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材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755605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爱弱势群体 弘扬志愿精神”综合实践服务团申报材料共青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委员会2010年10月前 言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城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让年轻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了解基层,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认识到只有在实践中,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并在社会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可以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作为大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困难重重。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扬长补短,才能适应社会残酷的竞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时代命脉,弘扬道德新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宣扬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此,在学校团委及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的积极倡导下,我们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 录摘 要4团队简介5课题研究背景7甘肃会宁简介9实践目的12日程安排14活动成果展示15活动一:“爱心寝室”活动15活动二:图书募捐活动18活动三: 红军长征会师旧址参观活动21活动四:支教活动23活动五:社会调查26活动六:支教总结汇演28活动七:六省高校实践队联合交流会30社会调查报告32个人总结57总结反思112新闻报道114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申报表115摘 要为迎接我校建校80周年,弘扬 “为人民服务”的志愿精神,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关爱西部老区弱势群体,我们利用暑期时间做了关于甘肃省会宁县农村教育、家庭养老的社会实践及调研,以此来研究革命老区建设的光辉成果,并解读会宁教育精神的实质,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时期的会宁,新形势下的会宁教育。同时我们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能力。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发展教育的30年。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在国家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会宁教育跨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走向了辉煌,好评如潮,声名远播。会宁教育中的“三苦两乐”精神和会宁教育现象也广为人知。我们此次活动立足当地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情况,通过支教、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和当地教育、家庭养老的现状,为革命老区尽点微薄之力。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老区发展。团队简介1.团队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赴甘肃会宁暑期社会实践队2.实践主题:关爱弱势群体 弘扬志愿精神 情系留守儿童 关注西部教育3实践地点:甘肃省会宁县四方吴乡中心小学4、指导教师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 刘金龙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 张鹏 5. 团队人数:19人6.人员组成:经济管理学院: 李志龙 梁峰杰 詹强 黄敬隆 吕萍 张榕 刘志超 徐巍 马嘉雯 周鹏飞 田川 孙占通信工程学院: 高鹏计算机学院: 张佳斌 顾娜 姚尚机电工程学院: 史纪涛微电子学院: 高志峰人文学院: 陈燃备注: 陈燃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参加在会宁的系列活动,但设计制作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并做了复杂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和总结,是我们团队的一名优秀队员。7.队员详细情况主要成员(包括团队负责人)姓 名所在学院专 业年 级李志龙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08级梁峰杰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08级詹强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08级黄敬隆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08级吕萍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08级张榕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08级孙占经济管理学院金融08级徐巍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08级田川经济管理学院金融09级刘志超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08级马嘉雯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08级周鹏飞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08级高鹏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08级张佳斌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级顾娜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级姚尚计算机学院教育技术学09级史纪涛机电工程学院机械08级陈燃人文学院英语08级高志峰微电子学院微电子学09级课题研究背景国家十一五计划把农村发展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而教育是一切的奠基工程,在国家层面,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国家富强的希望;在个人方面,它是宪法规定的每个人都平等享有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却有许多的孩子,因为贫困被迫离开魂牵梦萦的教室,为了赚取少得可怜的一点钱去打工。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由于长期脱离父母的监管,缺少必要的监护和关爱,留守儿童生活、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各有2000多万,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原本拥有着十分优秀的成绩,他们原本可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使得他们对未来产生迷茫,或许他们就因此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根据2005年全国1 %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 ,2000 年我国农村 5 - 30 岁的独生子女已经超过 4400 万 ,独生子女父母人数已经接近9000万 ,其中40岁以上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人数已经超过 1500 万。农村双女户有 1000 多万户。这预示着 ,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 ,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养老需求的大潮将至。因此 ,当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开始逐渐进入老年的时候 ,他们的养老问题以及与他们老年生活密切相关各种社会保障问题显然是迫切需要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以上问题,我实践队成员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义务教育方式、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讨。甘肃会宁简介会宁县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在兰州以东150公里处。该县南接通渭县,北与靖远县毗邻,东靠静宁和宁夏的西吉、海源两县,西边有定西县和榆中县。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下辖29个乡4个镇,357个村(居)民委员会,26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到了58万人。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宣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会宁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以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闻名,年均降水量340毫米,年蒸发量却有1800毫米;会宁穷,工业所占比例极小,农业发展完全靠老天下雨。但会宁的教育在白银市来讲,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较好。因为会宁是一个大县,所以学生数量比较多,但是县级财政跟不上去,各类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尤其体现在校舍、师资这两点上。由于会宁地区的地貌特点,交通不便,大山深处的小孩子上学比较困难。前些年为了普九,曾经对学校的布局进行了调整,裁撤了一些学校,合并了一些教学点,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一些村子里的孩子由于远离小学,适龄儿童不能及时上学,好多家里面就让大孩子等小孩子,姐姐等弟弟妹妹长到能够上学的时候,和弟弟妹妹一起去上学。这样一来就出现不少大龄学生,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会宁地区的师资缺乏现象也很严重。虽然尊师重教,虽然各级政府比较重视教育,但是会宁地区是养人不留人,师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多数农村学校仍以农村代课教师为主。2006年末统计数据显示:会宁县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885人,比上年增加267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726.6万元;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9400人,比上年减少31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63.4万元;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2023人,与上年持平,支付基本医疗保险金200万元;全县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到8800人,发放生育保险金5.76万元。为农村居民9338户、42020人发放保障金151.6万元;为五保户2057户、2057人发放保障资金123.42万元。2009年,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它将给当地养老困境带来很大的改观。 据当地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当地19.8%的家庭去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据了12.8%的比例,2000-3000元的家庭有17.4%,毛收入3000-5000元的家庭比例是14.0%,收入在5000元以上相对来说比较多,占了36.0%。而医疗费用对当地一个简单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十分沉重的负担。又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当地家庭因病致贫的现象甚至说可以普遍。“看病难”在很多人很多家庭身上都有所体现,而且当地十分缺乏有效的医疗急救制度和措施,对于一些患有急性病的患者来说,几分钟的急救措施可能就意味着自己生命的延续。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自古以来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96人。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近4万人,其中,获得学士学位1万多人、硕士学位1000多人、博士学位200多人。会宁教育的“三苦两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精神享誉省内外,赢得了“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称誉。 实践目的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实践团队为了能更直接地了解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并给他们带去一些我们的问候和关怀。我们决定走进国家级贫困县甘肃会宁,深入了解西部农村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支持革命老区的发展。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通过开展支教活动等方式,给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关爱,带去最新的知识信息,给他们学习上的指导,并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能够为当地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做出点滴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牵线搭桥,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及慈善机构,为贫困地区学校的建设、学生的成长寻找社会的帮助。同时,针对当地计划生育家庭严峻的养老问题,我们也将进行进一步地调查和思考。为此我们以“关爱弱势群体 调研农村养老”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抽样专访等形式对当地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希望根据调查数据,利用适当的模型,对当地计划生育户与非计划生育户养老需求和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对当地计划生育家庭的农村养老问题达到较深的认识,并提出可行的建议。针对当地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我们通过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式、效果现状的比较以及影响农村家庭教育和学校方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及学校方式,以确保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当地留守儿童的严重问题,我们设置问卷,着重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及这种内心情感变化在其外在行为的表现;了解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时情感的需求;了解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是否及时有效,且满足儿童的需要等问题。日程安排5月20日30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初步构思活动方案、做好爱心寝室活动6月1日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确定项目指导老师、联系当地政府6月6日1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填写团委暑期实践立项申报书6月11日14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向学院提交申请书6月15日1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系学院团委、咨询相关审批事项6月20日7月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细化相关策划书,包括个人授课计划、调查问卷等7月3日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打印相关文件资料(当地较贵)7月1011日火车乘车赴甘肃会宁7月11日12日会宁县捐书献爱心活动7月13日会宁县参观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活动7月1314日会宁县蔺家湾小学团队代表赴当地小学做前期接洽7月1422日会宁县蔺家湾小学在实践地开展实践活动,支教、调研7月23日会宁县蔺家湾小学与当地师生、村民座谈,以上已建立长期帮助体系并离校7月24日会宁县走访县团委,电视台7月25日会宁县在会宁电视台制作图片新闻7月29日会宁县参加会宁学子实践活动交流活动活动成果展示活动一:“爱心寝室”活动活动时间:5月10日5月26日活动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人员:全体实践队队员、爱心社、素拓协作社活动简介: 5月20日,我们西电赴甘肃会宁实践队在竹园餐厅东门,举行了“为甘肃会宁贫困儿童寻求一对一爱心资助”的“爱心寝室”活动。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甘肃省会宁县四房吴乡蔺家湾小学的20名贫困儿童寻求资助;另一方面是作为实践队的前期活动初步整合团队。此次活动的形式为一对一爱心牵线,即一个寝室(也可以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一起)与一个孩子结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给予孩子以适当的帮助。 前期的活动准备中,我们收集整理了二十个贫困小学生的基本信息,将每个孩子的情况写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简介,并将其制作成册;同时,制作了十张彩印版海报和三张手写海报;制作并打印了200份“爱心寝室”活动倡议书;制作了活动爱心人士登记表。活动当天,我们主要采取海报宣传、发放倡议书和现场讲解相关情况等形式宣传我们的活动内容,以此来寻找爱心资助者。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宣传和我校学子的热情关注,在活动结束时已为那些急需帮助的儿童找到了25名(已经确切表示愿意资助的)爱心人士。更让我们为之感动的是,还有更多的我校学生在对我们整个实践活动做了深入了解后,非常愿意参加我们后续的活动,甚至参加我们实践队,希望能够亲自为那里的孩子带去一份温暖,我们也衷心的期待着与他们的合作!这次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我们实践团队的理念,也唤起了同学们对西部贫困、留守儿童的关注,唤起同学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让全体队员对这次实践活动的定位更加统一,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开展活动做了铺垫!“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经过这次的活动以及大家的总结及交流,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只要我们献出一份满满的爱心就一定能换来别人一个幸福的微笑;只要我们是用着一颗爱心做着有关爱的事情,就一定有人愿意和我们站在一起;只要我们相信我们所做的这样一件事是有意义的,很多人也会相信和支持我们或许我们不能像雷锋一样每时每刻帮助他人,但我想我们只要心存一颗热心,时刻关注到祖国的某个角落某些弱势群体,我们就已经是在进步着;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自己作为大学生应承担的一部分社会责任;当然这样一个活动,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记得在活动刚开始的半个小时里,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虽然我们努力地给路过的每个学生讲解我们的活动,但是真正关注我们活动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一直没有人表示愿意结对帮助孩子的人。就在这时,我校经管院团委的刘老师路过时看到了我们的难处,他走过来鼓励我们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建议我们不要灰心,好好干,并承诺愿意以经管院团委的名义资助若干贫困儿童暖暖的几句话,让我们再次信心满怀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团队表达对团委刘老师深深的谢意和深深的敬意!最后,我们向关注此次活动、资助贫困孩子的所有同学,说声谢谢,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你们的爱心更是给贫困儿童最大的慰藉!在这里我们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爱心活动中来,为那些需要关爱的孩子带去自己的一份爱心!让每个人心中都有爱,让我们用爱感动身边的人,让我们用爱拥抱世界活动二:图书募捐活动活动时间:7月11日7月12日活动地点:甘肃省会宁县县城参加人员:全体实践队队员媒体支持:会宁县电视台活动简介:“一本书,一份爱,一个梦想”图书募捐活动7月12日,由我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赴甘肃会宁实践团队发起的捐书献爱心活动在会宁县城展开活动具体时间是8:0018:00,地点在花苑小区和天润苑小区,十八名队员全员参加,由于准备得比较充分,总共为乡下的孩子筹集到700多本图书。作为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是这样想的,作为一次社会实践,目的就是为山村的小学生带去一些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帮助,所以我们都认为筹集一些书带给他们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这么一个活动就确定了,但又想到大学生没有什么小学生可读的书籍,所以我们就决定在支教活动开始前的两天,我们在会宁县城里举行这个活动。然后在考虑活动的可行性时,我们是这样想的,如果城里人不是很理解我们这个活动,只有十几个人捐书,平均每人捐34本,那也要五六十本,带给乡下的孩子就是平均两人一本,那如果运气好一点能捐来一百多本,就已经是每人一本了,当然,由于我们准备得比较充分,再加上学生特别的热情,我们一天下来就筹集了七百多本书,还有很多的报纸,一些文具和书包等。通过我支教队全体队员齐心协力的宣传,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积极参与其中,争先恐后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也许一本书的影响很小,但是千千万万个一本书却汇聚成了知识的堡垒;也许一个人的爱心有限,但是涓涓细流,定能汇聚成一片爱的海洋。活动过程中,会宁县电视台的记者得知了我们的活动后,进行了报道,并为捐书献爱心的孩子们进行了跟踪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力。那天我们收到捐赠的旧书不仅数量很多,而且活动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我们还清晰地记得,早晨八点刚过,便来了第一个剪着短发的小女生,她叫王晓利,是东关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孩子,捐了四本书;我们还记得,除了前一天道到的前期宣传人员,其余都是活动当天七点到的,但大家毫无怨言,都把一晚的坐车的劳累抛在脑后,八点就投入了捐书活动;我们也记得,小区管理员同志,不是很理解我们的活动,想干我们走,最后在我们推心置腹的真诚的感动下,他终于理解并接受了我们的活动;我们还清楚的记得,年龄最小的捐赠者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由他八岁的表姐领过来,当他很郑重的把一本连环画交到我们手中时,他脸上那认真而自豪的表情让我们无比感动;我们还清楚的记得,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妈妈,一下子捐了三十几本书,我们恳请她留下姓名时,她只是摆摆手微笑着走了;我们还清楚的记得,快到七点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天气变得特别冷,我们的队员个个都穿着短袖队服,虽然都冷得直打哆嗦,但是一直坚持到八点活动结束才收拾桌椅,离开小区很多很多事情,现在一想起来我的心里还是暖暖的。 因为花苑小区的居民比较多,我们把捐书的主要力量都放在了这边,十多名队员轮换着组织活动,这就苦了天润苑小区的几个队员,还清楚地记得他们分别是詹强、刘志超、高志峰几个,加上前一天都在学校这边准备材料,火车上也是一夜未眠,一直到捐书当天的下午三点多才给他们倒的班,连续三十多个小时没休息,但三个人都一点没有怨言,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想为乡村的这些孩子做更多而这就是我们的团队,我们优秀的队员。活动三: 红军长征会师旧址参观活动活动时间:7月13日活动地点:甘肃省会宁县县城参加人员:全体实践队队员活动简介:红色的足迹完成了首站活动会宁县的爱心捐书活动,2010年7月13日,我们实践队开始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二站红色圣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进行了参观学习。会宁是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的会师地点,是伟大长征胜利结束的标识。在这里,我们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和会师门,深受感染,受益匪浅。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纪念馆,馆内有200多件珍贵文物,400余幅图片、电文、图表。进入馆内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赫然伫立的人物组雕9位伟人铜像,他们分别是任弼时、贺龙、彭德怀、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伯承、徐向前,这9位伟人神态各异,精神抖擞,让人肃然起敬。纪念馆里许许多多文物承载着当年的各种动人故事:红军长征路上穿的草鞋和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御寒的羊皮袄让我们联想到当时艰苦与恶劣的环境;导游同志给我们讲了小红军为了就小孩光荣牺牲的故事让大家感动不已;军民鱼水情硅胶塑像更体现了红军与群众不离不弃、互帮互助一齐抗敌的动人情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是唯一三塔环绕的设计,三塔分别象征着一、二、四方面军,一共九层,在第十层合为一塔,标志着10月长征胜利,到十一层结束,全塔总高33.33米,这一循环数字意味着的中国共产党无限的业绩与未来,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光辉灿烂的明天。三军于会师门舞起了各路的旗帜,标志着会师顺利完成。在广场的中心,是“地球上的红飘带”雕塑,颇有生机,鲜红的飘带环绕着人民与党,象征着党和人民永远在一起,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红军长征,飘荡着一曲曲动人的颂歌;红军转战15个省,浸透着红军战士的热血。是什么力量把成千上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他们明知征途艰险,却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推动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参观完了红军长征会师旧址,但那大气磅礴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那一件件饱含血泪的长征文物,那一张张反映那段光辉岁月的图片都深深的收藏在了我们的心中,我们所有队员也都决心带着这份感动去做好我们接下来的支教活动,在实践中发扬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长征精神。活动四:支教活动活动时间:7月13日7月23日活动地点:会宁县四房吴乡中心小学参加人员:全体队员媒体支持:会宁县电视台活动简介: 这是我们实践最主要的部分,是我们所有队员付出最多,收获最多的一段经历。 在从7月13日至23日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中我们按照当地教学实际,为了突出重点,帮助孩子们提升文化课方面的基本功,设置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并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专门的老师,老师们在辅导其完成假期作业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趣味教学的尝试,结合素质教育要求,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精彩新颖的课程,给农村教育带去了新观念,给同学们带去了新思想。同时,为了激发孩子们探索世界、崇尚科学的激情,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我们还设置了地理、历史、书法等课程,向他们讲授了一些基本的科普常识和一些卫生常识,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我们还开设了健康教育、爱国教育、外面的世界等一系列讲座。在重视文化课程教学的同时,我们从孩子们的天性出发,努力利用有限的资源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保证他们在认真学习之余,也能快乐地享受童年的乐趣。主要有组织观看电影、举办演讲比赛。我们分别在两个年级组织观看了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影片以甘肃省庆阳中学生李勇的真实事迹,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农村孩子石娃自小丧母,与父亲和姐姐相依为命。转眼间,石娃七岁,姐姐十二岁,石娃该上小学,而成绩优异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贫,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父亲便用一把铜勺决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学,姐姐则不得不中途辍学。一日,石娃上学路过马莲河,河水因暴雨涨起,淹没了自己的同学,所以自己逃回家逃课3天,被父亲打了一顿,后来父亲送他去学校,走到河中央石娃却哭了,所以父亲将他背过了河,一路告诉他一定要好好读书。石娃上初中后,姐姐为给家中节省开支,不得不早早出嫁,并从男方出的的彩礼钱中挤出一些钱来供弟弟上学。石娃刻苦读书,在全国化学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夺得一等奖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考取省城师范学校。但此时,父亲却在干活时不幸摔伤,导致瘫痪在床。重病缠身的父亲为了让儿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学,不想成为孩子的拖累而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石娃为了既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学业,决定背起爸爸上学。清晨,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石娃背起父亲,带着简单的行李,告别了他生活了16年的家乡,走上了去省城读书的路。迎着朝阳,向前走去。一个山区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躯背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生病的父亲,他背负的是一个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在孩子们所写的观后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对于石娃勤奋求学的感触,同时也展示了那么多美好的想法,给了孩子们一个充分扩展自己思维的天地。我们还组织了各年级的演讲比赛,鼓励孩子们战胜自身的恐惧,勇敢地在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们的努力下,所有的孩子都参加到了我们的比赛中,展示了自己的观点。这对于一向比较害羞、内向的农村孩子,这是多么大的挑战,也是多么大的成就呀!我们以参与有奖的方式,鼓励每一位同学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敢于表达,勇敢地面对,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活动五:社会调查活动时间:7月14日7月22日活动地点:会宁县四房吴乡参加人员:全体队员活动简介:在和当地老乡充分接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们“关爱弱势群体 弘扬志愿精神”的主题,我们还进行了“关爱弱势群体”系列问卷调查。为了了解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所产生的孤独感、无助感,及这种内心情感变化对其产生的外在变化和影响;父母外出务工后,亲子亲密关系的变化;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时情感的需求等问题。我们希望以留守儿童及相关群体为研究对象,全面展示农村留守儿童多元的生活世界,揭示当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成长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针对当地计划生育家庭严峻的养老问题,我们也进行了调查和思考。为此我们以“关爱弱势群体 调研农村养老”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抽样专访等形式对当地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希望根据调查数据,利用适当的模型,对当地计划生育户与非计划生育户养老需求和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对当地计划生育家庭的农村养老问题达到较深的认识,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在对学校所在地的居民进行了家访和详细的调查之后,我们了解了当地的一些基本状况,并最直接最根本的接触到了会宁教育的实质精神,接触和体会了留守儿童所面临的苦难,这些走访让我们感触颇深。于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了专题采访,整理了许多资料,以便后期宣传和寻找帮扶人士。活动六:支教总结汇演活动时间: 7月22日下午活动地点:会宁县四房吴乡中心小学到会人员:校长、学生家长代表、全体队员、全体学生会议简介:即将离别,大家心中都有许多不舍,还有好多的话想和家长、老师、孩子们说说。于是我们举办了这次总结汇报演出,邀请了学生家长代表和校长参加,也是对我们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会议先由校长致开幕词。老校长把我们热情的介绍给家长,并最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对于我们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给与了充分肯定和祝贺。对于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接触到的给孩子们和当地教育带来的变化详细阐述了一些,很让我们感动。接着由我们队员介绍我们此次活动的始末,各位家长和孩子们听得都很入神,连连鼓掌。接着,学生家长、学生代表、支教老师代表依次发言,孩子们稚嫩的声音给了我们无数的感动,而一位位朴实、善良的家长那不断的谢谢让我们的泪水只在眼中打转。紧接着就是文艺演出,虽然天公不作美,一直在淅淅沥沥的下着雨,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和老师联欢的热情,整个演出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孩子们快乐的舞蹈,小学版的卖拐,诗歌朗诵,大合唱,这片寂静的土地上,响起了一片片的掌声与一阵阵欢笑声。就在演出即将结束的时候,一阵大雨突然袭来,而此时的节目是将我们实践队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为了给孩子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在磅礴大雨中,我们十八位老师进行了歌曲大连唱,感恩的心、相亲相爱一家人让世界充满爱,一首首真挚的歌曲传达着我们的依依离别情!在泪水和雨水的交织中,这次实践活动圆满的结束了。他们都说明天还会来送我们走的!而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答应等着他们。 活动七:六省高校实践队联合交流会活动时间:7月29日活动地点:会宁县会师景园参加人员:上海市复旦大学,湖南省湖南大学,湖北省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赴甘肃省会宁县暑期实践队部分队员媒体支持:会宁县电视台“祖厉涛声”栏目组活动简介: 7月29日晚上9点,我们六所高校组织的联合实践活动终于圆满落幕。作为支教系列活动之一,我们队组织并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主要有三个目的,其一是和别的大学的实践团队共同建立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其二是和当地的老百姓有一个很好的互动及交流,让他们知道有我们这样一个团队;其三是和当地的机关部门及媒体有个很好的接触,扩大我们团队的影响力。联合实践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我们还是很出色的完成了我们的以上目标,为期一天的活动,不仅和各大高校的实践团队交流了实践经验,分享了新得体会,还得到了当地各公司的大力赞助,受到了当地电视台的全程报道,也受到了县委教育部和县团委领导的亲切指导,县团委副书记刘添鹤老师和县教育协会秘书长马骥彪先生的到来,更是让我们感到了县委领导对我们这样一个活动的重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我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每年都有大学生实践团队在会宁进行社会活动,但很少有联合的社会活动,影响范围小,力量单一,因此,组织联合活动,旨在加强各地大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示暑期实践成果。社会调查报告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方式现状问卷调查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摘要】农村基础教育面广量大。作为教育的始发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值得重视,在农村,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薄弱,教育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基于200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爱弱势群体 弘扬志愿精神”校级示范型团队暑期实践问卷调查,对甘肃省会宁县农村小学现施行的教学模式的整体评估,以及不同地区农村小学基础教育模式和所存在问题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关键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实践;甘肃省会宁县;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教育教学方式。【课题背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城乡的真正普及,我国教育建设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明显改善。国家不仅免除了初中小学生的学杂费,还免费为其提供教材,而且特别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予以补助。但是,在偏远的乡村地区,教育依然还很落后,为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教育现状,我们开展了关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方式现状的社会调查。在经历了农村教育,目睹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方式存在的不少了令人忧虑的问题。办学意识落后,教育目标模糊是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已有多年,但现今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却并没有过多的改变。教师们的“死教”,学生的“死学”。一切都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要。就拿我的家乡甘肃会宁县来说吧,被广为传颂的“状元县”的美丽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让人的担忧。在“学校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的“三苦精神”的萦绕下我一步步地走到现在,虽有些许成功,但回过头来想想。我还是失去了好多好多,我有坚苦不拔的意志,我有执着向上的学习态度,我相信我会成功。但是,我们没有兴趣爱好、我们没有创新意识、我们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失去了好多。这就是我,一个纯粹的在农村教学制度下孕育出来的学生。其实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农村中学教育的情状还是得到了很到的改观。还是说会宁,在这几年里,每年的高考上线人数总是排在甘肃省前列。这对一个小小的贫困县来说,是有点传奇色彩。但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生源质量总体偏下,其实总的人数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殊不知那些辉煌的背后有多少人不得不放弃学业转而打工求生路,很明显的是,会宁的升学率确实很低。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质量。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未成年人身心素质的提高与完善。过去,我们较多地关注了城市家庭教育中的方式和方法。近年来,城市家庭教育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令人担忧。此次调查拟从当前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中出现的偏差及类型、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而小学教育是孩子接受的较正规的早期教育,是建立生活常规,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性格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就像一块融化了的铁水,将来可以打造出任何形状,而真正等到他冷却的时候,却很难再进行铸造。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因此小学教育的方式及成败在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话,到今天,这句话仍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反思。因为它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如何改善小学基础教育现状,营造一个良好的、全面发展的学习成长环境,将是学生、老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课题目的】通过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式、效果现状的比较以及影响农村家庭教育和学校方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及学校方式以确保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调查地简介】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面积为6439平方公里,2004年底总人口为58.33万人,其中:汉族占97%;回族、东乡族、藏族、满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占3%。全县共辖4个镇24个乡6个社区居委会284个村民委员会29个居民小组2039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地会师镇,西北距兰州市155公里、白银市180公里。 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土地构造复杂,多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积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便有1.07公里的沟壑。总体南高北低,东北角、中西部有海拔2200米的山塬和峰峦。南部、中部为山地,多属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北部多为川、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沟谷地阶地貌。甘肃会宁,中国西部的国家级贫困县,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却是西北的教育大县和甘肃省的“高考状元县”。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已经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当地政府介绍“状元县”经验时,常归结为“三苦”“学生苦学,家长苦供,教师苦教”。据会宁县教育局的统计,全县有中小学生14.8万多人,其中县城学生4.5万多人。大多数来自农村。【调查对象】当地小学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三类群体【基本情况】我们实践队十八人在十天支教时间内,分别对四方吴乡六个社和邻村一个社共计77户居民家庭进行了家访式调查,发放问卷一87份、问卷二92份、问卷三5份,收回有效问卷分别是87份、82份、5份。在此基础上,对四方吴中心小学校长老师,教务主任进行了专访,整理成了相关总结报告。还走访了当地教育局,了解当地教育基本状况,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分析汇报】2010年7月13日至22日,我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赴甘肃会宁实践队全体18位成员,在会宁县四房吴乡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在和当地老乡充分接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们“关爱弱势群体 弘扬志愿精神”的主题,为了更真实、更理性的认识会宁教育精神,同时得到可信的后期宣传资料,就当地教育现状,我们进行了以“关爱弱势群体 调研义务教育”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就会跟随当地学生赶往当地老乡家中,详细走访调查,得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整理总结如下。 在调查中,家长们有不到6%的对目前农村学校教育的现状不满意,有15%的还可以说得过去,其余79%的都表示满意。发现,表示不满的有90%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他们指出,老师学历不高,不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教学设施不达标,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有些老师教学方法不当,可能会让孩子厌学、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和孩子的作业太多,压力太大老师不负责任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他们都够切实认识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并且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家长的孩子们的学习都很优秀。针对家长对孩子有什么期望的调查中,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学业有成,不要再回到农村的占84%,8%希望孩子过得比自己好就行了,还有8%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适应多变复杂的社会。几乎全部的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非常那关心。很确定的说,不知道教育方法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希望老师管得更严格一点。针对调查问卷以及和当地教师的沟通中发现,其实,由于没有那个督促意识,家长的想法只是自己的想法,也只是自己的想法,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去教育孩子,但仅仅在两次考试后才意识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仅仅在家督促孩子写完作业是很不够的。农村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均存在着很大差异,文化程度高、知识分子型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的父母。经显著性检验,女孩和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症状相对较高,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是儿童少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发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子女的期望程度不如文化程度高、知识分子的父母要求高。家庭教育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统一的模式,就是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想着一定要让孩子读书,望子成龙,可由于受教育的限制,意识落后,没有很好的引导措施和教育方式,只能在这种传统下让孩子去读书。像是一个传统,一个风俗习惯一样的影响着农村的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他的固定性、不变性严重制约着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在调查中,孩子们72%的都觉得自己的任课老师很好,很优秀,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很好。有76.9%的学生对学校比较满意。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第一时间找老师帮忙的有50%,其他的问同学和自己的哥哥姐姐,这个在我们上课的时候表现得很清楚,同学们回答问题都很积极,争先恐后、之高奋勇的。这或许就是由于在会宁乡亲的潜移默化,和当地一直流传下来的尊师重教的传统影响下,山里孩子逐渐形成的这种在物质上毫无奢求,而对于精神上的渴望及其强烈的思维吧!正是这种植根于全社会心中的观念才那么强有力的支持着这座伟大的教育大厦,永远辉煌吧!地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学生很大比例的满意老师的教学方式,而且100%喜欢上课,这主要原因在于老师高度的责任感,正是他们的认真给了孩子寻求知识的渴望,引导他们在通向新生活的路上乐此不疲,同时,孩子们的肯定无疑是对老师的最大支持。在调查中,有59.8%的孩子读书是为了报答父母,25.6%的是为了改变命运,走出这深山。孩子们都知道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父母供自己读书是不容易的,他们都知道,父母的理想,就是不再让他们这一辈,再跟着他们的脚步,在这里一步一步地走下,这是父母的理想,也是孩子们的理想。而且在写自己的理想时,82个孩子中,说要好好学习考大学,以后报效家乡的就有41.5%,还有要当科学家的、画家、考上大学、音乐家、航天员、司机、医生、主持人、商人、昆虫学家、篮球运动员的等等,孩子们还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充满理想,是农村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渴望。 他们希望自己的梦想在这里起航。【问题与反思】 在看到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之后,我们能做的就是坦然的面对,然后寻求引发起的根本性原因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好办法,怎样的学校教育,怎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应该摈弃的,怎样的方式是应该发扬与支持的?使农村基础教育能够更好的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农村现阶段,家长学历水平较高的是少之又少,除了个别家长读了小学以外,更多的都不识字,独生子女家庭也并不多见。第一,由于学历水平低,教育意识的落后,教育孩子的观念不强,只一味的,单纯的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考个好的大学就完了,从来没有想着从家长个人身上着手,思考一下问题的所在,只是盲目的督促,把家庭作业写完就行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教给这些出了学校的孩子更多的东西,他们也想不到。这也是农村家长的悲哀之处,只能把希望寄托老师的身上。第二,由于农村的家长比较忙,几乎天天下地干活,和自家的孩子一块出去,差不多中午一块回来,没有时间去想法设法的教育孩子。第三,在农村,家长很大一部分都外出打工,有的父母两个都出去了,只留着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块,抑或爸爸出去了,留着妈妈在家务农,照料孩子。教育压力加给了那些留在家的家长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第四,由于受会宁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家长只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督促学生的学习上,而没有注重素质教育,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第五,家长和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很好的沟通,对孩子的不理解,使孩子孩子对于学习的叛逆性的加强,对学习有反感的意味。第六,老师的学历太低,虽然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但是在这几天的上课中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老师讲过的东西,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做,学生的问题虽然占很大的比重,但也不能排除老师的原因。年终的考核、同年级间的竞争,社会的舆论都给了老师很大的压力,“老师都很负责,都尽了全力的去教育孩子,只是由于能力的有限,效果不是那么的显著”,这是一位家长的原话。可能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第七,由于教育制度的落后,教师的来源存在很大的水分,比如靠关系之类等等。第八, 教师对自己职业没有很好的认识,只知道私利的养家糊口,挣钱过日子,而没有考虑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和以后对孩子的影响。通过对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研究,指出当前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中出现的偏差及类型,对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以确保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在长期的传统教育的熏陶下,不仅家长的思想观念的扭曲,同时也影响着下一代。学习是第一要务。不好好学习怎能走出这穷山沟?不好好学习怎能改变这种亘古不变的劳作方式?你们不能踏着我们的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那不会有好结果。【调差问卷】关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方式现状问卷调查 问卷一: 学生家长调查问卷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城乡的真正普及,我国教育建设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明显改善。但是,在我们这些偏远的乡村地区,教育依然还很落后,为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教育现状,我们对您关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方式现状的开展以下问卷调查: 家里孩子的上学情况 学历程度 1.您对目前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满意吗?( )A、不满意 B、满意 C.还行 .如果您不满意,您主要是对那些方面不满意?(可多选)( ) A、老师学历不高,不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B、教学设施不达标,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C、有些老师教学方法不当,可能会让孩子厌学D、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E、孩子的作业太多,压力太大2您认为对孩子来说的什么最重要?( ) A、身体B、学业C、思想品德 D.社会适应能力3. 您怎样看待孩子因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而被老师惩罚这件事情的?(多选)( ) A.老师不应该惩罚学生 B.孩子可能太贪玩了,没有好好学习 C.老师不应该布置那么多作业 D.老师做得对,就应该严格一点4.在教育孩子方面,您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 A、没时间教育孩子 B、不知道教育方法 C、夫妇意见不一致 D、社会环境不良5.您对孩子的学习情况( ) A.特别关心,尤其学习方法和过程 B.只关心考试结果的好坏 C.偶尔过问一下 D.从来不过问 6.要教育好孩子您认为老师应该怎样做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 7.您对孩子有什么期望? 问卷二:学生调查问卷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城乡的真正普及,我国教育建设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明显改善。但是,在我们这些偏远的乡村地区,教育依然还很落后,为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教育现状,我们对您关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方式现状的开展以下问卷调查: 你所在学校 你所在年级1.你对自己的任课老师的评价( ) A.很优秀,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 B.良好,课堂氛围较好 C.一般,课堂氛围一般,能完成教学目标 D.很差,课堂乏味2.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你经常是怎样度过的?( ) A.和邻居小朋友玩 B.帮助父母干家务活 C.看电视 D.写作业3. 平时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多吗?( ) A.很多,时常做不完 B.不是太多 C.很少,很容易搞定 D.几乎没有4.你希望自己在几年级开始学英语?( ) A.小学三年级或之前 B.小学四年级 C.小学五年级 D.小学六年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