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学习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我能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我能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3、面对要选择的情况时,我能摒弃自己的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一、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温故知新,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二、重点字词解释。(红色的为中考易考字词),苟得 患 勿丧 蹴 呼尔而与之,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祸患,灾难。,不丢掉。,用脚踢。,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尔,助词。 给、给予。,何加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有)什么益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与:通“欤”,语气词。,乡 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 本心,乡,通“向”,以前。 为,为(之)。,是,此,这。 已,停止,放弃。,天性,天良。,鱼我所欲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三、重点语句翻译,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细读 研读文本,3、为了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 4、文章结尾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所说的“本心”是什么?作者说此话的目的是什么?,细读 研读文本,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有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即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本文就较好的体现了这些特点。你能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吗?,跳读 研讨文本,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探究 明确主旨,1、 在我们现代社会,“义”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坚持? 2、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请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者道理论据。 3、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延伸、拓展,(08年 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廪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直面中考,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2、背诵课文 3、整理本课译文。,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