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一)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979940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 “三农 ”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内容提要:“三农 ”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章分析认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急需搭建、县乡机构改革应进行到底、尽快通过农村再组织变革提高农民收入;并提出了当前支农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乡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初始分配能力和禀赋以及财政拨专款设立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基金以及其他鼓励性措施,专门资助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创业活动。关键词: “三农 ”问题;农村经济;财政政策;政策取向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在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2/3 左右,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市场才能够扩大,也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新年伊始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支出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四年多来, 这一政策在提高经济增长率方面的确起了作用。但是,这种政策效应由于投资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而打破了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消费与积累的平衡,造成了消费占 GDP的比率逐步下降,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种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长期发展而言才是更为可怕的。目前的现状是,拥有很大一部分财富的高收入者消费倾向很低,绝大多数人因缺少财富而无力消费,居中间阶层的人,有一定的财富而有能力消费,但因市场能够提供刺激他们消费的新产品不多,也不去消费,这类人主要是城镇中的中产阶层, 但是调查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在耐用品消费方面已接近饱和,因此,国家出台的如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税、增加公务员工资、开办消费信贷等旨在刺激消费的政策,对消费需求的增长作用不是很显著的原因主要在此。如果不能把占人口 2/3 左右的农村需求搞上去,任何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都难以持久。调查资料显示, 1985 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 58.5%,到 2000 年却降到 38%。中国农民最需要消费,农村市场潜力最大,但是农民无钱消费。有人疑惑中国人均GDP不到 1000 美元却出现了买方市场,这与广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进入不了消费市场直接相关。另据调查,中国农村人口8.7 亿,大约有2.1 亿个家庭,任何商品在农村的普及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至少 210 万的销量。根据 2001 年中国统计年间的统计资料, 2000 年底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比情况,仅在彩电、洗衣机和电冰箱城市居民拥有量分别为116.56 台、90.52 台和 80.13 台,而农村地区的这一数字仅为 48.74 台、 28.58 台和 12.31 台。如果农民收入能大幅度提高,这些耐用品消费在农村就大有市场。近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注重投资需求的扩大,轻视消费需求的增加,而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所引致的投资需求的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政策作用点应调整到刺激消费需求,而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应当成为重中指重。二、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急需搭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以农补工阶段、农工自养阶段和以工补农阶段。按照国际通则,在人均 GDP 达到 800-1000 美元时,一国就进入农工自养阶段;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般是以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作为结束提供农业剩余发展工业的标准(刘书明, 2001)。中国目前人均 GDP2000年已达到人均 800 美元的水平,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严重滞后,在近 20 年的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城市化率极低, 1978 年城镇人口比重为 17.92%,到 1999 年为 30.89%,仅上升 13 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导致中国工业在国有企业攻坚改革和入世冲击的内外双重压力下,难以自养,还需要农业继续输血。所以近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很快,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由1994 年的 139.9下降到 1999 年的 87.8,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减少, 1998 年用于农业支出的财政支出比例为 10.69%,1999 年就降到 8.23%,2000 年又降到7.75%。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四年多,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平台已搭建好,但是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公共设施尚十分短缺,据调查,全国仅 1/3 的乡镇有供水站, 83%的村不能饮用自来水, 13%的村不通公路, 53%的村没安装电话,已安装电话的电话费比市话费高近一倍;虽然 95% 的村能通电,但电价昂贵, 普遍是城镇电费的 2 倍以上; 93%的村能接受电视,但信号相当弱,彩电信号尤差(文启湘,陶伟军, 2002)。公共医疗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照明设施都十分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借助积极财政政策,下大力抓一抓,把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为解决 “三农 ”问题创造必要的前提,为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搭建平台。三、县乡机构改革应进行到底“三农 ”问题不是农民的问题,根源不在于农民,而是思想上的重工轻农,政治上的 “城乡分治 ”,体制上的机构臃肿、人员过冗,制度上的唯 “家庭承包责任制 ”、反对任何制度创新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对 “三农 ”问题,给人普遍的感觉是 “雷声大雨点小 ”,近年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似乎很少把 “三农 ”问题考虑在内,似乎只要把土地的承包期延长30 年就可以了,根本没考虑到由于现有的制度使农民负担沉重,农民已不迷恋生养他们的土地。难怪以研究 “三农 ”而著名的温铁军博士疾呼慎言 “三农”。可是,广大农村、广大农民有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要想把这种巨大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只能是解决 “三农 ”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对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大多数人认为通过稳定延长土地承包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对农民征收的各项非规范性的收费、调整农业税和农产品税等规范性税收税率即可。笔者认为这种 “切分蛋糕 ”的做法在短期内可以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十分必要。而根据付光明等(2002)调查表明,以政府数十个涉农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从农村、农民、农业中争夺自身经济利益为特征的部门内生交易费用“综合症 ”是农民负担重的根本原因。 如果不彻底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削减不必要人员,就难以达到乡镇机构减人减支、农民减负的目的。但现实推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名义上已基本完成,从上到下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层层分流非常顺利,而到县及以下乡镇机构人员再难分流了,或者名义上分流出去了但仍然要拿农民负担的工资。 因此,如果不彻底把这些人从政府职能部门剥离掉,政府机构改革成果难以巩固,税费改革也难以推进, 从长期来看,即使把 “蛋糕 ”做大,而切分“蛋糕 ”的人有增无减的话,不能保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 经验证明,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扩大市场,国民经济才能稳定发展, “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四、通过农村再组织变革提高农民收入要想做大 “蛋糕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 只能通过组织变革或制度变迁来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销售方式、劳动和资本的组合方式,使农业内部重组和重新分工、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实现舒尔茨(Schultz,中译本 ,2000)所说的 “农业的报酬递增 ”。要使农业产生较高的回报率,关键是在农村再组织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生产要素。农村再组织的形成首先需要摆正农业和农村基层政府职能的定位,服务和保证再组织所需的各种契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这样现有的庞大的农村县乡村机构和人员,必须精简去 2/3 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才能不受干扰地自主地形成农村再组织;其次要取消各种对劳动力流动的人为限制,如废除户籍制度,以国际税法中通用的居住标准来判定一个人的居民身份,允许承包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流通,农民有权放弃土地承包权,城里人如果有好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可以到农村来承包经营土地;否则,即使再组织形成也发挥不了作用,先进的生产要素不会进入。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农业资本利润率低,但这一观点也反证了一旦变动后,农业资本的利润上升的空间非常大,这是工商业资本投入农业的极大驱动力。这从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这两种哈耶克( Hayek,1988)意义上的 “市场合作的扩展秩序 ”的农村社会的再组织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可以证实。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中国农村社会的再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 国内自 1990 年代初由山东诸城市提出,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成果颇丰,笔者无意再置喙于此,这里只想谈一下积极财政政策在农业产业化推广方面的设想。虽说农业产业化是以农民为主体推动的农村秩序的重构,是基于自利原则上的农户与工商企业的自愿合作的结果;但是实践中,由于政府仍维持着的垄断, 使农业产业化无法涉足一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由于多年的工农 “剪刀差 ”和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导致农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由于现有教育体制安排,忽略了广大农村,致使农民的知识存量普遍不足;也由于运输、信息收集、监督合同等环节的规模经济要求;还由于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发展的落后,致使其农业产业化缺少应有的基础设施平台支持;因此,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作用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