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194805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华 岩在我台日前举办的“民生工程在基层”主题宣传报道采写竞赛活动中,全台共有42篇稿件参评。从总体看,绝大部分稿件属于常态报道,离优秀作品还相差较远。比如,公路“村村通”,写的人特别多。但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一个套路:“省政府把公路村村通确定为28项民生工程之一。现在这项工程进展如何了呢?请听记者XX的报道。”这样报道,仅仅是告诉听众该项工作的进展程度,这种报道样式就是工作汇报。还有一种是这样写的:“XXX革命老区,或者XXX县,XXX镇28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30万人,或者50万人从中受益。”这类报道主要是展示工作,展现成果。我们叫它一般性成就报道。穆青同志指出:“目前我们的国内新闻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一些日常工作”,“这样报道虽然也联系了实际,反映了实际,但是,仅仅这样是很不够的。读者从这些报道中往往只能知道我们的国家正在做什么、有些什么成就,而不能得到更多的思想启发”。“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思想性,这是改进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自穆青论新闻)。42篇作品里,有没有给人思想启发、有思想性的好报道?有。凤毛麟角。生活广播记者任荣荣写的公路“村村通”报道:“淮北市加强村村通公路养护,延长了公路寿命,延伸了公路效益”,是一篇有一定思想含量的独家新闻。为什么?现在“村村通”公路建设,普遍存在“重建轻养”的短期行为。而公路建设是“三分建,七分养”。这篇报道着重写淮北市强化公路养护,巩固了“村村通”成果,从而给人们讲了一个思想:公路重建又重养,寿命效益都延长。人们听了思想受到启发,工作受到启示。同样,交通广播记者吴寒芬写的一篇“村村通”公路报道:“庐江县村民自发组成督查组,监督村村通公路施工质量”,也是一篇有一定思想含量的独家新闻。现在,许多“村村通”公路在建设中存在“工程上马,没过几天就成豆腐渣”的现象。为此,庐江县部分村民自发组成督查组,对施工进行认真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这篇报道给人们传递了一个道理:工程要建好,监管少不了。好事要办好,监督不能少。听众听了以后,思想上受到启迪。眼下,各地都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新农村。这篇报道一方面反映了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又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平时喜欢讲这篇报道“有新意”、“有深度”,那篇报道“以小见大”,反映了“大主题”。为什么会感到“有新意”、“有深度”?说到底,就是指有思想性。为什么会认为报道“以小见大”,反映了“大主题”?就是你报道的一件小事,阐明了一个大道理。说到底,也是指有思想性。分析上述两篇稿子,我们发现,凡是报道带有共性的具体新闻事件,都可以从中抽象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或道理来。人们听了以后,在思想上有启迪,理论上有启蒙,理念上有启发,工作上有启示,就会感到你的报道“有新意”,“有深度”,“有道理”。你的报道就会打动人,引导人。这样的报道,再经过精心提炼、精心写作、精心制作,就有可能出线,推到全省乃至全国去比一比,拼一拼。这里,我想对“以小见大”,谈一些看法。42篇稿件在“推荐意见”栏里写得最多的话是:“这篇报道以小见大,从一个点看到了全省”。可以看出,作者是从工作层面而非思想层面在写推荐理由。我们所讲的“以小见大”的“大”,是讲思想层面,是指在你报道的带有共性的新闻事件中,抽象出的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我建议,大家以后在写推荐理由时最好写明白,这个“大”是个什么“大道理”,是思想方面某个大道理,还是政策方面某个大道理;是法制方面某个大道理,还是审美情趣方面某个大道理,等等。把它写出来,可以让评委一目了然。有思想性,决不是在报道上贴个标签,喊个口号。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中包含着思想内涵,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就是说,思想内涵、思想火花,本身就蕴涵在新闻事实之中。根据信息学理论,新闻信息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外在信息。就是显露在外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比如,“村村通”公路,饮水安全工程的自来水,农家书屋里的图书,等等。二是潜在信息。就是潜藏在新闻事件中的信息。它们看不见、摸不着。比如,情感信息,意念信息,观念信息,信仰信息,等等。“两重信息的融合,是新闻信息的最佳值,最佳形态”(引自李向明广播新闻创优谈)。现在,记者常常去抓一些新闻事件的外在信息,而没有深入去挖掘新闻事件中的潜在信息。这次参评的大量工作性、成就性报道主要传递的是外在信息,所以这类新闻也称“表象报道”,“表皮新闻”。罗丹讲:“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思想内涵、思想火花这些潜在信息,就要靠记者的慧眼在采访时去发现,去捕捉,去挖掘,去提炼,去揭示。这样才能写出有思想、有见地的作品出来。获本台2009年上半年优秀新闻类节目一等奖的“阜阳市种粮大户和散户灾年出现丰欠两重天”,报道了阜阳市种粮散户去冬今春遭遇干旱时大幅减产、而大户却普遍增产这样一件事。怎么会出现这种巨大反差的呢?阜阳市农委总农艺师杨庆芳做了这样的解答:“(出录音)大户产量高,就在于他的技术配套比较到位。而散户产量下降,是他的抗灾能力和技术配套都跟不上。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今后要想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就要实行规模经营。”这一生产实践蕴涵着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思想,就是规模经营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记者通过报道这一生产活动,把这个潜在信息揭示出来了。听众听了以后,会启迪思想,拓展思路。新闻专题“限塑令抓周不能一限了之”一文讲到:“限塑令”实施一年来,白色污染依然存在,有偿塑料袋销量悄然上升,超市、商场成了获利者。人们要问,为什么白色污染依然存在?为什么超市、商场成了“限塑令”的获利者?记者又通过深入采访,有关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商家把过去提供免费塑料袋变成了现在卖塑料袋,卖的钱没用来治理白色污染,全部装进了自己口袋。商家成了限塑令的获利者。”有关研究人员为此提出:“应该把卖塑料袋的钱作为治污基金,用来治理白色污染。” 这个报道对“限塑令”有新的解读。这个潜在理念就蕴涵在新闻事实里面,以前没人发现,这次被记者挖掘出来了。评委听了一致称好,稿件被评为本台2009年上半年优秀新闻类节目一等奖。那么,报道缺乏思想性有哪些原因?我想主要有两点:一、对学政策、学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好党的政策和理论是主流媒体永远的工作重点。什么叫创优?创优就是媒体向受众奉献宣传党的政策理论的精美艺术品。什么叫评优?评优就是评选媒体宣传党的政策理论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学好政策和理论,对搞好常态宣传,做好平时创优,都极其重要。学政策学理论,对每一个编辑、记者来说,任何时候都是第一要务。大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学政策、学理论作为头等大事,一刻也不能放松。二、缺乏学习政策理论的自觉性、紧迫性。由于对学政策和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平日宣传任务繁重,许多同志就把学习政策理论弃置脑后。长此以往,就出现“政策理论知识饥荒”和“政策理论知识枯竭”,导致创优作品肤浅、平淡,站不高、看不远,缺乏理论的光芒和思辩的色彩,就象一个人患了“侏儒症”、“贫血症”一样。学习政策理论,别人无法替代。只有亲历亲为,自我加压,才能成为一名有宽阔视野和深邃眼光的、有思想和有见地的记者,才会进入像“站在月球看地球”那样抓选题、“站在地球看月球”那样抓素材的崇高境界。谈谈广播新闻稿的基本形态丁麟生下面结合这次“民生工程在基层”采写竞赛活动中的广播新闻稿,谈谈写好广播新闻稿的基本功问题。一、写好广播新闻的导语写广播新闻稿,一下笔就要写的是导语。新闻导语是一篇新闻消息的开头部分,一般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它或者用最精粹的文字,写出消息中的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或者揭示题旨、制造悬念、唤起收听兴趣,其主要任务是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最新鲜的新闻事实。导语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式导语:就是直接叙述新闻事实的导语,其特点是直截了当,完全是客观叙述。例如,生活广播参赛稿件免费婚检惠及十万新人的导语:“我省自今年把婚前医学检查纳入民生工程,推行免费婚检以来,全省已有10万多人享受了这一惠民政策,婚检率也稳步回升。请听特别关注记者XX报道:昨天上午10点多钟,在肥西县”一般来说,直接导语叙述的事实,是非常单纯的,只包含一个明确具体的新闻事件。这也是最适合广播新闻稿的写法的:只突出一个最主要的新闻事实,而把其他围绕这个事实展开的东西放到主体(下面)中再作交代,力求把导语写成一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当然也可两个事实并在一起叙述出来,可以是综合性的,但两个事实要有紧密的关联)。2、设疑式导语:设立一个悬念让人注意收听,比如:生活广播稿件为贫困白内障患者点亮明灯稿的导语:“我省自2008年开始,将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项目中,那么,现在这个工程进展如何?为贫困白内障群体带来哪些实际的帮助?下面请听记者XX的报道” 3、延缓式导语:可称为间接导语。它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通过描绘场面、渲染气氛、引用典故等方法,先作铺垫,然后再说出新闻事实来。这样写的目的是增强新闻的趣味性。比如:“我是安徽生活广播记者XX,昨天记者来到凤阳县殷涧镇文化大院。一走进大院,我立刻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不少农民朋友聚集在这里,有的在打球、有的在敲花鼓、扭秧歌,有些在看报、写毛笔字,还有几位农民朋友在上网。这是凤阳县大力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实施文化大院民生工程的一个场面。(出现场录音)”延缓式导语,一般用在时效性较弱或软新闻一类,而快新闻和硬新闻最好直截了当。4、引用原话式导语:引用某位领导(在会上或接受采访时说的)重要讲话作为导语。另外,还有评述性导语、比兴式导语、对比式导语、橱窗式导语(讲典型故事)、排比式导语,等等。广播新闻导语的基本要求:1、要有时间观念,并注意新闻根据。一条消息的信息量既与这条消息的自身的重要程度有关,也与它的时效性有关。越是及时的消息,其信息量也越大。在导语中要突出最新鲜的事实,突出距报道最近的时间(如导语里没有具体时间,主体里要跟上)。2、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要能开门见山地报导新闻事实,吸引听众,要先入为主、先声夺人,要开头导语一二句话就能抓住人,这一点对于广播新闻特别重要。3、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导语写作仅有明确、具体的事实还不够,还必须将新闻事实中的精华挑选出来,写入导语。中外新闻学家都一致认为,导语必须与报道的主题相一致,必须在导语里揉进包含主题的东西,导语必须反映出新闻消息的核心与精华。借用晋代陆机文赋里的一句话,就是:“立片言于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把最精练的语言放在最主要的、首要的位置,这“片言”又是这篇文章里最精华的东西)。导语,顾名思义,就是指导人、引导人收听、收看、阅读之意,是写新闻稿的起步、落笔之处。所以看你会不会、能不能写好新闻,首先就是个导语问题。让我们来看看这次参赛中有的新闻稿是怎么写导语的:1、没有时间(When)概念的:导语中没有时间,主体中也没有。不知道这篇新闻消息中事实发生在何时,也不知道是何时写的稿、发的稿。这样的稿子有:山沟沟里的民生工程、我省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70%以上的城镇人口、六安市大中型水库移民享受到国家后期扶持项目的好政策、芜湖县启动村级新农合门诊统筹,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村村通”公路,畅通致富路、黄山市黄山区12万群众喝上安全水等。这一类稿件,如果因为时效性强或因故推迟播出而不好注明具体时间的话,起码在稿件中也要加上“近日”、“日前”、“最近”等时间元素。2、导语和主体脱节的:农村“五保”解民困,民生工程得民心一稿,写的是合肥义城镇及我省财政加大对农村“五保”供养力度的事,导语大而不当,脱离了主体内容:“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60年来,党和政府一直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安徽省自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三年来,已经累计投入500多亿元,城乡5000多万群众从中受益。”3、把背景材料写成导语的:革命老区泾县28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30万群众从中受益、沼气建设扮靓生态和谐村、青阳县杨田镇东南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当地百姓喝水难、合肥市深入落实特殊群众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等稿,都存在这类问题。比如:养儿防老不如奖励扶助政策好一稿的导语:“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是指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政府发放每人每年不低于六百元人民币的奖励扶助金,这项政策从2005年开始在我省正式实行。2007年我省将这一政策纳入省政府重点实施的民生工程。目前,这项惠民的政策在我省开展情况如何?记者近期进行采访,请听报道养儿防老,不如奖励扶助政策好。”引文中关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诠释,应放在新闻主体的背景中介绍,而不应放在导语里。4、导语长、啰嗦不简炼、“穿靴戴帽”的:如广电“村村通”偏远农村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一稿的导语:“我省村村通工程,作为民生工程里的重要一项,不仅解决了我省偏远、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问题,也为我省农村的改革、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昔日偏远农村的老百姓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穷乡僻壤旧貌换新颜。请听记者的报道:”举了这么一些导语正确或不正确写法的例子,就是请大家在写广播新闻稿时,要有个导语意识,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为广播新闻稿的写法是有规则和要求的,如果不按规则和要求办,就可能是败笔。如果想在导语写作上有突破,是允许的,但要先继承,再创新;先学走,再学跑、跳。二、广播新闻的主体与背景主体是新闻或消息的躯干,所占文字最多,位于导语之后,结尾之前,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背景就是在行文中,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相关条件和有关知识作必要的交代和介绍。背景不是要独立于主体之外,单独来写,背景就在新闻的主体之中。主体其承担的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阐述导语中的事实,使新闻内容更加明确;二是运用背景等材料来补充导语,使消息的根据更确凿,内容更丰富。要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主体中不要再重复导语(即不要把导语中的话,在主体里再说一遍)。主体大致有两种结构:1、以时间为顺序。以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材料,即开始怎样、如何发展、怎么结束。2、依据事物的联系。也就是根据主次、因果等逻辑关系,或先重后轻、或有点有面、或并列安排结构层次。按照写作手法的不同,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对比性背景材料。作者在报道某一新闻事实时,为了突出其性质、特点及意义,运用今昔今、正反正的思路,把新闻事实的历史形态或相反情况作一定的介绍,这些与新闻事实形成明显对照和衬托的材料,就是对比性背景材料。比如:免费婚检惠及十万新人一稿,“现在每天接待20多对婚检的新人,而在以前来婚检的人很少”;“2007年婚检率只有3.86%,免费后医学婚检率上升,8月份当月全省婚检率达69.53%”。2、说明性背景材料。即对新闻人物或事件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及其他情况作介绍和交代,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各种因素,提示事物发生和变化的意义,以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3、注释性背景材料。即对概念、术语、著名历史事物和人物、科学知识进行解释的文字,包括叙述人物的出身、经历,介绍产品的性能、特色,注释专用术语和技术知识等,以帮助听众正确理解消息所提供的事实,认识其意义。这样一说,背景在新闻中的作用,一是延伸思路,深化主题;二是注释解说,帮助理解;三是丰富内容,增加趣味。比如,“新农合”一词,在新闻中不要全部简称,起码要用一次全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然后简称。另外,要简单地解释一下“新农合”是什么概念,怎么回事,不要以为自己知道,别人都知道了,因为你的稿子是给听众听的。现在,新名词、新提法、新术语很多,在广播新闻稿中要注意这一点。再比如:“新农保”,要解释一下:“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使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老有所养。当然,也有一些约定俗成或者一听就明白的,也不一定要解释说明,如:“白内障”、“广播电视村村通”等,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写好新闻主体,交代好背景,可以凸显新闻稿件的意义。修路带动发展,养路延伸效益一稿,背景交待得比较好。其中有一处写道:“我们淮北的路修好了,以后不养护,大概一二年就坏了,一般养护好,十年没问题,每年平均摊成本有三万元,而光修不养,一年是7、8万元,就节约成本了。”这么一交代,修路还要养路的意义就出来了,稿件的新闻价值也就出来了。顺便说一下新闻稿的结尾。新闻的结尾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新闻消息的内容、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就可以了,不要非加上一个“尾巴”,尤其是不要硬站出来说一通写一通,留下一个“蛇足”。比如:为贫困白内障患者点亮明灯一稿,“手术费用、住院费用都是免费的”已经从全部新闻事实中听出来了。结尾来了一笔:“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患上了白内障,不仅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对患者的心理也是一种伤害和折磨。(约180字)”这段话,如果是记者为这篇新闻加的评语、编后是可以的,但要说清楚,否则,应该不要,是画蛇添足。三、注意推敲好广播新闻的标题标题是新闻中的新闻。做好标题,一是新闻提要中要用;二是参评好稿,也要有标题。广播新闻的标题要求:一要生动鲜明:生动是听起来要“抓人耳朵,吸引人收听”;二要新颖别致;三要准确、凝炼。标题是点睛之笔,用墨不需多,但要精,要剔去浮词、空话,以最少的字词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广播新闻的标题要一听就明白、清楚,要直白一点。 这次竞赛活动稿件中的一些好的标题:合肥公交事业发展趋向城乡一体化、我省免费婚检惠及十万新人、公共财政阳光普照乡村文化事业、我省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70%以上城镇人口、合肥市深入落实特殊群体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等。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