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传统文化备课设计-《老子》(五章)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47774464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传统文化备课设计-《老子》(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传统文化备课设计-《老子》(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传统文化备课设计-《老子》(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学 案 第一页年 级七年级学 科传统文化总课时数3课题 老子(五章)中天长水课 型新授主备教师任课教师教学时间教 材简 析天长地久本章也是由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教 学 目 标知 识与技 能背诵两文过 程与 方 法引导学生认识人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犯错误情 感态 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要胸怀大志,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教学重点感悟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方法学生读、思、议相结合,教师精讲点拔教 具音像文件图片 教 学 案 第二页教 学 过 程集 体 备 课个人修订一、检查上节内容1、找学生背诵老子有无相生章(小组内背教师指名背)2、口述该章的主要内容3、说说你感受“美”的标准二、点题,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一)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二)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情况班内交流解决三、教师引导点拔(一)天长地久1、指名让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1)教师补充注释如下:(投影)) % y$ S6 d) M$ B0 r5 f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 j- L/ B) A! B/ , ?) p- l3 0 e6 m0 _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意3、思考:(1)文中讲了哪些道理?(2)古人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人生的?4、小组讨论:文中讲到谦退无争,反而能够赢得爱戴与拥护,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难免保全自己。由此你又悟出哪些道理呢?(学生讨论中教师参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 无私反而能够成就大业)5、思考“灵犀一点”中的问题 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无私”的问题6、直面人生:读短文,看社会思考:(1)先欣赏课文后的赏漫画,看社会,这幅画简约、形象却又是那么高度地概括了部分人的微妙人生,由此你又悟出哪些道理呢?(2)请学生收集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就自己欣赏漫画得到的启示写一篇观点鲜明的文章。(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指名让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1)教师补充注释如下:(投影)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B/ N, H( p5 N& K/ w& Y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 n6 s- ER3 F( a- V0 b- v w* K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d! b& b. O/ u( j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渊:沉静、深沉。 3 ) k4 x4 L& 2 d9 f2 E R! d. C! v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h7 L1 b& ; K, P+ e* C, D1 x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6 Q3 p6 b$ y! F# h尤:怨咎、过失、罪过。(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意3、思考:(1)文中讲了做完善的人道理?这些道理你是怎样理解的?(2)老子对水情有独衷,谈谈你对水的特点的理解?4、小组讨论:文中讲到居善地,讲善言,行动善于把握时机。由此你又悟出哪些道理呢?(学生讨论中教师参与,结合本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思考“灵犀一点”中的问题 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利已”与“利人”的问题6、直面人生:读短诗,悟哲理思考:(1)朗读短诗,看通过水善于流向低处、汇集入海的美德的描述,形象地说明了什么道理?四、课堂训练1、学生自由背诵该两章文字2、小组交流你对文中观点的认识五、课下作业1、在练习本上默写这两段文字2、预习后二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和美言不信六、课外阅读思考 e r! M3 j0 X+ F9 u. w# e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 天地之气,浑浩流转,历亿万年而不敝者,皆由一元真宰默运其间,天地所以悠久无疆也。即发育万物,长养群黎,而生生不已,天地亦未尝不足,气机所以亘古不磨也。太上曰“天长地久”,不诚然哉!然天地之能长且久者,其故何欤?以其不自生也。设有自生之心,则天地有情,天亦老矣。惟不自有其生,而以众生为生,是众生之生生不息,即天地之生生不息也,故曰长生。世人多昧此生生之理,不求生而求死,不求长生而求速死。陷溺于富贵功名,沉沦于声色货利,时时握算,刻刻经营,不数年而精枯气弱,魄散魂飞,费尽千辛,难享一世。营生反以寻死,可胜浩叹!是以圣人法天效地,不惟势利之场不肯驰逐,即延年益寿之术,亦不贪求。惟以大道为先,净扫心田,精修命蒂,举凡一切养身章身之具,在在不暇营谋,一似后其身、外其身者然。卒之德立而同类莫超其上,名成而后世犹仰其型。非所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者乎?视世之自私其身反戕其生者,诚高出万万倍;而圣人究非矫情立异也,自来恬淡是好,清净为怀,不随俗而浮,不依形而立,廊然大公,一似天地之无私者焉。夫人多自私而戚戚于怀,圣无一私而皎皎物外。一片虚灵之象,空洞之神,常照耀而不可稍遏。向使区区以血肉躯、臭皮囊,时刻关心,昼夜系念,又乌能独先而不后,长存而不亡耶?惟其无私,故与天地合撰,日月合明,而能成其私也。后之修道者,欲此身不朽,此神不坏,虽用刻苦工夫,摆脱垢尘,久久煅炼,自然干干净净,别有一重天地,另有一番世界,而不与世俗同生死也,何乐如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