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试题五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8022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毕业试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毕业试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毕业试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试卷5 姓名 一、请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日晷和水漏计时器都很不准确,所以在机器钟发明后,它们就很少使用了。( )最早使用的钟可能是日晷。( )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日晷的影子变化指示出时间。( )而且,日晷只能计时而机器钟是第一个精确到了可以增加另外一个针来计分钟的钟。( )当然,这种钟在阴天是无法使用的。( )水漏计时器的发明解决了天阴的问题。( )有些现代钟在一千年中都不会差一秒钟。( )用电做动力的现代钟更加精确。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 古人说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 蜀之胜曰嘉州 蜀是四川 嘉州就是乐山 一天 我们坐汽车来到了乐山脚下。我们先登上了九曲栈道。这条栈道宽不过1米,仅能容纳两个人侧身通过,它凌空高架,远远望去,好像一条饰带嵌在大佛的左侧。走上栈道,两旁是呼呼的山风,脚下是滔滔的江水。扶着栏杆( ),真让人眼花头晕。走下栈道,便来到大佛脚下。()大佛,它像一座小山耸立在江畔,tun j的江水咆哮着,奔流着。大佛wi rn y l。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早已把它的表面蚀得斑斑驳驳,可它的神情依然是那么端庄、威严,令人肃人起敬。大佛双手平扶在膝盖,双眼微微睁开,温和地()游客们。这座大佛高达 71米,头部直径就有10米,肩膀宽24米,体形这样魁梧,雕刻得却栩栩如生。“真了不起!”我不觉赞叹不已。我爬上它的大脚。哟!脚背上已站了许多人,大佛的一只脚背能站一二百人,光jio zh 就已顶我的半个身子。( )大佛,我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无比自豪。离开大佛,我们荡舟在江面上。( )大佛,在夕阳的y hu 中,他显得更加端庄、雄伟。1、看拼音,在“ ”上填上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头晕眼花( ) 栩栩如生( ) 风吹雨打( ) 江畔( )3、选择。、在第一节中,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A、 “,。,。” B、 “,。” C、 “,。”,。 D、 “,。”。、在短文中的五个括号,应该依次填上( )A、俯视 仰望 凝望 看着 回望B、凝望 仰望 俯视 看着 回望C、凝望 看着 俯视 仰望 回望D、俯视 仰望 凝望 回望 看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侧身而过”和“左侧”中的“侧”意思是一样的。B、“咆哮”的正确读音应该是“po xio”。C、“九曲”的意思就是“有九个弯”。D、“蚀”的意思是“损坏”。、下列各项中的“顶”的意思与文中的“顶”的意思一样的是( )A、顶着东西 B、顶嘴 C 、顶替 D、一个顶俩4、用“”划出过渡句;用“”划出比喻句。5、短文按( )方法来观察。观察顺序是:乐山脚下( )( )( )江面上。()6、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二)1993年春的一天,孔繁森悄悄地来到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 (请求 要求 恳求)献血。护士看着他那已经斑白的两鬓,婉言相劝:“你这么大年纪了,不适合献血。”孔繁森 (请求 要求 恳求):“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钱。请你帮个忙吧!”护士见孔繁森如此 (急切 诚恳 恳切),只好同意了他的 (请求 要求 恳求)。1、 加横线的句子中的这4个字:斑 白 鬓 不、在字典中的页码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斑 白 鬓 不 B、斑 白 不 鬓 C、白 斑 鬓 不 D、白 斑 不 鬓、按部首查,4个部首的笔画数先后顺序是( )A、斑 白 鬓 不 B、斑 鬓 白 不 C、白 不 斑 鬓 D、不 斑 白 鬓、都是名词的是( )A、斑 白 B、斑 不 C、斑 鬓 D、鬓 白2、“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这个短语中、按音序排列最前面的一个应该是( )A、军 B、区 C、医 D、院 、中心词应该是( )A、总医院 B、西藏 C、医院 D、血库、多音字是( )A、藏 医 血 B、区 血 藏 C、藏 血 D、血 区 3、短文中选词填空正确的顺序依次是( )A、 B、 C、 D、4、第四句中最能反映孔繁森无私的爱的词语是( )A、悄悄 B、来到 C、请求献血 D、要求献血5、把短文中孔繁森说的话改成第三人称,下列句子正确的是( )A、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用钱。请你帮个忙。B、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用钱。请她帮个忙。C、他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用钱。请她帮个忙。D、他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用钱。请你帮个忙。(三)这是一条林荫大道,东起官图,西到花园村。它宽十五米,可供四辆汽车并行驶过。大道两旁,清秀挺拔的树和五颜六色的红花交错相映,真是景色宜人。高大的泡桐树枝叶茂盛,毛绒绒的泡桐果挂满了树梢,整个树冠(gun gun)像撑开的一把大伞为人们遮住夏日的(骄、娇)阳。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木扇子。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佛、拂)去了人们脸上的汗珠(z zh)。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道路两旁。一串红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红火,那么热烈。每天,无数行人、车辆沿着这条大道向前行进,就像行进在绿树红花的长廊里。1、 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或词语。2、 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病句,请摘录下来并在原句上修改。() 3、用“”在文中划出一句比喻句,它用( )来比喻( )4、请在文章前的横线上,给文章补上一个恰当的题目。5、文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写( ),抓住( )的特点写;第二句写( ),抓住( )的特点写;第三句写(),抓住()的特点写;第四句写(),抓住()的特点写。、找出与文章结尾句相照应的句子,写下来。、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凝视()或许()似乎()可能()(四)同学之间秋季的一天,天阴沉沉灰蒙蒙的,正下着极大的雨 。密密的雨在空中织成一张大网,笼罩着一切。校园里积了一片水,有的地方成了小河,哗哗地流着。放学了,我拿着一把小花伞走出教学楼,只见小东呆呆地站在过道里。我想她准是没带伞,便拉过小东,对她说:“没带伞吧,咱俩一块儿走。”我撑开雨伞,我们肩并肩地走着,脚下踩着泥泞的路,伞本来就小,再加上是两个人打,自然是遮不过来,我偷偷把雨伞往小东那边移了移,雨点打在身上,我不禁打了个寒噤。小东发现了,便不动声色地把伞往这边推了推。我没言语,走了两步又慢慢地把伞移了过去。我们默默地走着,伞在我们手中悄悄地移来移去,回家的路仿佛变长了,听见雨水落在伞面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看着地上飞溅出的一朵朵小水花,我们紧紧地贴在一起。天气( )很凉,( )我感到身上很暖和。又走了一段路,我们在一个岔道口停了下来。我该向右拐了,而她还要直着走。这伞怎么办呢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伞推给了她你用吧你的家还远着呢小东犹豫了一下那你呢我家近紧跑两步就到了你放心我不会淋成落汤鸡的说着我咯咯地笑了起来小东说什么也不干,我们互相推让着。最后,我把伞使劲往她手里一塞,说了声“再见”。就飞快地往家里跑去。等我跑到家,身上许多地方都湿透了。我透过玻璃窗向那条路望去,路上的行人打着一把把伞,真像一朵朵开在雨里的花。我觉得其中最漂亮的是我们的那朵,它是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的友谊之花。1、根据内容,这篇文章还可以取题为( )。(2%) A. 帮助 B. 友爱 C. 让伞 D. 秋雨2、划线部分的意思,在 中写上一个成语。(2%)1、 在括号中写上一组关联词。(2%)2、 在第4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6%)3、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在文章中分段。(6%)4、 联系上下文,写出句中黑体字在文中各指什么。(9%)看着地上飞溅出的一朵朵小水花( )真像一朵朵开在雨中的花。 ( )它是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的友谊之花。 ( ) 7、用“”在文中画出反映中心的一个句子。(3%)(五)螳螂捕蝗虫(14分) 一只大螳螂在草丛中见到灰黄色的大蝗虫,立即作出痉挛似的跳跃,两翅斜斜地伸向两侧,恰似在背上的两张对称“帆”。同时,两对后足,把身体高高抬起,两把“大刀”缩在胸前。螳螂摆出了这种奇异的姿势后,一动也不动,眼睛直直地盯着蝗虫,头随着对方的移动而旋转。此刻,蝗虫早已吓得。生死就在这眨眼间,虽然它有健壮的后腿,可以跳跃,有四对翅能飞,但为时已晚,就在它企图逃跑的一闪念之间,螳螂的两把“大刀”已狠狠投去,蝗虫还未来得及挣扎就了。 1、在文中线处填上合适的成语。(2分)1、 文中的“帆”和“大刀”各用来比喻什么?(2分)“帆”比喻 。“大刀”比喻 。2、 摘录文中表现螳螂捕蝗虫过程的动词:(2分) 这些动词描写出螳螂捕蝗虫时怎样的特点?(2分) 3、 按捕捉过程给文章分成三个层次(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层意。 ; ; (6分)(六)7%那时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有一天,著名是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的中学青年教师 的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 算,发现有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了一个有名的数学家。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1.填空: (5分)(1)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 。(2)“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粒”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明珠”是指 ,“一粒微尘”是指 。2.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用“ ”、“ ”表示) (2分)A、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B、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C、本文 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