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修改用).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4552657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修改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文言文断句(修改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文言文断句(修改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 言 文 断 句,断句趣谈,趣味断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断句举例: 标点留客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之变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断句比较: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可以断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趣味断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次会上,郭沫若拿出一张字条,上有一段古文,他请在座的朋友标点。这段文字很简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在座的朋友提供了四种答案: 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二、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四、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这段话到底该如何标点? (贡树铭郭沫若的试题,载2001年第4期咬文嚼字) 评介:原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作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第四种。意思是:“舜是什么?是人;我是什么?是人。有作为者也应该像他那样。”古文没有标点,读古书首先要学句读。句读不通,难解真意。何以见得?此例可证。,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我子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请你断案:没有标点的遗嘱,财产归谁?,“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我子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给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 是我子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 不得干预。” 给幼子,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父读 (笑),母读:(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良师秀才古时,有位秀才出了一张招生告示,报酬方面则写成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开学以后,秀才只收有钱人家的学费,穷人则分文不收。原来,穷人来读书,秀才就这样读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当有钱人家到来,则改成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标点巧用一例抗日战争时期,有些汉奸在街头巷尾的墙壁上,写上一条巨型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过了不久,这条标语上,忽然多出一点逗号,使这条标语改变了意思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只消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使意思完全相反。,教授让学生标点,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所有的女生的答案是: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所有的男生的答案却是: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可见语境十分重要!,思 “考 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读这句话,“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达的内容,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 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 而文言文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把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断句与翻译其实息息相关对文章全面正确的理解、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则是运用现代汉语对文言文意的精确表述;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初步能力,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能力。,析 考 点,断句题,这种题型是我们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见证之一。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 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古书不断句的原因,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简略:“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和口语一致 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口头流传成书(如易经) 口耳相授流传(诗经) 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对称性: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多虚词“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节奏鲜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易经系辞上) 押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一、什么叫断句,【名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参考】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老百姓知道的事情、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做。老百姓不知道、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要教他们,让他们知道,然后由他们自己去做。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如果人民的行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支持他们的做法;如果人民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教育他们。,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须加以引导。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考试题型,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如何断句,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句首词: 盖、夫、若夫、且夫、嗟夫;(语气词) 是时、曩者、日者、既而、向者、俄而、方今、乃今;(时间副词) 岂唯、然且、然则、故夫、大抵、得无、何为、何以、何乃、未尝、无乃;(复音虚词) 请、窃、忝;(谦敬副词) 句尾词: 也、邪、耶、欤(与)、乎、哉、焉、耳、矣、兮、也夫、而已、已焉哉、矣哉、云尔、已乎(语气词)。,语意句绝处,如宾、谓、补语句尾。例: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己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 (其中“长平”宾语句尾,“死” 谓语句尾,“笃” 补语句尾。),文言断句三个原则,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题。 二、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三、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断开文段或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 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小 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难 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断句步骤,【文言文断句方法】,掌握大意,语感审读。 抓住标志,沿波讨源。 读后检查,通顺合理。,一、【掌握大意,语感审读】,读读看,不要急着动笔,夔 一 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有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夔 一 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感悟】凡事没弄清原委,没有理解,就会笑话百出。,(一)找词语 (二)看修辞 (三)观句式,二、【抓住标志,沿波讨源】,(一)找词语 1、虚词标志,句首语气词: “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今夫”等前面可断句,而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 “也、焉、兮、耳、矣、与(欤)、哉、乎、耶(邪)、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文言文中“故”字常领起推论句或结论;“然”“然而”领起转折句,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断句,此外还有“岂、苟、纵、纵使、向使、是故、是以、于是、无论、至若、而况、继而、然则、虽然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久之、未几、已而、斯须 、既而(已)、俄而、是时、后、昔者、乃今”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首:夫; 分句首虚词词:以、则、则、而、而、故 句末虚词:焉、也、焉、也。 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一)找词语 2、名词(或代词)标志,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宾语。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但主谓一般不分开,定语和其修饰语之间也不断句。要找名词看动词。,例如: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定)主 状 谓(定)宾 ,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包含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和宾语: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 就文言文而言,包括朝代、国名、人名、地名、官职、谥号等; 自、吾、余、我、予、尔、汝、彼 寡人、臣、妾、朕、孤 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谓语:由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注意:文言文中的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 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人称: 谦称: 敬称:,吕 蒙 正 以 宽 厚 为 宰 相 太 宗 尤所 眷 遇 有 一 朝 士 家 藏 古 镜 自言 能 照 二 百 里 欲 因 公 弟 献 以求 知 其 弟 伺 间 从 容 言 之 公 笑曰 吾 面 不 过 碟 子 大 安 用 照 二百里,/,/,/,/,/,/,/,/,小试身手,/,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吕文穆公蒙正做宰相时总以宽厚待人,太宗非常赏识。有一位朝士,家里收藏古镜,他说此镜能照二百里地,(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告知,吕蒙正笑着说:“我的面子只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能照到二百里?”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言语。听到此语的人都赞叹佩服,都说其比李卫公更贤德。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一)找词语 3、对话标志词: 曰、道、云、言、白等,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上 常 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而 益 善 耳 上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例题分析,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二)看修辞,顶真 反复 排偶,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顶真,例题分析,乡(向)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 之 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反复,例题分析,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排偶,例题分析,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六国论),小试身手,(三)观句式,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邪,例题分析,三、【读后检查,通顺合理】,(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例题分析,58,一、掌握大意,语感审读。 二、抓住标志,沿波讨源。 (一)找词语:虚词、名词(代词)、对话标志词 (二)看修辞:顶真、反复、排偶 (三)观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等 三、读后检查,通顺合理。,文言文断句方法小结,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或逗看情形, 标点位置不能乱。,文言断句小结,常用虚词是标志 抓住“曰”“云”“言” 习惯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 借助修辞与骈句 相同词语相连中间断 根据句子结构成分 此外,还要理解内容大意,联系前后文。 长期培养:看课本(打牢基础)-读经典(培养语感)-常实践(经常练习),2、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1、找虚词,定句读。,3、察对话,定句读 。,5、据修辞,定句断。,4、依总分,定句读。,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6、辨句式,察句读。,文言断句之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3、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末了,再回读全文,以查漏补缺 其中,通读与理解最是关键之所在啊!,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又如,察今在“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人给断为: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把“以故”看作“因此”,还可以理解,但后面的“法为其国与此同”又该如何理解呢?,(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金题回放,1.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注 不至:可译为“不必”。 (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2)在断句的基础上,给这段话标上标点符号。 (3)翻译这段文字。,1.(1)(2):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3)参考译文:骠骑将军的为人,话语不多,从不随便多言多语泄漏机密,他作战有勇气,一往无前。皇帝曾经要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看用兵方法谋略怎样就行,不必学古人兵法。”天子给他建造住宅,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消灭,没法考虑家的事!”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喜爱他了。,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德后贺太宗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2)在断句的基础上,给这段话标上标点符号。 (3)翻译这段文字。,2.(1)(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3)参考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内容大意先理解,熟读精思把句断。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文言文断句,词性词义要精研,名词动词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必须常实践。,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解析: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2013年浙江卷,我还担心自己愚昧又地位低下所闻与所见太少,不足以了解天下的人才,于是向贤明而又享有名声与地位、所闻所见也特广的人请教。跟他询问那些人有谁真该被荐举,可也一直没有见到过。,熟记 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练反复,反复练,断句也要常实践。,文言断句练习,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夫 施 吉 报 凶谓 之命施 凶 报 吉 谓 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 夫 施 吉 报 凶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守其所志而已矣。,翻译:天下太平之时,做好事的人得福,做坏事的人得祸;到乱世之秋,做好事的人不得福,做坏事的人也受不到惩处,这是改变的命运。有智慧的人不因为改变的命运就怀疑正常的道义,所以沿袭福分自来的方法,防止灾祸的到来。遇不遇太平之时不在于我,而在于它的时机。做善事回报凶恶叫做命运,做恶事回报吉利叫做侥幸,能够守住自己的志节罢了。,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籍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圃以为无益之观美乎,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籍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圃以为无益之观美乎,译文:当年闹饥荒,乞讨者一个接一个,县府没有房子让他们居住,往往严寒的冬天遭受霜雪,在道路上受冻受饿而死去的人互相践踏,县府如果能给予数个椽子盖起房子让他们居住,难道比不上创造亭榭苑囿没有益处的景观美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译文: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译文:三天不动烟火。不吃饭。痛哭时就吐血,人扶才能起来。已经埋葬了以后,在墓地筑起守墓屋。同事拿守孝没有这样的先例想极力劝说希宪公。,答案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答案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及时巩固,1.答案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 我听说在战争中最主要的是勇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气势。天子手下不可能每个将领都那么勇敢,而将领手下不可能每个战士都那么勇敢,因此如果想让他们充满勇气是需要好的方法的。战士要勇气倍增就先要在他们当中倡议,倡议的方法没有比私下鼓励来得更好的了。这两个方面只需要使用军队里极小的权威。有能力和勇气的人被暗中使用却不公之于众的原因就在于说出来别人也不知道他们是谁。,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 所 作 天 籁 词 粗 浅 之 甚 不 足 为 稼 轩 奴 隶 岂 创 者 易 工 而 因 者 难 巧 欤 抑 人 各 有 能 有 不 能 也 读 者 观 欧 秦 之 诗 远 不 如 词 足 透 此 中 消 息。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译文】白朴秋夜梧桐雨杂剧,沉雄悲壮,为元曲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但他所作的天籁词,却粗俗浅薄极了,不足以做辛弃疾的奴隶。难道是开创者容易精巧,而因袭者难以巧妙吗?还是人各有能有不能呢?读者看欧阳修、秦观的诗远远比不上词,就足够明白其中的原因了。,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 ru火 煮 荸 荠 熟 婢 削 之 盈 瓯 余 入 自 外 取 食 之 婢 持 去 不 与 魏 孺 人 笑 之。孺人每今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归有光震川文集),译文:婢女名寒花,是我妻魏孺人的陪嫁丫环。死于嘉靖十六年五月四日,葬在土山之上。她没有能侍奉我到底,这是命啊!寒花当初陪嫁来我家时,年方十岁,两个环形发髻低垂着,一条深绿色的布裙长可拖地。一天,天气很冷,家中正在烧火煮荸荠,寒花将已煮熟的荸荠一个个削好皮盛在小瓦盆中,已盛满了,我刚从外面进屋,取来就吃;寒花立即拿开,不给我。我妻就笑她这种样子。我妻经常叫寒花倚着小矮桌吃饭,她就吃,两个眼珠慢慢地转动着。我妻又指给我看,觉得好笑。回想当时,一晃已经十年了。唉,真可悲啊!,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人 惟 求 旧 物 惟 求 新 新 也 者 天 下 事 物 之 美 称 也 而 文 章 一 道 较 之 他 物 尤 加 倍 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李渔闲情偶记),译文:人是故人好,东西是新的好,新东西,是天下事物赞美的称呼。然而写文章的方法,与其他相比,尤其要加倍。陈言务去,是为了追求新。填词这个项目和诗赋古文等相比,求“新”的要求又更高的多。,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 始 制 乐 以 赏 诸 侯 故 天 子 之 为 乐 也 以 赏 诸 侯之 有 德 者 也 德 盛 而 教 尊 五 谷 时 孰 然 后 赏 之 以 乐 故 其 治 民 劳 者 ,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节选自礼记乐记),译文:从前,舜创制了五弦琴,用来伴唱南方诗。夔最初创制乐,用来赏赐给诸侯。因此,天子创制乐的目的,是用来赏赐给有德行的诸侯的。德行盛大,尊崇教化,五谷按时成熟,然后才会得到乐的赏赐。所以,诸侯治理民众不好,使他们劳苦,赏赐的歌舞行列就稀疏;诸侯治理民众好,使他们安闲,赏赐的歌舞行列就稠密。因此,观察舞蹈行列,就会知道诸侯的德行,听到赏赐的谥号,就会知道诸侯生前的行为。,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古 之 圣 人 立 法 以 御 天 下 必 观 其 势 势 之 所 去 不 可 以 强 反 今 秦 之 郡 县岂 非 势 之 自 至 也 欤 然 秦 得 其 势 ,而不免于灭亡,盖治天下在德不在势。诚能因势以立法,务德以扶势,未有不安且治者也。 (节选自苏辙始皇论),译文:古代的圣人建立法令来统御天下,一定要观察大势,大势所趋向的,不能够强行违反。如今秦国郡县制,难道不是大势自己达到吗?然而秦国得到那大势,却不能免于灭亡,大概是因为治理天下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大势。的确能够凭借大势来建立法令,遵循德行来扶持大势,没有不安定大治的。,7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 是 无闻 无 识 真 人 所 作 故 多 真 声 不 效 颦 于 汉 魏 不 学 步 于 盛 唐 任 性 而 发 尚 能 通 于 人 之 喜 怒 哀 乐 嗜 好 情 欲 是 可 喜 也。 (节选自袁宏道序小修诗),译文:所以我说如今(作者的时代)的诗文不能广为流传了。那一万首里面流传的一首,或者是妇女儿童所传唱的擘破玉、打草竿这样的诗文,都是一些没有名气的真性情人所写,所以写出来的都是发自肺腑的声音,不效仿汉魏,不去学盛唐的文风,随意发展,融入了人的喜怒哀乐,爱好,欲望(于文章中),是可喜可贺的。,8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宜然,漏则不应大甚。若 处 处 有 眼 则 似 窑 内 烧 成 之 瓦 器 有 尺 寸 限 在 其 中 一 隙 不 容 偶 闭 者 矣 塞 极 而 通 偶 然 一 见 始 与 石 性 相 符。 (选自闲情偶寄),译文:说山石的美丽都蕴涵在透,漏,瘦三个里.这里通向那里,那儿又通向这儿,如果有道路,这就是所谓的透;石头上有洞,四周看起来很可爱,这就是所谓的漏也,;陡峭的山壁在半空中挺立,不向任何东西依靠,这就是所谓的瘦.对于石头透和瘦二字越突出越好,然而漏过了就反而不好了,如果到处都是洞的话,那不就好比窑内烧成的瓦器了吗,有了尺寸的限制,一条缝隙也不允许偶然闭合了。于致密厚重中偶尔一见的通透,才跟石头的特性相符啊。,短文中断句,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 夫 诗 有 别 材 非 关 书 也 诗 有 别 趣 非 关 理 也 而 古 人 未 尝 不 读 书 不 穷 理 所谓 不 涉 理 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选自严羽 沧浪诗话 诗辨),译文:作诗要有另一种才能,这与读书学问没有关系;作诗要有另一种兴趣,这与抽象说理没有关系。然而古人没有不读书,不深研理论的呀。但是(他们)不沉溺于理论逻辑,不落入语言的束缚(而能有言外之意),这才是上等的。诗歌,是吟咏情志心性的。盛唐的诗人(作诗)只在诗的意趣,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所以他们诗歌的美妙之处清莹澄澈,玲珑剔透,(别人)难以接近,好像空中的音响,形貌的色彩,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柳屯田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苏子瞻学际天人,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 如 贫 家 美 女 虽 极 妍 丽 丰 逸 而 终 乏 富 贵 态 黄 即 尚 故 实 而 多 疵 病 譬 如 良 玉 有 瑕 价 自 减 半 矣 。 (选自李清照词论),译文: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细细琢磨他们的词,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后来晏叔原(晏几道)、贺方回(贺铸)、秦少游(秦观)、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但是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象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 以 诈 力 守 以 诈 力 者 秦 也 以 秦 之 所 以 取 取 之以 周 之 所 以 守 守 之 者 汉 也 仁 义 诈 力 杂 用 以 取 天 下 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选自苏轼诸葛亮论,有删节),译文:用仁义取得天下,用仁义守住天下的,是周朝。用欺诈的手段取得天下,用欺诈的手段守住天下的,是秦朝。用秦取得天下的方法去夺取天下,用周守天下的方法去守卫天下的,是汉朝。仁义欺诈的手段都使用来夺取天下,这是孔明失败的原因啊。,4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窗里日光飞野马。”皆 以 尘 为 野 马 恐 不 然 也 野 马 乃 田 野 间 浮 气 耳 远 望 如 群 马 又 如 水 波 佛 书 谓 如 热 时 野 马 阳 焰 即 此 物 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译文】 庄子书中说到“野马也,尘埃也”,指的是两种东西。前人即有以为“野马”就是尘埃的,如吴融说“动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也说“窗里日光飞野马”,都以尘埃为“野马”,恐怕不是这样。“野马”其实就是田野间的浮气。这种浮气远望如群马,又像水波,佛书上称酷热时的“阳焰”如“野马”,就是这种东西。,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微之!夫 贵 耳 贱 目 荣 古 陋 今 人 之 大 情 也 仆 不 能 远 征 古 旧 如 近 岁 韦 苏 州 歌 行 才 丽 之 外 颇 近 兴 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人贵之。 (白居易与元九书),答案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 微之,尊重耳闻的,轻视眼见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我不能远追古代的旧闻做证明,就像近年韦苏州的歌行,除去才气超拨,词藻华丽之外,很接近于以兴的手法表达讽谕的意义。他的五言诗又高超雅正,安详适静,是自成一家的体制。现在的作者谁能赶得上呢?但是韦苏州在世的时候,人们并不太重视,一定等到诗人死后,人们才珍重他的作品。,板块二小故事断句,1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 仲 淹 二 岁 而 孤 母 贫 无 靠 再 适 常 山 朱 氏 既 长 知 其 世 家 感 泣 辞 母 去 之 南 都 入 学 舍 昼 夜 苦 学 五 年 未 尝 解 衣 就 寝 或 夜 昏 怠 辄 以 水 沃 面 往 往 糜 粥 不 充 日 昃 始 食 遂 大 通 六 经 之 旨 慨 然 有 志 于 天 下 常 自 诵 曰 当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稀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终于博通六经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他经常对自己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2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班超投笔从戎 班 超 字 仲 升 扶 风 平 陵 人 徐 令 彪 之 少 子 也 为 人 有 大 志 不 修 细 节 然 内 孝 谨 居 家 常 执 勤 苦 不 耻 劳 辱 有 口 辩 而 涉 猎 书 传 永 平 五 年 兄 固 被 召 诣 校 书 郎 超 与 母 随 至 洛 阳 家 贫 常 为 官 佣 书 以 供 养 久 劳 苦 尝 辍 业 投 笔 叹 曰 大 丈 夫 无 它 志 略 犹 当 效 傅 介 子 张 骞 立 功 异 域 以 取 封 侯 安 能 久 事 笔 砚 间 乎 左 右 皆 笑 之 超 曰 小 子 安 知 壮 士 志 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3给下面的短文断句。,画家赵广不屈 赵 广 合 肥 人 本 李 伯 时 家 小 史 伯 时 作 画 每 使 侍 左 右 久 之 遂 善 画 尤 工 画 马 几 能 乱 真 建 炎 中 陷 贼 贼 闻 其 善 画 使 图 所 虏 妇 人 广 毅 然 辞 以 实 不 能 画 胁 以 白 刃 不 从 遂 断 右 手 拇 指 遣 去 而 广 平 生 适 用 左 手 乱 定 惟 画 观 音 大 士 而 已 又 数 年 乃 死 今 士 大 夫 所 藏 伯 时 观 音 多 广 笔 也,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小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经常让赵广在旁边侍候,时间长了(赵广)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能和(李伯时的)真迹混淆。建炎年间,赵广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抢来的妇女。赵广坚决地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赵广)不顺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了。但是赵广平时是习惯用左手画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4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 先 生 之 游 以 二 马 三 骡 载 书 自 随 所 至 厄 塞 即 呼 老 兵 退 卒 询 其 曲 折 或 与 平 日 所 闻 不 合 则 即 坊 肆 中 发 书 而 对 勘 之 或 径 行 平 原 大 野 无 足 留 意 则 于 鞍 上 默 诵 诸 经 注 疏 偶 有 遗 忘 则 即 坊 肆 中 发 书 而 熟 复 之,译文:凡是顾炎武外出游历,(都要)用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来身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他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时,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反复查看。,5给下面的短文断句。,王冕僧寺夜读 王 冕 者 诸 暨 人 七 八 岁 时父 命 牧 牛 陇 上 窃 入 学 舍 听 诸 生 诵 书 听 已 辄 默 记 暮 归 忘 其 牛 父 怒 挞 之 已 而 复 如 初 母 曰 儿 痴 如 此 曷 不 听 其 所 为 冕 因 去 依 僧 寺 以 居 夜 潜 出 坐 佛 膝 上 执 策 映 长 明 灯 读 之 琅 琅 达 旦 佛 像 多 土 偶 狞 恶 可 怖 冕 小 儿 恬 若 不 见 会 稽 韩 性 闻 而 异 之 录 为 弟 子 遂 为 通 儒,译文:王冕,诸暨人,七八岁时,其父要他在陇上放牛,他却偷偷地溜进学舍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就默默记住,有时晚上回来竟忘了牵牛。有时会有人把牛牵回来,责备说踩了他的田, 他的父亲生气了,狠狠地用鞭子和棍子打他,完了还是不改。 他母亲说:“儿子痴迷这样,你为什么不放任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到寺庙旁居住,晚上就出来,在佛像的大腿上坐着,就着长明灯读书,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数是土造的,狰狞可怖,王冕虽然是小孩子,但他坦然得似什么都不知道,一点也不怕。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觉得他很奇异,便把他收作弟子,学习儒学,后来成为通晓儒学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