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欺凌资料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5518079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防欺凌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园防欺凌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园防欺凌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材料】“校园暴力”是近几年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 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 从广义上来说: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 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 学生间的暴力行为,也就是学生对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一般表现为口语 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乃至殴打、 勒索等形式。校园暴力角色一般分为: 欺凌者:发起暴力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受害者:受到欺凌者; 协助者: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 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边嬉笑或呐喊助威; 保护者:抚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 局外者:置身事外的人。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 生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 成伤害,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 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 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 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 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 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家长、学生必须认识到校 园暴力的严重危害。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学校1.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 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2.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 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 号 码并明确负责人;3.各学校、教育部门等对于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 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加强监督; 4.出现 校园暴力,学校负责人需及时与涉及到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保证家校沟通透明。家长1.选择性地给孩子讲一些校园暴力伤害的案例,让这些事件对孩子有 一个警醒的作用;2.平时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跆拳道、散打之类的训练强身健体,尤其 女生;3. 家长平时要多和老师联系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 4. 给足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让孩子在发生事情后能第一时间告知 ; 5.关注孩子从学校回家的日常表现,例如身体是否有伤痕、文具是否有丧 失或者损坏、孩子是否表现出不想上学或怕上学情绪。学生1.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对方的言语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 注意力,为自己争取时间;5.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或家长解决; 6.穿戴不要奢侈,尽量低调,不过于招摇;7.单独行走时尽量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学不要在 路上贪玩,按时回家。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学生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表达出人际交往的 问题。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 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暴力”。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到达 16000 多人,平均每天就有 40 多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这意味着每天就 有一个班级消失。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地成 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老师们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 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是我们做 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必须长抓不 懈,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团结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严禁打架、 骂人。打架往往是从骂人开始的,而有些同学骂人已成中头蝉,极不文明, 我认为,骂人和打架一样,是一个人智力极度低下的表现。不因小事和同 学争吵,不打架斗殴,不在校园内外发生暴力行为,争做文明小学生。 二、关注课间安全。请同学们在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防止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 右边走,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 抢道;不在教学楼内打球、踢球。三、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上学、放学要做到文明行路,不骑摩托车,不骑自行车带人;不乘坐 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得设置路障,两人成排, 三人成行,靠公路右行。四、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拒绝三无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果皮纸屑。五、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吸烟、不玩火,不 燃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 六、 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 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偶 发事件要冷静对待;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和现象,做 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七、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注意公共场所 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把珍贵物品放在教室,上学放学不要独行,要走大 路,最好由家长接送,或者和同学们结伴而行。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 机智,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及时敢于拨打 110 报案。 八、 认真学习,珍惜时光。 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厅,不吸烟,不喝酒, 不赌博,不看不健康的书籍,不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老师们、同 学们,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上帝是用模型来造人的,他在塑造了我们之后,就把那个模型捣碎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 哪一个人不愿笑语常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安全如同一根七彩的 丝线把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祥和、五彩缤 纷的美好世界。 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最重。文明在于细节的处 理,安全在于防患未然。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 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 防范能力,做到警钟常鸣,永记心间。辱骂殴打、拍摄半裸照片、持刀威胁近期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令舆 论哗然。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在让家长和社会各方惊愕的同时,也不禁让人 思考: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校园欺凌难道仅仅 是孩子之间的问题,是否也是家庭与社会的病症?如何让欺凌远离学校、 远离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半月谈记者在北京、河南、安徽、湖南、宁夏 等地进行了采访调研。欺凌阴影笼罩校园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无视的社会问题。记者调查发 现,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参与人群低龄化, 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严重暴力倾向,借助互联网炫耀等 新特点,亟待引起关注。低龄化趋势明显,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因为忙于生计,也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女儿上中学后,安徽合肥 的哥周师傅从未接送过。但最近在“拉活儿”的黄金时段,他都挂起暂停 营运的牌子,把车停在路边等候孩子放学。老周的反常举动,源于连日来在网络上疯传的“学生围殴视频”和其 他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如果女儿周围有什么异常,他希望能第一时间发现 “蛛丝马迹”。湖南一名初三女生遭遇几名未成年人殴打,并被拍下裸照上传网络; 浙江庆元县多名初中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捆绑后拳打脚踢,用烟头烫 伤并拍摄视频;安徽怀远县某小学 13 岁的副班长向另外 6 名同学要钱, 并逼迫同学吃污秽物校园欺凌一直都有,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呈现出一系列新 特点。从涉事群体的角度看,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校园欺凌呈现低龄化趋势。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以今年 1 至 5 月媒体曝光的 40 起校园欺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发现 75% 发生在中学生 之间,其中初中生占 42.5%。在此次安徽怀远发生的欺凌事件中,按照受 害学生的说法,他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遭到勒索,那时这些孩子还不到 10 岁。“以往校园欺凌当事人高中生多一些,现在初中生和小学生开始增 加。”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九中学团委书记鲁泉说,无论是施暴方还是受 害人,都呈现低龄化趋势。其次,女生频频成为“主角”。大多数人对女孩群体的印象都是可爱 的、乖乖的,然而近年来女生参与校园欺凌的案例越来越多,让人大跌眼 镜。宁夏银川市第十六中学政教处主任闵生肃告诉记者,他所了解的校园 欺凌事件,近七成有女生参与,而且“有女生参与,男生往往下手会更狠”。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权益部部长魏炜就曾亲眼目睹女生参 与的欺凌事件。魏炜告诉记者,他与朋友散步时发现一群穿校服的女生围 着一名女生要东西,还打耳光。他的朋友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立即上前制 止,可这群女生让他“走开,别管闲事”,态度十分嚣张。最后在报警的 警告下,这群女生才骂骂咧咧地走开。“她们无所畏忌,毫无廉耻,简直 让人匪夷所思。”魏炜无奈而痛心地说。最后,在流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方,欺凌事件往往呈高发态势。记 者梳理发现,当前校园欺凌事件不少发生在城乡接合部的学校,而这些学 校正是流动、留守儿童聚集的地方。“流动、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忙于生计,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使得这些孩子要么因缺少保护,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要么走上歪路,成为 校园小霸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 娟娟说,在陌生的城市中,一些流动儿童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价值,甚 至被歧视,也很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或受害方。暴力倾向严重,借助网络炫耀除了涉事群体的变化,当前校园欺凌在手段和方式上,也呈现出新的 特点。辱骂殴打、拍摄裸照、捆绑烫伤、械斗伤人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的报告显示,从 2013 年 1 月到 2015 年 5 月,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公开报 道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这份报告中统计了 40 起校园欺凌事件,其中九成以上造成人身伤害。 校园欺凌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 55%的比例居首位。值得注意的 是,有 7.5%的暴力事件由“偏激心理”引发。采访中,有教育人士表示,虽然没有统计显示当前的校园欺凌事件多 于以往,但通过观察比照可以发现,现在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往往性质更 为恶劣、手段更为极端。“在施暴的同时,如今的校园欺凌还带有更强烈的侮辱性。”鲁泉说, 用烟头烫、用针扎、扒光衣服、扇耳光等,这些行为会给受害者造成严重 的心理伤害。“以往校园欺凌比较隐蔽,有个别学生对同学进行敲诈勒索,都是在 背地里偷偷摸摸地干,生怕被人发现。现在不一样了,欺负人对于一些学 生来说成了能耐,基本公开化了。”于娟娟说,在一些学校,学生之 间会形成团伙,甚至与校外人员勾结。采访中,不少教育和法律工作者认为,与互联网结合也是校园欺凌的 新特点。“有的学生在网上约架,发个帖子,写好时间地点,然后双方找 人群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业务部主任赵辉指出,不少学 生对于施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喜欢把暴行拍成视频上传互联网,恨不 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专家表示,除了暴行本身,涉事学生的态度及心理也很让人担忧,被 打者大多项选择择沉默,而打人者则将其视为炫耀的资本。欺凌背后,难以愈合的伤痛“我走了,无期,不见”这张纸条的背后,是陕西省蓝田县一名 初中女孩无言的痛苦。5 月 6 日,这名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 被多名同学殴打讹钱。半个多月后,女孩家人辗转多地,终于在西安一家面馆找到了她。尽 管随后她就读的中学对 12 名涉事学生进行了处分,但其父亲告诉记者, 女儿回来后,心理阴影始终无法消除。她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去上学,“大 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彻底封闭了起来,这让作为父亲的他又无奈 又痛心。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校园欺凌往往会使受害者心生恐惧,害怕 与人交往,甚至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抵触乃至仇视心理。同时,校园欺凌 的施暴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惩戒和教育,极有可能进一步走向违法犯罪的 道路。据 2013 年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公开的数据,过去 10 年,西 宁市青少年犯罪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近 40%,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也只有 8 种严重犯罪才会追究刑事责任。由于 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 “藐视法律”的心态。在亲眼目睹了欺凌事件之后,魏炜回到家,问身为教师的妻子,如果 遇到这样的事情,学校和老师能做什么。“她说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也 很难办。对于这种状况,作为一名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人员,我确实很担 忧。不仅为受害者担忧,也为施暴者担忧,因为有太多问题学生就是 因为被学校和老师放弃,破罐子破摔后走上犯罪道路的。”魏炜说, 为了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和引导。“很多未成年人在走上犯罪道路之前,已经有过严重不良行为,但遗 憾的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矫治措施,我们未能及时有效地阻止他们。”赵 辉说,当前社会应提高对包括校园欺凌在内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重视程 度,做好预防工作,防止这部分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校园戾气从何而来校园欺凌频发。是什么让一些本应单纯、天真的孩子充满戾气?拂去 暴力阴云,记者发现,家庭防线的失守、学校教育的缺位和社会不良风气 的侵扰是校园欺凌背后的主要推手。家庭结构失能和教育走偏“在青春期之前,孩子身上出现的任何问题,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 责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娟娟说,当 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父母没有尽到管教子女的 责任。据江苏盱眙县人民法院统计,去年,该院共判处青少年犯罪案件 112 件 148 人,其中绝大多数案件犯案者涉及留守儿童。“许多青少年犯罪的 原因还是缺乏父母管教。”盱眙县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金刚表示,很多农 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人许多年才回家一次,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郑州市九十九中学是一所主要招收行为偏常的“问题学生”的学校。 目前学校有 100 多名学生,30 多名教职工。该校团委书记鲁泉告诉记者, 从学校情况来看,出现问题的孩子超过 80%来自单亲或类似单亲的家庭。“我们曾做过调查,校园欺凌事件施暴的孩子中,有 70% 左右从小缺 乏家庭关爱,甚至常常遭遇家庭暴力。因此,他们也往往选择用暴力宣泄 自己的不满。”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合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林林说,在大多数人眼中,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十分可恨,但从另一个角度 看,这些孩子也很可怜,他们没有从家庭中得到应有的关爱。一方面,家庭结构失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和教导,另一方 面,一些家庭虽然看起来美满,家长对孩子也充满关爱,但由于教育理念 和方法存在问题,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权益部部长魏炜的妻子,是一名教师。 她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在校园内打了同学,她把其家长叫到学校时,家长一 听说自家娃是“打人”的一方,还挺高兴,说这样才能不受欺负。“宁做狼,不做羊”“不能吃亏”“不受欺负”如今这样的家庭 教育观念有一定的市场。这些家长的本意可能是培养孩子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做生活的强者,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单纯灌输这些观念, 在不谙世事的孩子面前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人与人之间只有恶 性竞争,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你这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在这样的法则面前,文明、道德都成了软弱无能的象征。一些家长这种明显走偏的观念,不仅使孩子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 方式解决,同时也让校园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 不可调和的程度。“以往同学之间发生点磕磕碰碰甚至无意伤害事件,通常都能通过调 解解决。但现在调解的难度加大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业 务部主任赵辉告诉记者,曾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室里做值日的时 候,不小心把另外一个孩子的牙磕松动了,家长开口就要 35 万元的赔偿, 少一点都不能接受。提出这样的要求,就很难有效调解,也会给对方孩子 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中国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丛中笑指出,当前校园欺凌频繁发生,是一些 青少年成长亚健康状态的积累和爆发,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不少家 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无视性格 和品德的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