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则材料的审题方法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47639423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则材料的审题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则材料的审题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则材料的审题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的类型,材料作文占大多数,尤其是2010年,18个作文题中材料作文占了将近三分之二,而审题立意也备受关注,因为它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如果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从学生的审题实际来看,现状不容乐观。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切实有效的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结合高考作文及近段练习过的材料,我谈谈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审好多则材料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求同法:如果几则材料有共性,审题时要进行分析,寻找材料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筐装的最满的大筐,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他喘了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金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来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分析:材料一从结果找原因可立意:不得是因为不舍;材料二先是不舍不得,后来得的原因是舍; 材料三是别人不舍不得,他已经把得和失的辩证关系搞清楚了.从材料的共性看,可以谈取舍有舍才有得;也可以谈知足长乐、学会放弃理性而又智慧地放弃才能得到最终的成功。例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面了。-泰戈尔2、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意大利)朗根尼西3、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德国)普朗克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以上三则材料都有一个关键词“错误”,可见,立意要围绕错误来写。但是也不能写刻意的犯错误,要注意辩证地看待错误。可以这样立意:有一种错误叫收获;犯错又何妨;直面错误,寻求真理。例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阿里巴巴规定自己的员工在销售中不允许给客户回扣。可是,有一次公司的一个销售冠军却违反了这个规定,他的业绩占公司销售的70。阿里巴巴最终开除了这个给客户回扣的销售冠军。因为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价值观。2、2009年,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对酒后驾车行为零容忍。这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拥护。3、香港廉政公署反腐的能力和效果世界闻名,他们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对公务人员贪腐行为零容忍。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以上三则材料有共性,就是对违反规定或原则的行为零容忍,换句话说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坚守原则。一部分学生在立意时只抓住了零容忍这个词,然后泛泛而谈,也知道找共性,但是没有抓准对违反规定或原则的行为零容忍这一共同点。二、互补法: 有些材料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互相补充,才是全面合理的,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法。 例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有自信心;材料“常问路”是说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的意见和指导。两者都很有道理,但都不全面,而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向别人虚心求教的精神。例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就上面两个名人的话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材料1抓关键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可以立意: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而材料2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表现。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个要求,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 立意总结: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样的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脚踏实地地苦干精神。例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 歌德2、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的真理,也比人云亦云的知道全部真理要好。罗曼 罗兰3、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许多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个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卢瑟福4、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以上的话启发我们把事情做好是有一定条件的。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以上四则材料都必须在“把事情做好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句话的统摄之下,必须看到, “一定条件”的具体内涵在四则材料中-第三和第四则材料突出合作的作用,第一和第二则材料突出独立的重要.独立与合作并不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因此立意时应围绕二者的关系来写,千万不能只写一方面.比如可以谈合作中要学会独立。三、求异法:几则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深度的立意。例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以上五个材料的共性是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挖掘深度会发现材料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例八: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1、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最近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要求: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立意分析:材料1创作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不能重复自己或别人,这种重复是可耻的抄袭。材料2强调的是要夯实基础,勤学苦练基本功,即反复实践、锲而不舍。二者有共性即重复,深入挖掘可以立意:简单重复,只能泯灭自我,失去未来。走向成功的重复是要夯实基础,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 以上是多则材料提炼观点的三种最常用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是在熟练掌握单一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审题时先审好每一则材料,然后再把几则材料看作一个整体,最后再运用恰当的方法总结出立意。相信如果方法得当,材料作文的审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3、异中辨异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3 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例4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2011-04-14 08:36:44) 1、求同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处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再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如:(200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觉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成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题目有三则材料,要求中明确的提出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找准角度,就是要找出三则材料的共同点,这三个材料讲的故事都与发明、发现有关,而这三项发明发现都与他们个人的人生遭遇有关,都是生活中遇到了某种坎坷或难题促使他们产生了破解的想法,经过主人公的一段努力探索,终于破解了难题,带来了新的发明和发现。因此材料包含的机理是:矛盾的发现解决问题的出现探求。面条供不应求和污渍洗不去,都是矛盾、问题。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它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方便面和干洗机的发明就是矛盾和问题的最终解决。这就让我们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可以写生活的需要是科学发明发现的原动力,当然还可以写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如果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可以写矛盾的相互转化,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关键是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要抓住转化的契机,变坏事为好事,变不利为有利。同样的困难,同样的难题,生活中许多人都会遇到,但为什么我们不是那个发现者呢?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转化的契机就是要求我们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就会有新发现。还可立意为: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情包含大道理、机遇与挑战并存等。另外,3个小故事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看你是否能抓住机会,善于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善于思考,善于问为什么,善于求知求真,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并且付诸实践,这是成功人士的基本能力。2、求异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作文的立意所在。如: (200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款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但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治疗了。华南农大学生小李和同学们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纷纷给小李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两则材料都说的是资助贫困学生,第一则材料中丛飞资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知恩不报,没有学会帮助别人。而第二则材料中受资助的小学生却懂得知恩图报,学会了帮助别人。这就告诉我们: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而只接受资助,不想尽任何责任,这是道德的缺失,这样的捐助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便是作文的立意点。3、辩证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互对立,且各则材料的观点都有道理,却又不全正确。对这类材料,不能简单地肯定某则材料的观点,或否定某则材料的观点,而应作辩证分析,归纳出一个辩证的观点,作为作文的论点,论述时突出一个方面,不能平均使用笔墨。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去做一件合理的事情,从此你的工作、生活都会有奇异的色彩。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或许免不了终生吃苦,但我们应该活精彩。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对这类材料,应作辩证分析,归纳出一个辩证的观点。就这组材料而言,爱因斯坦的观点:做好一件事而精彩,普通人的观点:终生吃苦,活得精彩。由此我们可以找出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吃苦做好一件事活得精彩。可见,吃苦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做好一件事又是活得精彩的前提。据此我们可以引出这样的观点:我们不但要用吃苦精神做好一件事,获得精彩,我们也要用吃苦精神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我们可能终身吃苦,但我们一生都活得精彩。4、综合分析法 有的多则材料,各则材料的内涵不相同也不想反或相对,却都有片面的一面,如果偏于一点立论,文章势必片面而缺乏说服力。这类材料就要用综合分析法,将各则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如:(2010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环境总是充满好奇,从而不断体验,发现食物,躲避危险,顽强地生存下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示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第一则材料写一条热带鱼,点明了环境的巨大作用,即环境可以造就人。第二则材料写狼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不断体验,从而顽强生存下来,强调了内在动力的重要性。第三则材料写的是外在评价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围绕“环境”“内在动力”“外在评价”三个方面分别立意,分别谈三者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或作用。也可以把材料看做一个整体,谈人才成长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环境、内在动力、外在评价方面,不能单独强调某一方面或忽视某一方面。以上几种方法,往往要综合使用,因为材料的组合关系有时往往几种兼有。【强化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玫瑰说:“我只有在春天开花!”日日春说:“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在审读上面的材料时,首先要审明材料蕴涵的观点、态度。“我只在春天开放!”中的“春天”,代表美好的时期,“只在春天”隐含着与“春天”相对的“夏天、秋天和冬天”。既然此话中的“春天”代表美好的时期,那么,“夏秋冬”就代表“不美”的时期。分析到此,“玫瑰花”的生活态度就显露出来了:在美好的时候开放,而在不美的时候就不开放。换句话说,象玫瑰花这样的人只有在优越的条件下才能快乐地、幸福地生活,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之中。而“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是说,只要“我”开花,外部环境不管是春天,还是夏天、秋天或冬天,在“我”看来,它都是美好的。说得更明白些,象日日春这样的人,只要他生活着,不管生活怎样,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合理的、美好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以物喜,以己悲”。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就明确地显现了出来:消极、悲观、低沉和积极、乐观、向上。两种人生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看出命题人的观点,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由命题人的观点态度可以进一步推论:人生观决定人生命运。以各个角度的观点为基础,可以引出很多话题,如:微笑、态度、心态、命运、乐观与悲观、幸福与痛苦、心态与生活等等。2、(200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材料的中心形象是兔子,中心事件是大家对兔子游泳事件的评判,立意的角度就此展开。对兔子游泳事件,材料中的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分别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野鸭认为兔子好长时间没有学会游泳,是因为它的主观努力不够,反言之,只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兔子就会学会游泳,在这里,野鸭强调的是,只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青蛙认为与其训练兔子去游泳不如训练兔子的奔跑,强调的是发挥特长,扬长避短的观点。仙鹤则从生存的角度,强调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克服弱点也要发挥优势的观点。三种观点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可供选择和挖掘的角度很多。野鸭,青蛙,仙鹤,三个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选作自己立论的角度,比如说选野鸭的角度,可以谈抗震抗灾谈奥运,只要有汗水,就会有希望,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如果选青蛙,可以谈兔子不会游泳就不要跑到河边,跑到适合自己弹跳的地方,就不会被狼追到。如果从仙鹤的角度来谈的话,可联系现实,技多不压身,多一种长处,就多一种生存的本领,在竞争激烈就业难的今天,不仅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更要克服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或者,三合一,把三种观点综合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优势要发挥,弱点要克服,还要付出主观努力,但一定要注意,观点一定要集中,不能多而杂乱。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