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苏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494879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9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苏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苏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苏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获得教养的途径,(瑞士)赫尔曼黑塞,检查预习,给划线字注音: 跋涉 沉溺 慰藉 麻痹 时髦 戕害 给予 狭隘 斑斓 恢宏 符箓 成语知识: 望洋兴叹: 望洋:,检查预习,给划线字注音: 跋涉b 沉溺 n 慰藉 ji 麻痹 b 戕害qing 给予j 狭隘i 时髦mo 斑斓 ln 恢宏hu 符箓l 成语知识: 望洋兴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做事感到力量不够,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赫尔曼黑塞,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是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 、 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出于人道与理性,接连撰写反战文章。战后 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国籍,这一决定使黑塞后来逃脱了德国的纳粹政权对他必然的迫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相对和平的瑞士使黑塞用艺术家的方式去建造一个精神空间,以此抵御战争对世界的毒化。1943年,他的巨著玻璃球游戏问世,这又是一部充满了自由与人道精神的作品。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什么是教养? 怎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帮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赫尔曼 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第二部分(25):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第三部分(67):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 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第一段 : 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 。 .,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认为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 是否矛盾?,教养和修养,修养:理论知识,技能,品德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教养:教育培养 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在文中:,教养的内涵 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快速阅读二至五小段,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为什么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 ? 2、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 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使我们集中心智 为了完善自我,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3、作者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什么为前提? 4、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注重“爱的阅读”?,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作者说在阅读中如果不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使可以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罪过。,他看到当今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他们宁可去泡咖啡馆,蹦迪也不愿翻几页书。同时,作者提出不要光阅读流行文学,快餐文学,真正的阅读必须是杰作,也就是经典名著。,如何理解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阅读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清王国维,课外阅读比较名人读书观与黑塞读书观,三性:鲁迅终生酷爱读书,其方法有三:一是目的性,二是灵活性,三是广泛性。 三到:朱熹提出读书应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回:高士其介绍自学方法时说: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两回见熟,三回就成为了朋友。 三心: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三多:欧阳修以文章闻名于世。他的经验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商讨。 三法: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有三法: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三种好学:西汉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三个头脑: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总结自己长期创作的经验认为: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阅读67小段,作者阐述了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1、默读6,7两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实现阅读的目的?作者如何阐述的这两种阅读方式的?,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介绍了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 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学。 另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2、作者在阐述这两种阅读方式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作者把书的世界比喻成幼儿园,大公园,城市和国家,全世界,乐园,海岸等美好的事物。 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愉快的精神之旅,同时这种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作者把“缺少天赋的多数人”和“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作了对比,突出后者永远被新魅力吸引,永远放射着异彩,在他们面前展现的是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3、书能磨砺人的思想,经典作品“常读常新”,文章最后,作者是怎样阐述这个问题的?你有什么体会?谈谈自己的感想.,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4、文章最后一句话中,斑斓锦缎指什么?真正的读者指什么?统一起来的人们的容颜指什么?,“斑斓锦缎”指各民族语言汇聚成的“世界文学” “真正的读者”指通过阅读获得教养的人们 “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指人们实现了自我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后所体现人类共同的精神,如:爱,对生命的悲悯和敬重。,小结,获得教养的 途径,教养的内涵,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获得教养的途径 (研读世界文学),阅读大师们的重要作品,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完善自我,充实人生,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 趋向为例,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黑塞诗选,七月的孩子我们,七月里出生的孩子, 喜爱白茉莉花的清香, 我们沿着繁茂的花园游逛, 静静地耽于沉重的梦里。 大红的罂粟花是我们的同胞, 它在麦田里,灼热的墙上, 闪烁着颤巍巍的红光, 然后,它的花瓣被风刮掉。 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 背著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 热衷于梦想和热烈的收获季节, 手拿着麦穗和红罂粟的花环。,白云瞧,她们又在 蔚蓝的天空里飘荡, 仿佛是被遗忘了的 美妙的歌调一样! 只有在风尘之中 跋涉过长途的旅程, 懂得漂泊者的甘苦的人 才能了解她们。 我爱那白色的浮云, 我爱太阳、风和海, 因为她们是无家可归者的姊妹和使者。,弄瞎我的眼睛 弄瞎我的眼睛:我还能看见你, 塞住我的耳朵:我还能听到你, 没有双足,我还能走到你那里, 没有嘴,我也还能对你宣誓。 打断我的臂膀,我还能用我的心, 像用我的手一样,把你抓牢, 揿住我的心,额上的脉管还会跳, 你如果放火烧毁我的额头, 我就用我的血液将你承受。,推荐书目:,中国古代: 论语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国现当代: 钱钟书围城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余秋雨文化苦旅、鲁迅 韩寒(博客)、李长之(文学评论)、王一川(文学评论)、吕思勉(历史著作)、海子(诗歌)、贾平凹(散文)、汪曾祺(所有作品),外国作品: 希腊古典神话、雨果小说、列夫托尔斯泰 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 萨特论艺术、,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