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8066008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本学期生物共安排学生实验个,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教学任务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三、学生情况分析: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四、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生物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七年级生物学生实验计划表序号章节内容题目器材自制器材2.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玻片标本2.2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显微镜、玻片标本32.3观察动物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显微镜、玻片标本4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观察草履虫显微镜、玻片标本5.2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电液花生、玉米、小麦种子6.2.1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绿豆、罐头瓶、勺子、餐巾纸3.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培养皿、酒精、石棉网黑纸片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课教案1.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演示实验)一、教学目标 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二、难点和重点 1、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2、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三、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各小组准备鼠妇101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2、教师准备:鼠妇若干只或鼠妇图示。四、教学过程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2、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 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3、实验探究结果交流: 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总结: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除了探究光这个条件外,还有无其他条件?5、布置课后作业: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2.认识和使用显微镜(分组实验) 一、教学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e”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2、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2、讲授新课,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的细胞。、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显微镜的使用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观察:()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认真观看,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写有“e”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给予鼓励性评价。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强调: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使学生明确: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小结: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3.制作临时玻片标本,观察植物细胞(分组实验)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二、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三、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四、教学过程:、进入实验室先填好记录本,回实验实验过程。(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2、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3、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不能)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五、看书本的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六、阅读课文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3、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4、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6、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4.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演示实验)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蚯蚓的体形,了解蚯蚓在不同的物体表面运动的速度。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体验在观察过程中得到的成功。 二、教学重点:了解蚯蚓在不同物体表面的运动速度。 三、教学难点:掌握蚯蚓在土壤中运动的实验步骤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独立操作相结合。 课前准备蚯蚓、清水、糙纸板、玻璃板、玻璃瓶、湿棉球、放大镜、镊子五、教学过程 1、导课 播放“蚯蚓的生活习性”视频后,让学生回答:为什么说蚯蚓是人类的好 朋友?(它能疏松土壤,分解生活垃圾,提高土壤肥力,还能作饲料或食品)好,今天我们共同观察蚯蚓的体形和运动。(板书课题:观察蚯蚓的体形和运动)通过观看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积极2、新课 了解学习目标,通过目标的学习,让学生能有目地进行预习。 自主预习 ()通过饲养和观察蚯蚓,我们知道蚯蚓的刚毛可以协助_。 (2)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最直观的方法是观察_,_在身体前端。 (3)蚯蚓的身体有许多_,其体节的作用是_。 (4)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有_。 (5)蚯蚓的呼吸要靠_来完成。 (6)蚯蚓不能保持_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_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 (7)实验后,应将蚯蚓放归_中。 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运动得快? (2)作出假设:_。(有的学生认为在糙纸板上运动快) (3)制定计划:每4个人一组,制定出探究方案。 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糙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速度。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速度。比较两条蚯蚓运动的速度。 ()实施计划 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观察,蚯蚓在糙纸板上运动得快还是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 ()得出结论 _。 (蚯蚓在糙纸板上运动得快) (6)表达交流4、实验 ()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看看它的身体是否分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看看是否有黏液。 ()用手触摸蚯蚓腹面,看看有什么感觉。 (4)将蚯蚓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看看它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在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壁,使体表保持湿润。 ()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与在糙纸板上蚯蚓的运动做比较。 (6)实验现象 蚯蚓身体分节,体表有黏液,腹面有刚毛。 在糙纸板上运动快,在玻璃板上运动慢。 ()实验结论蚯蚓在糙纸板上运动快。 (8)试验后,将蚯蚓放回自然环境中。用棉球将玻璃板擦干净,将糙纸板等放回原处。用抹布擦净操作台。(实验完毕)这个环节,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5.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分组实验)一、教学目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二、教学重点:实验过程过程三、教学难点:实验注意事项 四、 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问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五、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材料: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个,、剪刀,镊子,滴管。药品: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1gm的或0.02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5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解离:下午2时是洋葱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可在此时剪取洋葱的根尖2m3mm,立即放入盛有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匕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5%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in5mi后取出根尖。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1/mL或0.0g/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n。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采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盖玻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6.观察草履虫(分组实验)一、教学目标:1、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三、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四、教学过程: 、导入: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单细胞生物。在你们印象中,哪些生物是最小的? 总结:有些生物是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称单细胞生物。我们今天就用显微镜观察其中一种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看看它的结构如何? 2、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大家看草履虫的外形像什么?这与它的命名有什么关系? 介绍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如纤毛的作用:运动。表膜:呼吸。食物泡:消化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是蓝绿色的,椭圆形,因为被染色 、草履虫与人类的关系 书本上找出草履虫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有利与有害总结。有利:净化污水,吞食细菌,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有害:寄生虫,造成赤潮4、复习观察显微镜的过程显微镜的基本步骤是: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 显微镜的目镜分为:5*,10*,16 显微镜的物镜为:10*,4观察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再转用高倍镜,注意观察转用高倍镜后,视野光了还是暗了?五、自由观察提出对实验的问题。辅导学生解决问题7.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分组实验)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种子的结构。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教学过程: 、复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2、介绍种子植物 四、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 学生小组讨论: 1、两粒种子有什么区别? 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棵植物?在种子中指出来。 3、胚在种子的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种子发芽时将如何变化? 4、种皮的作用? 5、如果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五、介绍花生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 花生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菜豆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乳。思考:胚乳的作用 两种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分组实验) 一、教学目标:1、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了解有机物在种子萌发时的转化和利用。3、了解种子休眠、寿命,以及选种、测定发芽率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二、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三、教学难点: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原因。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作出假设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2.根据情境作出什么样的假设?(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3.分析、给种子萌发选择了哪几种环境?瓶子:没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瓶子2: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瓶子3:适当的水分、寒冷的温度、空气;瓶子4: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没空气。4分析对照组、实验组 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的有瓶子1和瓶子,瓶子和瓶子3,瓶子2和瓶子,为什么把它们叫做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变量是空气,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小结:2号瓶子是用于作对比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对照组。1,3,4号瓶子是用于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实验组。6.练习:书本P2:实验中,哪些组是实验组?哪些组是对照组?五、结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六、外界条件;除了我们探究的外在条件,对种子本身有什么要求? 、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3、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七、小组讨论:1.设想你是一个农民,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要测定它的发芽率,如何?选怎样种子?、选多少粒种子 、求发芽率的公式? 4、实验次数?八、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还有阳光。 2.自身条件:活的胚。.观察植物根尖的结构(演示实验)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重点和难点 .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三、教学过程:、导入:回忆种子萌发的过程回忆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后形成幼苗,幼苗如何发育成为植物体的?(图示:种子萌发成植株) 种子的胚根长成根,根向下生长,而胚芽长成茎和叶,向上生长。、幼根的生长:幼苗的根如何向下生长呢?回忆根尖的结构,介绍各部分的作用。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新细胞;伸长区:使细胞体积增大;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所以根的生长与根尖的哪些结构有关?播放动画:根的生长,动态了解根的生长与分生区和伸长区有关分生区使细胞增多,伸长区使细胞体积增大,主要是这两个区。3、画出根尖结构图。10.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演示实验)一、创新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2、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所需的外界条件。3、实验仪器及用品:新鲜的绿豆芽、镊子、烧杯2个、培养皿2个、清水、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标签、胶布等。实验装置图:实验操作: 1、将两个烧杯编号,分别编上1号和2号标签。在1号烧杯内装入清水,在号烧杯内装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2、用镊子将大小相同的绿豆芽10株分别放到两个烧杯中。3、五分钟后观察两个烧杯中的绿豆芽是什么形态。实验现象: 1号烧杯中取出的绿豆芽非常硬挺;2号烧杯中取出的绿豆芽则萎蔫了。实验结论: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实验创新点及意义:原教材中选用的实验材料为萝卜条,将其放在清水和盐水中,需要十几分钟时间观察到现象,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经过改进后选取黄豆芽或绿豆芽,5分钟后就可以看出实验结果,并且豆芽也是常食用的蔬菜,取材方便快捷。11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演示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 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能力目标: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二、教学重点:木本植物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区别。三、教学难点: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维管束的结构、功能和区别;年轮的形成。四、教学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参考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问:1、茎是怎样发育而成的?2、茎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植物的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茎是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结构。它能输导营养物质,还有支持、贮藏、繁殖等功能,茎这所以有这些功能是与茎的结构密切相关的。那么茎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种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实物。组织学生观察,明确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的区别。 (二)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1、宏观观察木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2、显微观察茎的永久横切片。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木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利用显微投影展示导管和筛管的永久切片,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管和筛管的特征。(三)树木的年轮: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树干的横切面。组织学生观察树干上由不同深浅木材组成的年轮。 提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 组织学生分析、思考。 总结: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是什么?组织学生回答。二、讲授新课: (一)草本植物茎的结构: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1、宏观观察草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草本植物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草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功能。 提出问题:、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加粗?、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 组织学生讨论。讲解: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基本都一样,不同的是有的植物薄壁组织发达,如玉米、甘蔗;而有的植物的薄壁。2观察茎的输导功能(演示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枝芽的主要结构以及枝芽与茎的关系2.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3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进行观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及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进一步增强认识自然、爱护森林、保护环境和科学种田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说出枝芽的主要结构以及枝芽与茎的关系2.区分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作用3通过茎的输导功能实验,说出各部分的作用三、教学难点:1.说出枝芽与茎的关系2.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课堂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阅读小资料:世界上最高的树、最粗的树和体积最大的树。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通过阅读资料,从而对本节课产生一定的兴趣,明确学习内容。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自主阅读出示问题,指导学生快速带问题阅读。带着问题阅读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首先通过咏柳诗,导出千枝万条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一、芽.芽的类型:请同学分别回答。2.枝芽的结构:(1)观察(一):分组用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结构,对照课本,辨认各部分结构。()枝芽的发育过程。幼叶叶 芽轴茎 芽原基新芽 分层训练。二、茎的基本结构.木本植物的茎: (1)观察(二):分组观察一段木本植物的茎,对照课本图,认识茎的各部分结构。 (2)根据结构,讨论问题:树皮的外侧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属于什么组织?内侧部分是什么?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木本植物茎很坚硬,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位于中央颜色较浅的是髓,其细胞比较大,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形成层,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组织?)()观看FLAH动画,比较得出草本植物的茎没有形成层。从而总结出木本植物形成层的作用。过程中,请同学配音,增强趣味性,同时也加深学生的印象。(4)判断大树的年龄。(5)算一算:让同学计算一颗松树一年能长多粗,进行情感教育。三、茎的输导功能.探究实验:茎的输导功能(1)从横切和纵切两方面观察,被染红的结构是什么?请同学在黑板的图中标出。(2)从该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2.根据节瘤图片,判断有机物的运输方向。3.观看树怕伤皮,不怕空心FLAS,进行环保教育。4.观看影片茎的输导功能,加深印象。总结:木导上无水,树筛下有机。分层训练5了解一些其他形态的茎,及其对应的功能。通过古诗的朗诵,对本节内容的兴趣进一步提升。看图片回答分组观察芽,对照课本插图,相互协作,共同辨认各部分结构名称。结合芽,联系枝条,想一想如何是由芽发育而成的?分组观察木本植物的茎,对照课本插图,相互协作共同辨认各部分结构名称。讨论投影上的问题,归纳出茎各部分结构的对应功能。帮助动画配音,加深印象。在游戏中得知,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归纳出形成层的作用。增强保护森林、环保意识。分组观察黄杨茎的横切和纵切,找出被染红的部位。归纳:导管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结合图、影片,得出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增强爱护生命、环保意识。认识一些其他形式的茎。认识自然,感受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的能力、创新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感受自然的神奇课堂小结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回顾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上评价学生发展情况。课堂检测出示练习题。(鼓励提出存在的问题)练习巩固(可以提出还存在的疑问。)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演示实验)一、教学目标:、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说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两课用多种方法观察花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物体进行专题观察的过程。2、有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花的授粉条件。、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二、教学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三、教学难点:了解花的果实和种子。四、教学准备:、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组探究用(无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萝卜花等)。2、显微镜2台。3、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初春有条件的学校在校园里种上几株南瓜(或丝瓜等),让科技小组或有兴趣的同学做做人工授粉的对比实验。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可是学校科技组的同学在南瓜棚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结了瓜,有的却结不成瓜。苹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开了花不结果或少结果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根据原有经验提出自己的解释。这许多解释哪些是正确的呢?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2、探究过程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难观察,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么方法才能通过观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确的解释呢?(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师生共同归纳研究方法。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部分-花丝和花药。把花药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进行观察。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小组可以自行到讲台左侧的实验台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头。用手轻触柱头,观察柱头是否有粘性。再将白纸上的花粉抖落在柱头上,看看柱头是否很容易将花粉粘住。其他还有什么要研究的吗?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有的花会结果,有的花不会结果?(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4)全班研讨。(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课件。(6)浏览课文: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油菜的花朵开始凋谢。提问: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植物还依靠哪些力量传播花粉?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观察油菜的果实。做一个游戏:分组按成长的顺序把实物排列在纸上,并指出哪一部分是刚刚受精后的果实雏型。(2)小心剥开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角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再数数一株油菜可能长多少个角果荚,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种子有多少?()说说为什么豌豆荚里有的豌豆很饱满,有的却只有很小的一粒?思考:(1)果农为了防止果树不结果,往往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2)科技组的同学课外要做一个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怎样才能成功?(选未开花的雌南瓜花两朵,分别用纸袋包扎好,不给于授粉的机会。待花开时,给其中一朵进行人工授粉,另一朵不进行人工授粉,两朵花继续分别用纸袋包扎好,看哪一朵花能结果?)3、作业:我来做一朵油菜花,玩玩蜜蜂授粉的游戏。14.观察叶片的结构(演示实验)一、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三、教学过程: 介绍叶片的结构,阅读课文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说出叶片总的来说能分成几个部分? 、表皮分为上下表皮,其中上表皮比下表皮的气孔少,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2、叶肉是叶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叶绿体,还记得叶绿体是进行什么作用的场所吗? 3、叶脉里面含有导管和筛管,主要是起运输作用的组织。 蒸腾作用的主要“门户”是气孔,气孔是表皮里比较特别的结构,它们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壁厚薄不均匀。气孔与水的关系:当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气孔与温度的关系:温度高,气孔打开,加快蒸腾作用;温度低,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与安放;2、对光;3、观察使用显微镜时,物镜与目镜的选择: 先用10的目镜和5*的物镜,为了找到物体的位置。 复习显微镜的构造:提问: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 四、观察叶片的结构和步骤 1、叶片放于木板上 2、两片刀片,迅速切割(找出最薄的一片,用毛笔粘上) 3、把最薄的一片做成临时装片。(先在载玻片上滴水,再把叶放在水里,盖上盖玻片,如看不清楚,可用稀碘液染色) 4、找出叶脉,表皮,叶肉 5、收拾工具,清洁桌面15.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分组实验) 一、教学目标: 、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4、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二、教学重点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光合作用的条件。三、教学难点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四、教学过程:讲解实验过程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得出的产物是?那如果没有了阳光,植物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还能生成有机物吗?我们进行就通过实验验证一下。提前布置了学生把纸片遮住叶子的一部分,但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所以实验开始让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并根据自己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 把植物放在黑夜中处理一个晚上。(但因为场地不同,所以我们没有做到这一步,为什么要做这一步?) 用黑纸片把叶子一部分遮盖。(为什么) 摘叶去纸放于酒精中加热,使叶绿素溶解。(为什么是酒精而不是水?) 清水漂洗,把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碘液,观察现象。 绿叶,阳光,水,二氧化碳,氧气和有机物学生提前把纸片放在叶子上,上课时把叶子拿回实验室继续实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析实验结果,叶子中有黑纸遮盖过的地方没有蓝色出现,而没有被遮盖过的地方,变成蓝色。实验证明,淀粉遇碘后会变成蓝色,那么你们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得出什么结论?1、 不遮出处变蓝色,证明叶内有淀粉生成;、遮光处没有变蓝色,证明叶内没有淀粉生成。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参与才能制造出有机物。 16.观察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演示实验)一、 教学课题了解: 1、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3、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掌握:1、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难点: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三、教学方法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自动探究、积极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对光合作用的常务知识的学习,实在两个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教师可提前一天准备实验材料,并邀请部分学生参与。四、教学过程(一)光合作用的产物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学生对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教师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做实验。归纳本实验的七个步骤: (用2到个字表述)讨论: 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注意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由小组之间讨论,汇报讨论的结果,然后共同总结交流。2、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教师提前把实验做好,上课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或卫生香)插进管内,观察的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用的方法是 。总结:以上两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见课本6页。思考:柳树增加的重量是从哪里来的?土壤减少的是什么?2、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具体探究过程见66页,该实验的变量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比 到达标记处的时间短,得出的结论是 。3、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二氧化碳还有 。4、总结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主要是 ),并且释放 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场所: (三)光合作用的应用:给你一个塑料大棚,根据所学的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怎样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提示:从光和作用的原料、条件考虑)得出: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 、 。1观察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一、教学目标1、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试验现象的除试验结果。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二、重点和难点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是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