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小综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52057481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小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小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小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小综合专题1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小综合1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时期知识定位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9491956年底)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建设(1)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2)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1)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1)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1)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1.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国有企业改革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改革开放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过程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2)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2对外开放的深入(1)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2)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时代知识定位背景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出现了洋布、洋装、西餐、欧式洋房、自行车等辛亥革命前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带有民主平等色彩的服饰、称呼、婚丧仪式逐渐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落后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间的联系(1)政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巩固政权的斗争,建设中国特色三大政治制度,宪法建设等。政治建设为经济、外交、文化科教提供安定的环境。(2)经济:恢复国民经济、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政治建设、文化科技发展的前提。(3)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为国内政治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4)文化科教:“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了保障,“双百”方针等政策为文化领域繁荣提供保障。2多元史观审视计划经济体制(1)革命史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2)现代史观: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3)社会史观: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4)全球史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20年中的“左”倾现象及其教训事件特征影响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十年“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0164月新高考,T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材料二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答案(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果:正确判断国内外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召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1956年”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主要任务”“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计划生产按照市场变化是补充”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国家干预”“股票”“股东大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小问,结合其背景回答即可;第三小问,结合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的方针回答。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