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主讲: 熊晓春 咸阳师范学院,前言,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活动包括人的管理、财的管理、物的管理。人是管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心理与健康是影响工作绩效和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强,压力越来越大,文化变迁越来越快,急剧的社会文化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变化之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造成人的心理机能的片面使用和发展。 大工业生产,导致非常精细的专业分工,这种分工只要求生产者具有非常单一的能力,并在该项能力方面有特别的发展。,变化之二:人口密度增加,人际冲突增加。 调查表明:人口密度与暴力、犯罪等严重人际冲突呈正相关。有限的工作职位,有限的晋升晋级机会,有限的居住、交通、教育、医疗容量,在各方面催生一个个竞争冲突,使人们经常处于应激压力之下。,变化之三: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现代社会,家庭作为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位的功能日益萎缩,其他一些功能也日益社会化(如教育功能转移到学校,安全保护功能转移到保险、公安部门),家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破裂、重组的比例增加,稳定性下降。,变化之四:教育日益片面化,忽视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育发生了畸形变化,一是社会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个体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二是教育日益变成了职业教育、谋生教育。教育内容片面集中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愈来愈变成一句空话。,变化之五:人际直接交往减少,情感联系淡化。 现代社会,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大量借助各种通信工具、信息载体和大众传播媒介,个人生活的物理空间越来越小,人与人的直接交流也减少了。交往的内容也越来越非个人化。,变化之六:价值观的变化。近年来,世界各大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价值危机,中国社会近十多年里的价值转变更时时使人“觉今是而昨非”。在一个价值尺度变动不已,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的社会里,人际间的价值冲突不断发生。价值冲突和混乱必然造成心理困惑。,人们在为生计而发愁,衣食无忧也发愁! 联合国专家也曾预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2007.2.28环球时报心理疾病折磨全球十亿人。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心理疾病全球化。10%25%的人均有比较严重的精神问题。 全国世界自杀人数有100多万,每年交通事故、自杀被战争造成的伤亡还要大的多。 中国有近1亿人有心理疾病,青少年中有3千万人有心理疾病。,我深信,心灵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重要的科学这是一门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科学。因为世界发展的趋向显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癌症等,而在于人类本身。因为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没有适当的方法来防止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 20世纪4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预言,一、心理与健康概述,何为心理? 心理就是我们各种各样的行为反应;心理就是我们的情绪体验,人的喜、 怒、哀、乐;心理就是我们对人与事的感受、兴趣、态度;心理就是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感一悟。,何为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注意 心理现象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 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一)科学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二)科学的健康观,1、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身体健康人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健康内涵,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道德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即“五快”、“三良”。 “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三良” :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2、人的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1)生长发育良好 (2)神经系统的功能好 (3)心肺功能好 (4)身体素质好 (5)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强,3、现代生活方式与健康 (1)什么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民族文化、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特别是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2)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 1/ 生产方式 2/ 社会性质 3/ 自然地理环境 4/ 经济发展水平 5/ 文化传统,(3)良好生活方式的构成 1/ 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合理的生活时间 3/ 科学的生活节奏 4/ 适宜的生活空间 5/ 适度的生活消费,(4)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 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在致病因素中占44.7%,吸毒、性传播疾病、心理和精神障碍导致的精神疾病呈上升趋势,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人类的头号敌人。,4、亚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防治 (1)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又称为“次健康”、“疾病前状态”、“灰色状态”、“潜临床状态”、“半健康人”等。 亚健康具有以下特征:生理、心理、躯体均出现活力减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现象。,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患病者占20%. 亚健康者需要调理。亚健康状态虽非疾病,但显然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2)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 1/ 原因: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城市空气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噪音,拥挤,气候聚变,个人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作息无规律,暴食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和甜食,不吃早餐等。,2/ 预防: 通过体育运动缓解身心紧张;科学的生活方式保证机体的健康状态;信心十足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三)心理健康概述,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三个层次: 第一,没有精神疾病; 第二,有效地对付各种心理压力,保持精神上的愉快; 第三,高心理效能,使人们在智力、道德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潜能。,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其心境是否是持续良好的,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是否都处于积极状态,是否具有正常适当的调控能力,是否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些都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条件。,检查一下自己,这些呢,注意力不集中 总有一种说不清的烦恼 思维不如以前灵活了 灵感出不来 记忆力下降 总在小事情上纠缠不清 整日有种不清醒的感觉,压力的一般来源,社会变化太快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社会变得越来越宽松和自由,需要我们去选择,公务员的压力分析,1、个体压力(目标、职业困惑) 2、工作压力(发展与责任双重担子) 3、关系压力 (官场关系和社会关系 迎来送往、接待上访 左右逢源、四处结缘) 4、诱惑压力(金钱、色情、利益) 5、家庭压力 (理智化、边缘化、掩饰性),有压力就有反应-应激! 应激有两种: 一是良性(无压力就没有动力) 二是恶性(超出承受,崩溃),长期的负性应激会造成: 灰色状态 身心疾病 心理障碍,灰色状态(亚健康): 慢性疲劳综合症 肠激惹综合症 办公室综合症,心理亚健康者的身体症状:,容易疲劳84.9% 感觉沮丧/压抑60.5% 焦虑50% 头痛或感觉头脑发紧50% 记忆力下降48.8% 脑中乱糟糟的,或是一片空白43%,身心疾病,高血压 冠心病 脑中风 消化道溃疡 偏头痛,心理障碍,强迫症 焦虑症 恐怖症 抑郁症,心境障碍抑郁症的外在表现,崔永元:“患抑郁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天才”,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因抑郁而自杀,三毛,台湾著名女作家,剧作家。自杀身亡。 陈宝莲,香港著名艳星。因产后抑郁症于2002年在上海跳楼自尽。 张国荣,香港著名歌星,影星。因抑郁症等原因于2003年4月1日跳楼自尽,成为当月最大新闻。 ,2、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 智力,也叫一般能力,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综合。 智力的构成要素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正常的智力是人们完成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是人们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证。 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保证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心理基础。,智力的高低,用智商来表示。 在智力测验中,测量智力的工具称智力量表,量表主要有年龄量表和项目量表两种。 斯坦福-比奈量表是一种年龄量表,它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该量表采用了智力商数(智商)的概念,智商的计算公式为:,韦克斯勒量表是一种项目量表,该量表在计算智商时采用了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是根据同年龄被试者在全体中的相对位置计算出来的智商。其公式如下:,在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中 , 为个人原始 分数, 为团体平均分数,SD为标准差。 其中, 为数据个数, 标准差(SD)=,例1,某年龄组的平均分为=70,被试甲实得分数=80,标准差SD=10,则甲的智商为:,例2,某年龄组的平均分为=70,被试乙实得分数=60,标准差SD=10,则乙的智商为:,离差智商,表明了某个人的智力水平比其他同龄人是高还是低了。由于这种方法使不同的智商分数有了可比性,能一目了然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因此,目前国际上已普遍采用这种离差智商。,智商的分布,智 商 名 称 占全人口总数% 130以上 智力超常 1 110129 智力偏高 19 90109 智力中常 60 7089 智力偏低 19 70以下 智力低常 1,同龄人口中智力的分布是一个常态曲线,(2)情绪适中 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时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当外界的各种各样的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就会产生对事物的一定的态度。,当客观事物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我们就会产生肯定的态度,进而产生爱、满意、愉快等内心体验; 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我们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并进而产生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憎恨、恐惧等内心体验。,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有四种: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快乐程度分为:满意、愉快、异常的欢乐、狂喜 愤怒程度分为:轻微的不满、生气、愠怒、大怒、暴怒 悲哀程度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悲痛。,人的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康的情绪体验。既有愉快、喜悦、欢欣等积极的情绪状态,也有愤怒、恐惧、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但积极的情绪体验常多于消极的情绪体验,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心理健康的人,能成功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紧张状态,对挫折情景有一定的预料能力和做好准备与之对抗的能力,能依靠意志去战胜困难。,(3)意志健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的品质上。 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4)人格统一 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给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心理健康的人,行为的内在反应和外在表现是一致的,前后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 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和谐统一的人,被称为“人格完整和谐”的人。,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健康的人所具有的完整的人格应该是: 能够根据客观情况设计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能基本统一;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情绪稳定,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热爱人生;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人格的概念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性。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结构,人格是由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 知-情-意-行系统 心理状态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属最活跃的成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心理特征系统。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调节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系统。,狭义的人格结构: 人格动力系统。属最活跃的成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人格动力系统即个性倾向性系统】 心理特征系统。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调节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系统。,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和协调性 独特性和共同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 社会性和生物性,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相对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其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动力理论,本我(生物本能我,追求快乐) 本我由生物性的本能冲动支配行为的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它寻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社会心理我,追求现实)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它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协调作用,既要满足本能冲动和欲望又要考虑外界的现实环境,受超我的制约。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道德理想我,追求完善)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行为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标准内化而成,是人在长期受教育、社会影响下形成最文明的人格部分。它遵循“道德原则” 。起着抑制本我冲动,监督自我及追求完美境界的作用。 三者协调状态下表现为人格的健康,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把特质看作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在人格测量领域被广泛采用 。,16种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异.,健康人格模式:成熟的人(奥尔波特) 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 充分起作用的人(罗杰斯) 创造型的人(弗洛姆) 超越自我的人(弗兰克) 此时此地的人(皮尔斯) 自我整合的人(埃里克森),健康人格特征: 1、正确认识自我;2、立足现实;3、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控制自己;4、紧张而有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5、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6、有独立自主的需要;7、良好的人际关系;8、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尊重、体谅、帮助他人,人类共祸福意识,(5)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正确是提倡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是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它包括了解自我与接纳自我 。,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 个体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即有成熟的自我意识以及健康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自己对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意识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A 、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B 、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C 、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点的认识和评价。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批评等。,自我认识主要解决 :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有肯定的体验也有否定的体验,有积极的体验也有消极的体验,包括自尊心与自信心,自豪感与羞耻感,成功感与失败感等。,自我体验主要涉及的问题有 : “对自我是否满意”、 “能否悦纳自我”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思想、言行等方面的调节和控制 ,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等。,自我意识的控制作用表现为: 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动机的协调;根据计划监督检查行动等。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最高阶段,其核心是“我应该做什么”、 “我该如何做”等。,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三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自我中心期(0-3岁)。 这个阶段也称为生理自我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客观化时期(3-13、14岁)。 这个阶段也称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服从于社会和他人,用别人的观点去认识和评价世界。,主观化时期(14、15岁-成年)。 这一阶段也称为心理自我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与评价世界,形成自己的个人价值体系。想象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心理自我是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早期生活经验;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自我体验与他人评价; 社会政治经济地位。,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主我与宾我的矛盾。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把“我”分为主我和宾我。主我是行动者和观察者,是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宾我是被观察者,是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是主体对自我的认识和看法。,例如, “我觉得我是个内向的女孩”、 “我认为我做得不错”,其中主语部分的“我”即主我,宾语部分的“我”即宾我。,在现实生活中,主我与宾我总是存在差距,当自我认识到两者的不一致时,自我意识就会模糊,自我概念产生动摇。时而充满自信,时而又深感自卑;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又觉得自己很幼稚等。,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这是自我意识中最突出、最集中的矛盾。理想自我是一个完美的形象,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则是实实在在的我,是自我在生理、社会和心理各方面综合表现的自我,关注的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理智与情感皆为人之所需,须臾不可分离。人处理智情关系、解决智情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设法保持智情关系的协调。 一旦理智迷失方向,情感就会无节制的漫溢。唯有理智才能遏止情感的盲目宣泄,把握自己的行为,不盲目行事。,自我意识的心理偏差,自我意识的偏差类型: 自我肯定型。 自我否定型。 自我矛盾型。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矛盾,感到迷茫、无所适从、找不到发展目标与方向。,自我扩张型。 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意识膨胀,自吹自擂,白日做梦,自我陶醉。 自我萎缩型。 过度自我拒绝,自我评价较低,对现实自我感到不满,放弃理想,消极放任,玩世不恭,自轻自贱,严重者可导致精神分裂。,自我意识偏差的具体表现: 分裂的自我。 自卑与自负。 自我中心与从众。 自我失控。,自我意识的完善,问题: 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如何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第一,认识自我。 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自我的途径。如通过物理测量手段获得相关信息。 社会比较。 把自己的特征与他人进行比较。选择比较的对象很重要,关键是和谁比较。,反射性评价。 反射性评价,即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获得自我信息。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了“镜像自我”的理论,镜像自我就是以他人为镜,通过他人眼睛看到的自我。,内省。 内省是指向个体内部寻求答案,直接考虑自身的态度、动机、情绪与情感等。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自我知觉与归因。 内省是直接检验自身的态度、情感和动机;自我知觉是通过分析个体的外在行为,间接地推断其态度、情感和动机。,第二,悦纳自我。 接受自己的全部。 不断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走向成功。 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尊重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提升自尊。 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第三,激励自我。 合理定位理想自我。 培养坚韧的意志。,第四,完善自我。 提升现实的自我。 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我的特点,扬长避短、改造自我、充实自我,提高现实自我的水平和能力,不断趋向于理想自我。,恰当的自我设计。 自我设计是每个人自我发展的蓝图,是对自己所做的每项工作的合理安排与计划。恰当的自我设计有助于完善自我,是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相互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冷漠无情,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乐于奉献,而不私自当头、损人利己等。,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需要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人们愉快的情感体验;疏远冷漠和敌对的人际关系引起人们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状态。 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人际关系的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在集体中的社会关系类型,实验: 准备一张纸片,写上你最喜欢的五个同学的名字,再写上五个你最不喜欢的名字。 喜欢: 不喜欢:,社会关系地位的五个类型,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仪表因素 个人的仪表包括长相、仪态、风度、穿着打扮等,这些都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 亚里士多德:美丽比一张介绍信更具推荐力。,2、空间距离因素 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己厌恶的人,也有邻近的人。邻近性是相互吸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3、交往频率因素 人们接触的次数称为交往频率。交往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感受,因而越可能建立密切的关系。,交往的内容和态度在交往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无诚意,只停留在一般应酬上,即使交往频率高,那也只是貌合神离,人际关系也不会真正密切起来。,4、相似性因素 相似性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兴趣、性格、气质、态度等。 研究表明,在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籍贯、职业、社会地位、社会价值、资历等方面相似的人们容易相互吸引。,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例如在政治观,宗教信仰,对社会现象的看法等方面比较一致的人,在感情上更为融洽,即所谓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间的吸引力越强。,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问题: 交往双方的性格、特点反差很大会成为朋友吗?,5、互补性因素 当交往双方的特点或需要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就是互补性吸引。,支配欲较强的人喜欢和依赖性强的人交往,性格外向的人也可能和性格内向的人相处很好,研究证明,互补性因素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交往中,特别是在异性朋友和夫妻之间。,6、能力因素 一个人在能力才干方面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其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发生钦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他交往, 是否人越聪明能干就越招人喜欢呢? 结论是不一定。,有些小缺陷而才能卓越的人对两种人缺乏吸引力: 一种是能力差,而自尊心低的人,他们对能力高超者有崇拜心理,并可能产生晕轮效应,即认为他应是十全十美的,不应该有不能克服的缺点,因此对有小缺点的名人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打了折扣,滋生鄙夷之情。,另一种是能力强,自尊心脆弱的人,他们对于才能出众而连一点小缺点也不能克服的人感到失望,认为这种人不值得崇拜。,7、个性品质因素 在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因素中,个性品质是最重要的因素。 同外表美相比,优良的个性品质具有更持久的人际吸引力。,在人际交往的初期,一个人的外表美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交往的加深,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而个性品质的影响则逐渐增大。,阻碍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 冷漠孤僻、 私心过重,精得可怕。或损人利已,或一毛不拔, 不尊重他人。骄傲自我膨胀,蔑视他人。 虚伪、对人不真诚。,心胸狭窄、自我中心。 过分服从并取悦他人。 过分依赖他人。 过度嫉妒。 过于敌对、猜疑、偏激。,过分自卑、缺乏自信。 孤立、不喜欢与人交往。 怀有偏见、固执专横,不愿接受他人规劝。 苛求他人 过分 竞争。会使同事成为对手,处处互留一手、互相戒备,难于形成和谐关系。,8、交谈规则 人际交往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但这些规则通常是不成文的共同的默契。谈话规则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团体和不同职业之间有所差别。当然也有一些普遍性的规则,例如,一方讲话时对方应该注意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一个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讲话,一个人想讲话,必须等别人把话讲完,等等。,人际交往沟通网络,D,E,环式 全通道式 轮式 Y式,人际交往中的几种常见障碍,(1)恐惧心理:表现为与人交往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 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为社交恐惧症、人际恐惧症。,(2)孤僻心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另一种是属于 有某种特殊的怪癖,使别人无法接纳,从而影响了人际交往。,(3)自傲心理: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常使交 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影响彼此交往。,(4)嫉妒心理: (5)猜疑心理: (6)敌意心理: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 为尔虞我诈,从而逃避与人交往,甚至表现为攻击行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 在 人际交往活动中,我们会很重视开始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语言、神态等),至于后面的信息就显的不是那么重要了,这种心理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启迪我们一方面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后的交往中纠正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认识。,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一次交往的印象对我们的认识所产生的影响。最近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 一般而言,熟人之间的交往近因效应会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平时应该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最近印象。,3、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从对方的某个优点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方面,由不全面的信息而形成完整的印象。 光环效应往往对恋爱的双方起更明显的作用。,4、投射效应 投 射效应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假使他人和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有时候,我们对他人的猜测,无形中透露的正是自己。所以,我们不要瞎猜别人的坏处,不要那么小心眼,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5、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也叫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把对某一类人物的整体看法强加到该类的每一个个体上而忽视了个体特征。 刻板效应有利于总体评价,但对个体评价会产生偏差。,人际交往的策略,1、认识、充实、提升自我交往价值 2、主动热情 3、摆正位置 在人际交往中下级要像下级,上级要像上级,同事要像同事,客户要像客户。 4、以对方为中心,6、学会听话 要与他人处好关系,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是十分必要的。 7、学会说话 8、学会处事,9、舍得舍得、难得糊涂、吃亏是福10、真诚相待、言而有信 11、保持距离、把握分寸12、善解人意13、克服偏见,14、知错能改15、善于合作16、与人为善 17、谦虚和气,人际交往的小技巧,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3、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 4、多赞美、不批评。赞美他人的“自得亮点”,5、记住他人的“随意话语” 6、好朋友更要保持适当距离 7. 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 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9.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10.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认真洗手。 11.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12、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13.尊重不喜欢你的人。 14.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15.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16.尊重传达室里的师傅及搞卫生的阿姨 17.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18.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19.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20.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 21.不要向朋友借钱。,22、不要一味付出。 如果你的付出太多,使人觉得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时,他就会被一种愧疚感所笼罩,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会导致受到恩惠的一方选择冷淡或疏远。,有效沟通,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彼此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沟通,以公关学的基本概念来理解,即双向沟通。所谓双向沟通,简言之就是相互交流。它是要有反馈的,就是既要了解别人,更要被对方所了解。,二、沟通的目的与作用 1、沟通的目的 (1)观念的共识 (2)情感的融合, 由此而更好的生存,成就事业和生活。,2、沟通的作用 (1)沟通使人们的观念、情感和思想得以进行交换 (2)沟通有助于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 (3)沟通有助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无效沟通可能会导致的结果 1)事业受损失 2)家庭不和睦 3)个人信誉降低 4)身心疲惫 5)失去热情和活力 6)产生错误和浪费时间 7)自尊和自信降低 8)团体合作性差 9)失去创造力,三、沟通的基本问题、原理与要求 、沟通的基本问题心态 、沟通的基本原理关心 、沟通的基本要求主动,、沟通的基本问题心态 心态有五个问题: (1)轻视 (2)畏难 沟通难不难?,人人都能认识英国女王,六步就能与陌生人搭上关系,“六度空间”理论(小世界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米格兰姆 研究提出的“六度分离”法则。 意思是你最多通过6个人,就能认识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位陌生人。,启示:有效沟通并无想象中的困难。 只要你要,你就能!,(3)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这叫做自我,眼中只有自己。 (4)自私关心只在五伦以内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2、沟通的基本原理关心 关心,是一种问候与帮助别人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学会了关心就等于 学会了做人, 学会了生存。 关心在沟通方面的概念,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 关注状况与难处,(2)关注需求与不便 员工在公司上班,有的时候日子不太好过,你会注意到他的需求与不便吗? (3)关注问题与痛苦,3、沟通的基本要求主动 ( 1 )主动支援 ( 2 )主动反馈,成功者的案例表明,智慧,专门技术,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则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人际沟通效率。 好关系哪里来? 靠交往、建立!,你是否善于交际?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 、一位朋友邀请你参加(他)她的生日。你知道,任何一位来宾你都不认识: A: 你借故拒绝,告诉(他)她说:“那天已经有别的朋友邀请过我了”。 B: 你愿意早去一会儿帮助(他)她筹备生日。 C: 你非常乐意再次去认识他们。,2、每到一个新的场合,我对那里原来不认识的人,总是: 、能很快记住他们的姓名,并成为朋友。 、尽管也想记住他们的姓名并成为朋友,但很难做到。 C、喜欢一个人消磨时光,不大想结交朋友,因此不注意他们的姓名。,、你和朋友交往时持续的时间多是: A. 很久,时有来往 B. 有长有短。 C. 根据情况变化,不断弃旧更新。,4、在街上,一位陌生人向你询问到火车站的路径。这是很难解释清楚的,况且, 你还有急事: A: 你让他去向远处的一位警察打听。 B: 你尽量简单地告诉他。 C: 你把他引向火车站的方向。,5 、很久未见面的表弟到你家来玩,可是,这天晚上,电视上有一部你早就想看的电影: A: 你让电视开着,与表弟谈论。 B: 你说服表弟与你一块看电视。 C: 你关上电视机,陪表弟干他想干的事。,6 、如果你有闲暇,你较多喜欢干些什么? A: 呆在家里干自己喜欢干的。 B: 到商店里买东西。 C: 陪家人 D: 找朋友一起玩。,7、当你周围有同学、朋友生病住医院时,你常常是: A: 有空就去探望,没有空就不去了。 B: 只探望同你关系密切者。 C: 主动探望。,8 、在你选择朋友时,你发现: A: 你只能同你趣味相同的人们友好相处。 B: 兴趣、爱好不相同的人偶尔也能谈谈。 C: 一般说来你几乎能同任何人都合得来。,9、对那些异性朋友、同事,我: A. 只是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会接近他们。 B. 几乎和他们没有交往。 C. 能同他们接近,并正常交往。,10、你对朋友、同事们的劝告、批评总是: A. 能接受一部分 B. 难以接受 C. 很乐意接受,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孤立地存在着 。 不与他人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与人交往是身心健康的需要。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家庭幸福 生活更美好。 2、是人达至成熟与社会化的途径。 3、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途径。,4、是获得成功、实现自我的重要条件。 能力强=50%的成功 人际关系好=50%的成功 能力强+人际关系好=100%的成功 人际关系影响事业成功的原因 机会增加 能力被发现 关键时刻有人帮忙,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积极主动原则 2、尊重原则 尊重包括两个方面:自尊和尊重他人。 3、真诚守信原则 4、理解原则 真正的了解对方的处境、心情、好恶、需要等,并能设心处地的关心对方。,5、宽容原则 6、互利合作原则 7、平等原则 8、因人制宜,那些人我们愿意与之交往?,1、有用的人: 有权的人 有钱的人 有名望的人 有关系的人 乐于助人的人 知心的人,2、敬佩的人: 聪明睿智的人 学识渊博的人 才华出众的人 人品高贵的人,3、有益的人: 老师、医生 、忘年交 会生活、有品位的人 4、悦目的人,5、有趣味的人: 情趣爱好丰富的人 会吃喝玩乐的人 快乐的人 带来快乐的人,(7)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 。,(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二、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一)情绪心理问题 1、沮丧; 2、消沉; 3、焦躁; 4、冷漠; 5、压抑; 6、忧郁,(二)个性心理问题 1、自卑; 2、偏激; 3、孤僻; 4、嫉妒; 5、自负; 6、猜疑; 7、对抗; 8、暴躁。,(三)交往心理问题 1、从众; 2、代沟; 3、孤独; 4、怯懦; 5、依赖; 6、自卑。,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与困惑,就是人际关系失调问题。 人际关系失调可表现为人际冲突,包括亲子关系紧张,上下级关系紧张,同事间的矛盾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友谊、孤独等。,人际关系失调的原因 (1)错误的人际认知 (2)不良的人格特点 自卑内向的人,往往不能主动、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人际交往的范围很小。 暴躁易怒的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自傲自大的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人缘很差。 多疑嫉妒的人,气量狭小,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3)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 如不会与人交往,爱表现自己,好自吹自擂,说话不注意场合等。,(四)学习心理问题 1、动机不足; 2、 兴趣贫乏 ; 3、注意力分散; 4、 思维障碍; 5、学习疲劳。,特点: 认知活动水平降低;对学习活动苦恼;心理消极;行动逆反。 对学习无动力、无兴趣、不认真、不努力、厌倦、冷漠等。,压力作用,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五)品行心理问题 1、不良习惯 ; 2、退缩行为 ; 3、攀比补亏; 4、嫉妒仇视; 5、情感危机; 6、职业倦怠。,职业倦怠问题,“倦怠”一词用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1986)将工作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症状”。 工作倦怠体现在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心理衰竭等方面。,职业倦怠是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职业倦怠现已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现象。职业倦怠存在于很多行业中。,就性别而言,女性特别是那些生活和事业兼备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导致抑郁心理,因为女性除了工作上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和新的挑战外,更有感情的烦恼,家务的琐碎,对责任的恐惧和对子女的担心,更容易产生工作及生活的倦怠感。,男性因为他们的成就欲强,当其期望值与回报率不成比例时,倦怠反应一旦出现,反应就会更加明显。,职业倦怠既是身体劳累所致,更是来自心理的疲乏。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具体说来有三种表现,(1)生理上表现为没有食欲,睡不好觉,失眠,神经衰弱,反应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2)心理上表现为逐渐失去乐趣,缺乏热情,对工作任务厌倦,工作过程极易产生疲惫感,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大,逆境中容易焦躁,对工作的新异性敏感度降低。,(3)行为上表现为工作混日子,害怕产生或避免参与竞争,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厌倦,感觉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六) 心理严重失常问题 1、强迫症; 2、神经症; 3、抑郁症; 4、轻度精神疾病; 5、性变态; 6、反社会情绪。,心理问题归因,1、社会因素 (1)社会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 (2)传统观念的影响; (3)社会提供的资源有限; (4)社会现实问题及不良风气的影响; (5)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压力。,(6)管理方式不当; (7)工作环境与条件不良; (8)人际关系紧张; (9)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工作要求高。,2、家庭因素 (1)家庭牵累较多,缺少闲暇消遣时间; (2)子女的升学与就业压力较大,为其子女的前途操心较多; (3)家庭在住房、工资收入、医疗等方面都不尽如意,家庭生活相对贫困和艰难,整体生活质量不高。,3、个人因素 (1)完美主义的心理倾向; (2)对他人的要求与期望较高; (3)个人的能力问题; (4)不良人格问题。,身心健康是连在一起的,身体不适可以引起心理变态,叫做身心疾患;由于心理障碍引起头疼发烧拉肚子等身体上的毛病,叫做心身疾患。二者有所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但身心不可分离,已得到科学研究证明(脑神经化学活动使然)。但这正说明生理心理是相互关联的,如下表: 身体状况 社会 环境 疾病过程 临床表现 自然 心理状况,对策与措施,、 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 、 学会控制自己,调节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扰; 、 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作、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林崇德教授的三项十八条,1、敬业主体性、满足感、增进体脑健康、 与环境保持平衡、排除忧惧、良好习惯 2、乐群义务与权利、了解他人、善意批评、 积极沟通、关心他人、人格完整性 3、自我修养正确评价自我、通他人评价自 我、正确归因、扩展自我生活体验、抱 负合理性、自制力,学习心理方面,爱好广泛,善于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 胜不骄,败不馁,有满足感,成就欲; 对待学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增强学习动力。,生活心理方面,孝敬父母,尊老敬长,关心家庭,热爱生活,懂得“过去”而不留恋,富于“幻想”而不沉溺,能较好地把握自己的“现在”; 热心交友,珍重友谊,勇于参加社会活动,与异性交往自然、正常。,个性心理方面,自尊自爱,有较清醒的自我意识,既能悦纳自己又有自知之明,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强; 善于与他人合作相处,人际关系和谐亲切; 乐观向上,在集体中有安全感,有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主动性、自觉型,社会心理效率较高。,从业心理方面,人生目标比较明确,对未来无迷茫感、恐惧感; 富有进取的自信和对事业的追求。 多与他人交往、沟通。 情绪乐观,动机适中,学会减压,学会自我放松。,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积极关注心理需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际关系变得愈加疏离,这种疏离明显地体现在非人性化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支持系统可使个体减轻压力,缓和职业枯竭的产生。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首要的是形成良好的职业公共信任氛围,包括教育、卫生、公安、司法、城建、交通等。,目前社会对警察、教师、医生评价消极。“黑狗、白狼、眼镜蛇”。 中国教师的现状: 一等教师是领导,吃喝玩乐到处跑;二等教师管后勤,轻轻松松维持人;三等教师体音美,上班还能喝茶水;四等教师史地生,周未还能去踏青,五等教师语数外,比比看谁死得快。,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元化,老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人际复杂化,加班日夜化,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待遇民工化, 翻身是神话,,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拥有社会支持的人更不易枯竭。这种支持可以来自于领导,也可以来自于学生、同事、朋友、家长和亲人,特别是来自学校领导的支持与理解对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具有积极作用。支持不仅限于实际的物质支持,也包括情感上的倾听、关怀、鼓励等。,学会应对,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主要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当一个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完成工作任务的“中介机制”。,其功能正像有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失去了财富是一种损失,失去朋友是最大的损失,而失去了勇气则是损失了一切”。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蒙受挫折。,怎样才能提高应对效能?,树立科学观念 进行身体锻炼 学会科学用脑 丰富业余生活 扩大人际交往 善于调适情绪,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健康的重要因素。要保持心理健康,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要善用闲暇,加强体育锻炼;要科学用脑,注意用脑卫生;要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要丰富生活内容,合理安排饮食。,认知疗法的理论与方法,1、认知疗法的优点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 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知和对事的见解等等。,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 。 认知疗法是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2、认知疗法的基本方式: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埃利斯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合理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结疗法,它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合理情绪疗法的构成,其实完整的治疗模式由ABCDEF六个部分组成。A:指发生的事件。B:指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C: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D: 指劝导干预。E:指治疗或咨询效果 。 F: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艾利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C)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想法看法或解释 )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E),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里的困扰因此消除或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行为疗法的理论与方法,行为疗法也叫行为矫正法,它是生理和心理学家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用于矫正人的某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 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来自巴甫洛夫经典的反射原理、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1、 放松疗法 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放松疗法的原理是,一个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假如能改变“躯体”的反应,“情绪”也会随着改变。 放松疗法就是通过意识控制使肌肉放松,同时间接地松弛紧张情绪,从而达到心理轻松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人们经常要受到各种生活事件的压力和刺激,如工作的紧张、人际关系的紧张、经济结据、婚姻危机、患病、亲人病故、这一切的压力和刺激,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应激。,应激所引起的人体反应是多方面的,不但能引起生理反应,而且也能引起心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加速、肌张力增高,血糖升高,过度的焦虑、情绪激动等。,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在进入放松状态时,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即肌肉放松,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并有四肢温暖,头脑清醒,心情轻松愉快,全身舒适的感觉。,练习步骤,安排一间安静整洁、光线柔和、周围无噪音的房间,在施疗时,咨询师说话声音要低沉、轻柔、温和,让来访者舒适地靠坐在沙发或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