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21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513910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21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宏观经济学第21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宏观经济学第21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时期,产出,峰顶,峰顶,峰顶,峰顶,O,谷底,谷底,谷底,衰退,衰退,衰退,复苏,复苏,复苏,潜在产量,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入的增长,它通过研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来解释国民收入或产量长期发展的情况。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劳动、资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分析,第三节 增长核算,(1)增长核算方程 (2)增长的经验估计 (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增长核算方程,(2)增长的经验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的状况;(4)经济规模;(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 (1)知识存量的增长;(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结构的变化。,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模型的假设前提: 1.社会的全部产品只有一种; 2.规模报酬不变; 3.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比例增长; 4.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存量(K)且没有折旧; 5.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6.生产过程中只用两种生产要素K、L。,哈罗德模型,哈罗德模型包括三个不同方程: 1、实际增长率 2、有保证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公式,1、实际增长率:GA=s/v。( GA=Y/Y) (1) 其中:s为S=sY,即储蓄倾向;v为K=vY,即资本-产量比。 (2)在I= K时, K=vY;只有当I=S时,经济活动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同样只有实现了I=S这一条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实际增长。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社会储蓄率。在假定生产技术不变,即加速系数(V)为一固定比率,如果要获得一定的经济增长率(G),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储蓄率(s);反之,在加速系数不便的情况下,要使一定的储蓄率下的社会储蓄量为投资所全部吸收,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2、有保证的增长率,GW:有保证增长率 sd :意愿的储蓄率,指人们意愿的储蓄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vr :意愿的资本产量比率 哈罗德模型的核心命题: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是 Gw=sd / vr 它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实现每一年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互平衡的均衡增长,要求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以便由需求带动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所引致的投资恰好能够完全吸纳既定的储蓄。也即一旦满足了此公式,就可以实现意愿投资等于意愿储蓄,从而使经济能够以稳定状态均衡地增长。,有保证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经济周期,要实现稳定均衡增长,必须使GA=Gw.一旦G偏离了GW,在这以后的时期里,就将出现经济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经济紧缩。,如果GAGW,1、假定s=sd GAv = s GW vr = sd GAv = GW vr GAGW,则必然有vvr ,这时,资本家就感到资本短缺,从而进一步追加投资,而投资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使实际增长率更高,更加偏离有保证增长率。资本短缺更为严重,从而形成累积性的扩张。,2、假定v=vr,s/G=v sd/GW=vr s/G= sd/GW GGW,则必有ssd,这就意味着实际储蓄率也即实际投资率大于意愿的储蓄率,投资需求强烈,从而资本家增加投资,其结果与1相同。 由此可见,只要GGW,经济就会出现累积性的扩张,反之,当GGW时,经济就会出现累积性的紧缩。由于G=GW是罕见的,偶然的,所以经济总是在紧缩与扩张的交替中波动发展。,3、自然增长率,(1)GA=GW=s/v=s/vr=n=GN (2)其中,n为一国的人口增长率。它表明了实现充分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是种可能性是很小的。 (3)不稳定原理。 当GA大于(小于)Gw时,v小于(大于)vr时,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就会少于(或多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数量。这种情况促使企业家增加(或减少)订货,增加(或减少)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或降低),使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GwGn,这表明意愿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允许的程度。由于增长受到了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资本家因无利可图而压缩投资,从而引起长期停滞趋势。,Gw Gn,这表明意愿增长率尚未达到人口增长和计划素进步所允许的水平,增长不会受到限制,资本家将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因而有可能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Gw=Gn,这表明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社会全部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假如此时又有G=Gw,则社会既实现了稳定均衡增长,又保证了充分就业,于是就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稳定均衡增长。所以,实现最理想的长期增长的条件是:G=Gw=Gn,多马模型,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用资本生产率代替资本产量比率。 资本生产率:又称投资效率,是指每单位资本可得到的产量。= Y/I, 也即=1/v 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G=s,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意义,将凯恩斯的理论动态化、长期化,并重点阐明了投资的双重作用。 说明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增长的条件,并将其模型化。 强调了资本积累(储蓄率或投资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阐明了国家干预和实现调控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必要性,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一、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思路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斯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模型的基本假定为: (1)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并且可以相互替代;(3)规模收益不变;(4)存在技术进步;(5)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例增长;(6)S=sY。,技术不变条件下,产出增长率唯一地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资本存量,产出和收入,储蓄和投资,资本增量,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在简单经济中I=S 资本存量D的变化:K=I K(净投资等于资本存量的变化减折旧) 根据I=S=sY K= sY K 两边同除劳动的数量L,则:K/L= sy k 因为:k=K/L 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等于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减劳动力增长率 k/k= K/K L/L= K/K n 所以: K=( k/k)K+ nK 两边同除劳动的数量L: K/L =k+ nk 所以:k= sy (n+)k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三、稳态分析,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指的是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即k和y达到一个持久性水平。要实现稳态, k =0 : sy =(n+)k k和y的值固定,但总产量和资本存量在增长,在稳态中,总产量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 Y/Y= L/L= K/K=n,图形分析,y,syA,yA,k,A,(n+)k,y=f(k),sf(k),kA,左侧人均储蓄高于资本广化,存在资本深化过程;右侧相反。,图形分析(储蓄率的增加),y,k,C,(n+)k,sf(k),sf(k),k,K,图形分析(人口的增加),y,k,C,(n+)k,sf(k),k,k,C,(n+)k,资本的黄金律水平,y,k,nk,y=f(k),k,产出分为积累和消费,黄金分割律:若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一、索洛模型的缺陷 以索洛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索格模型描述了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引起产出的增长。新古典生产函数决定了在劳动供给不变时,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这一生产函数与储蓄率不变的假设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这些假设自然引出了这样一些推论: 首先,当资本存量增长时,由于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增长会减慢,最终经济增长将停止。在索洛模型中,稳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量,决定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生产函数等因素。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这一结论并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现实。在过去的100多年间,许多国家的人均产出保持了正的增长率,增长率并没有长期下降的趋势。对于16个统计数据比较完整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在1970年以来确实有所下降,但是近代的经济增长率仍明显地高于1870年以后早期的经济增长率。这一,事实与理论的矛盾促使经济学家以假定外生的技术进步弥补基本索洛模型的缺陷。这种方法能用以说明长期的正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但并不能帮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家摆脱困境,因为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增长理论研究的范围之外,增长模型不能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结论是穷国应该比富国增长更快,因为穷国的人均资本存量较低,每单位新增投资能得到较高的报酬率。然而根据118个国家在19601985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在1960年时较穷的国家并没有显示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实际情况是,穷国的经济增长往往更缓慢。,索洛模型在解释现实经济增长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问题,关键在于模型中储蓄率、人口增长率、资本折旧率和技术进步都是外生变量。资本折旧率是外生常数容易理解,因为资本折旧速度不容易人为控制,不同经济的资本折旧率不会有明显差距。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是由人们的行为决定的,也是可以通过政策等加以影响的,在不同的经济中其水平很不相同。 因此当新古典增长模型不能很好解释增长时,我们自然就会想将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等重要参数作为内生变量来考虑,从而可以由模型的内部来决定经济的长期增长率,这些模型被称作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这种以内生经济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经济增长理论,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1)鼓励技术进步 (2)鼓励资本形成 (3)增加劳动供给,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1) 经济周期的定义 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或者说 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 古典经济周期是指GN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现代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根据这一定义,对衰退的理解。,特征:,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一个完整的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周期的长短由周期的具体性质所决定。 衰退时的特征是: 消费购买下降,存货增加 劳动需求下降 产出下降 企业利润下降,经济周期的阶段,繁荣阶段 衰退阶段 萧条阶段 复苏阶段,经济波动的周期,四个阶段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或两个阶段、两个转折点 谷底、扩张、峰顶、衰退、 扩张阶段:总需求和经济活动的增长时期,通常伴随着就业、生产、价格、货币、工资、利率和利润的上升; 衰退阶段:与上相反,第八节 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它具有以下特征: (1)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2)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 (3)一个完整的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4)周期的长短由周期的具体性质所决定。,二、 经济周期的类型,(1)基钦周期: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英国统计学家基钦1923年发现)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平均长度为8至1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1860年发现)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平均长度为50年。(俄国经济学家康氏1925年发现) (4)库兹涅茨周期:中长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氏1930年发现) (5)熊彼特周期:综合周期,每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包括6个810年的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长度约40个月的短周期。他在1939年提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18世纪80年代1842年,为“纺织机时代” 第二个长周期:1842年1897年,为“蒸汽机和钢铁时代” 第三个长周期:1897年以后,为“电气化和汽车时代”,三、经济周期理论,(1)信用过度论:把经济周期和危机说成纯粹的货币现象。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唯一原因在于银行体系周期性地扩张和紧缩信用,且危机的产生完全是由于繁荣后期银行采取的紧缩信用政策而造成的。 (2)消费不足论: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增长赶不上消费品供给的增长,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种消费不足的原因在于国民收分配不公而造成的富人储蓄过度。 (3)固定资产投资周期论:论强调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过度生产。,经济周期理论(续),(4)心理理论:用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交替说明繁荣和萧条的交替。 (5)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和模仿活动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熊彼特把经济运动的过程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即繁荣和衰退。 (6)政治周期论:该理论把经济危机周期地出现归结为政府政策变化的结果。 (7)太阳黑子论: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的出现会造成恶劣的气候,引起农业减产,进而对工业、商业等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引起整个经济萧条。,四、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原理中的几个概念: 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或消费等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加速原理中所说的投资就是引致投资(或诱发性投资)。 资本产量比(v):是指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资本量,即资本量与产量的比率。 加速系数(a):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量,即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的比率。 加速原理的假设:(1)技术水平不变,即资本产量比率与加速系数不变且相等。(2)在(t-1)期生产的产量(Yt-1)花费的资本存量为Kt-1,则Kt-1=v Yt-1,1、加速数:,a =K/Y=I/Y (1)投资的变动取决于收入增量的变动率,而不是取决于收入的绝对变动量。只要收入增量的增长率下降,即使其绝对数量还在增加,也会导致投资水平下降。 (2)收入的轻微变动会使投资支出发生较大的变动。 (3)要想使投资水平不至于下降,产品的销售量,即消费必须以一定的幅度持续增长,而这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是难以维持的。只要消费不持续增长,投资便会下降,经济衰退就可能来到。 (4)加速原理只有在没有发生资源闲置的条件下才能起作用。,2、乘数与加速数的结合,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收入或消费的增加会引起投资的加速度增加;又由于乘数的作用,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收入或消费的倍数增加,因而,社会经济呈膨胀螺旋。可是,这种膨胀,最后总要碰到充分就业的最高极限。一旦收入或消费减少或停止增长,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投资的减少会引起收入或消费的倍数下降,使社会经济又出现紧缩螺旋。但是,这种紧缩和下降最终会碰到最低极限而止跌回升。这里的最低极限指的是总投资最少等于零的特点。,汉森萨谬尔逊模型的数学公式,模型的经济学分析,公式1表明在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构成; 公式2表明现期消费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前期国民收入水平; 公式3表明投资由消费增长量与加速系数决定,也就是国民收入决定; 公式4表明政府支出为常数; 结论:通过乘数加速原理的综合作用,经济靠自身的调节就会自发地形成复苏、高涨、衰退、萧条的周期性循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1)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 (2)基本理论,(1)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宏观经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最明显的是技术冲击。 技术变化是指任何事生产函数发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数量变化的因素。,(2)基本理论,总量生产函数:Y=zf(K) Y为实际收入,K为资本存量,z为技术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