯悔改。,(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息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 多么艰苦。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便 已被人折毁。,(3) 怨灵修之浩荡兮,怨恨君心荒唐啊 众女嫉余之终不察夫民心。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4)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5)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6)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7)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8)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转过我的车马返回原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9)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在椒丘上驰驱,暂 时休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我不想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 的旧衣。,(10)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知道我也就罢了,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11)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 得长而又长。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 是丝毫无恙。,(12)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 处观光。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 方远飏。,(1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四)离骚的艺术,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基本是实写。 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把他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强烈的抒情与奇幻的想象结合,更深沉地展示他的心路历程。,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志趣,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 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还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思想行为中。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诗经比兴手法,为屈原继承并作出极大的拓展。发展出喻象、喻体合一浑融的艺术手法。 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把培植香草和栽培贤能完全融为一体。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 “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深远。,4、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谋篇布局,极尽开阖抑扬的变化。前一部分实写,回顾历史;后一部分虚写,表现对理想的探索。一虚一实,回环往复,使诗歌跌宕起伏,意境层进层新,情感得以尽情挥洒。 创造句式长短不一、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 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四 屈原的其他作品,1、九歌:东皇太一 云中君湘君湘 夫人大司命少司 命东君河伯 山鬼国殇礼 魂,共11篇作品。,九歌艺术特点,叙写神灵的活动和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境界清新幽渺。 诗歌侧重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曼妙清新,奇特瑰丽、色彩斑斓。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写山神等待约会,因恋人爽约而悲伤不已。写女神的体貌,丰神秀韵,窈窕曼妙;女神的行止,奇异轻盈,足具仙风;写女神的情感深切纯洁,忧独怅惘。,2、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 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 悲回风九篇。,九章艺术特色 主题大抵与离骚相同,而文笔较为朴素,直抒胸臆,激情奔放。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描写景物的句子,如哀郢写长江两岸的风物,涉江写沅水上游的崇山峻岭、深林气象,只是以情感物,文笔平实凝重,没有夸饰浓彩。,3、天问是被楚怀王放逐汉北,忧思愤懑的作品。 结构奇特,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提出170多个问题;保存许多神话传说和远古史料。, 1、天问是屈原第二长诗,共374句,1553字,172个问题。戴震屈原赋注:“问,难也。天地之大,有非恒情所可测者,设难疑之。” 天问纂义.游国恩主编;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补辑.中华书局1982 2、内容与艺术特点 (1)内容:先问天地万物之形成,次问历史人事之兴衰,最后表明对楚国现实政治的伤痛。 (2)特点:一问到底,节奏明快,感情激烈。四言句为主;四句一组一韵。,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1、砥砺不懈、独立特行的节操。,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五、楚辞对后世影响,刘勰:“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李白:“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杜甫诗:“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鲁迅:“逸响伟辞,卓绝一世”。,1、楚辞创造一种新诗体。富于变化,更能有效地塑造形象和表达复杂激烈的情感。,2、烂漫的精神气质。,3、美人香草的象征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