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6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414144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6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6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6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师徒四人到何处取经吗?,你知道吗?,摩亨佐达罗城遗址,泰姬陵,种姓制度,第3课时,古代印度,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北回归线,亚,洲,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北回归线横穿印度北部。,(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北回归线,亚,洲,1、气候类型极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2、水文河流(印度河和恒河)定期泛滥,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发达,(二)古代印度的兴衰历程 1-5,1、约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2、公元前15世纪后,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3、公元前6世纪起半岛逐渐统一,4、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5、再次分裂,文明的产生,哈拉帕,摩亨佐达罗,雅利安人是说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四、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阅读课本P7-8,自主学习思考:,1、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2、种姓制度有几个等级,分别是什么? 3、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4、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种姓制度”。,婆罗门,嘴,手,腿,脚,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1、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国王、官吏、武士,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上层等级的剥削和奴役,从事最苦、最累、最脏的职业。,2、具体内容:P7最后一段,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4、影响:P8 第2段,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当今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印度社会仍有影响。,一、阅读课本第8页资料1、资料2思考下列问题: 1、婆罗门贵族制定种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理发师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3、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了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社会进步,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那个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从事宗教事务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吠 舍,婆罗门,首陀罗,刹帝利,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佛教产生背景,新闻链接,媒体报道,印度北方日前发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据当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侣的亲属,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方还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为此导致双方家庭采取了过激行动。此间舆论指出,由于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目前在印度农村地区,人们对于不同种姓和不同宗教男女之间的婚姻普遍持反对态度。,为什么人们反对这对情侣之间的婚姻?,“贱民”,又称旃荼罗。,贱民的来源不可考:他们可能是南印度人来到印度次大陆以前的原住民,也可能是罪犯,也可能是犯了事的战俘,甚或是不理种姓制度限制而进行的跨种姓婚姻及其后人(逆婚)。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男女双方原来的种姓为何,只要其中一方为贱民,其后裔皆为贱民。他们的工作种类多数具有宗教性,与死亡,排泄物,血污有关。印度教从未承认他们是印度教徒,因他们不是再生族。,英记者体验印度“贱民”生活:遍地大便树枝刷牙 2010-12-28 11:08:00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雪报道,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特派记者詹姆斯?阿斯蒂尔日前深入印度恒河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与村里的“贱民”同吃同住,亲身体验低级种姓近乎原始的传统生活方式。“贱民”深受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之害。,为了养家糊口,45岁的萨拉做着两份营生。因此,他每天不得不一大早就起床,匆匆赶往沙哈伯普尔集市上的修鞋摊。集市上林立着大约30家店铺,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萨拉因此得了个“修鞋匠”的绰号。他的另一份工作则是剥死牛死羊的皮。每天,他都会蹬着脚踏三轮车拉来动物尸体,将皮剥下来,然后把尸骸扔给周围的野狗。他将剥下来的皮粗略地初步处置一下,就将皮和骨头出售给当地一名交易商。这样他每月可以挣到500卢比(约合11美元)至1500卢比。,萨拉家族从事皮革制造工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印度教规定他的家族从事这一行当。萨拉家族属于制革种姓印度历史上数十个从事卑贱或“不洁”职业的种姓之一,并因此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贱民”)。最初有五分之一的印度人被划归这一群体。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久即宣布取缔种姓制度。然而,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印度乡村,种姓等级依然森严,尤其在印度北方广袤肥沃的恒河平原上更是如此。,萨拉一家五口挤在两间土坯茅屋里。茅屋四周是一片未开垦的荒地,人和动物的粪便随处可见。萨拉的妻子苏什拉则从事另一项“不洁”工作给村里的产妇接生。这或许有些令人奇怪。然而,保守的印度教徒蔑视为他们的孩子接生的妇女。这是因为,接生婆会接触胎盘。,雪上加霜的是,萨拉夫妇被当地村民视为外地人。他们于20年前从邻近的中央邦迁移来到沙哈伯普尔。他们在这里没有任何朋友,村里人不会邀请他们参加任何婚礼。萨拉向记者表示,他时刻生活在恐惧中仇恨他们的邻居甚至会放火烧毁他的茅屋。而在记者到来之前,他还从来没有在家中款待过任何客人。,一名英国记者主动要求留下来,在沙哈伯普尔村逗留一周,体验村里印度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在萨拉看来已经不可思议。而这名记者的翻译,一位年轻的中产阶级婆罗门印度教祭司种姓的一名成员竟然与他们一家人分享面包,也许就像天方夜谭了。萨拉毫不掩饰他的讶异之情,他说:“我怎么都没有想到,我居然会在家中看到这样的人。”,种姓等级森严不得相互通婚 恐吓殴打成“贱民”家常便饭 沙哈伯普尔村总人口1万多人。在人口稠密的印度北部地区,它只能算一个中等规模的定居点。在这里,村民们主要根据种姓成分分区而居,很少跨种姓进行社会交往,且不同种姓之间从不通婚。,不仅如此,村里的“达利特”(印度独立前对社会最底层民众的一种特定称呼,即“贱民”)还经常遭到恐吓殴打。村里共有6个“达利特”种姓群体,其中最大的查马尔群体却也是生存状况最恶劣的。他们是整个村庄最穷困的一个群体。不仅如此,据多位村民介绍,查马尔人还经常遭到其他种姓的欺凌和毒打,其中尤以帕特尔种姓为首。,帕特尔种姓是沙哈伯普尔村最大的团体,拥有约3000人。事实上,帕特尔本身也只是低级的农民种姓,在种姓阶梯上仅比“达利特”高出一两层而已。但是,他们却极其恶毒,通过欺压“达利特”来体现自身的优越性。,五、佛教的创立,阅读课本P8-9,自主学习思考,1、佛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 2、为什么要创立佛教? 3、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4、佛教在什么时候被弘扬? 5、既然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等级制度,为什么身为统治阶级的阿育王还要宣扬和传播佛教?,五、佛教的创立,1、佛教产生的背景,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3、创始人,4、释迦牟尼的意思,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的圣人,乔达摩悉达多降生人间图,佛教的产生,相传佛陀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六年,菩 提 树,佛教的产生,佛陀说法,佛陀坐像,佛教的产生,5、佛教的基本教义,a、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b、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6、佛教被弘扬的时间人物,公元前3世纪 阿育王,佛教传播与阿育王,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万人,被杀的有万人。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如扩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医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 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要表现为“业报轮回”的平等。认为不管高级种姓还是低级种姓,修了善业的来世将生于富贵人家 ,修了恶业的来世将生于低贱的人家。但佛教并不主张取消种姓,对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事实基本上也是认可的。,读一读,1.佛教为什么要宣扬众生平等?,2.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扬的这种平等?,许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信佛得救的平等,实际起了麻痹大众从事积极斗争的作用。 教义对统治阶级有利。,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仰光寺,印度,中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7、佛教的传播:,小结,(一)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2、气候,3、河流,4、主要城市,(二)古代印度的兴衰历程 1-5,(三)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四)佛教的创立 1-7,练习,1、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2、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3、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A,D,B,4、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6、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B,A,C,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