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15732584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探释作者魏坤梁【提示】本文共分为篇,首次从多学科的知识角度对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逐字逐句加以严谨周密地探释,尤其是首次依据古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对十三势歌的词句加以探析,并尽量穷尽地考究清楚每一个字词在古代的当时含义,避免了由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由于词义与语法修辞的不同而发生的误解,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太极拳界前所未有的、与众不同的有机整体的新的解释,力图使读者对这篇古代经典拳谱的理解尽量符合拳谱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拳术思想,从而尽量充分地从这篇古拳谱中汲取对于太极拳的继承发展所需要的经典指导作用。【提要】十三势歌是一首阐述十三势长拳(古太极拳)重大法则的古歌诀,歌诀蕴含的拳术思想与王宗岳拳谱完全一致;歌诀中出现了一些王宗岳拳谱中所没有的、十分精辟的经典提法,如“动犹静”、“听自由”、“顶头悬”、“尾闾中正”等等,概括性地涉及到了太极拳的本质特性,是对太极拳学练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一篇经典作品。【原文】B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字词注释】 十三总势-太极拳在古代被称为“十三势长拳或“十三式长拳”,简称为“十三势”.古太极拳有多种锻炼形式,如根据杨家所传,按开展与紧凑可分为大、中、小架,按姿势的高低可分为低、中、高架等,但总的说,各种拳架的基本框架相同;又因为十三势歌为每句七字,为凑满字数,因而在“十三势中加上一“总”字. 轻视-“轻的意思是不贵重。如管子乘马数:“彼物轻则见泄。”“轻视”是指将太极拳当作一般的武术等闲视之。 命意-古文化所谓的“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中枢,被认为是人的生命最高主宰。“意”则被认为是“心即神经中枢的功能.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说:“可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所以,古文化的“意”可以泛指神经中枢的所有功能,包括“显意识”就是日常思维,和不经过显意识支配的“潛意识”无意识等。古文化常将“心比喻为一个国家的君主,古代国家君主封派之人在称谓之前可加一个“命”字,以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比如“命官”、“命臣”、“命吏”、“命士”、“命妇”等等。称“意”为“命意”就是表示“意”是君主“心”所直接支配的,是“心”的代表。太极拳经典大多所说的“心”是指静极默笃之精神,就是神经中枢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和状态,“命意主要就是指这种“心”所支配的不假思索的神经活动,又被称为“真意”.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命解释为腰脊2与3椎之间的“命门”,显然是与文意不合的。中医学说中的“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是指眼睛;其后的难经首先用“命门”表示肾脏,提出“右肾为命门之说;元代的滑伯仁等医家倡“两肾命门”之说;明代的赵献可又首倡“两肾之间为命门”之说;此外,还有命门为肾间动气说和命门为产门、精关说等,这些“命门”学说都一直存在于中医学说中并且沿用至今。中医学说中的各种脏腑“命门”是生理组织概念,督脉经穴“命门”仅仅是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直径约毫米左右、深约08寸左右的一个点。这些“命门与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包括生理之气关系密切,但与太极拳所谓的反映为力量的内气和劲力都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武术中所谓的“命门后突”也包括了腰骶关节部位,如果将“命”解释为腰骶关节,那么,与“腰隙”又重复了。所以将上文“命意之“命”解释为“命门”显然属于牵强附会。 源头指根源,如朱子语类卷二四:“若从源头上看下来,”上文中之“源头”明显是指心通过意指挥人体中与动作有关之气运行的始发部位。 腰隙-“隙”有多义,如孟子滕文公下:“钻穴隙相窥,”文中之“隙”指空隙;汉书地理志下:“上谷至辽东北隙乌丸.”文中之“隙”指连接。人体腰椎脊柱之间均有椎间盘,每一块椎间盘都与上下脊柱有纤维环紧密连接,并无空隙,所以,这“隙是引申应用,不是指空隙,而是引申为表示人体腰骶部位两个脊柱体之间相连接的间隙,其实是指腰5骶1关节部位这么的一个横段面。而太极拳的实际体验对全身肢体活动起主宰作用的也确实是腰骶关节部位。所以“隙”之用词就将松腰与实腰统一起来了,就是整条腰骶部都必须始终放松,对全身运动起主宰作用发生动态之实的只是腰骶部的一个关节的横段面。因此“隙”之用词十分精到.起到避免将这一主宰全身动作的腰骶部位理解为实的一个直段、一个直面或一个点。【语法修辞分析】“十三总势莫轻视之主语“学练者”(或“后学者)被省略,“十三总势”为宾语前置,按现代常见语序叙述应为“学练者莫轻视十三势”。【今译】你们后学者不要等闲而视这十三势长拳,人体最高主宰“心之“意支配全身的始发处在腰隙。【探讨】(一) 歌诀开头就说“不要轻视这十三势长拳”,其含意有三:其一,此拳能够得到传授是极不容易的,也就是“得传很难”;其二,此拳的学悟练难度远远大于一般的拳术,包括了入门很难、理解很难、深造很难,总起来也就是“成功很难”;其三,此拳的武术和健身效果尤其神奇,不是一般的拳术所能够比拟的,也就是“功效很奇”。 十三势长拳清末近代开始被改称为太极拳确实非一般拳术可比,因为其主张局部不用力、虽动犹静、体力消耗极小,即使是发劲,发出同样的力量,体力消耗相对也较小;十三势长拳还十分重视精神高度入静达到无思无欲的状态,当能长期维持这样的精神状态锻炼,就会与道、佛、儒及瑜珈、催眠术等静功一样出现人的某些潜能被开发的功效,使得太极拳的任何动作对人都有良好的整体性的内环境调整作用,具有良好的袪病健身、转弱为强的作用,同时还能使人获得独具的以弱胜强的武术功夫,这是健身体操和许多拳术所无法相比的。所以,说太极拳“功效奇”是毫不为过的。 武当杂志1994年期李派太极拳传承者雍阳人的一文公开了相传为李瑞东先生所写的一篇序,序文中记录了其师王兰亭先生的一段话:“余当年以杨禄禅先师学艺得诀之时,于授受之际,杨老师潜然泪下云:我学艺于河南温州(“州”为对古代对某地域之习惯泛称。)陈长兴先师门下,苦练三十余年,屡试无二,方肯传授余之真诀,余得艺甚非易耳,余半生精力尽在于斯矣;倘一失传,深为可惜;温州蒋派真传,既蒙陈恩师已尽传之于我矣,倘若从我而失传,则余之罪过大矣;余时刻以择人传芝为己任,余已耄年,阅人多矣,皆非可教之材,惟尔从余数载,毫无过犯,敬师同于敬父,孝我之情胜于我子,余今将各种重要口诀尽数传之于尔,但尔必须按诀努力练习艺业;艺成后,尔时刻要以发扬师门艺业,代师传艺为己任,留心选择弟子,勿使失传,并且不得有妄传、滥传之失。避免妄传、滥传之失,并非保守秘密而存私心也,因本门之拳技甚为厉害,倘尔不慎传授不得其人,遇有好勇斗狠之辈持此伤人,则尔我之罪过大矣。自此以后,始得杨禄禅先师将拳理妙义、口诀真传一一详加指示,讲解其中藏蕴各种之奥妙,并将拳谱剑术及宗派谱系尽付之于我矣” 且不论这篇序是否真实,文中所言太极拳之武术功效是可信的。从杨氏老谱中可知,太极拳不仅是“以柔软而应坚刚化解敌人的攻击,而且主要制敌在于点穴,可倾刻致人毙命。因此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说:“如同志成功之后,千万留一分善念,不可轻易用毒手打人,勿负先师遗教也。”所以,太极拳是不可能全部在社会上公开传授的。历史无可辨驳地证明古代的太极拳确是如此传承的,太极拳历代先人的传承均是遵循既不许不传,又不许滥传的原则,甚至在某些历史阶段每代尽得太极拳真传者仅屈指可数几人而已,往往是师觅徒择徒授艺,乃至仅为单传,充分反映了古太极拳“得传很难”的传承情况.如据中华武术、武当等杂志介绍的自古以来至近代在武当山极少数高层道士中秘传的拳术现代也称为“太极拳”,该拳也尊奉张三丰与王宗岳的拳术思想,拳法也与杨、武各家太极拳一致,套路动作也有相似之处,其传承情况就是如此。武当杂志1983年期各篇介绍了十九世纪末武当山明了真人仅将徐本善乾乙真人,后为道总一人纳为弟子传授拳术,无第三人知晓。徐本善道总也仅传了李合起、冷含斌、梁合奇、水合一、李合林传授傅寰先生太乙五行拳者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并且在教授这些弟子习拳之时,严加制止未经准许习拳的道徒偶尔遇到观看;而太乙五行拳,如果傅寰先生不违誓公开于世也就失传了.即使到了广为传橎太极拳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据武林杂志004年1期瞿世镜先生之文介绍,杨家在社会上传拳也分学生、弟子和传人,学生仅集体教授养生锻炼的内容,不传内功,不传武艺;只有少数经严格礼仪拜师入门的弟子才教授练功和武艺;尽管从杨露禅开始,杨家以传拳为业,得教授者不计其数,但杨露禅、班侯、健侯、少侯的入门弟子均各不满十人;而且也并非个个尽得真传,如相传得杨露禅真传者不过数人,其中仅仅王兰亭与杨班侯得其全,健侯稍逊于班侯,全佑、万春、凌山则各得一体.十三势歌写作于太极拳的传承尚属隐秘的古代,能够得到传授当然是属于万幸而十分不容易的了。有人说:“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没有高难度的高难度动作。”这句话十分辩证地反映了太极拳的难易特性。根据太极拳的原理,太极拳既不复杂,也没有高难度,所谓是“大道至简”,太极拳正是如此;然而太极拳确实又十分深邃,如果凭现在一般武术习惯的正向思维,太极拳仍然简直是没有办法理解与学习的,因此太极拳任何动作都是属于高难度的。综合分析太极拳经典,可以发现太极拳根本的追求有两个,其一是“神内敛”也称为“虚灵,这种追求与道、佛以及瑜伽等入静练功的追求是一致的,这一追求关系到太极拳健身益寿与武术功夫获得的本源,与道家内功相同,是不可能容容易易地达到的,这既是十分简单的又是高难度的;其二是太极拳特殊的“运气,其实质就是人体中的“动量传递”,追求所有的动作都要由“气”也就是“动量传递”来完成,如果动作姿势不是用这样的方法完成的,那么即使外形与杨澄甫先生的拳架似乎无异,实质上也不是太极拳。这就是说:动作姿势只是太极拳内涵的载体,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姿势既可以用太极拳内在的方法完成,也都是可以用体操和其它武术的方法完成,从而可以作为体操和其它武术的载体;这就是说太极拳每个动作正确与否并不在于外形姿势完成的结果,而是在于方法,也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所以,如果内理不明白,只知动作姿势和武术意图,实质上可能就不是太极拳,其姿势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所说的“虽姿势类太极,与外家拳无异也。因此学练太极拳必须要在太极拳特殊思维的指导下,培养许多非同一般的特别的神经反应,形成特别的条件反射的习惯,这就是所谓的“用意”。太极拳最终所要追求的这种“用意”也是不可能容容易易地达到的,这也既是十分简单的又是高难度的。总的说,太极拳是一种充满老子相反相成哲学思想的拳术,比如“不用力反有力”、“柔能生刚”、“虽动犹静”、“舍己从人”等等,没有一定的能辩证认识世界和善于逆向思维的天赋,如果经验地按照一般的习惯思维是难以理解的;并且,太极拳的内涵又难以用语言全面、具体、透彻地讲述清楚,如果企图无师自通地悟及太极拳之个中三昧,即使十分聪颖之人没有正确的指导也是极难实现的.正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太极拳是聪明人练的拳,如无练拳的天才就练不好。既要有真的太极拳老师传授,又要舍得下苦功学习,尤其要有聪明智慧,不然就成不了好手.所以太极拳的学悟练是很不容易的,正是如王宗岳拳谱所说的“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武术界素有太极拳“学者多如牛毛,成者寥若晨星”之说,就反映了学练太极拳的“成功很难”。 太极拳的武术功夫尤其以不用力的使人终不得力的沾粘连随化解别人的攻击为见长,被称为“四两拨千斤,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以弱胜强”,这种情况是其他所有武术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太极拳所发生和使用的力量强度极大的“气”又被称为“内劲”也与一般武术所说的“内劲”不同,是必须放松不用力而由行气锻炼获得的一种传递的力量,能使手臂发出比手臂局部之力大得多的力量,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以弱胜强。太极拳学练如果能够得到真传,持之以恒,对于防病疗疾、变衰弱为强健、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效果.所以,从健身效果看,太极拳不是单纯的武术,然从武术效果看,太极拳又是一种令人瞩目的与众不同的特别的武术,可见太极拳确实是应该“莫轻视的.(二)王宗岳拳谱明确指出十三势之“气”是“主宰于腰”的,十三势是“气为旗,腰为纛”的,反映太极拳引起所有动作的包括“劲的“气”都是腰所主宰、由腰向四肢发送的.腰前方小腹之“丹田”是全身之“气发生、蓄存之处,但“丹田”中的“气”是不可能直接传递至四肢的;“丹田中的“气只有由于腰的主宰通过腿作用于地面,从而由脚发生支配全身动作的“气”向上传递,在腰的主宰下才能传递至四肢。所以这“腰”就象是“气”运行于全身的中转站和大本营。太极拳古拳谱还反映太极拳古人认识到这种引起人体动作的“气”都是称为“心”的神经中枢所支配的,而太极拳锻炼则还要追求这“心”是“神内敛的。这“心”被认为是人的最高主宰,对于古代而言,就相当于是一个国家的皇帝;这种支配“气”运行的“心”的活动就被称为“意”。所谓“命意”就是指这“意”是人体的皇帝也就是“心”的代表。所以,腰是“心”通过“意”运行“气”的始发处也就是“源头”.但是必须明白“意”不是物质,“意之所至”不应理解为“意”到了那里;这就象说“我的视力达到了远处山头”,不等于说我眼睛里有东西飞到了远处山头;“意”是属于精神而离不开“心即精神器官的。所以,“命意源头在腰隙并不是说“意”的始发部位在腰隙,而是说“意指挥每一动作都是从腰隙开始的。具体地说,初学太极拳必须有意识地使得“气能够“主宰于腰,而太极拳锻炼到了纯熟以后,“气”的“主宰于腰就必须渐渐摆脱意识支配,而是要追求精神入静,对于“气”的“主宰于腰要若有若无、勿忘勿助,按照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语言,就是要追求动作形成条件反射、潜意识(无意识)。这种潜意识之“意”才是歌诀所说的“命意”。古代的“意比现代的“意有更多的词义,包括了现代所说的“意识”与“潜意识”。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古代的“意”理解为就是现代所说的“意识”是不正确的.“意”在现代太极拳界又被有的人说成是神玄莫测的东西,有解释为可以打击人的一种力量,从现存的太极拳文献看,这些解释在194年之前的中国近代都是没有踪迹的,显然是现代人误思臆想的产物。太极拳经典中常出现的“意”主要有两种概念,一是指精神活动,学练初期主要是指思维意识,“懂劲”后至上乘阶段则主要是指潜意识;二是指神经的感觉或反应。“命意”就是既指神经反应又指感觉。 太极拳的任何动作都要以丹田为原动力之处而由腰隙支配,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心脑是全身之发令官、“每练功,意念要想腹下丹田的部位,意思要使灵机出现在手上”、“腰脊为使用手脚之枢纽、“在练时要随时体会腰脊上的源动力它是如何的劲带动、挑动着两臂两手而动转的”等.太极拳所说的“腰也有多义,其一是指腰骶部位,其二是指腰胯。太极拳的练用中全部腰脊都是必须放松的,起到全身中转力源作用的是腰骶关节这一很短的横段。这一概念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谓的“松腰”。但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认为对于太极拳而言,“腰不能松,必须始终是实”的,这种认为是违反近代所有太极拳家所尊奉之“松腰法则的;从人体运动力学分析,也是不符合动量传递所必需之人体各环节“相向运动”要求的;因为腰都“实”了,就难以进行“相向运动”了。可见腰始终“实”这样的实践是违反太极拳原理的。腰主宰全身运动必然需要“实”,但这“实”必然又是动态的、是以松为基础的,而且这腰动态之“实”的部位仅仅应是一个很短的横面段。品味歌诀将这个很短的横面段称为“隙”,就应该在太极拳锻炼中,主宰全身活动的动态之“实”的腰骶部位要尽量追求短,也就是没有太明显的外形反映,动态的“命门后突”部位应该是松弹的,而不是固定硬挺的.王宗岳拳谱提出了“主宰于腰”,但没有具体地说明起主宰作用的是的什么部位与范围。“命意源头在腰隙”则披露了这一内容.与别的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相比,这是十三势歌尤其突出的一点.【考辨】上句的前一句在乾隆抄本、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均为“十三总势莫轻视”,杨氏太极拳使用法中为“十三势来莫轻视”。【原文】B2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字词注释】 虚实“虚实”一词有多义。作为哲理性的词语,是指以某一事物作为比对参照的有无多少等.太极拳中的具体“虚实”有多种概念,如承重不承重、有力无力、力与反作用力、正反方向、柔化顶抗等等。 留意-关心,注意,如战国策秦策一:“愿大王稍留意。身躯-指全身肢体,如汉王褒洞萧赋:“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少滞“少”之义同“稍”或“略,如庄子徐无鬼:“今子病少痊。”“少”又有少顷(很短暂时间)之意,如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语法修辞分析】2句中的“须留意”与“不少滞是互文。因为前句的“变转虚实须留意”不完整,没有说明对“变转虚实须留意”些什么;而后句的“气遍身躯不少滞”也不完整,没有说明是怎么“气遍身躯的。其实对“变转虚实须留意的就是“不少滞”;而“气遍身躯”也是属于“须留意”的。因此不能将“须留意”仅仅理解为是对“变转虚实而言的、“不少滞”仅仅理解为是对“气遍身躯”而言的;而是“变转虚实所“须留意”的是“不少滞,“气遍身躯”的“不少滞”也是“须留意的。所以,2句应该理解为“变转虚实须留意不少滞,气遍身躯须留意不少滞”。对于太极拳而言,“气遍身躯是“变转虚实”的条件和原因,“变转虚实是“气遍身躯”的结果。2句为了突出结果而将“变转虚实”提前了,是属于倒叙的表述。所以,句其实是将“气遍身躯变转虚实须留意不少滞一句分拆为了两句.全句的最后重点在于“不少滞。【今译】要勿忘勿助地留意气传递流行于全身各处引起的虚实变化不要有稍微的呆滞。【探讨】B句传递、透露了十三势长拳(太极拳)十分重要的四个信息。那就是“变转虚实是由“气遍身躯所引起的;“气”所活动的范围是“遍身躯;“气遍身躯所引起的“变转虚实”是“不少滞”的;“不少滞”的“变转虚实”与“气遍身躯”都要“须留意”。(一)所有武术的肢体活动都可抽象地概括为虚实变化,太极拳也是如此,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就是说,太极拳术的所有姿势动作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变转虚实”。但是,太极拳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的“变转虚实是不同的,那就是太极拳“变转虚实”的动力原因是“气遍身躯”,决定因素是太极拳所特有的武术需要。“气遍身躯变转虚实”就是从动作的动力原因方面反映了太极拳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的不同。所谓“气遍身躯变转虚实”就是所有姿势动作变化都必须是由动量传递之“气”所引起的。王宗岳拳谱强调指出太极拳的这种“气”都是由脚而起的,所以,太极拳的所有动作也都是脚动作的延伸,太极拳首先就是脚在打拳。由“气”所引起动作的最末端就是手,就太极拳而言,手对于身躯而言总是被动的,是没有主动的,从而也是表现为避免使用一般人所用之力的。李雅轩先生在他的一封信中指出:“太极拳所以异于其他拳者如抽丝挂线一气完成.”所谓“抽丝挂线”,就是当太极拳的动作是由这种“气”所作用时,就会感到象蚕抽丝,其力是从脚抽上来的,手臂才能没有主动的一般的用力,手臂就会象是挂在肩上似的被身躯所带动,如果没有这样的感觉,姿势动作不是由“气”所引起的,而是由肢体局部主动自动的用力所引起的,那就不是太极拳.这是所练的拳是不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也是太极拳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的一个重要的鉴别标准。太极拳的虚实变化也完全不同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比如往前的动作,往往靠前的肢体反而是不用力的,是“虚”的,靠后的肢体反而是有劲力的,是“实”的;往左的动作,往往靠左的肢体反而是不用力的,是“虚”的,靠右的肢体反而是有劲力的,是“实”的等等。这完全都是太极拳特殊的沾粘连随的需要与太极拳特殊的发劲的需要.如果虚实变化不是这样,就不是太极拳的“变转虚实”.(二)从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与杨氏老谱中可以发觉太极拳与道家有密切的关系,如杨氏老谱中的“怀藏八卦、脚踏五行”、“己身之采战、“尽性立命”等都是道家的语言。太极拳就是道家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尤其是所谓“拿住丹田练内功”反映太极拳锻炼者也兼练道家内丹功。因此,古代太极拳锻炼也肯定有内丹功锻炼内容,而内丹功修炼的重要内容就是被道家认为是炼内丹的原料而称为“药的“气”,但太极拳古代经典中大量提到的“气”是指引起人体动作原因的“气”,也就是“如练一气”。用现代语言说,这“如练一气”就是人体的“动量传递”,实质就是力量;而道家内丹功之“气”是一种人体特殊的生理之气,因此,道家内丹功之“气”与太极拳之“气是根本不同的。而道家内丹功之“气”与中医经典书籍中所说的所有人体之“气也都是迥然有别的。从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与杨氏老谱中又可以发觉太极拳之“气”不仅与道家内丹功之“气”迥然有别的,而且与中医经典书籍中所说的所有人体之“气”也是迥然有别的。太极拳之“气尤其明显有别于道家内丹功之“气”与中医经典所说的所有人体之“气”表现在:太极拳之“气”的运行是主宰于腰的,太极拳之“气是起于脚的,太极拳之“气”不需要回归丹田,太极拳之“气”是引起太极拳动作的原因。太极拳之“气”的这四个特点是道家内丹功之“气与中医经典所说的所有人体之“气”所都没有的。十三势歌之“气遍身躯”的“气”指的就是太极拳之“气.“气遍身躯还反映了太极拳之“气的活动范围就是在“遍身躯”。也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骨外肉内”的“满身”。用现代解剖学的语言说,就是在全身运动骨之外的运动肌肉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现代太极拳界受到了“气功热中某些人对于各种气功之“气”天花乱坠胡编瞎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太极拳之“气”的奇谈怪论至今仍然流传着,比如太极拳之“气随动作沿“十四经脉流行之说;比如身体出现以身躯为中心的直径米的“气圈、气圈能够旋转击人之说;比如气能够将人罩住、打进人的体内之说等等。这些说法既经不起中医理论推敲和科学检验,在9年之前的中国近代也是根本没有任何太极拳和道家文献依据的,纯粹都是属于自欺欺人之说。因为中医文献清楚反映十四经脉与丹田是没有关系;经脉之气的运行既是人无法感觉到的,是有其时间、速度等固有的规律的,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够任意控制、也是不允许凭意念去控制的、经脉与经脉也是不能随意穿越的,十四经脉与人体运动和力量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如果太极拳真的能够不与人接触而用气控制人和用气击人,太极拳先人又何须再苦苦学练借人之力的沾粘连随?也用不着追求以弱胜强了。十三势歌之“气遍身躯既清楚反映太极拳之“气”活动于“遍身躯,并不是如经络之气限于经脉,又超不出身躯而跑到身体之外形成什么“气圈”与击人。可见沿“十四经脉流行之说、“气圈”之说、“气击人之说,根本都是违反太极拳经典的荒唐可笑的无稽之谈.(三)追求“气在全身流动不息,是太极拳三大纲要性的法则之一,也就是古歌诀三十七周身大用论所说的“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定,所谓的“一定继续不能定”也就是十三势歌所说的“不少滞”.武术的“虚实”包括了承重与不承重,有力与无力,主动与被动,向前与向后,轻与沉,从人与控制人等等。歌诀中所谓的“不少滞反映了突变,这是十三势歌再次对王宗岳拳谱中的“忽隐忽现这一太极拳重大要领的强调。反映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所说的“太极拳尚慢不尚快”是错误的. 武术“变转虚实中最基础的就是脚的虚实变化.所以,太极拳练用中脚的虚实变化是存在着突变的.这不仅表现在瞬息万变的武术应用中,在缓慢的太极拳习练中脚的虚实变化也是存在着突变的。主要体现于在练拳中体重几乎始终是由一脚所承担的,尽管外形方面身躯在两脚之间缓慢移动,体重在两脚之间的变换却是开关式突变的,是不能在两脚之间缓慢游移的;因为如果体重在两脚之间缓慢游移,缓慢游移的过程就会使得两脚不能任意提起灵活移动.可见脚的虚实是不能仅仅凭外形来判断的.这是因为人是生命体,人的内力变化会引起身体重心位置的变化,练太极拳中,内力就可以使得体重迅速地从这一脚移到那一脚.比如说当弓步形成时,其承担体重的可能是前脚,也可能仍是后脚。一个人武术活动是轻灵还是双重的主要原因都是脚的虚实变化是不是恰到好处的灵活迅速.而脚的虚实变化如果不能灵活迅速就是发生了双重,太极拳的一切武术活动就都会失败,因此,脚的虚实变换是太极拳武术活动的基础。 太极拳锻炼中脚的虚实变化必须有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沉稳,太极拳的站立是绝对不能不稳的,凡是承担体重之“实”脚必须是似乎“落地生根”、“抽丝挂线”之“有根”的,近代太极拳家还将这种“有根”之站立沉稳称为“入地三尺,这是许多太极拳家所十分强调的。其二是“抽丝挂线的轻灵,不仅不承担体重之脚能够轻灵地移动,承担体重的脚也能够迅速地移动,而且全身动作有“抽丝挂线的感觉,这也是许多太极拳家所十分强调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强调太极拳必须是“无根”,“无根”才能有效化解别人的攻击。但是,一个人如果站立“无根”,那就必然站立不稳定,也很容易被人引动;而太极拳对别人攻击的化解分为动步与不动步,并不是必需都是要动步的,从“以静制动出发,太极拳还尤其重视不动步地化解别人的攻击;而化解别人攻击的表现为“无根”的不动步的身躯则更需要“有根”。所以,这种太极拳唯有“无根”的说法是属于一种很片面的错误。凡是地球上的人都必须有下支撑才能稳定的,一个人只有站立沉稳也就是“有根”才能实施对敌人的化解与攻击,所以,站立沉稳之“入地三尺的“有根”是太极拳“变转虚实”必须具有的一个基础性的条件。虽然太极拳表现为“无根”的轻灵是太极拳特征性的“变转虚实”反映。但太极拳“无根的轻灵只有在“有根”的沉稳基础上才谈得到,轻灵的锻炼也必须在沉稳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和成功;当然太极拳锻炼到了一定的程度,太极拳的轻灵之中又必须寓有沉稳。就是说太极拳必须追求沉稳没有迟滞、轻灵又有沉稳。这才能够达到十三势歌所说的“不少滞”.而太极拳无论是沉稳还是轻灵,都必须是有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有“抽丝挂线”的感觉,既是没有断续的,又是可疾可缓的.这才是太极拳的沉稳与轻灵。 怎样来理解十三势歌所说的“须留意?应该明白,这“留意”在初学“着熟”的阶段与“懂劲后的阶段是不同的。“着熟阶段的“留意主要是后天的意识,而“懂劲”后阶段的“留意则主要是“心中不知的潜意识的,也就是不假思索的,是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不稍疏忽,但又切忌专注一面,防止有所照则有所不照;更不宜用意过度,致精神外露;要做到有意无意,无意之意,仿佛象一盏灯置于密室之中,自然无处不照一样。必须明白,王宗岳拳谱中所说的“神内敛”、“虚灵”是太极拳锻炼自始至终都必须追求的,初学阶段与上乘阶段无非是程度的不同。太极拳锻炼在动作纯熟后追求无意之“真意来“心中不知地“留意”,不仅是太极拳达到性命双修的保证,而且,这样的精神状态比运用后天意识的反应更迅速敏捷、准确正确,从而才能达到太极拳的轻灵。(四)怎样来理解十三势歌所说的“须留意?应该明白,这“留意”在初学“着熟的阶段与“懂劲”后的阶段是不同的.“着熟”阶段的“留意”主要是后天的意识,而“懂劲”后阶段的“留意”则主要是“心中不知的潜意识的,也就是不假思索的,是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不稍疏忽,但又切忌专注一面,防止有所照则有所不照;更不宜用意过度,致精神外露;要做到有意无意,无意之意,仿佛象一盏灯置于密室之中,自然无处不照一样。”必须明白,王宗岳拳谱中所说的“神内敛、“虚灵”是太极拳锻炼自始至终都必须追求的,初学阶段与上乘阶段无非是程度的不同。太极拳锻炼在动作纯熟后追求无意之“真意”来“心中不知”地“留意,不仅是太极拳达到性命双修的保证,而且,这样的精神状态比运用后天意识的反应更迅速敏捷、准确正确,从而才能达到太极拳的轻灵。【考辨】上句的前一句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相同为“变转虚实须留意”,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为“变转虚实须留神,但李亦畲先生赠郝和先生抄本中也为“变转虚实须留意”。后一句李亦畲先生赠郝和先生抄本中为“气遍身躯不少痴”,其它本均为“气遍身躯不少滞。【原文】B3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字词注释】因-介词,意为依据,根据,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语法修辞分析】所谓“静中触动”就是“静中因触而动将一些虚词省略的说法。上文主语“十三势长拳之练用”被省略,两句是分承句,因为“静中触动”只有与“因敌变化”相联系才是完整的,“因敌变化”是“静中触动”的一个成分,其意为“静中因敌变化之触而动”;“动犹静”则是对“静中因敌变化之触而动”的抽象概括;“示神奇”则是对“动犹静”的说明;因为“因敌变化是所有武术的属性,是谈不上“示神奇”的,只有这种太极拳所特有的“静中因敌变化之触而动”也就是“动犹静”才是“示神奇的.所以,“静中触动”是与“因敌变化”相承接的,而“动犹静则是与“示神奇相承接的。这两句应该理解为“静中触动因敌变化,动犹静示神奇”;之所以采用分承,一个原因是为组成七言诗歌的需要。【今译】全身肢体始终保持着安静,由探察敌人变化的触觉引起肢体动作,这种十三势长拳所特有的虽动又静体现了其神奇。【探讨】歌诀披露了太极拳应用时的化解动作都是因于“触”而动的,王宗岳拳谱称这种“触为“一羽不加”,杨氏老谱称其为“知觉”,现代太极拳界则普遍称这“触”为“听劲”.这种“因触而动”是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十分重大的一个区别,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化解敌人的攻击是“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已动”和“缓应急随”的。学习太极拳的人在推手中外观上似乎完全相同的化解动作,有的有立竿见影的化解作用,有的却毫无化解作用,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有立竿见影化解作用的是“因触而动”的,而毫无化解作用就是没有“因触而动”的主动自动。 “因触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动犹静”.对于“动犹静”似乎难以理解,其实这是一种辩证的说法,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动犹静其实是并不陌生的。物理学中的动和静是以某个认为是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所确定的相对的物理概念,动静的判断方法是当某物体与参照物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了就是动的,不然就是静的.日常所谓的动和静都是这样相对的概念,比如确定公路上的汽车是行驶还是停着,就是以公路等作为不动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被认为的动静就会不同,如从运输角度出发以公路为参照物,行驶中汽车上的货物就是动的,而从相对固定角度出发以汽车为参照物,行驶着的汽车上的货物就是静的,从辩证地全方位地看待,这货物就是一种“动犹静的例子。太极拳与所有其他武术相比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动犹静”。“动犹静的实质就是内家拳所谓的“以静制动”的一个反映,从力学方面讲就是太极拳活动的肢体,总可以从某角度发现其动态中的静态,实质就是不主动、不用力。杨澄甫先生则称其为“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由于“动犹静”,太极拳任何拳式的动作都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一、从某角度看,人体的某些轮廓姿势是基本不变的,人体的某些部位对躯体的相对位置或对其原来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不变的。比如从俯视角度看,两大臂似乎总是呈现着向前围抱状的“开合按势怀中抱的姿势,两大臂与胸部的角度似乎基本上是不变的,两大臂几乎没有明显的以肩为轴的左右运动;又如从俯视角度看,在右野马分鬃整个过程中左手臂在原来的空间位置上似乎没有动,而右手臂对于躯体的相对位置又似乎没有动;再如拳或掌在运动中与身体的相对位置似乎始终变化很小,即使象搬拦捶拳式搬拳的始终,这拳与胸部的相对位置几乎始终没有变,而这捶拳,大部分过程中这拳与胸的轮廓相对位置也没有变。这就是一种就相对位置几乎没有变化的虽动犹静。 其二、练拳中手脚的动作是被动地被由脚而起传递而至的内力即“如练一气”所催带动的,练拳中手脚的内外旋也都是因为“如练一气”和躯体运动的影响而被动发生的,手脚本身并没有主动自动;而由脚而起之内力又是小腹丹田部的内力沉降引起腿发力所发生的,小腹丹田部的内力又是由于顶劲和气沉丹田所引起的,而顶劲和气沉丹田又是由全身松沉和地心引力等所引起的,因而人体所有部位虽然都在运动,但似乎都是被动的,其本身都没有动,这是一种静态与动态互存中的虽动犹静。 其三、太极拳发劲瞬间,手臂移动很少,甚至几乎是不动的,这是因为实质为“气”的强大内劲的传递需要这种状态,这也是一种动态与静态互存的虽动犹静。 其四、手臂及全身是借人之力随人而动的,与人接触的手臂是不主动自动的;练拳中则是以适当的惯性模拟与人接触的随人而动,手臂也是没有主动自动的,这也是一种动态与静态互存的的虽动犹静。在推手中,如果攻击一方接触的是另一方的手臂,另一方虽动犹静的化解会使得这一方明显地感到其所攻击的手臂虽然在动,但手臂是没有丝毫主动自动的.这是很显然的“动犹静”实例。“虽动犹静”使得太极拳成为了“静中之动、“动中之静”、“似动似静”,从而能够使得在练拳中追求精神的十分松静,全身肌肉的十分松弛不用力,既体力消耗很小又具有一定的运动量,这样不仅对健身益寿十分有利,而且其武术应用尤其由于能够使人“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因而令人感到莫明其妙,这正是太极拳与众不同的“神奇”之处。这种“虽动犹静”充分体现了内家拳的“以静御动,是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最根本的特性和奥妙也正在于此。【考辨】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上句都相同。后句在李亦畲先生赠郝和先生抄本中为“因敌变化是神奇”,其它本均为“因敌变化示神奇”。【原文】B 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字词注释】揆心“揆心即“揆于心”,“揆之义为度量、揣度等,如汉书董仲舒传:“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上文中“揆心”被引申为指在心里分析、揣度。 用意“用是指使用、施展。“意”指精神功能。 不觉-“不觉”有多义,可表示没有发觉,如汉张衡东京赋:“放心不觉乐而无节。”又可表示想不到,如水浒传二回:“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清古奘山行:“偶然乘兴往,不觉入云深。”上文中之“不觉之意为始料不及,一般人想不到. 工夫-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如抱朴子遐览:“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语法修辞分析】“得来”的宾语“用意”和主语“习练者”均被省略。【今译】在心里细细分析十三势长拳的每一势动作都是由意所支配的,获得这种本领,想不到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的。【探讨】“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反映太极拳达到懂劲以后每势每式都是“意”作用的结果,这种“意”的获得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这“意”不是日常的思维意识,因为日常的思维意识之“意”对于谁都是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不需要化费想不到的工夫去练习而能够做得到的。这种“意应该就是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所说的“无须有心之运用耳之“意,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心中不知”之“意”,就是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有意无意”、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说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意”,这句话中的“用意”指的就是“用真意”.所谓“真意”就是指不需要思维意识活动、没有意识活动的“意,相当于是近现代催眠术研究中的所说的不经过意识支配的潜意识、条件反射,练拳用“意”就是要达到不假思索地完成动作。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指出能够这样进行武术活动是太极拳所谓“懂劲”的重要标志,这种功境是需要有很大的毅力和化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孜孜不倦地去实践和体悟才能达到的,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是想不到的,所以是“得来不觉费功夫”;这种功境也是许多中华武术所追求的.当然各种拳术所追求真意支配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然而,这种“真意”的获得是必须经过相当时间的日常思维意识的工作才能形成的,“势势揆心须用意”也反映太极拳懂劲之前的初学阶段每势每式也是必须使用日常思维意识的,比如在一定心静前提下有意识地专心地记忆、回忆动作,指导动作、想象动作的用途等等,由这样的方法来形成潜意识.然这种“用意”是初步的、临时的、过渡的,不是太极拳所要最终追求的“用意”.因此,这“势势揆心须用意的“意”既是包括了初学时日常的思维意识,但主要是指先天的“真意”。“用意”功夫如何才能“得来”呢?那就是三十七周身大用论首句所说的“一要性心与意静”,也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澄心息虑”,这是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多次反复强调的太极拳锻炼头等重要的功夫。具体地说,无论在初学还是十分熟练,都要首先追求心静,而到了十分熟练以后,还要逐渐追求精神安静至不假思索,即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无须有心之变化”。对此,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还具体地说:“练太极拳的,胸中是浑然一气的,是无所为的,是泰然的,不能专想某一手一势的作用;如想每手每势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均匀了,那拳意也就始终不会上手了,不会发现了;拳意不上手,灵感没有,将来在用的时候,就不能听劲,听不了劲,也就取不了胜. “用意功夫获得以后是怎样一种情况呢?那就是会出现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无须有心之变化与“心中不知”的情况,在武术实战中,会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况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以后,自然而产生的吗?是以往情形事迹而推断出来的吗?不得而知。就是说能够象预先知道了对方意图的感觉,并且会不需要思索地自动作出最佳武术反应来;其实这是一种速度极快神经反应的反映,由于实在太快了,以至于使人产生了似乎是预知的错觉和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如何完成的感觉。太极拳锻炼到了这种地步,练拳时由于大脑的十分入静,使体内发生了十分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的变化,在由于局部不用力的低体耗运动协同作用下,从而激活开发出人的一些潜能来而发生了高效的祛病延年、健身强体的效果,也就是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所说的到了懂劲阶段的“性命葆真矣。由此可见这“用意对于太极拳健身和武术功效的作用之大,所以,太极拳锻炼是应该“须用意”的,而且要尤其投放大量的时间精力。而这“用意”锻炼既关系到“神内敛”,又关系到“气遍身躯,是太极拳能获得其神奇的健身益寿与武术功夫的一个奥秘,是太极拳的精髓所在。现存太极拳经典最早明确提出“用意的文献就是十三势歌,其次出现“用意”的是李亦畲先生约作于清光绪六年(18年)的五字诀,最后尤其著名和影响最广泛的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提出的“用意.李亦畲先生对其五字诀中所说的“用意”之含义在五字诀中解释为是“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听劲,与十三势歌中所说“用意”的含义有些差异;而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用意”的含义与十三势歌中所说“用意”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现代太极拳界普遍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中的“用意”则都是源于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现代太极拳界的不少人把“用意”之“意”理解为日常的思维意识,还有把“意说成是一种力量,这些都是与太极拳经典相违背的,是错误的。【考辨】上句的前一句乾隆抄本和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为“势势揆心须用意,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均为“势势存心揆用意”。后一句杨氏太极拳使用法中为“得来不觉费功夫”,其它本均为“得来不觉费工夫”。对于表示时间精力,“功夫与“工夫完全同义而属于通用。【原文】B5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字词注释】 刻刻即每时每刻,如醒世恒言卷十九:“大恩未报,刻刻于怀.”留心-即关注,如文子微明:“圣人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留心於已成之内。”所谓“留心”也就是“用意”。 腰间-指腰际部位,主要是指腰脊。【语法修辞分析】两句歌文是一个整句,不能当作两个意思,这一整句省略了主语“十三势长拳学练者”和有关虚词.句中“刻刻留心”的宾语是“腰间腹内”。而“松净气腾然”的主语也是“腰间腹内,就是说“松净气腾然”是“腰间腹内”共同的谓语.【今译】要时时刻刻关注腰间腹内的十分放松和气的运动。【探讨】对于太极拳,人体小腹的丹田部位和腰脊部位是身躯中原动力的始发部位,小腹丹田就象是发电机;脚是动力的转换处,就象是电动机,而腰脊则是向脚输送原动力与向全身输送内劲的总枢纽;或者说丹田部位就象是自来水公司的水塔,脚是自来水公司的总输出管道口,而腰脊则是自来水公司的总开关。上述两句歌文阐明了处于人体腰间的丹田和腰脊对于太极拳的重要关系。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多次提到练拳要注意丹田与腰脊;傅声远先生在论杨式太极拳练习法的一段话也反映了近代太极拳家对于腹部的认识:“太极拳之动作以腹为主,腹为人身最中处,此处一动全身无不动矣太极拳动作之发动以腹(丹田)为主,不用剧烈之力,全身之动作无有不到.有的拳家将丹田部位形容为“腹球”,肢体的任何动作及劲力的发生均与“腹球”关系重大,这些都反映了“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是贯串古今的一个太极拳真传.“虚胸实腹是中华许多武术拳种所遵循的重要法则,也是道家内丹功的重要法则,其出处是老子第三章的“虚其心,实其腹”。当然,道家与武术对丹田重视的具体内容是不能等同的,是有所区别的,然而抽象的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实其腹”是以“虚其腹”为基础的。太极拳之所以全身的动力源在小腹丹田部,是由于小腹丹田部的气最能不断“鼓荡腾然,就是“实腹”;而这“实腹”必须以“腹松净”或“腹松静”也就是“虚腹”为条件的;腹内只有越松净,即越“虚,“气腾然”的强度才能越大,腹也才能越实;腰脊也是如此,实质为撑脊的所谓“命门后突就反映了“实腰,没有“实腰”也就没有了太极拳的所有动作,但“实腰又必需腰的十分放松也就是“虚腰”,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将“松腰”列为其中之一要.这一相反相成的现象也就充分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自然辨证法.所以,“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是对武术之“虚胸实腹”的辨证阐释。【考辨】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中,上句都相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上句的后一句则为“腹内松静气腾然”,古代的“静”也可以表示干净,如国语周语中:“静其巾冪。唐杜甫渼陂行:“菱叶荷花静如拭。所以,“腹内松静气腾然”中的“松静”与“松净”是字异而义同的,因此,“腹内松净气腾然”与“腹内松静气腾然”也是相同的。【原文】B6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字词注释】尾闾-“尾”指动物尾巴,由此引申为称事物的末端,如史记张仪列传:“乃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令可以击人。”也引申为指江河的下游,如惠子:“昔王季历葬於涡水之尾.也引申为指边缘,如列子汤问:“遂率子孙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另还引申为指终了、未了等义。“闾最初可能泛指门户,如荀子大略:“庆者在堂,吊者在闾。”后引申为指民户聚居处、里巷,如周礼地官闾胥:“闾胥各掌其闾之征令.”又引申为指里巷的大门,如书武成:“式商容闾.又引申为指聚集,如庄子秋水的“天下之水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等。 庄子秋水中的“尾闾”指古代传说中许多支流汇集到某地一江河通泄于大海之出口处。古人有用自然景物命名人体部位和穴位的习惯,如前额中央被称为“天庭,下巴被称为“地阁”;又如人体穴位中的天柱、神阙、神庭、灵台、灵墟、中庭、玉堂、步廊、涌泉、华盖等也都是用景和物命名的,古人可能将肛门与江河之出口处相联想,而至迟唐宋时的古人已经将肛门之后尾骨之前的长强穴称为“尾闾穴”了见实用针灸辞典、中国针灸大辞典等,引自针灸经穴图考,如宋张伯端悟真篇中卷第五十:“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文中的“尾闾穴就是指长强穴;“尾闾穴又简称为“尾闾;如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七督脉经穴主治:“默想黍米之珠缓缓纳入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而上升泥丸”;脊椎下端的尾椎骨因在肛门近端,因而至迟在唐宋时也已经被称为了“尾闾骨”,也简称为“尾闾”见中医大辞典。 在宋代的悟真篇和明代的针灸大成等文献中,“尾闾已经没有了“江河之水汇集入海之处”之义了,在当时的中医与道教文献中,“尾闾”就是直接指尾骨或长强穴。当人体直竖站立时,由于人体脊椎的骶曲,尾骨下部从侧面看总是弯向前方的,所以从侧面看,人体直竖站立时矢状面的尾骨是不可能垂直向下的,也就是任何人的尾骨都不可能“中正或“正中”的;由于尾骨位于脊椎的最下端呈游离状态,其本身是不能左右转动或前后摆动的,从前面看,可以反映人体冠状面脊椎的正斜;而尾骨略微的左右歪斜和前后偏倾,人体脊椎的上部就会发生很大的歪斜俯仰,所以,上文中的“尾闾显然是借代指整条脊柱,是不能再理解为“尾骨”的了。这就象“大兴土木一语中的“土木”已从指“泥土木头”转移为指“建筑工程,而不能再理解为“泥土木头”了;还有如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船侧畔千帆过”中的“帆是借代指船,不能将其仅仅理解为“帆”了。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将“尾闾中正解释为“尾骨中正”,这是错误的。现代太极拳界还有人将“尾闾中正”中的“尾闾解释为“排泄海水之处”,或解释为由“排泄海水之处”引申而来的都是错误的,因为庄子“尾闾泄之”之“尾闾”与“尾闾中正”中的“尾闾”,词义已经发生了很远的转移,两者是没有引申关系的。这就象“小姐”一词,宋时是对乐户、妓女的称谓,并沿用至清代;而古代也有称缙绅、仕宦家的青少年女子和未婚女子为“小姐”的,如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楔子:“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妓女之“小姐与缙绅、仕宦家女子之“小姐这两个词就没有引申关系的,而是属于词义的很远的转移了。中正-“中”有多义,有指居于中间、中央的,如孟子尽心上:“中天下而立。”又指正,如晏子春秋问上十六:“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又指合适,恰当,如战国策齐策二:“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 “正”也有多义,有表示当中,不偏的,如周礼春官典同:“凡声,高声琨,正声缓,下声肆。又指直,不弯曲,如书说命上:“惟木从绳则正.”又指端正,不斜不歪,如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中正”常指得当,不偏不倚,正直,如书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管子五辅:“中正则雅。上文中的“尾闾中正”即指人的脊柱骨不偏不倚,就是指“脊柱中正”,或称为“立身中正”。 “中正与“正中在古今汉语中都可用作同义词,如易传中出现了1个“中正”和2个“正中”,它们的词义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也可以将“尾闾中正”称为“尾闾正中”,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之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是“尾闾正中”。但历史上,“正中一般指正当中,如明谢肇淛五杂沮地部一:“今天下之势则似荆襄为正中。”又称中午,如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昆吾,是谓正中.”当然,“尾闾正中中的“正中”不能理解为正当中,结合有关太极拳的历史文献绝大多数都为“尾闾中正”,所以“尾闾中正之称较为合适.现代太极拳界个别人认为“尾闾中正”之称谓是错的,“尾闾正中”是对的;又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