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提纲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4193779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上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历史上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一历史上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结汉朝周朝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建立者都城东周 三国北朝魏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隋西魏北周蜀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吴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一、文景之治(记忆原因和措施)1、原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2、措施: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提倡节俭; 提倡“以德化民”。3、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 , ”),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大力推行( )教育,在长安举办( )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 )为主要教材。4、 评价汉武帝:( )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统治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 ( )之际,( )族的杰出首领(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2、 汉武帝时期派大将( )和( ),反击匈奴,夺取了( )。3、 汉武帝时期经过( )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4、 汉元帝时期,( )入朝请求和亲,宫女( )自请前往。( )为汉匈的( )和( )做出了重大贡献。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 两汉时期的西域指的是今甘肃( )和( )以西,也就是今天( )2、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 丝绸之路的路线从( )出发,通过( )、( ),运往( ),再转运到( )。 4、 (背诵)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沟通了东西方的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丝绸之路对促进各民族和平交往,经济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 ( )时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2、 东汉宦官( )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传播作出巨大贡献。3、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 ,是一部数学名著,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4、 东汉前期的科学家( )发明了( )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5、 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 )和( )。华佗的成就是( )和( )。6、 张仲景的成就是 ,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 ( )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 )。(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传入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根本原因在于(对封建国家的统治有利)。2、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 )。道教的偶像是神仙,比如八仙。3、 作者是司马迁,他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该书记述了从( )到( )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 )。4、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 )。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 三国鼎立1、 官渡之战,交战双方( )和(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 )。2、 赤壁之战,交战双方( )和( ),战后奠定了( )形成的基础。3、 220年,( )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 )定都( )。4、 221年,( )在( )称帝,国号( ),史称( )5、 222年,( )称王,国号( ),后定都( )。6、 吴国的船队到达( ),加强了内地和( )地区的联系。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1、 从东汉末年以来,( )、( )、( )、( )、( )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2、 4世纪后期,( )族人建立了( )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3、 ( )的交战双方是( )和( ),战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4、 ( )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还非常落后。5、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江南地区具有( )( )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 ),先进的( )。社会秩序比较( )。6、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影响:为( )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1、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统一了黄河流域。2、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 )迁到( )。迁都的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1) (2) (3) (4) (5) (6)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二)1、 南朝的(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他的成就是在世界上第一次(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2、 北朝的(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的著作是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 北魏的(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4、 东晋的( ),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是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后人称他为“ ”。后人称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更无。”5、 东晋的最著名的画家是( ),代表作是 , 。6、 北朝时期下令开凿了许多石窟,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是著名的两大石窟。两者都是佛教石窟。要求记忆的题1、列举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黄河的政权有哪些? 曹魏 西晋 前秦 北魏 北周 3、 列举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的麻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量地震方位的地震仪器。 (3)九章算术中的许多成就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4)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5)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4、 列举我国字体演变的过程。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5、 从西域传入的物产有:天马 汗血马 葡萄 石榴 核桃 苜蓿6、 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7、 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鲜卑族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10、材料题。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问:材料一和材料二描述的有什么不同?答:材料一描写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法落后。材料二描写的江南富饶,丰收一年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供天下人使用。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答:汉代江南地区还没有开发。魏晋以来更多的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12、列举西汉与匈奴和战的事例。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从匈奴手中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卫青、霍去病漠北大捷,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西汉初年,限于国力,被迫对匈奴“和亲”。 汉元帝时期,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出塞”。13、 汉武帝的历史功绩。(1)政治上:重视人才,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2)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3)经济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4)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取得漠北大捷,进一步巩固发展大一统的国家。(5)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名城厚土1( )坐落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因祭祀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而得名,始建年代不详,最早记载见于北魏( )所著的 一书。2( 汉文帝)即为前曾在太原生活,太原因此获得“龙潜”之地的称誉。3 太原市晋源区的天龙山石窟,开凿于南北朝时期,反映的宗教是( )。要求掌握的课后题(1)106页找一找;(2)112页的填图与思考要求掌握地图(1)83页丝绸之路路线(2)105页三国鼎立形势图 (3)109页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