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特征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49456709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文化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网络文化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网络文化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心理学看现代网络文化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化已逐渐社会化。网络作 为一种媒体,作为一种工具,直接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正在发挥着 巨大而神奇的作用。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有着其 独特的特征,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现代网络文化的特征。一、网络文化特征(一)网络文化的定义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对网络文化的定义,但是很多学者都对网络文化概念 的界定有一些想法比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万俊人在谈论网络文化时指出, 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 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翁寒松认为,数字化生存已日益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发生某些“变异”, 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因而形成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 网络文化,广义地说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郭良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比较抽象,他认为,网络文化就是“由于电脑 网络的应用和普及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及其形成的观念 和行为上的特征”。臧学英对网络文化的界定是: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 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 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 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范晓红认为网络文化也可称为信息文化。她指出,“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是网络媒介不断发挥作用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的文化发展不懈追求的 必然结果。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 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 用,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而这正是它的独特之所在。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 富的特点,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李仁武副教授指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 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 从广义的角度理 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 社会文化现象。11曾长秋,汤长安.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的综述M.怀化学院学报,2004.魏宏森、刘长洪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依靠 这些新技术形成的全新的社会基础结构带来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讯方 式、工作方式、决策方式、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进而引起思维方式和观 念变革,引起社会文化发生结构性变革的新文化,是一种溶意识文化、行为文 化与物质文化为一体的新文化” 。1从上述的对网络文化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网络文化的 认识较之对信息文化的认识,歧义更多。其主要表现:人们对网络文化认识的 角度迥异,因而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出现了“盲人摸象”的结果,即出现了 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定义的局面;人们在对网络文化进行概念界定时,出 现了把网络文化与信息文化在概念上相混同的现象(如范晓红的界定);人们 在对网络文化进行认识和概念界定时没有将网络文化概念与信息文化概念相比 较,因而未给人们指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结 构上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作为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即各种网 络产品,是物质基础和载体;作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 的理性分析:其中精神层面包括网络信息、知识、心理、理念和精神,属于网 络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对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起着主导和控制作用;介于物质 和精神层面之间的是制度层面,包括技术规范、运行和使用的规则政策法规和道 德规范等。2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 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指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 是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物质环境。”计算机网络设备、 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质层面网络文化 的主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 养的集中表现”。其中某些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外化为网络 的基本原则、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法规等基本法规与制度,而另一部分则内化 成网络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心理结构。(二)网络文化特征理解了网络文化的定义,下面我们就可以探究网络文化的特征。任何文化都 具有内在的文化精神和外在的文化物形两种突出的特质。网络文化也不例外, 它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作为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特征,这是由网络所2王凯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0.具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所决定的;作为精神层面网络文化的特征,这是由文 化的内在精神形态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1. 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特征(1) 技术的发展性。虽然各国文化传统不同,文字差异很大,但是网络文化 的传播并不受此影响,因为计算机语言已经成为人类最通用的共同语言,打破了 人类文化史上数千年的众多传统文化各自独立发展和缓慢进化的局面。从技术应 用语言上分析,网络文化主要以WINDOWS的应用软件作为工作语言框架,形成了 文化信息承载和传播的高度的统一性和普遍适用性。这是网络文化打破地域文化 限制的首要条件,同时这种网络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人的社会化,尤其 是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二十年前,电视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是影 响青少年和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但现在网络文化扮演了越来月重要的作用, 网络语言的形成的主题都是青少年,他们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尤其是独生 子女,由于缺少同伴,网络便成为他们学习和娱乐的工作。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 满足了他们好奇和探索新鲜事务的心理,在刺激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可以扮演自 己喜欢的角色,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角色扮演不仅有利于是一种游戏,更是一 种促进社会化的手段和措施。同时,网络的不断发展要求中老年人来学习感受这 种网络文化,这种网络文化就成了代际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减少代际冲突, 成为社会心理压力的减压阀,这也是现在很多白领热衷于打网络游戏的原因,在 网络游戏里,他们不仅得到了放松,更可以通过一场游戏的胜利来满足心理上的 成就感和自豪感。(2) 信息的高时效性。网络使文化传播迅速,更新快速。由于其运作模式 的特殊性,所以能使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的信息,它可以用宽带,即几乎 与面对面同步的速度传输文字、声音、图像,且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 素的限制,可以在瞬间将信息发送给千家万户,而且用户也可以随时方便、快 捷地获取所需信息。这都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才将时空拉近,使全社会紧密地 连结在一起,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全面突出了一个“快”字,更新 快、发展快、进步快。这种高效性使得他们接触越来越多的新鲜事务,同时接触 不同文化成为可能。在心理学看来,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朋辈群体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现在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们的朋辈群体。在高效性的网络文 化面前,接触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成为可能,这种亚文化可能引导他们产生 和社会规范相冲突的社会行为。同时,高效性的网络也来带了外来文化,和中国 的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使得很多人无法适应。(3) 存在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满足了人们对自我的追求,人们在网络世 界中可以隐瞒自己的年龄身高,尽量表现出完美的一面,这种对善的追求正是超 我的表现形式。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现实的客观世界被转换成了数字化的信息, 从而赋予了网络文化虚拟性的特征,使文化以虚拟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人类文 化直接基于技术进步而创生的文化新特征。网络文化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 仅是文化信息的虚拟,更重要的是文化主体的虚拟化和文化活动的虚拟化。在虚 拟文化世界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的、虚构的身份,甚至多重的角色表现自我 并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文化交流。这种虚拟性,满足了人们追求 超我的愿望,可以尽量掩盖自己在年龄、身高等方面的缺点。其交流的对象也可 能同样是虚拟的。在虚拟的语境中,其言说的内容也可能是虚拟的。同时这种虚 拟性,使得弗洛伊德的本我得到了更好的表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由于大家 彼此不认识,没有道德上的约束和规范,很多人表现出自己内心在真实的想法, 可以发表对领导的不满,可以说任何自己想说的话,不用在压抑自己,网络上的 一夜情便是这种本我最真实的表现。迅速崛起的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人 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因为网络中身份、名称的 虚拟性,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与现实的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网 络空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虚拟世界”。这里有虚拟的学校、医院、图书馆 等,人们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 上休闲等,过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在网络空间里,甚至连网络个体都是“虚 拟”的。网络中的个体是现实中自己的理想化的想象或现实的再现。当然,虚 拟并没有脱离现实,有的甚至与实际联系更加密切,如网上交易带来的是实际 动作和现实感受。(4)操作的交互性。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 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网络公民不仅是信 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这种交互式操作方式与传统 文化的单向流动方式不同:它表现为信息双向流动,交流个体平等对话,使交流 呈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从而使人类的文化交往方式面临深刻的变 革。(5)开放和没有中心的全球性。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打破了时空 的界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 将人们带进了一个直接相互影响的境地。而国际互联网络体现了最自由、灵活、 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它是遵循着一定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原则而组建起来的。 任何一个人在网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去自由 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去和世界各地联网的人交流。因为具有开放性,所 以任何一件事,只要在网络上公布,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 可以看到,这件事就会成为全球人关注的中心。但是,这种全球性是没有中心 的,每个人都可以处在世界的中心,到世界的任何一个点,都是等距离的, 由物理世界所决定的远近和城乡等观念已在慢慢淡化。32、网络文化精神层面的特征(1) 网络文化的极端性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是哪一种倾向,其观点都会被强化,称之为 群体极化效应。人们普遍有着从众倾向,并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加突出,于不知不 觉中把原有的观点推向极端化。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极短 时间内,数量巨大的人群卷入到讨论之中。人们相互攀比、逐步强化,产生了极 其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互联网放大了个体行为影响,聚合了个体行为能量。原 本一些分散在各处、被社会忽略的少数人聚集起来,形成了小的群体,并有着不 断增大的趋势。善的力量是如此,恶的力量也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分散的、不 受人注意的丑恶现象,往往能通过网络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有的人对网络文化 大加抨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在网络文化中,这些丑恶现象及其散布者只 占有很小的比重。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特征,可以迅速把“善”放到最大,有 利于促进社会公德、推动制度完善。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恶和不公平现象,都会 在网上被曝光,迅速被正义的洪流所淹没。2005年,湖北余祥林“杀妻”冤案 曝光,网络舆论大哗,促使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山西黑砖 窑事件在网上披露后,迅速引起媒体关注,带来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网络形 成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精神。网上 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的热议,反映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浮躁现象的反思, 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这种极端性正是压抑的本我的表现形式和超我的表现 形式,现在网络上对超我的完美追求,成为很多人表达委屈的主要形式和渠道。(2) 网络文化集群性的特征从心理学上看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 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 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 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着千差万别的网民。这种聚合其实更意味着分 化,意味着文化观念上的分化,更意味着文化指向上的分化。人们通过自主的选 择进行不断的分化。在分化和聚合中,网络文化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人们更表 现出从众心理,当出现某种事件时,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 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 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 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 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网民我意识弱化,独立性 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 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 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 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3)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网络空间,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 同肤色的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任何障碍,而且这种交往可以更加超越时空和人 为的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具有更大的开放性、选择性、多样性和丰富 性;这种交往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除去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只 有无差别的比特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人们内心世界深藏的气质,使相距遥远的 人们,丢掉传统的偏见,得以心平气和地、心安理得地与各种类型的人进行交 往。从网络文化的文化层次上看,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多层次的文 化形态。在网络空间,所谓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存,高雅文化和低俗 文化共处。网络上既有各种抽象的学术讨论和严肃的文学作品,也有着充斥于各 个角落的色情文字、图片和暴力倾向等内容5。与以物质资源为核心的现实空 间所不同的是网络空间以信息和知识作为核心资源。物质资源只能为少数人利 用,具有私有和独占性,而超越物质并具有不尽能量的信息则可以无限使用, 而且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即信息具有共享性和再生性。如果没有 以网络为基础的文化共享,就没有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在网络空间,人们 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个性,可以体现在自己的网页上,也可以表现在自己的 交往行为上。综观个人主页,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温柔雅怡,有的疯狂无比。在 互联网上,人们用彼此的个性了解彼此,又以彼此的了解理解彼此的个性。在网 络上,人们可以任意地爱恋一位异性;可以随心所欲地喜爱一个栏目;可以体验 成功欢乐或品尝失败的痛苦;可以扮演成人羡慕的明星,也可以装扮成遭人唾骂 的浪子等6。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也可能造成了客观上的道德污染。如网络中的 色情引诱,可能使青少年突破道德的约束而放纵自己的欲望;网络中的暴力,可 能恶性助长青少年本能的攻击心;网络中的信息欺诈,会降低公众的心理安全感, 导致社会的普遍的信用危机。网络道德污染的直接后果是,网络作为文化领地的 道德功能削弱,网络成为一个道德迷失的场所。二、网络文化特征的心理学解读网络文化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征,有其心理学依据,并且这些网络文化特征 对人们产生了心理影响,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视角来解读网络文化的特征。(一)虚拟性使本我和超我得到体现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 ”(super-ego)。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 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 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而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 了,它已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其行为 准则是现实原则”,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 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 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 动。这三部分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 因而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自我作为中介,便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 谴责、现实的限制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7按照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网络的这种虚拟性使得人们的本我得到释 放。因为网络中身份、名称的虚拟性,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们可以带着假面具进行交往,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泄漏。在网络人们可以尽 可能的宣泄对生活,对社会的不满,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人们也可以以生活中 完全不一样的面貌示人,可以说坏话,可以做坏事,完全不用担心受到别人的指 责或惩罚。这些正符合本能的快乐原则,可以无所顾忌的寻求刺激和获得心理 满足。也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人们在网络世界中也可以隐瞒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尽量表现出完美的一面,这种对善的追求正是超我的表现形式。超我是道德化的 自我,是完美的自我,人们在现实中的很多遗憾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人们可以伪 装成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可以以自己理想的面目与人交流,得到别人的尊重 和重视。因为网络的虚拟,人们可以以匿名的形式批判现实的不公,承担正义者 的角色,满足超我的道德追求。(二)开放性对人的心理影响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最高需求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网络的 开放性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将人们带 进了一个直接相互影响的境地,所以任何一件事,只要在网络上公布,立刻就 可以传遍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现在流行的网络红人,网络歌曲等, 都是通过网络的这种开放性使很多平民获得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机会,得到自我价 值的实现。也正是由于开放性,网络资源可以被任何一个电脑前的人获得,复制别人的 成果,盗用别人的图片等事情已经屡见不鲜,很多人将单纯的欣赏扭曲成了不负 责任的侵权。近几年多见报端的学术抄袭事件也是由于网络的这种开放性造成, 当网络资源成为一种开放性资源的时候,人们会低估它的价值,认为网络上的资 源都是可以无条件运用的,完全无视创造这些资源的人的辛勤劳动,这正是一种 心理漠视的体现。人都有沟通和交流的需要,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参与者的错综复杂, 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了 “生人社会”,使得人们可以对 着素未蒙面的人谈天说地,却对身边的亲人朋友无话可说,这种网络的交流导致 网友普遍的情感淡漠,所以现在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三)网络文化的极端性与从众意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极化效应是人们的一种从众心理,人们普遍希望自己 表现得更加突出,于不知不觉中把原有的观点推向极端化。网络具有实时性、互 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极短时间内,数量巨大的人群卷入到讨论之中。人们相互 攀比、逐步强化,产生了极其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互联网放大了个体行为影响, 聚合了个体行为能量。原本一些分散在各处、被社会忽略的少数人聚集起来,形 成了小的群体,并有着不断增大的趋势。善的力量是如此,恶的力量也是如此。 在现实生活中分散的、不受人注意的丑恶现象,往往能通过网络集中地反映出来。 这是有的人对网络文化大加抨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在网络文化中,这些 丑恶现象及其散布者只占有很小的比重8。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特征,可以迅速 把“善”放到最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德、推动制度完善。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 恶和不公平现象,都会在网上被曝光,迅速被正义的2洪流所淹没。2005年,湖 北余祥林“杀妻”冤案曝光,网络舆论大哗,促使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 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在网上披露后,迅速引起媒体关注,带来整治非法用 工专项行动。网络形成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科学精神。网上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的热议,反映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对 社会浮躁现象的反思,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这也是体现了一种对超我的追 求。(四)网络文化结构的心理学解读从心理学上看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 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 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 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着千差万别的网民。这种聚合其实更意味着分 化,意味着文化观念上的分化,更意味着文化指向上的分化。人们通过自主的选 择进行不断的分化。在分化和聚合中,网络文化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人们更表 现出从众心理。(五)网络文化改变了人际交往关系的内涵网络化的生存使人际间的相互依存性和独立性同时得到加强。网络向人们提 供社会性的服务,同时又依赖于社会性网点和用户的支持,这就加强了人的行 为的社会化和社会网络系统的整体性。但另一方面,各公司、部门和个人的独 立性并不因此而减弱。网络的公开性和平等性,保证了个人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发 送、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参与政治讨论、进行情感交流、发布自己的 意见和见解,大大地提高了个人的独立性和选择的自由度。社会的统一性和个性 化各得其所。网络作为一个公共信息系统,不仅在网上交流需要使用统一的语 言,也要遵守统一的规范。同时网络的完善化和多功能也为个性化的利用和开发8李钢.网络文化透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 提供了条件。人际交往更趋平等化。在网络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交往不会像传统 社会那样有等级差别,人们之间可以平等交往,甚至不需要知道对方是谁。(六)网络文化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计算机网络兴起后,交互网络思维成为了一种新的思维形式。交互网络思维 就是多个思维主体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在相互学习、相 互启发中实现认识和思维的及时性、全面性,提高了思维的创造性。传统的交 互对话、学习、交流、激励、评价等活动都依赖于思维主体互相见面,因而 大大地受到时间、地点和个人身份的限制,因而思维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不能 适应社会快节奏的变化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发展的连续创造性的要求。而交互网 络思维则可以使上述局限性根本改观。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使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人的素质提高的核心问题,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不 仅要严谨务实,同时也要敢于幻想和联想;既要不断开拓新的思维领域,又要 使思维过程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电脑网络的模拟方法和虚拟技术大量应用后, 对未知环境和未知对象就可以进行仿真,制造出虚拟的认识客体;通过虚拟客 体,对探索性的思维成果进行反复的检验,就能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这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效率。三、规制与引导如何对网络文化中不健康的、腐朽颓废的东西进行规制和引导,减少和防 止负面影响已成为当今的一项新课题。(一)网络文化需要与法律相配套法律如何应对网络文化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法律界应该迅速行动起来, 迎接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势必对我们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等方方面面带来冲击,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都 会在作为“虚拟社会”的互联网当中得到反应,有的甚至会更为突出。互联网所 固有的各种特性给现有的法律体系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 对,别无选择。应对得好,互联网会为我们社会带来无穷的财富,成为我们发展 的条件与契机;反之,也许会对现实社会形成不可预期的冲击,或者使互联网无 法充分地造福于我们的社会。在实践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网络文化的散布、 发展作了法律上的规定,如德国就规定“不准在网络上散布有关法西斯方面的信 息”等。因此,就我国而言,用法律约束网络文化的发展也应提上议程9。在2000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被列为“号议案”, 这表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用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网络文化建设的 步伐正在加快。除此之外,还应在技术约束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措施,针对一些网 站中存在的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用必要的技术手段编制“过滤网”,将 有害的东西剔除出去。(二)网络文化需要道德规范约束网络上应有与此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而这种规范必须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 础。虽然网络给人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人不应该脱离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道 德是一种普遍承认的规范。网络道德要靠个人养成,也要靠环境,包括历史背景、 地域环境、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联手打击网上语言污染者,以此净化网络语言环境。有的寻 呼公司对公开出售假文凭的传呼给予停机,网站对一贯发表不文明语言的网民也 应有所制裁。当然,我们用道德约束网络文化,并不是限制网络文化的发展。而是在约束 不健康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网络文化。当前,应制定长 远的发展规划,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投资力度和扶持力度,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 上的整体优势,改变互联网上优秀文化信息欠缺的状况,为网民提供更加丰富多 彩的网络归属。如,近年来,面对网络文化带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全 国许多院校的学生积极占领、主动利用网络阵地,有的建立理论学习主页“红 色网站”,有的创办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网站,还有的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开辟了学习时事政策、陶冶思想情操的新途径。其中,最突出的是清华大学 的“红色网站”。这个网站主要面向校园中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 支部、党课小组等,用学生的说法,这个群众性理论学习网站的宗旨是宗马列之 说、承毛邓之学、怀寰宇之心、励报国之志,设有“学习园地”、“时事评 论”、“来自我心”、“有朋斋集”等栏目10,并结合实际情况经常推 出不同的专题。由于网站只在局域网内开放,学生们在上面可以畅所欲言,尽 情争论,年级辅导员也能够对学生们关心和有困惑的问题进行解答。(三)网络文化要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相处发展。在现行网络文化背景下,人类文化需要用我 们的心灵筑成新的文化长城,像保护生物圈、自然生态一样保护“智力圈”和 “文化生态”,抗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文化11。种种事 实表明,原本已泛化在各种传统媒体以及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中的问题, 即现行网络文化弊端的社会化表现,很快将更大量、更集中地在网络上反映出 来。因此,网络将成为世纪人类保护自身“文化生态”的主战场。我们面临 的任务不仅在于克服“狭义网络文化”的问题及其不良社会影响,而且要主动 出击,建设好“广义网络文化”。思想文化界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具体工作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网站这一第四 媒体形式,占领今后最有利于影响受众的精神制高点和战略要冲。现在就网络、 网站而言,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生“文化人办网 络”的质变,以便在这块尚很贫瘠的精神田园上垦荒、耕耘、播种、收获,使 网络尽快成为肥沃、富饶、美不胜收的精神家园,帮助社会一举迈过“网络人 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步入“文化人办网络”的崭新历史时期。(四)创建高质量的中文网站,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大报告清楚地指明了我们工作的方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 的重要阵地。我们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迅速建设一批受青少年欢迎 又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点的中文网站,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力 度。让青少年不仅有自己喜爱的符合自己身心健康发展要求的网站可上,而且可 以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先进思想和教育资料,接受生动形象的社会主义的思 想文化教育。创建中文网站,也是保护国家文化主权、维护民族尊严、防止英 语泛滥、保护民族语言文化的措施。法国政府首先做出了用法语开发网络信息 资源,鼓励在在交互网上使用法语等规定。日本等国也在效仿法国的同时,加快 了本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提高抵御能力。因而,面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巨大 开发潜力的网络市场,我们必须借鉴法国的经验,搞好我国的中文网站建设, 在人们用英语学习,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12参考文献1 曾长秋,汤长安.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的综述M.怀化学院学报,2004.2 王凯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3 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罗维.我国网络 文化产业的落差与流向J.中国国情国力,2005.4 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5 陶春.浅谈网络文化建设J.理论前沿,2007.6 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1999.7 冯永泰.网络文化释义J.西华大学学报,2005.8 李钢.网络文化透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9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 翁寒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N.科技日报,2001.11 钟晓梅.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影响J.探求,2001.12 杨新敏.国外网络文化研究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