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28616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 (1)概念: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它是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功能:它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比较。 (1)传统的环境观:是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是人地对立的观点。 (2)新的环境观:是“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它认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我们有两只手,一条扁担两肩头,那么一定能够战胜这个穷山恶水,一定能够战胜这个自然灾害。”这曾经是被广为推崇的言论,它体现了哪种环境观? 提示这属于传统环境观,它反映了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是“征服自然”的传统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环境观。,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一是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 (3)基本思想。 鼓励经济增长。 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2.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促使人类环境观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在20世纪,人类经受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之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了人类环境观的转变。,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一、传统的环境观与新的环境观的区别,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例1】 读贫困山区恶性循环与良性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51380004),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框中,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B.发展生态农业 C.走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E.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 (3)传统的环境观忽视了森林的价值,可持续发展观重视了土地资源使用的。,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思路分析传统的环境观往往忽视自然资源的环境价值。森林资源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将其开垦为耕地,会导致环境退化、贫困等恶性循环。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林牧综合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的环境观认为,人类只有同自然界保持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答案(1)上边为B,下边从左到右为:E、A、D、C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环境方式,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传统的环境观和新的环境观的主要区别在于()。 A.人类能否利用自然 B.人类能否征服自然 C.人类与自然是否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D.人类能否改造自然 (2)下列不符合新的发展观的是()。 A.征服自然 B.天人合一 C.人地归一 D.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平衡和协调,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答案(1)C(2)A 解析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该观点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改造对象,人地关系仅仅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新的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人地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即“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1.背景 在20世纪,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困扰之后,不得不严肃地考虑人类发展的道路。联合国召开了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大会,世界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共同探讨这个重大问题,认同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地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其框架下一批优先项目正在付诸实施。,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51380005) 材料一2013年12月,全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更为严重,大气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下图表示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的情况。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元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2013年2月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带来的问题。 (2)简析2013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雾霾形成的人为原因。 (3)为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能源开采和利用领域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思路分析第(1)题,随着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多,排放的污染物增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第(2)题,主要是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污染物增多。第(3)题,开采过程中要科学开采,注意环境的保护;利用过程中要提高利用率,多利用清洁能源。,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答案(1)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资源供应压力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环境压力大。 (2)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等排放大量的含氮有机颗粒物等污染物质。 (3)开采:科学开采,防止采富弃贫;开采过程中环保措施同步进行;开采后土地复垦。 利用:提高矿物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洁净能源技术;调整矿物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比重。,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A.B. C.D. (2)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B. C.D. 答案(1)D(2)D,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读教材图1.9“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再现了什么时期发生的什么问题? 提示商业性捕鱼时期以来,由于人类过度捕捞造成的渔业资源剧减问题。 (2)1995年和1990年相比,捕鱼船有何变化?渔业资源有何变化? 提示捕鱼船数量由少到多,渔业资源由多到少。 (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由于渔船数量的增多,渔具、探鱼技术的进步,海洋捕捞范围的扩展,捕鱼量大增,超过了渔业资源再生的速度,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4)图中的行为反映了人类何种发展变化? 提示传统的环境观,对资源过度利用,导致资源枯竭。,【读图拓展】 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