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土方工程施工工艺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4410502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土方工程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整理)土方工程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整理)土方工程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土方工程技术标准(ZM72技标012003)第一节基坑(槽)人工挖土施工基坑(槽)人工挖土系采用人力对基坑进行分层开挖,以达到基础或地下设施施工要求的尺寸和标高,并保证基土符合设计规定,施工作业安全。本工艺标准使用各种建筑物的土方工程一、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机动翻斗车、皮带输送机、水泵等。2主要工具:十字镐,铁锹,大锤,钢钎,刚撬棍,手推车等二、作业条件1开挖前应清除或拆迁开控区域内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防护措施。2完成场地平整,并使有一定坡向,同时挖好临时排水沟,以保证边坡不被冲刷塌方,基土不被地面水浸泡破坏,同时修筑好运输道路。3查清工程场地的地质、水文资料及周围环境情况,根据施工具体条件,制定土方开挖、运输、堆放和土方调配平衡方案。4开挖有地表滞水和地下水的基坑(槽),管沟时,应做好地表,基坑的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并做好土壁加固的机具和材料准备。5根据建筑总平面和基础平面图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控制定位轴线桩龙门板或水平桩,放出挖土灰线,经检查并办完预检手续。6夜间作业,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设施,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警戒标志。三、施工操作工艺1基坑(槽)开挖应按放线定出的开挖宽度,分块(段)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四侧或两侧直立开挖或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2在天然湿度的均质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且无地下水时,挖方边坡可作直立壁,不加支撑,但挖方深度不得超过表1-1的规定,基坑(槽)宽应稍大于基础规定的深度,但不大于5m时,应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以保证不坍方。其最陡容许坡度按表1-2采用。表1-1基坑(槽)管沟不加支撑时的容许深度项次土的种类允许深度1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图(充填物为砂土1.002硬塑,可塑的粉质粘土及粉土1.25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04坚硬的粘土2.00土的种类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何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751:1.001:1.25硬塑的粉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501:0.671:0.75硬塑的粉质土,粘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101:0.251:0.33软土(轻型井点降水后)1:1.00-3、当开挖基坑的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者基坑不稳定,或者受到周围场地限制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时,则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当开挖深基坑时,则须采取半永久性的、安全可靠的支护措施。4基坑(槽)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T切线分层开挖T排降水T修坡T整平T留足预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lm左右修边一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1.5cm。在已有建筑物侧挖基坑(槽)应间隔分段进行,每段不超过2m,相邻段开挖应待已挖好的槽段基础完成并回填夯实后进行。5.开挖条形浅基坑(槽)不放坡时,应沿灰线里面切出基槽的轮廓线。对普通软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为3060cm,从开挖端向后倒退按踏步型挖掘;对粘土、坚硬粘土和碎石类土,先用镐刨松后,再向前挖掘,每层挖土厚度1.520cm,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6.基坑(槽)、管沟放坡,应先按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m左右做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挖基坑(槽)或挖较大面积土方时,从地面下挖1m便可开始刷边,挖至距离坑(槽)底0.5m时,应沿坑(槽)边每隔23m高差打人小木桩(竹签),并注明标高,同时配备0.5m长的木(竹)标杆若干根。操作人员用标杆按设计标高找平,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槽宽,修理槽边,铲平槽底,清除余土。7开挖深基坑(槽)或管沟时,为了弃土方便,可根据土质特点将坡度沿全高做出12个宽0.70.8m的台阶,作为倒土台。然后按浅基坑(槽)或管沟放坡分阶开挖,从下阶弃到上阶土台后,再从倒土台弃至槽边,完成流水作业。8、基坑(槽)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基坑用人工挖土,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cm到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9.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随挖土随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至坑底以下500mm,以利挖方进行,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施工完成。10.在基坑(槽)边缘上侧堆土或堆放材料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lm以上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力边缘墙、柱产生歪斜裂缝。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并在已完基础一侧不应过高堆土,以免使基础、墙,柱产生歪斜裂缝。11.在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旁开挖深基坑应分段进行,每段长不大于4m,段与段间隔不小于4米12.如开挖的基坑(槽)深于邻近建筑基础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影响邻近建筑基础的稳定,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在坡脚设挡墙或支撑进行加固处理。13.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基土相同的土料补填,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灰土或砂砾石填补并夯实。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14.基坑(槽)或管沟挖至基底标高,经钎探后,应会同设计、勘察、建设单位以及质量监督等部门,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松软土层、坟坑、孔洞等,应作出地基处理记录,认真进行处理,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参加各方应签证隐蔽工程记录,作为竣工资料保存。四、质量标准1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3.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1-3的规定。4.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4的规定。1-3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土的类别边坡值(高:宽)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1.251:1.50一般性粘土硬1:0.751:1.00硬,塑1:1.001:1.25软1:1.50或更缓碎石类土充填坚硬,硬塑粘性1:0.501:1.00土充填砂土1:1.001:1.50注: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2如米用降水或其它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3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超过过8m。表1-4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验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偏+200-50+300-100+500-150+100-经纬仪,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便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五、成品保护l对测量控制定位桩、水准点应注意保护。挖土、运土、机械行驶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是否移位、下沉;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基坑(槽)开挖设置的支撑或之扩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3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要防止扰动或被雨水冲刷,4基坑(槽)、管沟开挖完后,如不能很快浇筑垫层或安装管道,应预留150250mm厚土层,在施工下道工序前再挖至设计标高。5基坑槽开挖时,如发现文物或古墓,应妥善保护,立即报有关文物部门处理;如发现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以及地下管网、电缆等,应加以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6土方深基坑开挖和降低地下水位过程中,应定期对邻近建(构)筑物、道路,管线以及支护系统进行观察和测试,是否发生变形,移位或下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防护措施。六、安全措施1.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3.0m,不得对头挖土;挖土面积较大时,每人工作面不应小于6。挖土应由上而下、分层分段按顺序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或采用底部掏空塌土方法挖土。2.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规定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当采取不放坡开挖,应设置临时支护。冬季不设支撑的挖土作业,只许在土体冻结深度内进行。3.深基坑上下应先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或开斜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撑上下。坑四周应设安全栏杆。4.人工吊运土方时,应检查起吊工具、绳索是否牢靠。吊斗下面不得站人,卸土堆应离开坑边一定距离,以防造成坑壁塌方。5用手推车运土,应先平整好道路,并尽量采取单行道,以免来回碰撞;用平板车、翻斗车运土时;两车间距不得小于10m,装土和卸土时,两车间距不得小于lm。6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陷,必要时加以保护;在柱基周围,墙基一侧,不得堆土过高。7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堆土高不超过1.5m。8当基坑较深或晾槽时间很长时,为防止边坡失水松散或地面水冲刷、浸润影响边坡稳定,应采用边坡保护方法七、施工注意事项。1基坑(槽)开挖,应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标桩间距应不大于30m,并加强检查,以防止超挖;如发现局部超挖,应采用低压缩性材料,如灰土、砂砾石等分层回填夯实。2软土地区基桩挖土,应在打桩完成后,间歇一段时间,使土体恢复稳定,桩身强度达到70以上,再对称挖土,高差不应超过08m,以防软土滑动而造成桩基位移3土方开挖应先从底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完成最低处的挖方,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并且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4雨期、冬期施工应连续作业,基坑(槽)挖完后应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和破坏。5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当有粉细砂层时,应采用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筑龙施,将水位降低至开挖底层以下05m,防止发生流砂。第二节机械挖土机械化挖土系采用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以及配套自卸汽车等进行土方开挖和运输。具有操作机动灵活、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机械开挖土石方工程,包括平整场地,基坑(槽)、管沟以及路堑、路堤等挖土工程。一、主要机具设备机械化挖土工程常用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以及配套自卸汽车等。二、作业条件1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地上高压、照明、通讯线路,电杆、树木、旧有建筑物及地下给排水、煤气、供热管道,电缆、沟渠、基础、坟墓等,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对古墓应报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防护加固措施。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深基坑开挖还应提出支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制的依据。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4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设施,或疏通原有排水系统,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应做成不小于00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或截洪坝,阻止山坡雨水梳人歼挖基坑区域内。5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6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三、施工操作工艺1机械化开挖应根据工程规模、土质情况、地下水位高低、施工设备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选用挖土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费用,加速:工程进度。一般深度不大的大面积基坑开挖,宜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推土和装车:对长度和宽度均较大的大面积土方次开挖,可用铲运机铲土;对面积大且深的基坑,多采用05m3、10m3斗容量的液压正铲挖掘;如操作面狭窄,且有地下水,土的湿度大,可采用液压反铲挖掘:在地下水位以下不排水挖土,可采用拉铲或抓铲挖掘,效率较高2各种挖土机械应采用其生产效率高的作业方法进行挖土。(1)推土机应以切土和推运作业为主要内容。切土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宜采取最大切土深度并在最短距离(610m)内完成,一般多米用下坡推土法,借助于机械自重增加推力向下坡方向切土和推运,推土坡度控制在15以内:或采用并列推土法,由23台推土机并列推土,减少漏失量:或用槽形推土法,重复连续多次在一条作业线上切、推土,利用逐渐形成的浅槽,在沟槽中进行推土,减少土从铲刀两侧散漏,以增加推土量等推土作业。(2)铲运机应以铲土和运土作业为主要内容。施工时的开行路线,应视挖填土区的分布不同,合理安排铲土与卸土的相对位置,一般采取环形或8字形开行路线;铲土厚度通常在80300mm之间。作业方法多采用下坡铲土、间隔铲土、预留土埂的跨铲法等;长距离挖运坚硬土时,多采用助铲泫,另用1台推土机配合34台铲运机顶推作业,或两台铲运机联合作业的双联铲运法等强制切土,以提高工效。(3)正铲挖土机作业方法多采用正向开挖和侧向开挖两种方式。运土汽车布置于挖土机的后面或侧面。开挖时的行进路线,当开挖宽度为0815R(R最大挖掘半径)时,挖掘机在工作面一侧直线进行开挖;当开挖宽度为1.52.OR时,挖掘机沿开挖中心线前进:开挖宽度为2.02.5R时,挖掘机做之字形移动;当开挖宽度为2.53.5R时,挖掘机沿工作面一侧做多次平行移动:开挖宽度大于3.5R挖掘机沿工作面侧向开挖。开挖工作面的台阶高度一般不宜超过4m,同时要经常注意边坡稳定。(4)反铲挖掘机作业常采用沟端开挖和沟侧开挖两种方法。当开挖深度超过最大挖深时,可采取分层开挖。运土汽车布置于反铲的一侧,以减少回转角度,提高生产率。对于较大面积的基坑开挖,反铲可做之字形移动。(5)拉铲挖掘机作业通常采用沟端开挖和沟侧开挖方法。当宽度较小,又要求沟壁整齐,可采用三角形挖土方法。(6)抓铲挖掘机作业动臂角应在45以上。抓土应从四角开始,然后中间,分层抓土。挖掘机距边沿的距离不得小于2m。开挖沟槽时,沟底应留出200300mm的土层暂不挖土,待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7)装载机作业与推土机、铲运机基本相同,亦有铲装、转运、卸料、返回等四道操作工序,对大面积浅基坑,采取分层铲土;对高度不大的挖方,可采取上下轮换开挖法,先将上层下部1m以下铲3040cm,然后再铲土层上部1m厚的土,上下转换开挖。土方直接从后端装自卸汽车运走。3自卸汽车数量应按挖掘机械大小、生产率和工期要求配备,应能保证挖挖掘或装载机械连续作业汽车载重量宜为挖掘机斗容量的35倍。4大面积基础群基坑底板标高不一,机械开挖次序一般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当一次开挖深度超过挖土机:最大挖掘高度(5m以上)时,宜分二三层开挖,在一面修筑10%15%坡道,作为机械和运土汽车进出通道。挖出之土方运至弃土场堆放,最后将斜坡道挖掉,坑边应留部分土作基坑回填之用,以减少土方二次搬运。5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运走。人工清土所占比例一般为154,修坡以厘米作限制差误。大基坑宜另配一台推土机清土、送土、运土。6挖土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侧或两侧相邻的基础以后需开挖部位,使它互相贯通作为车道,或利用提前挖除土方后的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7对面积和深度均较大的基坑,通常采用分层挖土施工法。使用大型i方机械在坑下作业。如为软i地基或在雨期施:工,进入基坑行走需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8对大型软土基坑,为减少分层挖运土方的复杂性,可采用“接力挖土法”,它是利用两台或三台挖土机:分别在基坑的不同标高处同时挖土。一台在地表,两台在基坑不同标高的台阶上,边挖土边向上传递,到上层由地表挖土机装车,用自卸汽车运至弃i地点。上部可用大型挖土机,中、下层可用液压中、小型挖土机,以便挖土,装车均衡作业,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再配以人工开挖修坡,找平。在基坑纵向两端设有道路出入口,上部汽车开行单向行驶。用本法开挖基坑,可一次挖到设计标高,一次成型。一般两层挖土可挖到-10m,三层挖土可挖到一15m左右,可避免将载重汽车开进墓坑装土、运工作业,工作条件好,效率高,降低成本9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一层200mm厚用人工清底找平,从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10土方工程不宜在冬期严寒天气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挖土时,应做好各项准备,做到连续施工。挖掘和松碎冻土层的机具和方法,应根据土质、冻结深度、机具性能和施工条件等确定。当冻土层厚度较小时,可采用推土机、铲运机或挖土机直接开挖:当冻土层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松土机。破冻土犁、重锤冲击或爆破松碎等方法。冬季开挖基坑,应在冻结前用保温构料覆盖或将表土翻松,不小于30cm。开挖时应防止基底土遭受冻结,如较长时间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的地基暴露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四、质量标准同第一节基坑(槽)人要挖土方施工五、成品保护1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上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2基坑四周应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3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4深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在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六、安全措施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当山坡坡度陡于五分之一或在软土地段,不得在挖方上侧堆土。2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必要时,底部应铺设枕木、钢板或路基箱垫道,防止作业时下陷;在饱和软土地段开挖土方;应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设备下陷或基土产生侧移。3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用推土机回填,铲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倾覆。陡坡地段堆上需设专人指挥,严禁在陡坡上转弯。正车上坡和倒车下坡的上下坡度不得超过35,机直接推出。横坡不得超过10。推土机陷车时,应用钢丝绳缓缓拖出,不得用另一台推土直接推出。4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应相距30m以上。挖掘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5在有支撑的基坑中挖土时,必须防止碰坏支撑,在坑沟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强度,危险地段应加强支撑。6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机、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7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装车。8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垂直与水平距离分别不得小于2.5m与46M(110220kV时)。.9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10冬期、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七、施工注意事项1机械化挖土应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2对某些面积不大、深度较大的基坑,般亦宜尽量利用挖土机开挖,不开或少开坡道,采用机械接力挖运土方的办法和人工与机械合理的配合挖土,最后用搭设枕木垛的方法,使挖土机械开出基坑。3在斜坡地段挖方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以避免破坏坡脚,引起滑坡。4做好地面排水措施,以拦阻附近地面的地表水,防止流入场地和基坑内,扰动地基。5在软土或粉细砂地层开挖基坑(槽),应采用轻型或喷射井点降低地下水位至开挖基坑底以下0510m,以防止土体滑动或出现流砂观象。6基坑(槽)开挖完成后,应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施工,应预留一层200300mm以上土层,在进行下道工序前挖去,以避免基底土遭受扰动,降低承载力。第三节土方回填施工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场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过程一、材料要求1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子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2石屑,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3粘性土,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6淤泥和淤泥质土般不能用作土料。二、主要机具设备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三作业条件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人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四、施工操作工艺1填土前应检验其上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如土料过干(或为砂土、碎石类土)时,则应预先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各种压实机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含水量和压实遍数有关,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2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一般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实的作用深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较少,通常应进行现场夯(压)实试验确定。3填方应在边缘设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稳定。填方的边坡坡度根据填方高度的种类和其重要性,在设计中加以规定。(1)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实,底层如为耕土或松土时,应先夯实,然后再全面填筑。在水田、沟渠或地塘上填方,应先排水琉干,挖去淤泥,换填砂砾或抛填块石等压实后再行填土。(2)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分段填筑,交接填成阶梯形,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接缝距离不小于10m。每层碾迹重叠应达到0.51.0m。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4在地形起伏之处填土,应做好接槎,修筑1: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可取50cm,宽100cm。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5的斜坡。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5.人工回填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打夯之前应对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开,不留间歇。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回填高差不可相差太多,以免将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取内部加支撑的措施。回填管沟时,应用人工先在管道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填至管顶05m以上,方可采用打夯机夯实。6采用推土机填土时,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不得采用大坡度推土,以推代压,居高临下,不分层次和一次推填的方法。推土机运上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以减少运土漏失量。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段至填土区段,以4060m距离为宜,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半。7、采用铲运机大面积铺填土时,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0500mm:每层铺土后,利用空车返回时将地表面刮平,填土程序次尽量采取横向或一次采取纵向分层卸土,以利行驶时初步压实。8大面积回填宜用机械碾压,在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避免碾轮下陷: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爆破石渣或碎石类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9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般平碾、振动碾不超过2km/h:羊足碾不超过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碾压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将基础或管道压坏或使其位移。10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边坡、边角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辅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碾压墙、柱、基础处填方,压路机与之距离不应小于0.5m。每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机械(推土机)将表面拉毛,以利接合。11用羊足碾碾压时,碾压方向应从填土区的两侧逐渐压向中心。每次碾压应有1520cm重叠,同时应随时清除粘着子羊足之间的土料。为提高上部土层密实度,羊足碾压过后,宜再辅以拖式子碾或压路机压平。12.用铲运机及运土工具进行压实,其移动均须均匀分布于填筑层的全面,逐次卸土碾压。13.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已填好的土层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上层回填: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14。雨期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工作面不宣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从运土、铺填到压实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压完已填土层,并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施工中应检查、疏通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使基土遭到破坏。现场道路应根据需要加铺防滑材料,保持运输道路畅通。15.冬期填方,要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排除积水,挖出冰块和淤泥。对室内基坑(槽)和管沟及室外管沟底至顶0.5m范围内的回填土,不得采用冻土块或受冻的肥粘土作土料。对一般沟槽部位的回填土,冻土块含量不得超过回填总体积的15%,且冻土块的粒径应小于15cm,并应均匀分布。填方宜连续进行,逐层压实,以免地基土或已填的土受冻。大面积填方时,要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或采取其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平均气温在-5C以下时,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逐层夯压实:冬期填方高度应增加15%30的预留下陷量。五、质量标准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2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1-3的规定。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4的规定。六、成品保护损坏或下沉。1回填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2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3基坑(槽)回填应分层对称进行,防止一侧回填造成两侧压力不平衡,使基础变形4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防,止填铺超和挤坏基厚础。5已完填土应将表面压实,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坑(槽)浸泡地基。七、安全措施1基坑(槽)和管沟回填前,应检查坑(槽)壁有无塌方迹象,下坑(槽)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2在填土夯实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边坡土的变化,对坑(槽)、沟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险时,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基坑(槽)边上不得堆放重物。3坑(槽)及室内回填,用车辆运土时,应对跳板、便桥进行检查,以保证交通道路畅通安全。车与车的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车辆上均应装设制动闸,用于推车运土回填,不得放手让车自动翻转卸土。4基坑(槽)回填土时,支撑(护)的拆除,应接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旧的。不得全部拆除后再回填,以免使边坡失稳:更换支撑时:必须先装新的,再拆除旧的5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动用机电设备。使用蛙式打夯机时,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胶皮线。操作夯机人员,必须戴胶皮手套,以防触电。打夯时要精神集中,两机平行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m。6压路机制动器必须保持良好,机械碾压运行中,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500mm,以防发生溜坡倾倒。停车时应将制动器制动住,并楔紧滚轮,禁止在坡道上停车。八、施工注意事项1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措施。2。严格选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可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3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严禁汽车直接向基坑(槽)中倒土,并应禁止用浇水、水撼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实。4管沟下部、机械夯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闲细粒土料回填,并仔细夯实。5室内地坪、道路路基等部位的回填土,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雨天不宜进行回填施工,必须回填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宣采用砂土石屑等填料,周围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第四节基坑(槽)支护支护为一种支挡结构物,在深基坑(槽)管沟开挖不放坡时,用来维持天然地基土的平衡状态,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减少基坑开挖土方量,加快工程进度,同时,在施工期间,不危害邻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设施的正常使用,避免拆迁或加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在狭窄场地、邻近有建(构)筑物或土质较差的地段开挖高层建筑深基坑(槽),或在工厂改扩建中,在原有厂房内开挖深设备基础和地坑的土方支护工程。一、材料要求1木板、枋材。采用各种松木,要求年轮稠密,无腐朽、虫害、劈裂急弯、反弯、空心等弊病单面弯曲度不得大于板、枋材长度的1。,2钢板桩。采用拉森型,应满足挡土强度和打设时刚度要求。3其他钢筋混凝土原材料。二、主要机具设备按不同支撑、支护方法选用相应的机具设备,钢板桩、挡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土层锚杆支护需用机具设备分别参见了“地基与基础工程”中有关部分。三、作业条件1完成场地平整和周围临时排水设施,部分基坑(槽)已挖到支撑或支护深2对原有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设施采取有效防护和加固措施。3已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方案,并已取得支护结构设计单位认可。4有地下水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先做好降低地下水位工作。5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测量放线,设置定位桩、龙门板和水平桩,放出支护位置线。在邻近建筑物埋设沉降观测点,以便支护期间对建筑物沉降变形进行定期观测。四、施工操作工艺1宽度对不大、深5m以内的浅基坑(槽)、管沟,一般宜设置简单支撑,其型式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时间长短、施工季节和当地气象条件、施工方法与相邻建(构)筑物情况进行选择。2对宽度较大、深5m以上的深基坑且地质条件较复杂时,必须选择有效的支护型式,一般应由施工单位会同设计、建设单位共同制定可靠的支护方案。3应严格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即挖至每层支撑标高,待支撑加设并起作用后再继续挖下层。不得在基坑(槽)、管沟全部挖好后,再设置支护,以免使基坑(槽)壁失稳。土方开挖宜由上而下分层、分段、对称进行,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要控制相邻段的上方开挖高差不大于1.Om,防止因土方高差过大,产生推力,使工程桩位移或变形。4基坑(槽)沟壁开挖宽度应比基础、管道每边增加工作面宽度再每边加1OO15Omm支护(撑)结构需要的尺寸。挖土时,土壁要平直,挡土板要紧贴土面,并用木楔或横撑木顶紧挡板。在支护角部要增设加强支撑。5.土方开挖前应先进行基坑降水,降水深度宜控制在坑底以下5OO1OOOmm,严格防止降水影响到支护结构外面,造成基坑周围地面产生沉降。6.采用钢(木)板桩、挡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支护,应事先进行打设或施工,然后再分层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分层设横撑、土层锚杆,其施工操作工艺分别参见“地基与基础工程”中有关部分。7拆除支护(撑)时,应按照基坑(槽),管沟土方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进行。施工中更换支撑时,必须先安装新的再拆除旧的。8挖土机的进出口通道,应铺设路基箱扩散压力,必要时局部注浆或作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9挖土期间基坑边严禁大量堆载,地面载荷数量绝对不允许超过设计支护结构时采用的地面超载值。五、质量标准1支护(撑)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支护(撑)的设置位置、垂直度、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偏差不大于100mm.垂直度偏差不大子H/100(H-支护高度),标高偏差不大于30mm,且挡土板必须紧贴土壁。六、安全措施1.深基坑支护上部应设安全护栏和危险标志,夜间应设红灯标志。2.在设置支撑的基坑(槽)挖土不得碰动支撑,支撑上不得放置物件;严禁将支撑当脚手架使用。3.在设置支护的基坑中使用机械挖土时,应防止碰坏支护,或直接压过支护结构的支撑杆件:在基坑(槽)上边行驶,应复核支护强度,必要时应进行加固。4.钢板桩、挡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与土层锚杆结合的支护,必须逐层及时设置土层锚杆,以保证支护的稳定,不得在基坑全部挖完后再设置。5.支护(撑)的设置应遵循由上到下的程序,支护(撑)拆除应遵循由下而上的程序,以防止基坑(槽)失稳塌方。6.安装支撑应戴安全帽,安装支护(撑)横梁、锚杆等应在脚手架上进行,高空作业应挂安全带。7操作人员上下基坑(槽),严禁攀登支护或支撑上下。七、施工注意事项1支护(撑)的设置必须结构合理,构造简单,装拆方便,能回收利用,节省费用,使用可靠,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不给邻近地基和已有建(构)筑物带来有害影响:拆除支护(撑)要研究好拆除时间、顺序和方法,以免给施工安全和地下工程造成危害。2支护(撑)安装和使用期间要加强检查、观察和监测,发现支撑折断、支护变形、坑壁裂缝、掉渣、上部地面裂缝、邻近建筑物下沉裂缝、变形倾斜,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或进行加固。3当基坑地下水较大,而土质为粉细砂层,易产生流砂时,需用围幕截水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相结合,可在挡土灌注桩之间加设旋喷桩(深层搅拌桩或喷粉桩)阻水。第五节水泥土护坡(护壁,下同),水泥土护坡系以基坑挖出的原土过筛,掺人适量水泥和水,经充分搅拌使成为水泥土,在基坑坡面上分层压抹而成。由于土料中粘粒的凝胶作用,其粘接力与早期强度均较水泥砂浆为优其抗压强度(5mpa)拉结力,抗渗性、耐冲刷性以及抗冻能力均能满足护坡工程的要求;与常用水泥砂浆和混凝和钢筋(钢丝)网片,节省工程费用50%70%,具有优良的技术经济效果。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高层建筑深基坑及般城建、市政工程的水泥土护坡工程。一、材料要求1土。利用基坑就地开挖的不含杂质的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破碎并过225cm的筛孔。2水泥用325级或325级以上的普通水泥或砂渣水泥,新鲜无结块。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机动翻斗车等2主要工具平锹、尖锹、磅秤、手推车、铁盘、胶管、灰浆桶、大锤、抹子、托灰板等。三、作业条件l基坑边坡已按施工方案要求开挖完毕,并经检查、复核符合要求。2基坑坑壁护坡施工完毕,并办理好验收手续。3水泥土配合比已经试验室核定。搅拌设备已备齐,并经过技术和安全交底。4修好现场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安装完毕,边坡架子等防护措施搭设好,周围作好排水设施。作用,其粘结力与早期强度均较水泥砂浆为优:其抗压强度(5MPa)、拉结力、四、施工操作工艺1施工前应刷坡,清除坡面浮土、杂物,坡顶和坑底应修成圆角,局部松弱部位应挖除,用3:7灰土回填夯实。2护坡水泥土配合比为:水泥:土=1:46(体积比),水泥用量占干土重量的14%18%,稠度为68cm。可采用机械式人工拌合,要求均匀,颜色一致。3水泥土护坡由抹灰工分层进行压抹,每层厚l0mm,根据使用期限和要求,凸。干燥刮风天气,在终凝前应进行一次轻轻压抹,使裂缝愈合。4水泥土应随拌随用,拌合及使用水泥土不得超过60min,不得使用过夜5.水泥土接缝在边缘应作成阶梯斜槎,在边缘减薄一半,接缝宽度不小于50mm,接缝时要抹平抹实。6.对雨后渗水坡面,应在雨停不渗水间歇时加速进行。如渗水严重,宜在坡底部设泄水孔和引水沟,将水引出,集中排除。7.坡顶、坡底用水泥含量为上限的水泥土抹成圆角,并随坡平延200300mm以保护坡顶和坡底,防止损坏,8对坡面上下部抗渗延伸区,可采用与护坡配比、厚度均相同的水泥土作成,厚35cm,或按配比就地撒水泥并浇水于场地薄土中,用铁锹拌合均匀后碾压而成。五质量标准1水泥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2基层应坚实,无松散颗粒、杂物,坡顶和坡底之转角部位,应圆滑光整。3水泥土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去mm,表面光整;六、成品保护1刮风、干燥天气,表面应适当护盖保养,防止干裂。2雨期施工,下雨天应停止作业;小雨天应在施工完30min后,中雨和大雨应在初凝后,方允许无遮盖雨淋,否则应进行覆盖。3冬期施工,气温在0以下,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水泥土受冻破坏。七、安全措施1现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高边坡应佩安全带。2采取在临时性脚手板上抹护坡时,严禁在同一垂直线上同时站人操作。3采用塔式起重机吊移动式脚手架时,作到缓慢平稳,严禁碰撞人、撞物和撞击坑壁。拴挂应牢固,移动架子上不得站人或放置工具材料。4施工用具,模板支撑、脚手材料,应避免碰撞坑壁和边坡。5护坡桩前端若留有余土,应清理削平,使桩正面外露,方进行护坡施工八、施工注意事项。1水泥土搅拌要均匀,避免因拌合不匀,使个别部位水泥土不符合配合比要求,含泥量过多。每施工个基坑,应现场取样做两组以上试块,以检验强度。2操作时要注意防止因未随基土土体自然凹凸面抹实,致使部分土体外露角,而致坡顶损坏和烂根。造成局部缺陷而使整体性破坏。同时注意避免坡顶和坡底转角未按规定抹成圆角,而至坡顶损坏或烂根3基坑顶部和底部应避免积水,通往坑壁土体的管线应予拆除或堵塞。汛期大雨后,应检查一次坡面,出观下陷、脱空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第六节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系在坡面上铺设钢丝网,按一定间距楔人锚筋,抹水泥砂浆形成护面层,以保护边坡表层土免受风化和冲刷,使土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在一定荷载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强度破坏和失稳。其中护面层起盖面作用;水泥砂浆内加钢丝网,增加了护面强度,可承受荷载;锚筋楔入土体,既可使护面层与土体连结成整体,又可抵抗水平土压力作用,因而可增强土体的稳定。这种护坡具有可保护边坡,使开挖边坡加陡,省去横向支挡结构,节约施工用料和用地,减少土方开挖量,保证安全施工,降低施工措施费用等特点。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高层建筑及一般城建深基坑开挖、道路路堑边坡的保护工程。一、材料要求1水泥325矿渣水泥或普通水泥新鲜无结块。2砂中砂,使用前过5mm孔径筛,含泥量小于5。3白灰膏使用前3d消解,过3mm孔径筛,淋成石灰膏,不得夹有未熟化的颗粒及杂质。4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3天加水熟化。5钢丝网、锚筋钢丝网六角形,20号。锚筋直径610mm,长40mm。6.其他射钉、铁皮条带等。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机动翻斗车等2.主要工具铁锹、磅秤、射钉枪、手推胶轮车、溜槽、胶皮管、大锤、铁抹子木抹子、刮杠、托灰板三、作业条件1削除护坡桩外部滞留的土体,使护坡桩外露。2清除坡面、坡顶、坡底的虚土、杂物,防止出现烂根现象,增加水泥砂浆与土体的粘接。3塔设好脚手架,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或临时脚手架。四、施工操作工艺1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有两种做法:一是在土坡面铺钢丝网水泥护坡;2土坡面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施工程序为:基坑上口截水沟挖土T基坑周围埋设护身栏,浇筑C10混凝土或抹水泥砂浆散水并养护T土坡面喷水湿润T人工修坡T土坡喷水湿润t楔入锚筋t铺设铅丝网t护层抹水泥混合砂浆t喷水养护。3.护坡桩面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施工程序为:用射钉枪将钢丝网片钉于护坡桩上,或将射钉固定在护坡桩上,在射钉上焊直径为6mm或8mm钢筋,将钢丝网片绑扎到钢筋上固定T桩面、土壁面喷水湿润T护层抹水泥混合砂浆T喷水养护。4.护层施工中修坡、搅拌砂浆、供灰、压抹、锚筋、敷设钢丝网、养护均由人工操作。5.用射钉枪加垫铁片,将射钉固定在护坡桩上,间距为2530cm,将钢丝网片钉子护坡桩上,竖直方向每隔2.53.0m用铁皮条带将钢丝网绑紧:面锚筋用锤砸入土中,末端露出上面l0mm与钢丝网绑牢。6.在已固定好的钢丝网上表面抹1:2:6或1:2:9(水泥:白灰膏:砂)混合砂浆,压实压光。钢丝网及水泥砂浆面层要抹过坡顶。及基坑底部不少于30cm,厚1.01.5cm。五、质量标准1.护坡水泥砂浆强度应不低于M5,应抹实、抹匀、抹平、抹光,应随坚实土体的凹凸压抹,不得露出土体;水泥砂浆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大于5mm。2.抗渗延伸区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坑底根部应作好钢丝网水泥砂浆底靴,以防止烂根3.支撑系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钢支撑系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杳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量主控1支撑位置:标高Mm30水准仪平面mm100用钢尺量项目2预加顶力KN+-50油泵读数或传感器一1围囹标高mm30水准仪般2立柱桩参见规范第五章参见5项3产柱位置:标高Mm30水准仪平面mm50用钢尺量目4开挖超深(开槽放支撑不在此范围)mm200水准仪5支撑安装时间设计要求用钟表估测六、成品保护1做好坡顶散水及排水沟,以拦截地表水,保护护面层内的土体不受水的浸润,保证边坡及护层的稳定。2雨期前,将基础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成,以免基坑受雨水浸泡,造成护坡烂根。3施工用具、模板支撑、脚手材料应尽量防止撞击护坡坡面;不得在护坡面溜放混凝土、砂浆和模板材料等。七安全措施1施工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3m以上高空作业应佩安全带。2在临时性脚手板上挂钢丝网、抹护坡水泥砂浆时,严禁在同一垂直线上同时站人操作。3采用塔式起重机吊装移动式脚手架时,应缓慢平稳,不得撞击坑壁、脚手和操作人员。八、施工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土坡原状土特性,不受外界扰动,在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护层施工,以防间隔时间过长土坡受扰动而导致局部塌方,2:为使护坡层与土体紧密结合,修破与抹灰浆前应应喷水湿润表面,钢丝网位置应设在灰层中间,水泥砂浆新旧接搓要注意搭接以保证护层良好的整体性和不透水性,3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同时防止雨水,地面水渗入坡体内,以防护面层与土坡脱节剥离或导致坡层沿坡面滑动。第七节,轻型井点降水,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机具设备简单,使用灵活,装拆方便,降水效果好,可提高边坡的稳定,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降水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配置套井点设备。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m/d的土以及上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砂、坍方的基坑降水工程。、材料要求1井点管用直径3855mm钢管,带管箍,下端为长2m的同直径钻有10mm梅花形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5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20号铁丝、间距40mm。2连接管用塑料管、胶皮管、直径3855mm;顶部装铸铁头。3.集水总管筑龙网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本法具有WWW.ZHUL轻型井点降水ON3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同时防止雨水、地面水渗入坡体内,以防护面层与G.COM用直径75l00mm钢管带接头。4滤料粒径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二、主要机具设备根据抽水机组类型不同,主要有真空泵轻型井点、射流泵轻型井点两种。三、作业条件1地质勘探资料具备,根据地下水位深度、土的渗透系数和土质分布已确定降水方案。2基础施工图纸齐全,以便根据基层标高确定降水深度。位置、泵房位置等,并已测量放线定位。4现场三通平工作已完,并设置了排水沟。四、施工操作工艺5井点管及设备已购置,材料已备齐,并已加工和配套完成。1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当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时,宜采用双排井点,设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设备进出通道处,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m,间距由1.22.0m,埋深根据降水深度及含水层位置决定,但必须埋入含水层内。2井点管施工工艺程序是: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管一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动离心水泵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3井点管埋设,成孔用冲击式或回转式钻机成孔,孔径为300mm,井深比井点设计深50cm;洗井用0.6m3空压机或水泵将井内泥浆抽出:井点用机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中央,使露出地面200m,然后倒人粒径530mm石子,使管底有500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粒径相砂,上部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4.井点管埋设完毕应接通总管。总管设在井点管外侧50cm处:,铺前先挖沟槽,并将槽底整平,将配好的管子逐根放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