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自由集聚和a.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637531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自由集聚和a.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原子自由集聚和a.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原子自由集聚和a.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李江伟 熊巍,一:ATRP的发现者,1995 年中国旅美博士王锦山博士在卡内基梅隆(Carnegie2Mellon) 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首次发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 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 简称ATRP) ,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活性自由基聚合, 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分子学家的极大兴趣。这是聚合史上唯一以中国人为主所发明的聚合方法。,王锦山等采用12苯代氯乙烷作为引发剂, 氯化亚铜和联吡啶(bpy) 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 在130下引发苯乙烯(St) 的本体聚合。反应3h 产率可达95%。理论分子量和实验值符合较好。为了验证反应的自由基机理, 比较了所得聚合物与一般自由基聚合所得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 发现两者比较一致。,其中RX 为卤代烷烃、 BPY 为2 , 2 2 联二吡啶、 CuX 为卤化亚铜,Mn是n个单元组成的聚合链; M 为单体; R-X为引发剂(卤代化合物);Mn t 为还原态过渡金属络合物; Mn+ 1t 为氧化态过渡金属络合物; R-M,R-Mn 均为活性种; R-M-X, R-Mn-X 均为休眠种, k 为速率常数.,二:ATRP的反应机理,引发剂R-X 与Mnt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为初级自由基R, 初级自由基R与单体M反应生成单体自由基R-M, 即活性种。 R-Mn与R-M性质相似均为活性种, 既可继续引发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也可从休眠种R-Mn-X/R-M-X 上夺取卤原子, 自身变成休眠种, 从而在休眠种与活性种之间建立一个可逆平衡. 由此可见, A TRP 的基本原理其实是通过一个交替的“促活失活”可逆反应使得体系中的游离基浓度处于极低, 迫使不可逆终止反应被降到最低程度, 从而实现“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三:ATRP的优缺点,(一)ATRP的优点 (1)适于ATRP的单体种类较多:大多数单体如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和电荷转移络合物等均可顺利的进行ATRP,并已成功制得了活性均聚物,嵌段和接枝共聚物。,(一)ATRP的优点 (2)可以合成梯度共聚物:例如Greszta等曾用活性差别较大的苯乙烯和丙烯腈,以混合一步法进行ATRP,在聚合初期活性较大的单体进入聚合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活性较大的单体浓度下降,而活性较低的单体更多地进入聚合物链,这样就形成了共聚单体随时间的延长而呈梯度变化的梯度共聚物,三:ATRP的优缺点,三:ATRP的优缺点,(二)ATRP的缺点 (1) ATRP的最大缺点是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用量大,且在聚合过程中不消耗,残留在聚合物中容易导致聚合物老化; (2)活性自由基的浓度很低(为了避免偶合终止),因而聚合速度太慢,三:ATRP的优缺点,(二)ATRP的缺点 (3)得到充分研究的聚合方法,目前仅限于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有利于工业化的乳液聚合方法正在研究中.,四:ATRP的发展,反向ATRP 常规的A TRP 存在两个缺陷: 引发剂为卤化物, 毒性较大; 催化剂中的还原态过渡金属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不易保存及操作.,四:ATRP的发展,反向ATRP 王锦山博士和Matyjaszewski采用了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氧化态的过渡金属卤化物(CuX2) 与bpy的络合物为催化剂, 进行苯乙烯的反向ATRP,Matyjaszewski,四:ATRP的发展,反向ATRP的机理,式中, I-I 为引发剂; Mn+ 1t为氧化态过渡金属络合物; Mnt 为还原态过渡金属络合物; I-M,I-Mn为活性种;I-M-X,I-Mn-X 为休眠种.,四:ATRP的发展,反向ATRP的机理 反向A TRP 是从自由基I或I-P和Mn+ 1tX的钝化开始的. 在引发阶段, 引发自由基I/I-M一旦生成, 就可以从氧化态的过渡金属络合物Mn+ 1tX上夺取卤原子, 形成还原态过渡金属络合物Mnt和I-X/I-M-X,接下来过渡金属络合物Mnt的作用就如同在常规的A TRP 中一样了.,四:ATRP的发展,由非均相反应向均相反应的转变 在最初报道的ATRP 中, 一般是用卤代烷/卤化亚铜/联吡啶作为引发体系, 卤化亚铜2联吡啶络合物在反应体系中仅仅微溶, 反应为非均相反应。这无疑对有效地控制反应不利。为此, 研究者们致力于通过不同途径, 实现ATRP 由非均相向均相反应的转变, 使反应更接近活性聚合。,四:ATRP的发展,由非均相反应向均相反应的转变 Matyjaszewski等为增进卤化亚铜在聚合体系中的溶解性, 在配体联吡啶的4, 4位上引入可溶性的侧链。他们利用4, 4二特丁基2, 2联吡啶(dTbpy)、4, 4二正庚基2, 2联吡啶(dHbpy)、4, 4二(5壬基) 2, 2联吡啶(dNbpy) 代替联吡啶, 实现了均相的A TRP, 所得的PSt 和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明显降低。对12溴代乙苯作引发剂的St 聚合, 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可达105, 多分散系数低至1.04 1.05。而目前商品化的用于凝胶渗透色谱柱标样的PSt (由阴离子聚合制备) 的多分散系数为1.03 1.05。,四:ATRP的发展,A TRP 在高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A TRP 方法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一般都是一端含有一个卤素端基, 另一端含有一个功能化引发体系端基, 或两端皆为卤素端基, 这些端基很容易被进一步功能化, 而且合成的这些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很窄. 利用此性质, 可以通过A TRP 技术合成出许多结构特异且易于表征的功能化聚合物.,四:ATRP的发展,可以利用ATRP , 从“主干接技”(grafting from) 或“直接接技”(grafting through) 两种方法合成接技聚合物.“从主干接技”主要是使主链功能化,使其带有多个引发单元,这些引发单元能够引发单体聚合形成接技链。这项技术主要可用来合成刷型聚聚合物,这种共聚物在每一个重复单元上都含有一个接技链.最近有关它的重要应用是合成了两亲的园筒状分层的刷状聚合物。,接技共聚物,Muller 等制成的园筒状单分子胶束,Matyjaszewski 利用“直接接技”的方法生成的是一种双亲的水凝胶,四:ATRP的发展,多分支聚合物,采用类似体系引发带卤原子的双官能团单体, 还可以得到多分支聚合物。 例如:氯甲基苯乙稀(CMS)CuCl和bpy存在下的自引发均聚反应。由于在CMS的分子结构中既有双键, 又有卤原子, 所以可以发生自聚合反应, 按照A TRP 的反应机理, 生成多分支聚合物。聚合物的分支度可通过改变CMS的量和聚合反应时间来控制。,THANK YOU EVERYO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