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限时训练二及答案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4604498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二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二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二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晚练(二)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中,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A.引擎(qng) 水泵(bng) 马扎(zh) 匍匐(p) 褒扬(bo) 侮辱(w)B.发髻(j) 瓜蔓 (wn) 茎叶(jng) 撇弃(pi) 觇视(chn) 趿拉(t)C.肚脐(q) 骨气(g) 涎水(xin) 蕴藉(ji) 逡巡(qn) 鬈曲(qun)D.单薄(b) 气氛(fn) 累赘(li) 羁縻(m) 扼腕(wn) 繁冗(r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抱歉 凑和 漫不经心 误入歧途 下功夫B.眉梢 描摹 毛骨耸然 饥肠辘辘 三棱镜C.拖沓 纯粹 若即若离 穷形尽相 脚鸭子D.炫耀 拇指 锱铢必较 伸张正义 眼红膜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字眼的转换有时候是由于 :或者因为恐惧、厌恶,或者因为觉得说出来难听。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 。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 的好习惯。A.忌讳 功夫 必需 B.避讳 功夫 必须C.忌讳 工夫 必需D.避讳 工夫 必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最高人民法院微信负责人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在标题拟定上咬文嚼字,在内容上,传递法院的法治正能量。B.他还原了自己本来的身份,变为简单俊朗的大男孩,自鸣得意,充满魅力。C.今日,21名“民运”分子试图从香港混入内陆,被香港警方驱逐,他们便大闹机场,可谓穷形尽相,丑态百出。D.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敷衍应付,甚至有少数干部高高在上、摆“老爷派”,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我们写作要想到读者。任何虚张声势都无助于传达自己的感情,假话、空话、大话,必将引起读者的反感、不满甚至疑惑。B.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习惯老是倾向“套板效应”,这个人根本与文艺无缘,更谈不上创作出什么优秀作品。C.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探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为目的。D.文字借文学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对材料做适当的描写,但目的是为了突出材料的典型性,而不是追求故事的生动和形象。在叙述时必须突出材料中心与观点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体现论据的价值,对论点形成有力的支撑。一般来说,论据的表达要力求概括,言简意赅。论据的表述,还要突出重点,围绕需要证明的观点展开。我们还要注意论据的表达。有时候,同一个材料,往往蕴含了不止一个道理,可以用来证明不同的观点。引用事实论据时不必做过多的叙述和铺陈,交代清楚即可。A. B. C. D.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释】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桴:鼓槌。 栖鹘:宿巢的老鹰。噌吰:形容钟声洪亮。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窾坎镗鞳:击物声和钟鼓声。7.对下列文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微风鼓浪 鼓:振动,这里有激起的意思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虽:连词,即使。 B.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徐:慢慢地。 自以为得之矣 以为:认为。 C.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赴,动词。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危险。 D. 至莫夜月明 莫:同“暮”,傍晚。 空中而多窍 窍:窟窿。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送之至湖口 徐而察之 汝识之乎 周景王之无射也 A用法相同,用法相同。B用法相同,用法相同。 C用法相同,用法相同。D用法各不相同。9.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C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D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11.根据苏轼的考察,下列与石钟山命名无关的一组是(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A. B. C. D.1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带有调查、考辨性质的游记。作者之所以想要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只不过是对李渤的观点有所怀疑。作者并非单纯记游,而是将月夜游江提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悟出“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B作者月夜来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他觉得心惊肉跳,甚至一度产生了动摇,想要放弃此次行动,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文中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C作者认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了类似钟鸣之声。这和郦元的看法倒颇为接近。他还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合作考察。 D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死生,昼夜死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4分)(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3)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送 友 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4分)(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1)_,_,亦曷故哉?(2)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而为之记,_, _。(3)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誓死报国的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4)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_,_。高一语文晚练(二)答案1.B【A 侮(w)辱 C 骨(g)气 D 羁縻(m)】2.C【A 凑合B 毛骨悚然 D 眼虹膜】3.A【“忌讳”侧重指对因风俗习惯、个人理由或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的顾忌。“避讳”侧重指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必须: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动词,作谓语、定语】4.D【A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A项并非强调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性内容,所以应该用“字斟句酌”。B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C当之无愧”多做敬辞,表示对他人的称赞。】5.B【A语序不当疑惑,不满,反感C句式杂糅D主客颠倒】6.C7.C(殆:大概)8.C(结构助词“的”代词)9.B(A省略句C判断句D定于后置句)10.A11.C12.D(A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郦元和李渤的观点都有所怀疑。B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误C“合作考察”有误)【译文】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僧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一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13.(1)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2)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3)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14.(1)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气势,静态,“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 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眼前景物和离别之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5.(1)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2)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人生自古说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