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验收规定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4707831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验收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验收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验收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验收规定(试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验收是新一代天气雷 达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前的重要环节。本规定是新一代天气 雷达系统业务验收的基本准则,在验收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的业务 验收。第三条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必须通过业务验收合格,经 中国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批准,方可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第四条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验收工作由中国气象 局业务主管部门主持,由雷达站所在省(区、市)气象局组织。第五条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验收由雷达站所在省(区、 市)气象局向中国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 可组织业务验收。第六条 雷达站所在省(区、市)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业 务主管部门协商产生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中国 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和省(区、市)气象局协商确定,委员会 一般由5人左右组成。第七条 验收委员会委派技术组对验收材料进行审查和 对雷达系统进行检查、测试。技术组由3-5名专家组成。第二章业务验收的基本条件第八条 雷达系统安装验收后试运行一年或一个汛期以 上。第九条 雷达系统无故障运行连续累计300小时以上(有 关故障的说明见附件一),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无漏测。第十条 雷达在汛期处于全天候观测状态,对汛期天气过 程和非汛期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了完整的观测。第十一条 雷达站所在省(区、市)气象局应准备好新 一代天气雷达系统项目建设工作报告、新一代天气雷达系 统设备运行情况报告、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应用报告、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项目建设财务收支报告。第十二条 雷达生产单位应配合雷达站对系统设备进行 全面的检查、测试、维护。第三章项目建设情况审查第十三条 验收委员会应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 立项、雷达选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材料。第十四条 验收委员会应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雷达 观测环境(净空条件、电磁环境等)保护审批材料。第十五条 验收委员会应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雷达 系统相关的土建工程建设审批材料。第十六条 验收委员会应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 建设财务结算报告。第四章系统技术资料审查第十七条 技术组应审查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新一代天气 雷达系统设备情况登记表(附件二)。第十八条 技术组应审查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新一代天气 雷达系统配套设备情况登记表(附件三)。第十九条 技术组应审查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新一代天气 雷达系统主要工作仪表、备件情况登记表(附件四)。第二十条 技术组应审查由建设单位提供的 雷达天线馈 源海拔高度(精确到米),经、纬度(精确到秒)。第五章雷达性能参数测试第二十一条 技术组根据雷达性能参数测试项目及测试 记录表(附件五)用外接小功率计测试发射机发射功率,用 示波器测试脉冲宽度。第二十二条 技术组根据附件五中测试接收机噪声系数 的三种方法之一测试接收机噪声系数,用机内信号源测量系统 动态特性。第二十三条 技术组根据附件五用I、Q相角法、滤波法或 单库FFT三种方法之一对系统相干性进行测试。第二十四条技术组根据附件五对强度定标、速度定标进 行检查。第二十五条技术组根据附件五对雷达天线水平进行检 查。第六章 雷达运行环境检查第二十六条 雷达机房应具有通风和空调设备,室内温度 控制在1030C之间;天线罩内温度低于-30C的地区,应有 加热装置。第二十七条 雷达机房和控制室应使用金属门,窗上应加 设网孔不大于200mm x 200mm的金属网,门和网与建筑物内的主 钢筋可靠电气接地。第二十八条 机房地面铺设绝缘物质,防止静电或漏电时 对雷达、人身造成伤害。第二十九条 雷达机房应有防暴雨、大风、沙尘、腐蚀性 气体及有害物质影响的措施。第三十条 机房内必须有防火警报系统和消防设施。第三十一条 雷达站应具有防偷盗,防破坏等安全措施。第三十二条按照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2-2000)要求,雷达天线、基座平台应在避雷针保护范围 之内。第三十三条天线到机房的所有电缆应敷设在金属屏蔽 管内,金属屏蔽管和波导在穿经每层楼时,应与该楼层等电位 连接带进行电气连接。第三十四条 数据传输设备、管线、终端应采取有效的避 雷措施。第三十五条 供电系统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各路供电电压 符合设备要求。供电系统和其它附属装置的避雷措施应符合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2-2000)。第七章雷达应用及人员情况第三十六条 技术组应检查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电原 理图、系统维护手册、标校手册等。第三十七条技术组应检查雷达站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类 表簿。第三十八条 技术组应检查雷达基本产品正确性、合理 性。第三十九条 技术组应检查雷达产品作灾害性天气预警 的实例。第四十条 技术组应检查雷达资料和产品的存储情况。第四十一条技术组应检查通信环境与传输状况。第四十二条技术组应检查雷达站人员组成、岗位设置情 况。第八章附则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由中国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解 释。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从印发之日起开始试行。附件一 雷达系统故障定义说明(参照国军标GJB74A-98) 一、故障定级按照责任故障对雷达功能的影响程度,分别定为灾难故 障、一级故障、二级故障、三级故障。1、灾难故障对雷达或人员可能造成伤害的故障。2、一级故障丧失功能故障。此时受试雷达丧失全部或部分规定功能。3、二级故障性能退化故障。此时受试雷达规定监测的技术参数中有一 项或几项超出规定的容差。4、三级故障。轻微故障。是指这样一些故障:*辅助性或维修用分机的故障。*可以在不停机条件下于规定时间内迅速修复的故障。*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加权处理故障等。此时受试雷达虽然发生了故障,仍可全功能工作(规定允 许的排故时间除外)。5、故障加权为了既防止因试运行中偶然出现的三级故障拒收好的雷 达,又防止频繁的三级故障对受试雷达性能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本规定推荐对每个三级故障乘以0.3的加权系数,折算后 再计入总责任故障数。对总责任故障数中的小数部分,按4舍 5入处理。属于责任故障类的一级故障、二级故障和加权后的三级故 障的总和用于计算故障数。序号产品名称型号厂家数量出1天线罩2天线3发射机4馈线系统5接收机6频率合成器7机内通信系统8信号处理器9雷达监控分机10数字处理机、控制台11主用户工作站12打印机13电源机柜14天线铁塔15雷达软件16随机资料1718序号产品名称型号厂家数量出厂1柴油发电机2配电设备3空调设备4除湿设备5对外传输设备6稳压电源7UPS89101112131415161718附件五雷达性能参数测试项目及测试记录表1测试项目1.1发射机1.1.1发射机输出功率1.1.1.1外接仪表(随机仪表)测量测量仪表:小功率计型号:测量仪表连接损耗测量点至速调管输出口损耗: 定向耦合器耦合度(dB): 固定衰减器(dB): 测试电缆(dB): 其它(dB): 以上总损耗(dB):T ( H S)F (Hz)工作比P (W)P,(kW)112 发射脉冲宽度测试记录:1.2接收机1.2.1噪声系数以下方法任选一种方法1:测量噪声温度tn计算系统噪声系数nf次数Tn ( K)NF(dB)12345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290平均值Nf=dB(V2)2 - 1V1方法2:用机内噪声源测量系统的噪声系数 计算公式:N =ENF- 10lg测量结果:F2dB计算公式:N=10噎孔+1FgoV1 (V)为断开噪声源时的读数V1 (V)为接通噪声源时的读数N2 (dB)为计算机处理后的显示数N: (dB)为通过上述公式计算结果计算公式:方法3:采用机内噪声源,用y因子法测量输/(dBZ输出入值(dBm)测量次数L(dB)NF(dB)12345N = ENF 10lgK 1Y=10 0.1l测量结果: F平均值N =dBF、L为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1.2.2系统动态特性(机内信号源)用机内信号源输出的测试信号注入接收机前端,信号 处理器输出读数。测试数据:输入值(dBm)输出值(dBZ)动态特性曲线拟合直线斜率:拟合均方根:上拐点:下拐点:动态范围(线性精度1dB):1.3系统相干性以下方法任选一种方法1: I、。相角法:将雷达发射脉冲经衰减延时后送入接收机,信号处理器 对该信号I、Q值采样并送往微机计算相角,求出相角的平均 值用其表示为系统的相位噪声。测试记录:测量次数12345678910相位噪声()平均值: 方法2:滤波法:将雷达发射脉冲经衰减延迟后送入接收机,信号处 理器对该信号的I、Q值采样并送入1m/s左右宽度的滤波器 进行滤波,比较滤波前后的变化,求其平均值,用来表示 滤波前后的地物对消能力。测试记录:测量次数12345678910滤波前功率(dB)滤波后功率(dB)差值(dB).平方法3:单库FFT检验。测试记录:序号12345678910对消前(dB)对消后(dB)差值(dB)1.4定标检验1.4. 1对机内信号源回波强度定标的检验 定标参数:波长入(cm)脉宽T (*)水平波束宽度0 ( )发射/接收信号损耗(dB)发射机输出功率Pt (kW) 天线增益G(dB)垂直波束宽度平( )大气损耗S波段双向Lat取0.011dB/kmC波段双向Lat取0.016dB/km其它损耗(dB)计算公式:Z= (2.69 X 1016 入 2/PtT G20 甲)Pr R 2 Ls LatPr为输入接收机的功率(dBm )R为距离(km)L为除Lat外的总损耗注:对数接收机在计算dBZ值时还应加2.5 dB 测试记录:距离(km)注入反射率信号(dBm)、(dBZ)rfr550100150200-90Z1Z2AZ-80Z1Z2AZ1. 4. 2 对机内信号源速度定标的检验以下方法任选一种方法1:用机内带有多普勒频率匚的测试信号送入接收机,改 变多普勒频率,读出速度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V进行比较比较公式:七=1/2入fd (式中入为雷达波长)测试记录:序号fd (Hz)V1 (m/s)V2 (m/s)/V= V1V2(m/s)12345678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