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装甲掷弹兵的变革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48997296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装甲掷弹兵的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国装甲掷弹兵的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国装甲掷弹兵的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前及战争初期的机械化步兵部队在德国军事传统中,师(Divisionen) 一直是陆军各兵种(步兵、炮兵和骑兵)的最基干作 战单位。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三十年代骑兵师的后仑 装甲师(Panzer Divison)的问世。 然而装甲师的编制远比骑兵师复杂。当1935年德国人组建最初的3支装甲师时在魏玛(Weima)的第1装甲师、在吴茨堡 (Wurzburg)的第2装甲师和在柏林的第3装甲师,他们还没有发现和解决坦克与步兵之 间的数量分配及配合支援等等问题。在新成立的装甲师中,进攻力量完全依靠下属的两个装 甲团(Panzer Regiment),其大约配备有560辆坦克。而机械化步兵(当时德国人把装甲师 内的机械化步兵称为“步枪兵”“Schuetzen”)仅仅是一支比较次要的辅助力量,每个装 甲师内都辖有1个步枪兵旅(Schuetzen Brigade),由1个步枪兵团(下辖两个营)和1个摩 托车营组成。在随后的实践中,德国人发现现有装甲师内坦克和机械化步兵之间分配部署存在着种种不 足,同时又伴随着新成立装甲师数目的不断增加,在1939年8月,所有装甲师下属的装甲 团都被减少1个装甲连(新成立的第4装甲师内则只有1个步枪兵团,而第5装甲师内再增 加1个辖两个营的步枪兵团)这使得各装甲师内平均坦克数量下降至328辆。以1939年9月1日波兰战役的德国第1装甲师为例:其机械化步兵部队为第1步枪兵旅, 下辖第2个机械化营(每营拥有1个摩托车连、两个步兵连和1个由工兵、步兵炮和反坦克 炮排组成的重火力连)和1个摩托车营(由3个摩托车连、1个摩托车重机枪连和1个负责 支援的重火力连组成)。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德国机械化步兵的机动基本上是依靠卡 车和大量的摩托车实现的。此外在波兰战役后,由于机械化步兵部队在作战时的表现以及装 甲部队的需要,德国又在装甲师的步枪兵旅内增加了1个步枪兵营,使其总数达到4个营。 除了装甲师外,德国人在战前还以骑兵师为基础组建了 4个“轻装甲师”(Leichte Panzer Division),分别为第1、2、3、4、5轻装甲师。其大致编制为1个装甲营、1个或2个步 枪兵团、1个炮兵团、1个机械化侦察营或机械化侦察团及若干保障部队(和后来的装甲掷 弹兵师编制很相似)。在1939年波兰战役后,德国人又对其进行了一次改编,主要是在原有1个装甲营的基础上 再加入1个装甲团(两个装甲营),机械化侦察团被解编:其中的机械化侦察营保留下来, 剩下的另1个摩托车营则编入无此编制的机械化步兵单位。德军的第3种机械化部队也就是笔者要尽力在这里详述的一“机械化步兵师”(当时只有在 师一级编制上才将其称之为“机械化步兵”),当时就是以机动车辆运输的步兵部队(所以那 时仍属于步兵科),其编制内没有完整的装甲部队。战前德国共有4支机械化步兵师,分别是第2、13、20和29机械化步兵师。通常由1支机 械化步兵师和两支装甲师(或轻装甲师)组成1个装甲军(Panzerkorps):由装甲师进行主 要方向上的突破和决战,轻装甲师主要进行追击、远距离断后和侦察作战,而机械化步兵师 则负责进行额外的机动步兵支援,确保战果和肃清作战(所以德军在大战初期的胜利并非是 因为坦克的质量或数量,而是因为其各机械化部队之间正确协同达到的)。再次以同样在波兰战役时的第2机械化步兵师为例,其下辖3个机械化步兵团,每团拥有4 个营,由3个步兵连、1个重火力连、1个反坦克连和1个步兵炮连组成。同时师内还辖有 1个炮兵团,由4个装备105毫米轻型野战炮和150毫米重型野战炮的炮兵营组成。除此之外,还拥有1个反坦克营、1个配备有摩托车和装甲车的侦察营、1个工兵营、1个 通信营和若干保障支援单位一标准兵员为1万6千4百4十5人(军官4百9十2人)。和装甲师内的“步枪兵”一样,这些机械化步兵主要也是依靠卡车和摩托车进行机 一共有 492辆军用卡车、1627辆其它车辆、1323辆摩托车和621具摩托车斗。在波兰战役之后,机械化步兵师内的4营步兵团编制发生了变化,由于4个营证明在战斗中 并非作用明显,所以每团都被减少1个营,总共相当于减少了 1个团。与此同时,最高统帅部也充分肯定了 4个机械化步兵师在战役中的表现,由此到1941年, 又有9个机械化步兵师陆续成立(其中3个为党卫军部队)。而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时,作 为理想机械化步兵装备的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装甲师 的“步枪兵”部队中(该车首次于波兰战役时在第1装甲师内使用)。但是由于产量不足,仅 有1个营装备,剩下占大多数的机械化步兵仍然还是依靠卡车和摩托车。进入1941年后,德军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巴巴罗萨计划做准备XTL决定将现有装甲师的 数量翻一倍,然而当时德国的坦克数量却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作为权益之计,每个装甲 师内的坦克数量不得不减半:在波兰战役时,每个师平均拥有328辆坦克,而到了入侵苏联 时数量下降至160辆。1941年型装甲师编制内除了 1个装甲团(两个营)外,还辖有4个机械化步兵营和1个摩 托车营。很明显的,步兵和坦克之间的数量比率发生了变化。虽然到了 1942年,1个装甲 师内名义上的坦克数量又上升至200辆,但是由于前线持续不断的战斗损失、故障以及坦克 产量的不足,仅仅只有极为少数的师接近这一标准数字,大部分部队处入一半或者一半以下 (100辆以下)的状态。由此一来,为了弥补坦克力量的不足,装甲师内的机械化步兵部队 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战中后期的装甲掷弹兵1942年6月,所有装甲师内的步枪兵团(Schuetzen Regiment) ”开始逐步被改称为“装甲掷 弹兵团(Panzergrenadier Regiment) ”,XTL本人也在7月5日正式下达了改编令。根据 1942年7月号德军杂志信号(Signal)上Thiess少将的撰写的文章说:这一作法是重新 启用旧时德国军队的精锐称号来鼓舞士气。除了“掷弹兵”外,同时启用还有以下几种称号: 来复枪兵一Jger,用以命名轻步兵部队。燧发枪兵Fusilier,重步兵1942年起德军在每个步兵师内减少1个侦察营(当时步兵师内步兵营的标准数量由原来的9 个下降至6个),为了弥补,师内有的步兵部队承当起部分侦察职能(配备了机动车辆)。而 这些部队也被称为“燧发枪兵”。毛瑟枪兵Musketier,和装甲掷弹兵相同,但是不常使用。和装甲师内坦克部队1样,其机械化步兵部队也同样被减少:每师辖有两个装甲掷弹兵团, 每个装甲掷弹兵营内的连由原来的5个下降至4个(3个装甲掷弹兵连和1个重火力连)。 同时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不足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德军的机械化部队:2个团还是仅有1个营装 备Sd.kfz.251。其它剩余部队仍然使用卡车。装甲师内所有装备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机械化部队德国人命名为(Gepanzerte ) Panzergrenadier直译是“被装甲化的装甲掷弹兵”,在这里我们可以意译为“重装甲掷弹 兵”它们可以才是真正的“装甲”掷弹兵,而剩下的车载(卡车等非装甲车辆)机械化部 队虽然表面上仍然叫“装甲掷弹兵”(Panzergrenadier),不过在德军内部对其还多了一个专 门的非正式昵称“橡皮掷弹兵” (Gummigrenadier)我们也可称之为“轻装甲掷弹兵”。1942年,德军对装甲师内机械化部队的变动并不仅仅表现在名称上,尽管其装甲师属坦克 减少,但是相应的其装甲掷弹兵团的火力却增强了。例如1939年波兰战役后,1个装甲师 内的3个步枪兵营和1个摩托车营共有110挺轻机枪、56挺重机枪、36门50毫米和24门 80毫米迫击炮、8门轻步兵炮和12门37毫米36型反坦克炮(Pak36)。在1944年,装甲师内4个装甲掷弹兵营共有364挺轻机枪、49挺重机枪、无50毫米轻迫 击炮,但是却拥有了 28门80毫米和16门120毫米重迫击炮、12门重步兵炮、40门20毫 米高射炮和12门75毫米榴弹炮。所有的反坦克炮移交给师内的反坦克营,共有43门75 毫米40型反坦克炮(Pak40),负责装甲掷弹兵的近距离反坦克火力支援。同年10月15日,所有机械化步兵师内的机械化步兵团被改为“机械化掷弹兵团”Grenadier Regimentmot,每师共有2个机械化掷弹兵团共6个营,无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全部装备卡车。但是从夏季开始,为了配合德军在东线南部方向展开的攻势,最高统 帅部下令南方集团军群内所有的机械化步兵师都增加1个装甲营(大多是装备突击炮),这 一举措明显提高了机械化步兵师的作战能力。鉴于在1942年夏季战役中取得的成功,1943年古德里安出任德国装甲兵总监后立刻作出的 举措之一就是把装甲营纳入机械化步兵师的正式编制中去(相应的其装备的突击炮也由炮兵 科转为装甲兵科),这是一项实质性的改革。同年3月,“机械化掷弹兵团”被正式命名为“装 甲掷弹兵团”。随即除第14和第36之外的所有机械化步兵师于6月23日正式被称为“装甲 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 Division)”(前面的两个机械化步兵师被改编为步兵师)。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在1943年9月24日公布的1943年型装甲掷弹兵师标准编制包括:1个师部2个装甲掷弹兵团(每团3个营和1个反坦克连)1个装甲营(3个装甲连,实际上大多装备的是突击炮)1个炮兵团(3个炮兵营)、1个自行化反坦克营(3个连)1个侦察营(3个连)1个高炮营(3个连)1个通信营(3个连)1个机械化工兵营(3个连)其它的辅助支援部队当然,这只是理论情况,根据当时前线的战局很多部队不可能达到这一标准。新的装甲掷弹 兵师和1939年型机械化步兵师相比,兵员被减少了由16445人减至15418人(其中军 官由492人减至415人)。然而与同一时期装甲师的情况相同的是,装甲掷弹兵师的火力也 被增强了,让我们再次以1939年型机械化步兵师作个比较:1939年型机械化步兵师84门轻型迫击炮54门中型迫击炮24门轻型步兵炮72门36型反坦克炮(Pak36)36门轻型和12门重型榴弹炮以12门210毫米高射炮1943年型装甲掷弹兵师46门中型迫击炮24门重型迫击炮14门轻型步兵炮4门重型步兵炮21门75毫米反坦克炮24具工兵用火焰喷射器42门20毫米轻型高射炮8门808毫米重型高射炮(可以看出,德国空军在当时已不再掌握绝对制空权)18辆用于侦察的装甲车(大多配备20毫米火炮43辆自行反坦克炮45辆坦克或突击炮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装甲掷弹兵师终于脱离了步兵科,开始正式被纳入装甲兵序列中, 由装甲兵总监统一指挥,这一变动在原则上最终符合了德国机械化部队“只准集中,不准分 散,的建军理念,同时也方便了部队的指挥管理工作,对其装甲兵的发展起到了极为积极的 作用。虽然装甲掷弹兵部队内步兵和坦克之间的理论配置开始日趋完美,但是由于工业能力,兵员 的不足以及连续不断的前线损失,所以由始至终,陆军装甲掷弹兵师的实际兵力都在标准之 下,但只有两个例外:精锐的“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Grossdeutschland)和“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前者是于1943年6月23日由机械化步兵师改编为装甲掷弹兵师的,当时该师下辖4个装甲 营和1个突击炮营,在库尔斯克战役前夕,全师共拥有“虎”式坦克13辆、“豹”式坦克200 辆、4号坦克45辆和3号突击炮35辆,这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1个装甲师的兵力。而“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也是于1943年6月23日在第60机械化步兵师(该师年初在斯大 林格勒被歼灭)的基础上组建的,最初其装甲营(前身是第160装甲营残部)拥有4个装甲 连(每连22辆坦克或突击炮),而一般装甲营是3个连。不过它们很快地就恢复了标准编制 (1营3连)。除此之外,其机械化步兵部队也要多于常规编制:它的装甲掷弹兵营也是由4 个连组成。不过也和装甲营一样,该师在1944年7月于明斯克被歼后重建时恢复了常规的 3连1营编制。至于党卫军最初的几个装甲掷弹兵师:党卫第1“阿道夫XTL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党卫第2“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党卫第3“骷 髅”装甲掷弹兵师和党卫第5“维京”装甲掷弹兵师更是在装备上胜出普通陆军师一筹(这几 个师后来升编为装甲师),再以库尔斯克战役为例:在城堡计划开始前,党卫第1、第2和第3装甲掷弹兵师以及陆军第167步兵师的部分兵力 共同合编为党卫第2装甲军(II. SS Panzerkorps),隶属于第4装甲集团军(Panzerarmee 4), 这个装甲军在1943年7月4日共拥有坦克和突击炮494辆、火炮179门、火箭发射器138 门,步兵与掷弹兵营20个(实力仅次于同1集团军内的第47装甲军:其下辖“大德意志” 装甲掷弹兵师、第3、第11装甲师、第167步兵师大部、第911突击炮营,总共拥有坦克 和突击炮595辆、火炮244门,火箭发射器59门,步兵与掷弹兵营29个)。其下属的每个 党卫军师都有2个装甲营,1个“虎”式坦克连(普通陆军的装甲掷弹兵师只有1个装甲营) 和1个突击炮营(陆军中只有军级部队才有此编制)。机械化部队的最后改编进入1944年后,装甲掷弹兵师又进行了一次改编,每师兵员再次被减少680人。为了保持 德军“以最少的兵力发挥最大的火力”的战术思想,所有兵种的武器都增加了,但是只有一个 十分重要的例外:装甲兵单位。由于坦克的不足和居高不下的损失,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 开始大量以防御性兵一一突击炮来替代坦克。在同年6月诺曼底战役之后,在西线的装甲部队损失极其惨重。鉴于德军在战斗中使用,战 斗群”(Kampfgruppe)的成功经验,XTL下令开始组建比装甲师编制更为弹性灵活的小 型化装甲部队装甲旅(Panzer Brigade),其主要拥有1个装甲营(4个连)、1个装甲掷 弹兵营(3个装甲掷弹兵连和1个重火力连)、1个装甲工兵营(3个排)及其他支援后勤单 位。标准装备坦克数量为75辆、半履带装甲运兵车30辆,加上其它车辆,全部的装甲车辆 在100120辆左右。但是由于严重缺乏炮兵力量,再加上官兵的训练磨合不足,所以各装 甲旅的独立作战能力都大打折扣,远不能和“战斗群”相比。接着就要说说“战斗群”,这可以说是德军在2次大战中运用的最为成功的战术之一。在1941年底1942年初,德军根据前线的实战经验证明装甲师的编制有时表现得太不灵活 了,于是从那时开始,许多装甲师内开始组建由1个装甲营(大约有4060辆坦克)、一个 完全装备着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装甲掷弹兵营和1个炮兵营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被称为 “战斗群,。通常,尤其是1943年后,经验丰富的德军各级部队指挥官在面对不同战况或者命令下都能 以可应用的兵力去组成具有相当效率的战斗群,而装甲师内最优秀的中下级指挥官、最好的 坦克、所有的装甲掷弹兵的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和自行火炮都也都会集中在1个战斗群中,用 于快速反击和紧急防御作战,事实证明效果很明显。在战争后期,许多被歼灭后再次重建或者不能重建的部队也都会暂时被编成战斗群,例如 1944年6月白俄罗斯战役中被歼灭的“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于同年9月被重编为“统帅堂” 装甲掷弹兵师战斗群(Kampfgruppe 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等等,但是这 种“师级战斗群”和前面提到那种由部队指挥官自由重新组建的“战斗群”不同,是为了缓解部 队重建资源不够的一种临时之计,而且基本实力都不到1个师,比如“统帅堂”战斗群,其下 辖“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团(3个营、1个工兵连和1个机械化重型步兵炮排)、“统帅堂”机械 化炮兵团(3个营)、“统帅堂”反坦克/突击炮营(3个连)、1个装甲侦察连、1个反坦克炮 连和1个工兵连,其中并没有坦克兵编制(这个战斗群后于1944年9月1日与第109装甲 旅合编为新的“统帅堂”装甲师)。“战斗群”的构想也影响了德军在大战时期最后一次改编。1945年3月,陆军最高统帅部公 布了最后一系列的战时装备组织表(K.St.N und K.A.N 1945),其中首次将装甲掷弹兵师和 装甲师编制合并统一,称为“1945年型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Grundgliederung der Panzer-Division/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1945)。理论编制为 1 个装甲团(由 1 个装甲营和 1 个装备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装甲掷弹兵营混编而成)、两个装甲掷弹兵团(每团由两个装备 卡车的装甲掷弹兵营组成)、1个装甲炮兵团(下辖1个“黄蜂”式自行火炮营和两个准备着 卡车的机械化炮兵营)和1个反坦克营(装备75毫米反坦克炮和少量反坦克歼击车)及其 他支援单位。而兵员及装备不适合上述编制条件的前线部队则改编为“1945年型装甲师战斗群” (Grundgliederung der Kampfgruppe Panzer Division 1945),其理论编制为 1 个装甲团(和前 面1样)、1个装甲装甲掷弹兵团(同前)、1个炮兵团(两个营)以及其他支援部队。很明显的,德军在最后一次改编中再一次加强了装甲掷弹兵在装甲师内的比重(装甲掷弹兵 和装甲营数目之间比例为1: 5)。坦克(包括突击炮和反坦克歼击车)的数量则下降至54 辆,然而这次的改编似乎并非是为了更好的调整装甲掷弹兵和坦克之间的比例,反而应该说 是为了应付捉襟见肘的资源所作出的无奈之策。剩下的几个残缺不全的装甲掷弹兵师参加了 无望的柏林保卫战,随着德军的最终战败而全部灰飞烟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