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混悬液的研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767189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洛芬混悬液的研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布洛芬混悬液的研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布洛芬混悬液的研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洛芬混悬剂的研制实验报告 75K-1 基地班 李琦君 08104111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 布洛芬混悬液的处方筛选并进行混悬制剂质量评定3. 测定混悬剂中药物含量二、 实验原理布洛芬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化学名称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布洛芬 分子式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本品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乙醚、二氯甲烷,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PKa=5.2。本品口服吸收快,2h左右血药浓度达到峰值。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高。代谢发生得很快,在服药24h后,药物基本上以原型和氧化物形式被完全排出。本品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均大于阿司匹林,是阿司匹林的1632倍,具有解热作用快、维持时间长的优点;当严重感染致机体炎症反应过强时,布洛芬尚有抑制炎症介质生成,减轻机体炎症反映程度的作用;胃肠道副作用小,对肝,胃及造血系统无明显副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一般病人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血液常规及生化值均未见异常。精品.混悬剂中的难溶性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比其水溶液慢,但比胶囊剂、片剂、丸剂等固体制剂的吸收要好。水性混悬液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溶出速度、油水分配系数以及在胃肠道中的分散性。水性混悬液分散性优于片剂和胶囊剂,药物在吸收部位有大的表面积,而片剂、胶囊剂等只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到达这种分散性和表面积。选择混悬剂能提高吸收速度,受食物影响小,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局部刺激性。混悬剂的不稳定性最主要的是微粒的沉降,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 V-沉降速度;r-离子半径;1-粒子密度;2-介质密度;-混悬液的黏度;g-重力加速度。混悬剂中难溶性药物颗粒的粒径在0.11mm时,其吸收速度收到溶出速度的限制。微粉化可减小药物颗粒的粒径,增加药物的溶出速度。因此制备混选型液体制剂,应先将药物研细,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和糖浆等,以增加介质黏度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三、 实验材料及仪器1. 实验材料 原料:布洛芬粉末 辅料:枸橼酸、丙三醇、吐温-80、预胶化淀粉、苯甲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蒸馏水。2. 仪器与设备 120目筛、研钵*3、100ml量筒一支、10ml量筒一支、试管若干、100ml容量瓶若干,移液管若干,500ml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三个、50ml烧杯一个、玻璃棒1支、离心管、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机,紫外检测器。精品.3. 试剂:磷酸缓冲液(pH=7.2),无水乙醇 四 实验内容与操作 1. 对于不同助悬剂对于混悬剂混悬效果的影响枸橼酸:絮凝剂,pH调节剂;丙三醇:低分子助悬剂;tween-80:表面活性剂,润湿剂;苯甲酸钠:防腐剂;预胶化淀粉:混悬剂(增加黏度);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助悬剂(待选)组成/处方 1 2 3布洛芬 2g 2g 2g枸橼酸 0.5g 0.5g 0.5g丙三醇 10ml 10ml 10ml吐温-80 1% 1% 1%预胶化淀粉 1g 1g 1g苯甲酸钠 0.1% 0.1% 0.1%黄原胶 0.5g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0.5g /甲基纤维素 / / 0.5g蒸馏水加至 100ml 100ml 100ml工艺:取2g布洛芬(过120目筛)三份,分别置于研钵中,加入1ml吐温-80 和10ml丙三醇进行研磨,研磨充分后,边搅拌边加入预胶化淀粉与助悬剂(水溶性助悬剂先溶于水,吸水溶胀的助悬剂不加水一起研磨),慢慢加水研磨,将精品.处方量枸橼酸加入,将研钵中药品转移至溶液中,加水至100ml,搅拌使之充分分散。鉴定方法使用A沉降容积比的测定,再分散性试验,综合选择处方的助悬剂,鉴定后得同等质量条件下,黄原胶混悬效果最优(0.5g含量黄原胶过于粘稠,改用0.2g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助悬效果)2助悬剂选择后的处方正交实验设计(除变量外,其余参照上述实验)试验中发现正交实验设计中的处方含量需要调整,例如淀粉含量过大黏度过大,且可压性淀粉无预胶化淀粉的晶型保护作用,因此进行处方调节,且在上述试验中,黄原胶吸水溶胀,测得100ml中保持混悬液流动性的最高含量为4ml,故正交试验设计修改如下。(其余变量参照处方1进行)实验因素试验编号助悬剂用量/g预胶化淀粉用量/g吐温-80用量/ml10.22120.24230.22240.34150.32160.250.1170.251180.2521精品.90.230.11100.250.11(甘油含量改为5ml)处方的质量测定A.沉降容积比测定及再分散性试验 根据中国药典标准,将各个处方混悬剂静置3小时使之沉降,并测试沉降容积比及再分散性,将完全沉降的混悬液反复震摇直至完全散开,记录次数。次数越少,表明混悬剂越易分散,既分散性越好。B.粒径测定 采用显微镜法,取样1ml,滴适量于载玻片上,于有刻度目镜的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晶型状态、粒径大小和数量最多的粒径。C.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布洛芬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布洛芬对照品的配制:精密称取布洛芬1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pH=7.2)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备用。(72ml 0.2mol/L磷酸氢二钠,28ml 0.3ml/L 磷酸二氢钠) 线性:精密称取布洛芬对照品液100ug/ml 2.0 ml ;1.5ml;1.0ml;0.5ml;0.25ml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2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布洛芬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布洛芬供试品的制备,取5ml布洛芬混悬液,稀释10000倍,理论含量为10ug/ml,并同法制得不含药的辅料一致的混悬液,取5ml并稀释10000倍,作为外标,在222nm下进行吸收度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并记录数值,按照标准曲线计算含量。精品. 六、实验结果1. 处方筛选结果、数据性能测定试验编号流动性沉降容积比再分散性(震摇次数)晶型、粒径1良0.592晶型长方体2极差1.03晶型长方体3一般0.622晶型长方体4极差1.03晶型长方体5差1.03晶型长方体6良0.928晶型长方体7一般0.953晶型长方体8差1.02晶型长方体9良0.964晶型长方体长度(每百个)平均100um,精品.宽度3040un10优0.9412晶型长方体长度(每百个)平均100um,宽度3040un2 制备工艺最终选择综合比对后,从9,10号处方中选择,二者流动性都很好,但9号处方助悬剂用量更少,且再分散性良好,故选择9号为最优处方。3. 质量检查结果与评价吸收度三次测定数值依次为,0.520 0.536 0.546 平均值为0.534 首次使用标准曲线参照同学曲线得y=0.1635x-0.004,(R2=0.998)计算得x=3.265ug/ml 换算得0.654g/100ml,偏离理论值2g/100ml过多 重新自测标准曲线得数据 Ug/ml 吸收度代入计算得9.63ug/ml换算得混悬液中布洛芬含量1.925g/100ml七、 结论处方中9号处方为最优处方,且布洛芬混悬液质量符合药典标准。八、 讨论1. 布洛芬在混悬液中性质不稳定,调节ph=45效果最优处方中枸橼酸作用为絮凝作用且有ph调节剂作用。2. 甘油是低分子助悬剂,能增加混悬液的再分散性。精品.3. 黄原胶极易溶于水,且吸水溶胀,因此在配制时应缓慢加入水,防止外层黄原胶溶但内层未溶于水。4. 可压性淀粉不具有预胶化淀粉的作用,因此布洛芬晶型仍为长条型,没有包裹淀粉的保护层,存在晶体间的相互吸附,增大了部分的粒径。5. 在测定分光度时,应将混悬液充分搅拌,且每次在溶液中层取液,在实验时忽略了取液的深度,因此吸光度有波动。6. 标准曲线测定得到较大差异,原因暂时未知,可能两者中某一组存在操作错误。7. 处方制备时,不同的辅料添加顺序会略有不同的效果,实验设计中的效果是筛选后最优效果,混合时不易产生过大黏性且制备较为顺利。8.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使用前预热30分钟,测试结果才准确。九、 心得体会与建议通过此次试验,充分锻炼了动手能力以及实验设计改进能力,再独立完成从设计到总结的步骤后,我进一步了解了药剂实验所需的操作和科研素养。本处方中还有几个因时间未进行考察的变量(如甘油含量),而且作为产品中的防腐剂,调色调味剂也未添加,希望以后有机会,时间能更加充裕,完美此处方。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