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件岳麓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286154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件岳麓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件岳麓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件岳麓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历史背景 1.时代的要求 (1)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2)强邻瑞典和土耳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控制着俄国通向西欧的通道,俄国急需打通向欧洲的海路。 2.彼得一世登上政治舞台 (1)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握了大权。 (2)彼得一世访问了荷兰、英国等国后,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决心推行欧化改革。 自主思考彼得一世厉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改变落后的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移植西方文明 1.军事改革 (1)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贵族、农民都要服兵役。 (2)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2.经济改革 (1)目的:满足军费需要。 (2)内容: 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 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将原来按户收税改为按每个男性农奴征收“人丁税”。,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政治改革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直属沙皇;地方各省设总督,直接听命于沙皇;废除旧贵族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 4.文化改革 (1)仿效西方,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2)下令建立各种学校、医院,筹建科学院、博物馆,聘请外国人来俄国传授先进的科学和技术。 (3)下令修建公共剧院,让戏剧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4)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规定不毕业者不准结婚或进军队服役;不服从命令的,剥夺其特权。 深度点拨彼得一世的文化改革旨在倡导新风尚,革除陈规陋俗,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有为改革开路的特殊作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自主思考18世纪初,俄国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这些手工工场与西欧的手工工场相比,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温馨提示:使用农奴劳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改革的历史影响 1.进步性 彼得一世把西欧的文明移植到俄国来,改革使俄国的国力不断壮大,俄国取得了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跻身欧洲强国的行列。 2.局限性 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自主思考彼得一世移植西方文明的方式具有怎样的显著特点? 温馨提示:既学习西欧的先进技术、文化及生活方式,又保留并强化落后的农奴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性质 史料导入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探究(1)针对史料中的现象,彼得一世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2)彼得一世是怎样改变经济落后局面的?怎样评价其经济措施? (3)有人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你同意吗?为什么?,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按欧洲方式改革军队,实行征兵制,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2)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允许工厂主使用农奴劳动;实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强化了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不同意。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和封建沙皇专制,因此,它是一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1)改革的基本性质属于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 (2)改革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它效法西方,推行“重商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改革在客观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3)但是,改革的阶级基础是贵族地主和商人阶级;宗旨是巩固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强化沙皇专制;改革的方式是剥削农奴。改革没有超出封建社会形态的范畴;没有根本改变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是对旧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领域进行调整和完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1】 阅读下列材料: 国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国秩序仿照欧洲制度来加以改造。 经济性的革新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施行了人头税,强迫一切男性农民,不分老幼,都必须缴纳。又开办了许多呢绒织造厂和其他编织厂,在这些工厂里做工的都是农奴和工人政府贷款给商人去建设新的工厂。 彼得为保证商人得到足够的劳动者,把整个农村的农民都划给工厂了。 教育彼得极注重教育,甚至强制施行。派遣贵族子弟到国外去学习造船和外国语,并开办了一些学校。 雪达科夫苏联通史简编,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材料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你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看法。 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掌握及其评价。 解题指导:第(1)问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但要注意要点的全面。第(2)问则须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彼得一世改革的积极性和局限性。,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参考答案:(1)政治上,在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直属沙皇;地方各省设总督,直接听命于沙皇;废除旧贵族凭出身和血统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增添新税种,将原本按户收税改为按每个男性农奴征收“人丁税”;鼓励私人开办企业,规定凡开办工厂的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还下令建设学校、医院等。 (2)彼得一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注重教育,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彼得一世的改革是用极其粗暴的手段推行的,而且没有触动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关于对彼得一世改革的评价 史料导入 彼得把落后的俄国带进现代世界的门槛,这是他最大的历史功绩。但彼得的现代化主要是以倡导科技发展实业为目标的,它没有也从来不想触动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作者为何说彼得一世“把落后的俄国带进现代世界的门槛”。 (2)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有何影响。,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彼得一世顺应历史潮流,仿效西欧;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改革,初步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既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又保留了农奴制。 (3)积极:增强了国家实力,为俄国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局限:未能废除农奴制度,牺牲农民利益,手段粗暴,对外扩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1.彼得一世改革的积极意义 (1)取得巨大成效,使俄国跻身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 (2)宣告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正式诞生。 (3)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存在的不足(局限性) (1)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手段过于野蛮和粗暴(镇压近卫军、处死太子)。 (3)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征兵和征调劳工)。 (4)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 材料二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普希金 材料三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普京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的说法反映了俄国历史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普京为什么佩服彼得大帝。,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题目立意:本题考查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和影响的理解,同时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指导:第(1)问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阐释,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但要注意语言的简练;第(2)问通过带有时代气息的特点的材料引出对彼得一世改革影响的分析。解题要注意普京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他是站在俄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评价的。 参考答案:(1)特点:崇尚武力、讲究近代化、农奴劳作、对外扩张、成为欧洲强国。原因:彼得一世立志把俄国建成欧洲强国,积极引进西欧文明;允许企业使用农奴;进行对外战争。 (2)彼得一世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之成为欧洲强国。改革推动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2,3,4,5,1,1.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正式掌握了俄罗斯统治权亲自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了解了国际形势认识到废除农奴制的必要 A.B. C.D. 解析:为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彼得一世鼓励工厂主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所以的说法错误。 答案:A,2,3,4,5,1,2.彼得一世曾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事实上强化了农奴制 C.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有利于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因而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答案:C,2,3,4,5,1,3.1721年,彼得一世被封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这主要是由于他() A.强化沙皇专制B.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C.创立军事功绩D.推行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1721年10月22日,俄国参政院为表彰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中创立的功绩,封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 答案:C,2,3,4,5,1,4.(图文探究)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将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挂在办公室里。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中,面相暴烈的彼得一手持剑、一手拿着世界地图,显然这位君主拥有和需要的就是这两项世界眼光和铁血手腕。 彼得大帝德拉罗虚(1838年) 探究:请结合史实论证彼得大帝所拥有的“世界眼光”和“铁血手腕”。,2,3,4,5,1,参考答案:“世界眼光”: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奠定了近现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可以称彼得一世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铁血手腕”:为推行改革,彼得一世不惜用野蛮、粗暴的手段铲除改革的障碍,其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强化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从长远看,改革的局限性日益不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3,4,5,1,5.(原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金钱是战争的命运。 彼得一世 材料二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材料三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斯大林评价彼得一世改革,2,3,4,5,1,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彼得一世的名言体现了其经济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主要措施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哪项重大改革措施? (3)你怎样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独特”性? 参考答案:(1)满足军费需要。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实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2)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3)既学习西欧的先进技术、教育文化,又保留并强化落后的农奴制。以专制甚至残暴的手段去推动俄国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