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46130743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网络技术正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也必将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教育可简称网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网络德育(或称网上德育),简称网德育,网络心理教育则简称网心育,类推还有:网智育、网体育、网美育、网劳技等各育所组成。本文将扼要介绍网络教育、网心育的产生、发展与特点,以及电脑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产生与发展 在1892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课程目录中出现了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这个术语。当时的远程教育是通过邮寄的办法来进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相当于函授教育。最早的书信心理咨询相必是最早的远程心理教育,针对咨询对象来信描述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咨询人员以通信方式解疑答难、疏导教育。那时的书信心理咨询自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心理咨询,咨询人员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工作者。 随着电话的使用与普及,远程心理教育体系中又发展了电话心理咨询等类型。电话心理咨询是利用电话的通话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劝告和安慰的一种形式。非正式规范的电话心理咨询自然是随着电话的使用就开始了,而正式规范的电话远程心理教育如1960年美国洛杉矶自杀防治中心开始使用电话咨询。 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远程教育又发展为广播电视大学等类型。我国第一所电视学校是1960年3月8日开学的北京电视大学;1986年7月1日起中国卫星电视教育频道成功试播,10月1日教育频道第一次通过卫星电视向全国正式播出。远程心理教育体系中又发展了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介,为听众、观众或读者提供一些基本的心理教育知识,对受众提出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的宣传心理咨询。如新加坡广播电台为了帮助青少年解答生活中的疑难,从1985年7月5日起开辟了心录的焦点专题节目。我国的第一所刊授大学是1981年由山西青年创办的山西刊授大学,而利用报刊间接或直接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历史则较为久远。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并不年轻的远程教育得以焕发生机。1998年9月1日,湖南大学多媒体信息教育学院首次开学,这是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现代多媒体通信网,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教学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实时传送声音、图像、电子课件和教师板书,身处两地的师生可像现场教学一样进行双向视听、问答。Internet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与普及,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教育的模式,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显然也给远程心理教育以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搜寻检索,目前仅中文心理卫生教育、咨询类的网站和专业栏目就上千个。如我国首家大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简称心育网()。 二、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的界定及其特点 网络教育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手段来进行的远程学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总称。网络教育除学习学科课程以外,利用网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手段和艺术,也已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强烈关注。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更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长期的研究课题。 网络教育有教无类。我们把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性教育手段和措施,称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 网络教育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这不仅使得教育终身化成为可能,而且为教育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网络技术和网络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将提高教师更新教学内容的速度,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传授知识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网络技术和网络教育使学习个体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网络文化、网络心理教育将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网络技术还使得学校的科研、教学和成果转化结合得更紧密。由此可见,利用电脑网络来进行学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的实施,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1、双向性与异地性。网络具有实时双向传递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尽管不在同一地方,却可以像在课堂上一样进行对话交流,如有条件进行视频传输的话,学生和老师完全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对方。 2、灵活性与异时性。网络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接通网络来学习他感兴趣的内容。不像电视大学,你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打开电视接收老师的讲解。 3、广泛性与挑战性。当教师在网上通过网络与网员进行各种同步信息交流时,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教学班的几十、上百名的学生,而是社会上更多未曾谋面的学生以及家长和各方面的人士。这种远程教育所形成的评价氛围,要求教师对上网信息的设计、分析和研究要有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并有更准确的把握。网络教育突出了教育现代化与科技现代化的结合,使教师能在更加开放、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竞争意识。 4、主体性与主动性。网络教育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育人模式,利用电脑和其他信息传播手段,传送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信息,为广大的中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动手操作演示的机会。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我们将远程教育与学校面对面的教育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网上学生改变了以往在教学中的从属地位,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有效的媒体,自己动手,自由地选择老师和学习内容,并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之间建立起多向互动的学习网络。 网络心理教育除具有一般网络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其独特或具体的特点。 1、信息快捷,即时性强。网络心理教育信息传递快,具有迅速扩张性和强力渗透性的优势。教育的限时性好,可以为心理困惑者、心理障碍者,甚至是有自杀意图的人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 2、信息量大,准确全面。网络心理教育信息量大,联系广泛,心理教育信息准确全面,可以对不同地点、不同学派的心理专家的意见进行反复比较,避免受单方面专家因其自身知识或经验的局限性而影响心理教育效果的情形。 3、选择自由,隐密性强。网络心理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操作方便、简洁,节省人力资源,能有效地发挥心理专业教育工作者的作用,造福更多的青少年。网络心理教育的隐密性强,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不受限制,如同性恋、婚外恋、性错乱等特点的性问题和隐私问题。 4、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网络心理教育信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比信函、电话、报刊宣传、广播电视等心理教育更有优势。网络心理教育人机互动性强,可以突出青少年为主体的特点,有助于调动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也可进行同辈辅导、病友互助,加强人际沟通,充分体现青少年在心理教育中自我教育、自我帮助的本质特征。 网络心理教育是整个社会中心理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互联网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种高质量、高效率、超传统、高信息、高科技的崭新手段,将是21世纪发展速度最快的心理教育形式-心育在线。 三、电脑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的影响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网络、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就是要唤醒这种生命感和价值导向,唤醒这种善良的人格心灵。 (一)网络对青少年学习方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 以代表先进科技的电脑作为工具来传授知识,并由教育部门(如网校)来组织实施教学,层次较高、较规范,也较科学。 利用电脑通过自学获得知识。 2、消极影响有: 电脑不能代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交流,唤醒人格心灵。 电脑不能代替学生实践行为。 电脑不能引导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改正错误。 (二)网络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 观看影碟、欣赏音乐,进行游戏外,使得青少年的交流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扩展了个人生活。 网络生活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信心,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不断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2、消极影响有: 电脑游戏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和消极的诱导性。 互联网是不易控制的传播不良文化的渠道。 (三)网络对青少年思维方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 能强化青少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培养青少年的某些非智力因素中的优良品质。如耐心、细心、专业和恒心等。 能培养青少年养成利用现代工具去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2、消极影响有: 电脑单向度的工作方式不利于培养青少年多层次的逆向思维能力和随机思维能力。 电脑程式化的工作模式有时会扼制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创造力。 从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开发来看,电脑主要开发了人脑左半球逻辑思维能力,而对右半球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影响小。 (四)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 青少年由对人的崇拜转向对知识的崇拜,自主性增强,依靠性减少。换句话说:教师不再是圣人和知识的拥有者,青少年不再盲目崇拜教师的权威。 2、消极影响有: 互联网对教师的社会权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这本不是坏事,却助长了部分较幼稚的青少年对教师的不恭和狂亡自大,助长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歧视,错误地认为教师职业即将消亡。 (五)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 扩大了人际交往圈子,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交往使得人们的交往空间扩大,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为青少年个体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互联网的匿名性特点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及时释放和青少年之间的情感互助、朋辈心理咨询、同辈教育、心理支持提供了新渠道,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 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站点为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具有极大的意义。心理网站所提供的心理知识模块、心理测量模块、心理治疗模块、咨客-专家问答互动模块、求医问药模块、娱乐性模块、广告宣传模块等结构性内容,对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网络方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并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医院和心理医生的介绍及求医预约和了解心理健康研究动态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消极影响有: 网络也会引发青少年人际关系障碍。如青少年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人际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 网络也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如失恋、多角恋爱、婚外恋等),导致各种情感问题。 网络也会引发青少年的安全焦虑。如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暴力、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网上性爱、网络病毒等都给不少青少年带来不小的惶恐不安和无所适从。 网络还会诱发青少年的人格障碍,如攻击型人格障碍、退缩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网络对自制力弱、性格孤僻、度量太小的青少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较大。网上内容不适合青少年的不少,网上有吸引力的陷阱太多,如性游戏、色情网站、不良聊天室等,青少年一旦被网住, 往往会误入歧途-玩游戏或聊天甚至网恋,上瘾后必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课业。性格孤僻的青少年在网上找到知己,从而沉溺其中,远离周围伙伴,变得更加孤僻。网上(尤其是聊天室)三教九流,什么缺德的人都有,稍不留神就会被他骂得狗血喷头,中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和心理较不成熟,却又好胜,如果你度量太小和那些网骂计较起来就会大伤自身元气,于健康成长不利。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愿青少年别伤着自己,也不要去伤害别人,注重网上伦理和网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