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993370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学第一单元月经病一、月经先期:气虚证: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或归肾丸2 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2)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3)肝郁化热证: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清经散:丹皮地骨皮 白芍 熟地 青蒿 黄柏 茯苓两地汤:生地地骨皮 玄参 麦冬 阿胶 白芍二、月经后期:1 肾虚型: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2 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3 血寒证:虚寒型: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匮或艾附暖宫丸实寒型: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4 气滞型: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大补元煎:人参山药 熟地 杜仲 当归 山茱萸枸杞 炙甘草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当归川芎 芍药 桂心 丹皮 莪术 人参甘草 牛膝三、月经先后无定期1 肝郁型: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2 肾虚型:补肾调经固阴煎3 肝郁肾虚:补肾疏肝调经定经汤四、月经过多:1 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或安冲汤2 血热型:清热凉血 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3 血瘀型: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茜草、三七举元煎:人参 黄芪 白术 升麻 炙甘草保阴煎:生地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山药 续断 甘草五、月经过少:1 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或当归地黄引2 血虚型: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或小营煎3 血瘀型: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4 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归肾丸:菟丝子 杜仲 枸杞 山茱萸 当归 熟地 芍药 茯苓苍附导痰丸:茯苓 法半夏 陈皮 甘草 苍术 香附 胆南星 枳壳 神曲六、经期延长:1 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举元煎 +阿胶、艾叶、乌贼骨2 虚热型:养阴清热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固经丸3 血瘀型: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七、经间期出血:1 肾阴虚型: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3 湿热型: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4 血瘀型: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八、崩漏:1 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2 肾虚证:肾气虚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减肾阳虚: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 +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3 血热证: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4 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崩三法:塞流澄源 复旧清热固经汤:黄芩焦栀子生地 地骨皮地榆 生藕节阿胶 龟甲牡蛎 生甘草 陈棕炭固本止崩汤:人参黄芪 白术 熟地 当归 黑炭九、闭经:1 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2 肾气亏损:补肾益气调理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3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4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 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5 痰湿阻滞:健脾燥湿化痰 活血通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十、痛经:1 气滞血瘀型: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2 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瘀汤汤或温经散寒汤3 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4 气血虚弱型: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5 肾气亏损型: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 延胡索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 赤芍 蒲黄 五灵脂清热调经汤:牡丹皮黄连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红花 桃仁 延胡索 莪术 香附十一、经行乳房胀痛:1 肝气郁结:疏肝理气和胃通络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2 肝肾亏虚:滋肾养肝和胃通络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十二、经行头痛:1 肝火证: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2 血瘀证:化瘀通络通窍活血汤3 血虚证:养血益气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十三、经行感冒:1 风寒:解表散寒和血调经荆穗四物汤2 风热: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桑菊饮3 邪入少阳:和解表里小柴胡汤十四、经行身痛:1 血虚:养血益气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2 血瘀: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趁痛散十五、经行泄泻:1 脾虚:健脾渗湿理气调经参苓白术散2 肾虚:温阳补肾健脾止泻健固汤合四神丸十六、经行浮肿:1 脾肾阳虚:温肾化气健脾利水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2 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养血调经八物汤加泽泻、益母草十七、经行吐衄:1 肝经郁火: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2 肺肾阴虚:滋阴养肺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顺经汤:当归 熟地 沙参 白芍 茯苓 黑荆芥 丹皮十八、绝经前后诸症:1 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2 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3 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二仙汤:仙茅 仙灵脾 巴戟天 当归 盐知母 盐黄柏十九、经断复来:1 脾虚肝郁证:健脾调肝安冲止血安老汤2 肾阴虚证:滋阴清热止血凉血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3 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止血凉血易黄汤4 湿毒瘀结:利湿解毒化瘀散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第二单元带下病一、带下过多:1 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2 肾阳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3 阴虚夹湿: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丸4 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5 湿热下注:清利湿热 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止带汤:猪苓茯苓 车前子泽泻 茵陈 赤芍 丹皮 黄柏 栀子 牛膝二、带下过少:1 肝肾亏损:滋补肝肾养精益血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2 血枯瘀阻: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第三单元妊娠病一、妊娠恶阻:1 脾胃虚弱: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2 肝胃不和: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二、妊娠腹痛:1 血虚:养血安胎止痛当归芍药散2 气滞:疏肝解郁 养血安胎逍遥散3 虚寒:暖宫止痛 养血安胎胶艾汤4 血瘀:养血活血 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三、异位妊娠:治疗以手术为主宫外孕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四、胎漏、胎动不安:1 肾虚: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或滋肾育胎丸2 血热: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安胎饮或当归散3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4 血瘀:活血消症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 阿胶胎元饮:人参白术 炙甘草当归 白芍 熟地 杜仲 陈皮五、滑胎:1 肾虚:1)肾气不足:补肾健脾调理冲任补肾固冲丸2)肾阳亏损:温补肾阳固冲安胎肾气丸3)肾精亏损:补肾填精固冲安胎育阴汤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固冲安胎泰山磐石散3血瘀:祛瘀消症 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六、子肿:1 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2 肾虚:补肾温阳化气行水真武汤3 气滞:理气行滞、除湿消肿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天仙藤散: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生姜 紫苏叶 木瓜七、堕胎、小产1堕胎:妊娠 12 周内 胚胎自然陨堕者2小产:妊娠 12 28 周内 胎儿已成形而自然陨堕者亦称半产3 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陨堕者称为暗产八、胎萎不长妊娠四五个月后,孕妇腹形与子宫增大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缓慢者,称为胎萎不长。九、子满1 妊娠五六个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遍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称为子满。治疗使用鲤鱼汤。2 鲤鱼汤:鲤鱼 白术 白芍 当归 茯苓 生姜 橘红 黄芪 桑白皮十、子淋: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称妊娠小便淋痛,或妊娠小便难,俗称子淋。1 阴虚津亏:滋阴清热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2 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加玄参、麦冬3 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十一、妊娠小便不通: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通,古称转胞或胞转。第四单元产后病产后三冲 - 冲心、冲胃、冲肺产后三病 - 痉、郁冒、大便难产后三急 - 呕吐、盗汗、泄泻一、产后血晕:1 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或独参汤2 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二、产后发热:1 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2 外感: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或参苏饮3 血虚:补血益气合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4 血瘀:活血化瘀合营退热生化汤三、产后腹痛:1 气血两虚:补血益气缓急止痛肠宁汤2 瘀滞子宫: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四、产后身痛:1 血虚:养血益气温经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2 风寒: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3 血瘀:养血活血化瘀祛湿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4 肾虚:补肾养血强腰壮骨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五、产后恶露不绝:1 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2 血热: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3 血瘀:活血化瘀止血生化汤六、缺乳:1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佐以通乳通乳丹2 肝郁气滞: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下乳涌泉散3 痰湿阻滞:健脾化痰通乳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第五单元妇科杂病一、症瘕:1 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消症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2 痰湿瘀结:化痰除湿活血消症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3 湿热瘀阻:清利湿热化瘀消症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4 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消症散结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二、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1 热毒炽盛: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2 湿热瘀结: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仙方活命饮 +苡仁、冬瓜仁慢性盆腔炎1 湿热瘀结:清热利湿化瘀止痛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丹参、冬青2 气滞血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膈下逐瘀汤3 寒湿瘀结:驱寒除湿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4 气虚血瘀:益气健脾化瘀散结理冲汤三、不孕症: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毓麟珠肾阳虚证: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血调经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3瘀滞胞宫: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 / 膈下逐瘀汤4痰湿内阻: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四、阴痒:1 肝肾阴虚:滋阴补肾清肝止痒知柏地黄丸2 肝经湿热: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五、阴疮:1 热毒:清热利湿解毒消疮龙胆泻肝汤2 寒湿 : 温经散寒除湿消疮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六、子宫脱垂:1 气虚: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金樱、杜仲、续断3 肾虚:补肾固脱益气升提大补元煎加黄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