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2019题型分类第二篇 非选择题 专题一 大题题型分类 2论 证、评 述 型PART 71题型分析2刷高考改编题3刷最新模拟题3题型分析论证、评述型设问论证、评述型设问,一般含有论证、评论、评析、说明、证明之类的词语。一般含有论证、评论、评析、说明、证明之类的词语。论证类设问可分为观点论证和材料论证论证类设问可分为观点论证和材料论证(即用历史材料来体现观点即用历史材料来体现观点)两种形式两种形式,它要求依据史实它要求依据史实,运用恰当的史观展开论证。评述类设问可分为以纵向运用恰当的史观展开论证。评述类设问可分为以纵向(以时间以时间为序为序)考查为主和以横向考查为主和以横向(以时间为序以时间为序)考查为主两类考查为主两类,要求对某一现象、事件、要求对某一现象、事件、人物、观点进行评述人物、观点进行评述,具有具有“大跨度大跨度”“”“高度概括高度概括”的特点。的特点。4解题方法 论证、评述型的答题模板建构如下:第一步:审设问,定答题指向第二步:套模板,针对作答(本设问为论证、评述型题目,套用论证、评述型答题模板)题型分析5高考改编题(2018江苏单科,24B)(节选改编)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做出简要评价。6高考改编题7刷最新模拟题1.(2018江苏苏锡常高三二模)对五四运动的定性进行历史解读,有助于加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对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9年5月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1919年6月28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胡适曾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而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的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1)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指出这种提法的合理性。(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性质的多种提法,分别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8刷最新模拟题9刷最新模拟题2.(2018江苏南通高三三模)(节选)(10分)近代以来西方在中国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均远胜从前,但中国文化仍以其鲜明特色而屹立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思想中最具价值的内容是关于大同的理论构想,它是以传统大同思想为底本,糅合了西方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及民主政治思想的一个创造。与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不同,孙中山的“大同主义”是现在型的行动纲领。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大同主义。”这是他自己的理论发明,又集中了他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它的特点是选择和吸收西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有用成分,同时又承继了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摘编自近代中国与世界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中西会通”和“中西融合”的呼声不绝于耳。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从此,中国思想文化的格局又一次发生了巨大改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人物,包括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主张中西学的会通与融合。随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崛起,近代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与融合,最终促成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摘编自近代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兼论文化的“综合创新”和“创造性转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20世纪上半期的相关史实,就“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问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10刷最新模拟题解析:首先要认真研读导言和材料,通过解读导言、材料一中康有为与孙中山融合中西思想创造新思想、材料二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物“中西会通与融合”和作者认为“近代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融合,最终促成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提炼出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中西文化融合推动近代中国思想发展”,这是关键所在。要论证这一观点首先要从材料中寻找证据,即材料一中康有为“关于大同理论的构想”与孙中山吸收西方学说、继承中国传统大同思想提出民生主义;材料二中民国初年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知识分子“主张中西会通与融合”。同时要结合教材上“20世纪上半期”的相关知识来补充证据,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11答案 论点中西文化融合推动近代中国思想发展2分 单纯强调向西方学习得1分论据康有为的大同理论构想;孙中山的大同主义(新旧三民主义)5分超过时间范围的史实不得分;使用3个不同层次的论据、论证得5分;使用2个不同层次的论据、论证得3分;使用同一层次的论据、论证得1分新文化运动提倡用西学改造传统文化李大钊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中西学的会通与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论证普通论证并结合2个史实论证的1分立论完全错误,字数特别少的给0分 结合3个以上史实论证的,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2分12刷最新模拟题 技巧归纳(1)论证题:首先要明确设问有没有要求判断观点的对与错,然后使用批判和引用的方式对观点进行分析论证。论证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运用史观,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详略得当、表述清楚。(2)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和概要叙述,再结合当时的环境、具体的条件等因素,选用适当的史学观点进行评析。评述时,可以先述后评,也可以先评后述,或边述边评,做到实事求是。历史主观题的设问分类众多,不同的设问类型,提问的角度各有不同,思考的方法路径也不尽相同。因此,加强对特定设问类型的了解,对于我们正确解答历史主观题是有帮助的。谢谢 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