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23雾凇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3797983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 23雾凇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23雾凇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23雾凇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雾凇教学要求1.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2.感悟雾凇的美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雾凇 冰封:(江、河、道路等)表面全部被冰所覆盖。􀀋三九严寒,大地冰封。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这句话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季节是在冬季三九时节。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十里长堤”“缀满”说明雾凇之多;“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说明雾凇之美。正因为它“洁白晶莹”,所以在阳光下“银光闪烁”。这句话写出了雾凇什么样的特点?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sn)奇观。这句话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应以赞美的口吻来读,强调吉林雾凇的名气大、景观奇。段导读: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描写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有先声夺人之感。 饱和:比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 这句话以简明、科学的语言解释了雾凇形成的主要原因:“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笼(ln)罩:像笼(ln)子罩在上面。镀:原指把一层金属薄而均匀地附在其他物体上。文中指雾气附在树枝上,形成一层白霜。句导读:这两句介绍松花江江面上雾气形成的原因。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句导读:这两句介绍江面上的雾气是如何向两岸扩散和弥漫的。这是雾凇形成的重要环节。 重点句解析:作者通过“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等词语,清晰细致地写出雾气遇冷时缓慢、轻柔、持续凝结的经过,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雾凇逐渐形成的过程由最初的雾气到凝结成银线、银条,最终形成十里长堤银装素裹、美丽壮观的景象。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雾凇是怎样逐渐形成的? 难句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借梨花比喻白雪,借梨花盛开写漫天飞雪,形象、生动、壮美、浪漫,有“妙手回春”之誉!雾凇美景被人们誉为“冬天里的春天”,作者借用前人诗句,用梨花比喻雾凇,借“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形象地描写了雾凇的千姿百态、奇美壮观,表达了作者由衷的感叹和赞美。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句导读:用“千姿百态”“琼枝玉树”“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雾凇的景致,很贴切、很形象。这两句诗出自哪里?段导读:写人们清早观赏雾凇的感受。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新词卡片。一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九九歌。2.出示参考资料: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三九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期,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3.揭题。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听课文范读录音,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2.学生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奇观弥漫琼枝玉树俗称漫步情不自禁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2)指名逐个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正音:“凝、零”是后鼻音,“淹”是前鼻音。“俗”是平舌音,“摄、氏”是翘舌音。“堤”读“d”,不要读成“t”。“模”在课文中读“m”,不要读“m”。(3)指名解释词语。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本课指江面上充满雾气。琼枝玉树:本课指松花江两岸的树一片银白,晶莹美丽。俗称:通俗地叫做。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4)齐读生字、新词。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三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描写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美。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第三段(第三自然段):人们清早观赏雾凇及其感受。四指导写字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是“堤、俗、凝、摄、淹、模”,都是左窄右宽。“凝、零、雾”笔画较多,注意笔顺,把字写好。“凝”的第三笔为撇,第九笔为点。“雾”的第十笔是横撇。“零”的最后一点不能丢。“氏”是独体结构,不要写成“氐”。1.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教师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学生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课堂。2.“奇”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教师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体会美,要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于是,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的静态美,如此,有利于逐步教学。1.读拼音,写词语。lng zho笼罩nng ji凝结m mn弥漫ji bi jng yng洁白晶莹zhng tng蒸腾zhu mn缀满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美丽(丑陋)严寒(酷暑)下降(上升)模糊(清楚)3.解释下列诗句和词语。(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2)千姿百态:形容人或事物的姿态多种多样。(3)情不自禁: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4.选词填空。飘荡飘扬飘拂(1)五星红旗在阳光照耀下迎风(飘扬)。(2)一阵风吹来,河边柳树的枝条便轻轻(飘拂)起来。(3)松花江上蒸腾的雾气随风(飘荡),涌向两岸。赞扬赞美赞叹(4)他学习勤奋、待人真诚,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5)当人们欣赏到吉林雾凇的美景时,不禁为之(赞叹)。(6)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者曾深情(赞美)自己的祖国。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雾凇的特点与美丽,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雾凇美景的挂图。一导入新课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二学习第一段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物萧条,走进东北的吉林,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1.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2.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3.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老师板书:奇观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三学习第二段读到这里,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很少出现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拿笔画出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老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2.出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阵阵雾气”。(这符合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符合条件“遇冷”)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1)比较朗读。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2)指导朗读“最初逐渐最后”,让学生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等一幅幅画面来。出示题目,让学生填空,学会抓关键词。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四学习第三段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过渡:十里江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五指导赏背课文虽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多练习朗读,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六总结全文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验一下。雾凇奇观水汽遇冷凝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有的学生在生活中从未亲眼见过雾凇,虽然通过文本能够得到一定了解,但仍缺乏感性认识,更无法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原因,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教师把网络带进课堂,让信息技术与语文相结合,借住网络文字图片资料及flash动画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用自己的话说说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在对雾凇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形成过程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体味字词的准确与精妙,学生就很容易发现“涌”“笼罩”“镀”“慢慢地”“轻轻地”“最初逐渐最后”等关键词,从中体会文章词句的准确性。 2.抓住文本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对于雾凇的形态,文中没有具体描绘,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北国风光特有的景观,结合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完成说话练习: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这个练习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此时再让学生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就会深入到学生的内心。1.按课文内容填空。(1)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2)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2.填空组成成语,并解释加点的字词。(1)囫囵(吞)枣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2)负荆请(罪)荆:荆条,古代用作刑杖。(3)(横)行无忌无忌:肆无忌惮。(4)盛(气)凌人凌:欺凌,欺压。(5)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30斤为1钧。(6)(千)里迢迢迢迢:形容路途遥远。3.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6)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2)地上积满了白雪,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1)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3)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5)它们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不耐烦地等待着春天到来。4.按要求写句子。(1)用上“骄傲”这个词语,写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句子。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你不要因为刚有一点儿进步就骄傲起来。(2)例:我们的船在树下泊了片刻。改写为:在树下,我们的船泊了片刻。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写为:在星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1.雾凇雾凇俗称树挂,在北方很常见,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2.雾凇的别称雾凇是其学名,现代人对这一自然景观有许多更为形象的叫法。因为它美丽皎洁,晶莹闪烁,像盎然怒放的花儿,被称为“冰花”;因为它在凛冽寒流袭卷大地、万物失去生机之时,像高山上的雪莲,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开,韵味浓郁,被称为“傲霜花”;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好似“琼楼玉宇”,寓意深邃,为人类带来美意延年的美好情愫,被称为“琼花”;因为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挂满枝头,把神州点缀得繁花似锦,景观壮丽迷人,成为北国风光之最,又因它使人心旷神怡,激起各界文人骚客的雅兴,吟诗绘画,抒发情怀,被称为“雪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