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罗卫东发展经济学.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641044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罗卫东发展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概论-罗卫东发展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概论-罗卫东发展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罗卫东 ,发 展 经 济 学,第一讲 概论,什么是发展经济学:定义,发展经济学是以经济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经济落后转变为经济发达的因素、过程、机制、战略、政策。简单说,它研究一国(和它的人民)如何致富。 它也被称作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是穷人的经济学或贫困的经济学,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3,目前国内外发展经济学的教科书很多,内容上的差异也很大,但无论哪个派别,无论哪部教材,其基本内容都不外乎以下五大部分:,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4,什么是发展经济学:内容与结构,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2,3,第三部分,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的探讨。如对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经济制度等等要素的功能、地位的分析;,第二部分,对各种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型的叙述、分析和比较评价;,第一部分,关于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发展经济学的论述和说明;,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什么是发展经济学:内容与结构,4,5,第四部分,关于经济发展的国内战略、政策和重要问题的研究。如人口增长、就业与收入分配、发展的协调机制(计划还是市场)、产业政策、工业化、农业发展、城市化。本部分还包括发展的优先顺序的确定、财政金融政策、社会项目评估等等内容;,第五部分,经济发展的国际政策和问题。包括对出口替代、进口替代、国外援助和外债、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国际间资本流动、国际贸易与货币体系、国际经济秩序等问题的考察。,5,5,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6,发展经济学的历史沿革,色诺芬 经济论,亚理士多德 政治学,亚当.斯密 国富论,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 资本论,穆勒 政治 经济学原理,该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内向发展和进口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往往被后来人称为“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唯计划论”,“自力更生论”。或叫做“资本第一主义”,“工业化第一主义”,“计划第一主义”,“自力更生主义”。,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7,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主要理论: 唯资本论的理论基础是哈罗德-多马模型,大推进论,起飞论,低水平均衡陷阱论,临界最小努力论也为此提供了论据。 工业化论的理论基础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为计划化提供依据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央集中计划理论和投入产出模型。 自力更生论的基础是激进经济学的依附理论和普雷维什的进口替代论。,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8,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第一阶段,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回潮或复兴。发展经济学家对唯资本论、唯计划论、唯工业化论、自力更生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反思和重新评价。出现重视市场机制自发作用、重视农业、重视外贸、重视社会项目评估的倾向。 新古典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批评十分尖锐,否认发展经济学有着独立而坚实基础,拉尔的发展经济学的贫困是重要的代表作。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就可以包治百病,不需要发展经济学。这个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危机阶段。赫希曼公开宣称,发展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和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夹击下,已经死亡了。,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9,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后至80年代中期,发展经济学反思、裂变和重组。新的方法论和新的工具被引进发展经济学。如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史学、演化经济学等。,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0,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1,发展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2,发展经济学主要流派: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普列维什、辛格、缪尔达尔、刘易斯。活跃在50年代和60年代。都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作:“东欧和南欧的工业化问题”,“亚洲的戏剧”,“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发达经济的资本积累”。,结构主义基本观点,新古典经济学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不会象新古典经济学所假定的那样进行选择,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在发展中国家是失效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是一个自动均衡的体系而是刚性的不均衡结构。部门、地区、企业在经济行为基本规则方面差异很大。不能使用现有的统一的具有所谓普适性的理论模型,而必须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均衡而是冲突,不是平顺而是曲折,不是弹性而是刚性,不是扩散效应而是回波效应。,结构主义的分析假定和基本模型。结构主义的两个基本模型,一是二元经济模型,一是建立在需求互补性概念基础上的平衡增长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基本结论都得到较好的检验。,1,2,3,13,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4,发展经济学主要流派:新古典,代表人物:鲍尔、瓦伊纳、哈伯勒、舒尔茨、迈因特、乔根森、巴拉萨、纽金特等。,新古典学派,代表作:改造传统农业等。,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5,新古典基本观点,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就象自然界没有飞跃,社会经济界也没有飞跃。甚至创新发明和新技术的采用也是渐进的和连续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利益会自动的、逐步地扩散到社会全体。出现纵向的涓流效应和横向的扩散效应,两种效应的结合会使得经济实现持续的富裕和公平。经济增长内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进步是通过经济主体自发的边际调整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体在行为上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主体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理性人的假设同样可以有效地用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家、工人、农民。过分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行为的特殊性是错误的。自由市场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人的影响也会与发达国家一样。,1,2,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6,发展经济学主要流派:新古典,劳动与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此,任意一方的持续追加都会导致边际收益的递减,资本积累会导致利息率的下降。,3,4,国际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国际自由贸易会使富国和穷国都得益,因此,维持自由贸易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实现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7,发展经济学流派:新马克思,代表人物:多布、斯威齐、巴兰、弗兰克、阿明、富尔塔多、伊曼纽尔等。,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作: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外围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拉美的不发达、依附的结构、不平等交换:贸易的帝国主义研究,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8,新马克思主要观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是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必然产物,是历史产物。,1,2,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格局。特别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发展中国家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结构或依附结构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始终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难以自拔。中心和外围的贸易特点是不平等交换,中心以多种方式去剥削外围,榨取外围的发展资源,削弱其自我发展能力。,资本主义或外围的力量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内部阶级分化更加剧烈,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殖民统治以一种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政治精英自愿进行内部殖民的方式表现出来。,3,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19,发展经济学流派:新马克思,4,5,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有三种形式,一是建立在贸易和对自然资源的剥削基础上的“殖民依附”,二是支配国使依附国的经济结构适应于它的需要的“金融-工业依附”,三是以跨国公司为基础的“技术-工业依附”。每一种形式的依附都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结构相关的,这种内部结构本身也是依附的一部分。因此,根除依附的唯一办法是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结构。,改变发展中国家依附状况的根本措施不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或订立全球范围内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分配协议,而是进行改变依附国的基本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即要进行社会革命。除非整个世界成为社会主义体系,外围或依附状况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 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是依附论。,发展经济学流派:熊彼特派,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0,代表人物:熊彼特、温特、纳尔逊、弗里曼,熊彼特创新学派,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1,熊彼特派基本观点,熊彼特非常重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作用,并把这种“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看作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为根本性的特征。他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既没有资本主义的产生,也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1,2,熊彼特极力强调“变动”与“发展”的观点;同时,他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来自内部自身的创造性的变动。这种内部的自身创造性源自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2,发展经济学流派:熊彼特派,熊彼特学派非常重视和强调“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企业家”看作是资本主义的灵魂,是“创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3,4,熊彼特学派运用创新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形成。,结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古典经济学此消彼长,各领风骚。 结构主义学派在60年代风行一时,到60年代后期呈现出没落之象。 新古典经济学派在60年代后开始大举占领结构主义学派的阵地,复兴之象十分兴旺。 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影响也在上升。 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增长经济学兴起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3,发展经济学流派:评论,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4,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若干趋势,跨学科 诺瓦克 金迪斯 布赖恩.阿瑟 鲍尔斯,福格尔 诺斯 恩格尔曼,诺斯 兰德斯 奥尔森,正统化的努力 罗默 卢卡斯 贝克尔 巴罗,新增长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演化经济学,经济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变迁 经济学研究的进步及其初步成果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 林毅夫等:发展的战略 杨小凯:发展经济学 期待新生代学者,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5,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学派,与经济学相比,它具有以下若干特点:,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6,发展经济学的特点,第一、发展经济学着重于长期的经济发展。,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分析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决定,这些都属于中短期经济问题。人口、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被看作是外生变量,不予研究。与此不同,发展经济学则以研究长期经济变动为主,因此,诸如人口、技术、制度、文化等问题是讨论的重点。,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7,发展经济学的特点,第二,发展经济学面向发展中的经济体系,强调发展中经济的特殊性。,它在汲取应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时,不是全般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加以取舍; 发展经济学形成了针对发展中经济的特殊理论和模型。例如,托达罗模型、刘易斯模型、双缺口模型等等。这些模型比一般化的西方经济学纯理论更加适合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状况; 发展经济学特别注重个案研究。发展中国家数量众多,国情千差万别,若不针对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进行研究,就很难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因此发展经济学注重国别的研究。如普雷维什就是在研究了拉丁美洲各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才提出了著名的进口替代战略。,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活的同时,发展经济学十分重视文化、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考察宗教信仰与经济成长,分析文化水平对生育率变化的影响,分析农村的土地关系,分析企业家精神的民族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等。,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8,发展经济学的特点,第三,发展经济学注重非经济因素对发展中经济的影响。,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29,为什么要学习发展经济学?,3,就业方面,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内森.罗森伯格:西方世界致富之路,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 瑞: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 罗卫东,30,基本参考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