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第五篇市县政区界线、地籍与房产测绘(终结送审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773970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第五篇市县政区界线、地籍与房产测绘(终结送审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第五篇市县政区界线、地籍与房产测绘(终结送审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第五篇市县政区界线、地籍与房产测绘(终结送审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5 第五篇 市县政区界线、地籍与房产测绘第五篇 市县政区界线、地籍与房产测绘市县政区界线、地籍与房产测绘,其共同点都是事关权益的界线测量和界内面积量算。测、算精度要求愈来愈高,从古代直接丈量到近代模拟测图后据图量算,如今是数字测量。第一章 市县政区界线测绘和国土面积量算各级政区都有法定界线或历史习惯线所形成的管辖范围及其面积。温州市县政区,相关各方一直按历史习惯线管辖。为加强法制建设,国家民政部门启动行政区域界线的划定工作,自20002004年,与温州市相关的各陆域界线包括浙闽省界、温丽和温台市界、市属各县(市、区)分界,除浙闽省界均已测定坐标,长度共1293.3千米,埋设界桩40座。市际和市内有关县(市、区)际在瓯江、鳌江的江界,1998年已划定,坐标从图上量出。第一节 市县行政区划界线测绘(一)区域概况温州市域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市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市)毗邻,西及西北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区)接壤。温州古属瓯越地,亦称东瓯。东晋太宁元年(323),置永嘉郡,建郡治于瓯江南岸,至今已近1700年。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州治设永嘉。因州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而故名。年平均降水量1500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温州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同年8月成立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区专员公署(10月改称温州区专员公署),辖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文成、泰顺、青田、玉环8县;并析永嘉县的城区和瓯江以南4个区置温州市,直属浙江省人民政府,而永嘉县的瓯江以北各区取名双溪县,后复称永嘉县。1952年丽水专区撤销,所辖5县并入温州专区;1954年台州专区撤销,所辖3县1区并入温州专区。其间,1953年析玉环县的洞头、大门诸岛置洞头县。1955年,设矾山矿区,直属温州专署。至此,温州专区共辖19个县(区),计: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文成、泰顺、青田、玉环、丽水、云和、龙泉、景宁、庆元、洞头、黄岩、温岭、仙居及直属的海门区、矾山矿区,可谓历史上温州专区辖县数量之最。1950年代,行政区划变化颇大,政区设置起起落落。至1964年,温州专区辖乐清、永嘉、洞头、瑞安、平阳、文成、泰顺共7县。1981年,温州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同年,析平阳南部矾山镇与灵溪等7个区置苍南县,析温州市郊区置瓯海县。1984年,撤温州城区设鹿城区,析温州市郊状元镇、龙湾乡等置龙湾区。1987年,瑞安撤县设市。1992年,改瓯海县为瓯海区。1993年,乐清撤县设市。至1995年末,温州市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县级市,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至今未变。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千米。据2005年温州市民政部门资料:全市总人口750.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9万人。全市设乡143个、镇119个、街道30个、行政村5392个、居民区240个、社区266个。详见表5-01温州市行政区划统计表。1978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113.5元增加到6845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23元增加到2005年的19805元。温州市行政区划统计表(2005年)表5-01单位单 位 驻 地面积(km2)人口(万人)街道(个)镇(个)乡(个)社区(个)居民区(个)行政村(个)温州市市府路500号11784750.28301191432662405392鹿城区五马街道广场路188号29467.3312451600144龙湾区永中街道永强大道4318号27931.55550215147瓯海区娄桥街道(目前在兴海路50号)61440.137601312251瑞安市安阳街道万松东路154号1271113.48612192437910乐清市乐成镇人民路2号1174116.97021101732912洞头县北岙镇县前路12号10012.340336384永嘉县上塘镇县前路94号267489.34012261312906平阳县昆阳镇县前街8号105184.82017142612583苍南县灵溪镇玉苍路61号1272123.1102016494776文成县大峃镇建设路125号129336.470825013384泰顺县罗阳镇东大街6号176234.7401125110295温州市及各县(市、区)行政区划示意图按如下顺序列示:图5-01 温州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07 乐清市行政区划示意图图5-02 鹿城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08 永嘉县行政区划示意图图5-03 龙湾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09 平阳县行政区划示意图图5-04 瓯海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10 苍南县行政区划示意图图5-05 洞头县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11 文成县行政区划示意图图5-06 瑞安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12 泰顺县行政区划示意图 温州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01鹿城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02龙湾区行政区划示意图瓯 江东海 图5-03瓯海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04玉环乐清洞头县行政区划示意图东海 图5-05瑞安市行政区划示意图说明:沿海还有北龙乡(大北列岛)、北麂乡(北麂列岛)东海飞云江口 图5-06乐清市行政区划示意图玉环图5-07永嘉县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08平阳县行政区划示意图说明:沿海还有南麂镇(南麂列岛)东鳌江口海 图5-09苍南县行政区划示意图说明:沿海还有七星列岛 图5-10文成县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11泰顺县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5-12(二)界线测绘温州市所辖3区、2市、6县的界线,与邻市丽水市、台州市、宁德市(涉及浙闽省际界线)的市界,一直按双方认可的历史习惯线管辖,未经测绘定位。随着国民经济加速发展,为加强法制建设,国家民政部门启动以准确测绘为基础的行政区划界线划定工作。行政区划界线测绘的技术标准起点高。外业基本采用GPS、全站仪测定界点三维坐标。点位误差(图面距离)不大于0.3毫米,个别点经审批可适当放宽至0.5毫米。最后提交3套成果数据的光盘(不压缩的TIF格式),以便今后修侧。平面基准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3带投影(L0=120)。作业程序:首先由上级民政部门组织双方人员实地确认界线;凡有争议的,上级政府派员踏勘、协商、裁定;埋设转折点界桩;委托专业测绘单位测定界点三维坐标,并提供光盘。温州市各县(市、区)际界线及与丽水、台州的市际界线测绘,委托丽水市勘察测绘院承担外业,20002002年完成。界线总长1293.31千米,埋设界桩40座。委托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承担内业,2003年8月2004年6月完成勘界资料扫描矢量化。唯涉及苍南、泰顺县的浙闽省际界线尚未测绘。为保证行政区划界线测绘的质量和数据通用性,在系统开发、数据库的建设中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见表5-02。行政区划界线测绘参考和引用的有关标准:表5-02序号标 准 名 称标 准 编 号备 注1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10114-88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1999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199241:1万、1:5万、1:10万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GB/T15600-19955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13923-19926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199971:5000、1:1万地形图图式GB/T5791-9381:5000、1:1万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13990-929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1:5万数字栅格地图国家测绘局2001年3月10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建库技术总体技术纲要国家测绘局2001年6月11浙江省1:1万数字线划图(DLG)技术规定(暂行)浙江省测绘局2002年第二节 国土面积量算清代以前,历代王朝虽屡行土地经界,仅统计田亩藉以征收赋税,限于科技水平,从未确切地量算国土面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首次量算国土面积。民国时期,浙江省多次量算国土面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杭州大学和浙江省测绘局、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先后进行浙江全省陆域、内水、海涂、领海面积和海岸线长度的量算,取得较精确的数据。(一)国土面积分类量算国土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1928年,浙江陆军测量局应时势之需要,据历年所测浙江省15万、12.5万地形图(龙泉、庆元、泰顺、云和、景宁5县未完成,据该局所测三角网图标绘的县界估算)和历年兵要地理调查表所载村庄、河流、道路等情况,进行全省各县分类面积的量算。面积分平地、山地、道路、河湖、沙涂、海湾6类:凡田、地、居住地,和已垦植的海涂列入平地类;凡山地、岛屿,除图上能显示田、地的部分列入平地类,其余列入山地类;凡路、公路、大车道列入道路类;凡江、河、湖、泊、汊、荡等列入河湖类;凡海滨之泥涂、江边之沙滩不能种植的列入沙涂类。鉴于当时中国领海权尚未完全确定,因此规定量算沿海县分海湾面积,皆算至所属最外岛屿为止,瑞安量至裤福山,平阳量至后麂山,玉环量至披山岛。海湾与内河的分界,瓯江在磐石卫,飞云江在沙园城。1929年出版浙江陆军测量局报告书,专载这次量算的结果。1932年,浙江省陆地测量局依据刚完成的龙泉、云和、景宁、庆元、泰顺5县15万地形图,重新量算该5县分类面积,并将全省面积数据上报内政部统计司。1935年温州各县面积分类表表5-03 单位:平方千米类别平地山地道路河流沙涂海湾总面积永嘉505.963087.516.97123.7554.41 356.994135.59瑞安450.881429.953.3272.6638.821142.643138.27乐清337.42 810.862.6531.52101.19 208.691492.33平阳552.741501.293.3246.7857.073529.105690.30泰顺 78.96 470.792.3228.86 2.99 583.92玉环 85.27 373.911.6610.95119.772092.182683.74丽水134.37 988.361.9919.24 5.971149.93青田 87.592617.053.6551.7619.242779.28龙泉128.732595.152.9916.2617.582760.71庆元 81.621787.942.3210.6215.591989.09注:包括现温州市域三个区及永嘉县。包括现文成县。包括现苍南县。包括现洞头县。1935年7月,浙江省陆地测量局根据全省各县分类面积量算情况,整理出版浙江省各县面积分类明细表册。各县面积分为平地、山地、道路、河湖、沙涂、海湾6类和总面积;面积数分平方公里、公亩、平方市里、市亩4种单位计量。温州各县面积分类见表5-03,民国时期计量单位标准制、市用制、旧营造制长度单位关系和地积单位关系见表5-04。民国时期计量单位标准制、市用制、旧营造制长度关系和地积单位关系表5-04制 别单 位 名 称换 算 系 数市 用 制标 准 制旧 营 造 制长度市用制市尺1市尺0.3333公尺1.042尺市里1市里0.5公里0.86806里标准制(公制)公尺3市尺1公尺3.125尺公里2市里1公里1.73611里旧营造制营造尺0.96市尺0.32公尺1尺营造里1.152市里0.576公里1里英制英尺0.9144市尺0.3048公尺0.9525尺英里3.21866市里1.60934公里2.9525里地积市用制市亩1市亩6.6667公亩1.0851亩市顷1市顷6.6667公顷1.0851顷标准制(公制)公亩0.15市亩1公亩0.1628亩公顷0.15市顷1公顷0.1628顷旧营造制营造亩0.9216市亩6.144公亩1亩营造顷0.9216市顷6.144公顷1顷(二)大陆陆域面积大陆陆域面积是项具有法定性的严肃数据。在市、县(市、区)一级,依民政部门颁布的数据为准。1960年代,据当时军事测绘部门提供的15万地形图进行量算作业。1990年代,全省新测绘的11万地形图覆盖温州市全境,这些新图现势性强、数学精度高、地理元素表达准确齐全。2005年末,温州市民政局据此地形图量算后颁布:温州市大陆陆域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9212平方千米,占78.2;平原面积2059平方千米,占17.5;江河面积340平方千米,占2.8;岛屿面积173平方千米,占1.5。全市陆域地形西高东低,域内地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三)海岸线长度和海涂面积温州沿海是全国著名强潮区之一,平均潮差大于4米,最大潮差8.34米(乐清湾)。海岸曲折,岛屿环列;大陆、岛屿港湾众多。海岸线是平均大潮高潮位时的水陆分界线。大陆海岸线北起乐清湖雾镇,南至苍南云亭乡,总长355千米;岛屿海岸线总长676千米。温州海涂资源丰富,1949年以来每年向海延伸2030米。据1931年和1971年先后测量的海图对比,在10米等深线范围内(面积900平方千米),40年来淤积总量3000万吨,自然淤积率为年平均2.2毫米。据1979年全国海岸帶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温州试点,全市现有海涂面积在理论深度基准面(即吴淞基面-1.5米)以上为89.4万亩。温州市海涂围垦详见工程测量篇。(四)岛屿数量和面积温州市沿海岛屿,面积(岸线以内)大于500平方米的有436个,占浙江省岛屿数的14.23。按各岛屿自然状态分为8个岛群,即乐清湾岛群(9个岛)、瓯江河口岛(2个岛)、洞头列岛(186个岛)、大北列岛(48个岛)、北麂列岛(43个岛)、南麂列岛(52个岛)、南部近陆岛群(89个岛)、七星列岛(7个岛礁)。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45个,岛屿居住总人口16.2万人,耕地总面积1.77万亩;有特殊生物而定为自然保护岛屿8个。这些岛屿是渔盐生产基地,海上交通要冲,大陆海岸屏障,海防边防要塞。海岛水资源偏少,人均水资源488立方米。据1990年资料,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1245万立方米,低于实际需水量1823万立方米。著名岛屿有洞头(半)岛和大门、鹿西、南麂、西门、灵昆、七都岛。洞头(半)岛,位于瓯江口外,距温州市区53千米,原是洞头列岛主岛。2006年灵霓海堤建成后,公交直达温州市区。岛陆面积24.6平方千米,有耕地9903亩(内水田278亩)。以渔业、养殖业、水产加工为主,也是著名旅游景区。大门岛,位于瓯江河口温州港出海主航道黄大岙航道的左岸,属洞头县。岛陆面积29 平方千米,有耕地13058亩(内水田1474亩),洞头县主要产粮区。鹿西岛,位于大门岛之东,属洞头县。岛陆面积10.0 平方千米,以渔业为主。南麂岛,位于鳌江口以东洋面,距大陆岸65千米,岛陆面积7.64 平方千米,属平阳县。南麂多岩基海岸,耕地、滩涂稀少,唯贝藻类特多,1990年列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著名旅游景区。西门岛,古名渤岙,位于乐清湾北部,距大陆岸320米,属乐清市白溪镇。岛陆面积6.97 平方千米,有耕地3114亩(内旱地2235亩),是蜻子、蚶类主要养殖区。灵昆岛,位于瓯江口的河口岛,属龙湾区。岛陆面积21.38 平方千米,有耕地9539亩(内水田8289亩),以渔业、养殖业为主,与温州市区、洞头县皆有公路相通。七都岛,位于瓯江潮流段的河口岛,属鹿城区。岛陆面积12.7 平方千米,有耕地11246亩(内水田9412亩),以农业为主。为著名侨乡,有华侨6280人。瓯江大桥通过该岛,专用公路桥通车后对七都岛的开发更加有利。(五)海界和海域面积温州市域有关的省际、市际和各属县(市、区)海界,均以历史上形成的习惯线为准。凡有争议者,由海界管理的归口部门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域管理处,会同双方协商解决、裁定。在省、市海域疆界领导小组的组织下,21世纪初启动海界统一划定事宜,力求分界合理,界点准确,有利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温州市与台州市的市际海界共18点,及温州市各属县(市、区)间的海界,均已划定上报待审批。温州市有关的浙江省与福建省省际海界尚待划定。详见海洋测绘篇。位于温州市和台州市海域的国家领海基线点共3处:N16 台州列岛(1), 北纬2823.9 东经12155.0N17 台州列岛(2), 北纬2823.5 东经12154.7N18(南麂列岛稻挑山), 北纬2727.9 东经12107.82001年,温州市土地局经量测宣布:国家领海基线以内属温州管辖的海域面积11000平方千米;温州市东面属于国家管辖的海域总面积6.9万平方千米(从海岸线至国家海洋疆界、即东海大陆架-200米等深线),是陆域面积的5.8倍。第二章 地籍测绘“地籍”原意是“国家为征收土地税而建立的土地登记册簿”,数千年来历经税收地籍、产权地籍、现代多用途地籍等发展阶段。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的必要手段,田赋、税收、产权,均以此为依据。其名称随内涵而不断演变,由土地丈量、土地经界(并编造鱼鳞图册),土地陈报、清丈、查丈,土地测量到地籍测绘。第一节 古代地籍测绘土地丈量是地籍测绘之发端,历史久远。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隋唐时期,普遍实行“均田制”,对土地、赋税进行统一登记,并建立户籍制度,地籍附于户籍册内。温州在两晋间(265420),已陆续开发滨海沃土。列朝征收田赋或调派丁役,都以占有耕地面积而定,因此土地丈量不可少。温州有正式记载的地籍测绘,始于宋代。(一)宋元地籍测绘唐天宝年(742)后,均田制遭破坏,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北方士大夫与福建地主、官僚纷纷迁入温州,朝廷崇佛敬僧,在温州兴建大批佛寺,并赐给土地。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大地主郑赓在郡城永宁门(今小南门)外会昌湖畔建莲花庄,拥有土地万余亩。南宋时,大批王室、外戚、权臣随宋高宗来温州,分居各地,置产立业,加剧土地兼并。宋高宗一次即赐江心寺香烛田1000亩,施主陈敏给仙岩寺舍田720亩。宋理宗(12251264)时,居留乐清的魏王九世孙赵立夫有田10万亩。由此,形成赋籍混乱,粮赋失衡。历代王朝为自身利益,皆采取土地经界与编造鱼鳞图册作为管理土地与赋税的手段。土地经界就是土地疆域的划分。经,即划界丈量;界,指田沟之类的界线。孟子滕文公上云:“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土地经界属施政举措,更是社会稳定之根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左司员外郎李椿年上书力陈经界不正十害。经5年有余,李椿年行土地经、界所造砧基薄,因田册明析确实,时称“绍兴籍”。坊间评说“产有常簿,亩有定税,差役无词讼之烦,催税代纳之弊”。地方文献记载,此前1141年,瑞安推行经界法,绘图建册,编制丁口本、土地鱼鳞册等类地籍资料元袭宋制,各路、州多有土地经界之举。元至正十年(1350),上谕浙东廉访使董守悫整理浙西南赋籍,推行土地经界试点,其规模、成果对后世影响颇大。土地经界分四个步骤进行:自报土地数量;履亩丈量核实;将履亩核查结果与官府所藏的原簿以及业主所持田契质对;绘制鱼鳞图册,并向业主重新发放田契。此前至元二十七年(1290),乐清县田地、山荡共41.77万亩,其中耕地33.85万亩,丁10.67万口,人均耕地3.17亩。(二)明清地籍测绘明洪武年间(13681398),因富户畏避徭役,以田寄于亲邻、佃仆名下,造成赋税流失。乡里欺州县,州县欺府,奸弊百出,相沿成风,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政权,下令重建赋役制度,行土地经界,编造鱼鳞图册。土地经界分两种方式施行:一是直接派员到地方主持;二是指令地方官自行主持。朝廷遣员集里甲耆民,“躬履田亩以量之,图其田之方圆,次其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量四至,编类为册,其法甚备。以图所绘,状若鱼鳞,故号鱼鳞图册。”此图册包括分图和总图两部分。分图按每块土地实地形状,加以简单描绘,务须明白书写。同时注明土地面积、周围四至、现业或原业主人,并编成字号。总图以乡为单位绘制,按土地自然排列,田地以丘相挨,或官或民,或高或圩,或肥或瘠,或山或荡,逐图细注,而业主之姓名随之,年月买卖,则年有开注。明万历八年(1580),朝廷拟订清丈田粮八款,规定清丈对象、计算方法和丈后纳税原则,清丈的主管官员、期限和经费开支。次年,浙江各县展开大规模的土地经界。清顺治、康熙年间,一度又行土地清丈、经界,以复明代鱼鳞图册,落实土地与粮赋的管理。浙江各县于康熙初年先后开展清丈。同治年间,为整理因太平天国之变而毁于兵火的各地鱼鳞图册和粮赋文书,浙江设立清赋总局,各县设清赋局,专事土地清丈。据乾隆温州府志,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府鱼鳞图册记载田、地、山、塘、荡共计267.87万亩;嘉靖三十二年(1553),则为269.91万亩;万历三十八年(1610),仅有260.86万亩。清承万历旧册,顺治年间(16441662),经编查为247.32万亩。明洪武元年(1368),平阳县有耕地80.6万亩,丁17.04万口,人均耕地4.73亩。次年,平阳知县下设房,房设司吏、典吏各一,掌管全县土地、人口。明洪武十四年(1381),乐清县攒造鱼鳞册(土地清册)和黄册(户籍册)。全县辖2隅、6乡、34都、255图。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下迁海令,县署迁大荆,内迁人口69636人,仅西部山区留万人左右。康熙九年(1670),开始展界复丈,即重新测丈田地。此前5年县署已回迁乐成,迁回人口16014人。时全县辖2隅、28都、59图。道光五年(1825),全县实丈田地、山地共43.62万亩,其中耕地36.16万亩;人口58530户、228855人,人均耕地1.58亩。泰顺在明景太三年(1452)建县。至天顺七年(1463),全县2167户,丁6000口。据民国瑞安县志稿转录旧志:洪武二十四年(1391),瑞安全县田、地、山、塘、荡共56.19万亩;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减少到50.01万亩。“三轮黄册、虚漏之弊甚多”,瑞安县知县刘畿一次就查出漏落之田4263亩。清嘉庆五年(1800),经编查全县田、地、山、塘、荡加上新塗田共48.17万亩;光绪十三年(1887),减少到47.08万亩。土地减少,少数确系自然的水冲、沙压,但多数实系人为。如土地买卖中,吏房、册库员虚报甚至不报等所致。编审鱼鳞图册和黄册(户籍册),目的就是为应对这种隐匿瞒报、不报的手段。然而,直到民国,地籍管理的正常秩序始终未能建立。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籍测绘民国时期浙江举办的全省土地测量(1944年后称地籍测量),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佳、历时最长的一次。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征收赋税的准确依据,仍属税收地籍测绘。土地测量,是民国初期“土地陈报、查丈与编造丘地图册”的发展。(一)民国初期土地陈报、查丈与编造丘地图册清末,永嘉县辖区下分几十个都图,每一都图设有册库员掌管土地册籍(鱼鳞图等)。土地买卖转移过户由册库员办理,册库员可代代世袭,图册归私人保管,政府不发工资,依土地买卖、交易收过户费。长此相沿,致奸恶欺瞒,弊端百出。民国初年,县设民政、财政、建设科,分管土地产权、田赋、地籍。当时,各县因战乱从清初以来的鱼鳞图册已散失殆尽,土地权状混乱,赋税流失严重。1914年,成立全国经界局,编制经界法规草案,政府下令清理田亩,厘定经界。1922年,孙中山先生为推行“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政策,设置土地局,首行颁发土地权状(契据)试点。1928年,为图整理全省土地,以裕赋税,浙江省制订方案,拟开展全省土地测量。1929年初,鉴于土地测量尚在计划阶段,浙江省民政厅于全国第一次民政会议上提议土地整理第一期办法大纲案,拟由业主自行陈报土地亩数和图册权状,政府派员调查并进行清丈、查丈核实,据此重新编制丘地图册。这作为杜绝欺隐、充裕税收的治标办法得到大会通过。4月,浙江省民政厅拟具浙江省土地陈报办法大纲和浙江省土地陈报施行细则,提请浙江省政府委员会216次会议审议通过,通令各县办理。1929年5月1日至8月16日,各县相继设立土地陈报办事处,并以各村里委员会为直接办理机构。浙江省民政厅先后举办土地陈报讲习会,调派浙江测量讲习所学员并招聘专业测量人员,督促、参与指导这项工作。土地陈报与查丈按完粮地统计亩分,确定该业户的完粮数,即以丘领户。为配合土地查丈,温州府永嘉、处州府丽水等县各指定一二都图试办编造丘地图册,使户、地、粮三者联系。由各县田赋催征和造册人员召集查丈队伍,以征粮都图为单位查丈土地,查造各都图丘地图册,注明某地属某户、完粮者姓名和地址、亩分粮额,确定其所在。省里先后几次派员到温州府所属的永、乐、瑞、平、泰五县督办推行。次年4月,全省土地陈报结束。据这次土地陈报,温府五县土地总面积合计为421.26万亩,较前多205.64万亩。尔后的土地清丈、查丈与地籍整理,均有较多的土地面积溢增。据重修浙江通志稿载:永嘉县陈报公私土地885415亩,当时全县征粮面积为699108亩,陈报面积比征粮面积多出186307亩。1932年,省民政厅土地测丈队派员来永嘉办理丘地图册编查工作,采用业主自报亩分与编查队估算相结合的办法决定。作业人员在现场以目测、步测描绘丘形,或用平板仪交会法测定田界、描绘丘形,再计算面积。丘,意指地表上具有边界的地块,是地籍和产权的基本单位。19331935年,瑞安县开展土地查丈、户地编查、编造丘地册等工作,全县田地计48.46万亩。1941年,乐清县完成全县土地编查。平阳县按土地陈报、土地测量、土地评估、土地发证,分阶段展开工作。尔后,为弥补土地陈报之疏漏,浙江省民政厅决定继续整理土地,依据土地陈报图册,在未开展土地测量之旧府属首县开展土地查丈、编造丘地图册。继1933年11月衢县试办土地查丈,永嘉也展开这项工作。(二)民国时期的土地测量民国时期浙江省的土地测量,先后由省民政厅土地局、地政局主持。随着近代测绘技术、仪器、管理的引进,省土地局、地政局陆续颁布各项土地测量规范和技术标准。1932年,温州人萧铮在南京创办国内首所地政学院。国民政府决定在长江下游的江、浙二省选择5个县进行地籍整理登记的试点,1934年永嘉县被定为试点县之一。1935年4月,永嘉县地籍整理处率先成立(通称地政处,行政属永嘉县政府,业务由浙江省民政厅领导;张鑫、郑孟津先后任处长),随后平阳(蔡秉长任处长)、瑞安(林洪柱任处长)、乐清(1947年陈云谷任处长)和泰顺等县也先后成立地籍整理处,主管户地的清丈、测量与土地登记工作。1940年,永嘉县地政处改编为土地登记处和土地测量队,县政府设地政科。各县也相应改编。浙江举办的全省土地测量,按大三角测量、小三角测量、地籍测量(含图根测量,户地测量和调查,求积、制图、造册)等工序进行。大三角测量由省完成,小三角测量主要由省派驻测量队完成,各县地政处负责地籍测量。整个地籍测量的业务程序,环环相扣。时有记述:“盖非测量不明土地之状况,非调查不悉土地之所属,非清丈难证土地之真确,非登记难尽土地之保障。此所以登记必须根据清丈,清丈必须根据调查,调查必须根据测量,所谓分工而求整个之成果也。”这也说明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35年,永嘉县地政处组织队伍,先后在道后原蚕桑学校旧址、西山堂包公殿、竇妇桥吕宅祠堂等处办公,最兴旺时人员达700多人(19391940年因抗日战争,编制紧缩减至500多人);向银行贷款陆万元法币(当时币值),购置10台进口经纬仪;置办小平板仪,自制量距竹尺。遵照“土地法”和浙江省颁布的土地测量规范和技术标准:地籍测量规范、图根测量实施细则、户地测量实施细则,开始进行土地测量。这是温州近代土地测量的开端。“土地法”载有土地测量,土地登记,评土地等级、定地价、征收地价税以及土地权利爭议的处理等。大三角测量1929年,浙江省民政厅土地局三角测量队,在全省统一测设大三角网5大干系,逐年展开;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完成一等天文、基线测量。采用1930年杭州紫微园坐标系、海福特椭球参数计算。这是全省土地测量的首级控制。1933年2月1936年4月,据全省5大干系之一的“衢温台系”(控制范围:龙游、丽水、青田、缙云、永嘉、瑞安、乐清、玉环、温岭等),加密补充锁“温属锁”(控制范围:瑞安、平阳、永嘉)和补充网“衢处温网”。详见大地测量篇。小三角测量按浙江省统一技术标准,小三角测量分选点、造标埋石、观测和计算4项工序。小三角点分一等点、二等点、一等补点和二等补点4种,边长自28千米不等。一等点和一等补点均建造觇标、埋石并作测站,采用海特经纬仪(Gnustav Hayde Dresden)或威特经纬仪(Wild)观测4测回,三角形闭合差不超过12,采用纵横线平均法计算或边角2次平均法计算,计算边与核勘边之差不超过1:5000。二等点和二等补点均竖标旗并埋设木桩,仪器同前,观测3测回,三角形闭合差不超过20,采用边角2次平均法计算。浙江省地政局向永嘉、瑞安、平阳分别派驻测量队施测小三角点。1935年12月,省第14测量队派驻永嘉县开始施测。永嘉县小三角测量的起算依据,系大三角网位于境内的白云尖、李王尖、胜美尖诸点。城区的华盖、松台、海坦、郭公、江心、西山均选为小三角点;除华盖山(利用大观亭)、江心东塔外,皆埋设标石。全县共完成小三角布点409点。1937年,省第10测量队派驻平阳县,完成小三角布点236点。1941年,省第13测量队派驻瑞安县开始施测,亦以省统一的大三角网为基础发展,至1942年11月,布点194处,为全县应完成小三角测量作业的80。以上永嘉、平阳、瑞安3县共布设小三角点839点,控制面积11903万亩。1944年,乐清县开展土地测量,完成小三角点120点。图根测量图根点,如系平旷区域多用导线法布测一、二等点,埋设木桩或石桩;山地多用三角法布测交会点,距离13千米。观测2测回。每幅户地图要求有均匀分布6点以上的图根点。一等导线点,采用复测经纬仪观测和钢尺量距,量距往返2次之较差不超过0.1米;方位角观测误差不超过0.5(为测站数);纵横线误差,在1500、11000、12000测图区域,依次应小于0.15、0.20、0.25米。二等导线点采用竹尺量距。永嘉县自1935年12月至1940年9月,完成首批图根导线16288点。户地测量和调查户地测量以图根点为依据,测定每丘地的形状、界址,并调查其所有人姓名、使用情况,以及使用人姓名、收益等,作为确定土地权状的依据。户地原图图幅为纵40厘米横50厘米,比例尺通常为11000,城镇采用1500,山地、沙地采用12000或14000。户地图编号以14000图幅为单位,依杭州紫微园坐标原点之纵横坐标轴线区分为4区。户地图的拼接,限差为0.6毫米。户地测量方法,主要是用小平板仪配合皮尺或竹尺直接量距,测量丘形。土地地目分10大类:农地、宅地、池塘、杂地、道路、河川、城堞、沟渠、铁路、林地。永嘉县自1936年2月开始户地测量。求积、制图、造册求积、制图、造册皆属内业,提供土地登记的依据。内业由业务组总管,下设求积组、绘图组、造册组、审核组。在各外业测丈组完成的户地图(清丈图)基础上,按图根点拼图,拼接无误再清绘。以乡(镇)为单位,逐图、逐丘编号。求积采用三斜法(即将一丘地之图形,剖析成若干个三角形,量读其底边和高,依据计算公式求取面积),或采用求积仪于图上分丘量算,此时须2人分别量读共4次,取其中数为准。制图分为6种图类;各丘地联络缩绘之各段公布图;分丘绘制,以备发给业户的户地图;每段(或图)各丘地联络缩绘以表示其面积、形状及界址的地籍图;以地籍图分段缩绘,表示地形、原图号数及地号情况的一览图;以每区(或都)之各段一览图缩制而成,表示全部地形的区全图;集合全县各区(都)全图缩绘而成的全县总图。分乡(镇)编造业主及土地占有情况总册,然后将丘形图及土地占有情况、业主名册公布。19361940年,永嘉县各外业测丈组完成首批户地图:计1:500图229.25幅,1:1000图3978.8幅,1:2000图1044.5幅,1:4000图13.3幅。在此基础上,内业清绘1:2000活页图100幅,缩绘1:1万活页并接图64幅。并展开相应的求积作业。1940年6月,永嘉县完成江南5个区和江北罗浮区第一次土地所有权登记申请的收件。见表5-05 。为搞好这次户地登记和发放土地所有权状的工作,永嘉县地政处在事前按以下程序进行准备:外业:公布户地图,公告登记期限;业户阅对户地分布图,填写阅图意见;办理第一次所有权登记;逾期登记土地的判定和处理;估定地价;分页所有权状。内业:审议地价;契据检验。制作土地清册以地号为准;旧户册编号以户主为准;制作所有权状;土地纠纷调处;设计筹划房屋建筑物税的征收。永嘉县第一次土地登记(截至1940年6月)完成数量统计表表5-05区 别乡、镇数原丈丘数复丈后丘数已登记丘数已登记丘数复丈后丘数第一区(城关)9镇18239202281992398.5第二区17乡15376815699414111689.9第三区12乡9673011290910166590.0第四区24乡23954325425423852993.8第五区5乡87773883758405995.1第六区16乡14509314519512175583.9合计83乡镇74114677795570704790.9注:此表永嘉县包括现永嘉县及瓯江南岸之鹿城、龙湾、瓯海三区。平阳县:19371943年,完成图根测量22201点,控制范围120.87万亩,占全县面积37.3。1940年7月1943年,从城关向全县次第推进,完成户地测量121.35万亩,求积117.35万亩,制图82.20万亩计67.35万丘。1945年后继续进行地籍调查,明确权属及利用现状(落实到户),登记发证。在城关、鳌江、宜山等区20个乡镇,发放土地所有权状计16.88万起。各级为此设立地籍整理的专门机构。瑞安县:1941年3月1942年11月,完成图根测量7274点和城关户地测量。内业先按图根并接户地图,再行求积、制图、造册,提供土地登记的依据,并绘制附于土地所有权状的户地图及表示各丘总体分布情况的地籍图。1946年,县地籍整理办事处成立,省第13测量队驻县工作,全县土地测量约在1949年完成。乐清县:1943年1月,由中央拨款办理城镇地籍整理,至翌年末完成测量登记2万亩。1944年,组织测量队,举办土地测量学习班,开展土地测量及绘图。1947年3月,县地籍整理办事处成立,办理土地测量、调查、登记:至1948年,完成图根测量10311点,户地测量49.17万亩,全县土地面积经测量核实为192.57万亩(含滩涂15.20万亩)。泰顺县,完成图根测量259点,户地测量32.31万亩。1943年开始地籍登记,发放土地所有权状计5806起。截至1948年8月,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青田诸县地籍测量完成情况,见表5-06。从1929年至1948年的20年间,浙江有60个市、县开展土地测量,但由于各种原因,完成的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0,多数县未完成,有的县仅测量很少一部分。永嘉县从1935年12月开始小三角测量算起,历经13年,其间抗战八年温州3次淪陷(第三次长达一年),而全县的土地测量(地籍测量)一直按计划进行,全面取得成果,殊属不易。永嘉县完成户地测量304.76万亩,6个平原区各乡、镇(城厢、永强区、梧埏区、三溪区、跨瓯江两岸藤桥、桥头的第五区,江北罗浮区),实现全覆盖。并全面完成土地登记和发放土地所有权状。截至1948年8月永乐瑞平泰青诸县地籍测绘完成情况表5-06县市别面积(亩)小三角测量(点)图根测量(点)户地测量(亩)计算面积(起)制分布图(起)永嘉566789540935404304765015061441101805乐清192546212010311491743160726115347瑞安29934491947274282464288670140541平阳3241783236222011336192837010741775泰顺287588925932306227758100928青田416873194928062806据1991年温州市房管局赵国熊提供情况:自1949年设立温州市,前永嘉县凡瓯江以南各乡镇户地图移交市房管部门管理:计12000户地图631幅,11000户地图1920幅,城厢1500户地图86幅(图幅40厘米50厘米,图纸已裱)。其中市郊区户地图后来让市财税局借走。瓯江以北各乡镇户地图在永嘉县财税局。城厢户地图是温州市区最早实测的最大比例尺图,准确美观。见图5-13“温州城厢拼图式”,图5-15“1936年地籍图”(五马街打铁巷西)。为便于与现代地籍图比较,图5-15置在本章之末(P207)。图5-13 民国时期土地测量温州城厢拼图式 (数字为原编统一图幅号)(三)沙田绘丈与盐田测量瓯江口与口外沿岸海域,在径流、潮流及其挟带的泥沙共同作用下,河口不断东移,滨海海涂陆续淤涨致岸线逐年向海扩展。历代劳动人民在此开辟盐田,并垦植新淤涨之滩涂(新沙田),而老盐田因离海漸远终須放弃,经淡化成为農田(老沙田)。盐田与新、老沙田交错,地籍错综复杂,以至争讼不断。清嘉庆六年(1801),为确定沙田与盐田之地界,明晰两浙盐场地理位置及界址,特颁布钦定重修两浙盐务志。委托苏州府吴县监生周瓒、杨昌绪2人绘制成黄岩场图、长林场图、永嘉场图、双穗场图等盐场图。1928年,沙田始归财政部浙江沙田局管理;1934年,盐田始归财政部两浙盐务整理委员会管理。两局、委各自进行绘丈测量。1928年夏,浙江沙田局组建绘丈队(设16个绘丈组,每组测绘员1人,测夫2人),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测量准则和绘图图例:浙江沙田局分局办事细则、浙江省财政厅清理沙田绘丈队业务实施细则,购置绘丈内外业仪器和用具。并于当年完成旧温属分局分区地形图和地积图各21幅,合计沙田26.15平方千米(39225亩)。沙田绘丈工序分图根测量、地形测量和分户清丈。采用交会法和导线法测量图根点,平板仪测量1500、15000地形图。测竣缩编绘制成15000地形图并算出沙田地积,分户清丈在此基础上挨户进行。调查各业户所有沙田的周界,测量户地形状,计算亩分和填制丈单,标出各业户地界,绘制12500地籍图。直至1948年9月,平阳、瑞安、永嘉、乐清、黄岩仍在补测。1934年4月,财政部两浙盐场整理委员会成立,其所属测量队即进行盐田测量。测量项目包括12000盐田地形图测量(含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分户测量(各盐户盐田地籍测量),沿海塘基测量,盐仓、运盐公路测量。据此编绘15000盐场形势图。其采用的技术标准有测量须知、测量队办事细则。至1949年,温州全区有盐田14860亩。其中主要有乐清盐盘盐场4000亩,鳌江江南盐场1212亩。第三节 现代地籍测绘1951年,土地改革运动在温州全面舖开,各县農村采用丈杆、弓、测绳等简易器具丈量土地,分配没收、征收来的土地给无地少地的農民。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恊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保护農民已得土地所有权”之规定,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通称土地证,房屋作为土地附属物记载其上)。1956年,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農业合作化。从此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村土地则属于集体,个人和单位只有土地的限期使用权。各项建设用地按国家计划划拨,新的地籍管理制度未及建立。地籍测绘日趋衰落,有关人员流散。直至改革开放的30多年,温州市、地区及各县地政工作先后由民政、建设(房管)、農业部门管理。主要是利用民国时期的地籍档案,为各项建设征用城乡土地,办理房地产转让、租赁及有关纠纷的处理。温州市财税局负责市区地籍档案的管理和维护,设有地籍测量组(1987年,该组人员连同地籍档案并入温州市勘察测绘处)。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地管理制度由无偿使用逐步向有偿使用过渡,地籍再度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所重视。1983年,温州市城市建设土地征用拆迁办公室成立。1987年2月,批准市区第一例涉及台资的建设用地瓯昌饭店,共13.22亩,收取征地费12.83万元,使用期限40年,届时由国家无偿收回土地及地上附属物。1987年11月,温州市土地管理局成立,各县(市)也相继建立土地管理机构。从此,建有房屋的土地,其地、房始归土地、房产管理部门分管,各自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或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而此前房与房下之地是由房管部门统管,并只颁发房屋所有权证。随着经济超常的发展,各项建设用地规模日增;而土地因有偿使用,成为各级政府最大的财源,也是开发商获取超常利润的法宝,城乡遍地乱建私房,谁都想占有侭多地价飞涨的土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资源,我国人多地少,温州更甚;人们发出“保护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呼喊。在新形势下,为保护土地和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并满足各项必要建设的用地需要,温州市的土地管理、地籍测绘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1989年,开展解析法现代地籍测量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