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65114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 . 中国男篮的教练躬身自省,没有文过饰非推卸责任。B . 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恩爱,虽然因婆媳关系不好被休回家,但她不会因此就琵琶别抱。C . 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公款消费,经常山珍海味,含英咀华 , 奢侈浪费。D . 你胆小,我的胆子也不大,咱俩真是半斤八两。2. (2分) (2018临川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B .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不只是电商平台上的商家们摩拳擦掌,而是整个电商链条上的所有节点都为之疯狂。C . 河南省气象台昨日1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从昨日晚上开始,全省有6到7级的阵风,降温最大幅度为10。D . 在中国,慈善往往被赋予道德的光环,但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幼稚和落后。以平常心看慈善,是重建中国慈善文化需要确立的心态。3. (2分)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B .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C .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D .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栩栩如生。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4. (6分) (2019高三上涟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近代史开启之际,老大帝国愚昧颟顸,执迷于“夷夏之辨”,以“天朝上国”自居,在西方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面前仍然自以为是,造成了“天朝的崩溃”。这种因过度文化自信导致的“华夏中心主义”大大地阻碍了中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屈辱的百年近代史。然而,这种历史叙述没有看到“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一度也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夷夏之辨,是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之一。它将天下划为“华夏”诸邦与“夷”“戎”“蛮”“狄”等部落。它产生之初,便有依文化与血统作区分的两重含义在内。但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再以血缘的亲疏而以文明程度的差异作为区别华夷的标准,而且逐渐被广为接受。在历史上,中国长期以来在东亚处于文化、政治、经济领先的地位。久而久之便使得人们习惯性地将中国与“先进文化”画上等号。然而,当清王朝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丧权辱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中国是否仍是文化最为先进的国家,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问题面前,如果仍然不假思索地将大清即是华夏作为无须怀疑的前提,那么大清便还是文化先进之国,因此就没有必要向西方的“蛮夷”学习。即便要学习,最多也是学习器物上一些优点,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换言之,华夷观在此时对中国走向现代化就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有识之士慢慢注意到西方列强不仅有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而大清是否在文化上也领先于西方列强便值得怀疑。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深入了解西方社会之后,便感慨道:“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沦为“夷狄”,而西方列强因为文化昌盛,俨然已有“华夏”气象。维新派的代表谭嗣同、梁启超则将民主、共和制度视为辨认夷夏的重要标准,在他们看来,在与西方世界的较量中,中国早已落后而成为夷狄了。因此在这些“睁眼看世界”者看来,以地域定夷夏是不符合“夷夏之辨”的本义的;夷夏是可以转换的;西方的政教风俗、伦常礼义并不逊于中国,甚至胜于中国;西方俨然已是“华夏”而中国沦为“夷狄”了。而“夷狄”必须向华夏学习,亦即大清必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文明成果。郭嵩焘从“夷夏之辨”的义理出发,指出“自西洋通商三十余年,(西方)乃似以其有道攻中国之无道,故可危矣”。从这个意义上说,“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并非完全扮演了阻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角色,它同时也给一部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摘编自章舜粤“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满清帝国愚昧执着,坚守“华夏中心主义”,自以为是,造成过度文化自信,使得天朝最终崩溃。B . “夷夏之辨”将天下划为“夷”“戎”“蛮”“狄”等四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C .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得清王朝丧权辱国,统治者开始思考中国是否仍是文化最为先进的国家。D . 西方列强的文明成果,促使先觉者清醒地认识到大清帝国在政治和文化上已经落后于西方列强。(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分析“天朝的崩溃”的原因,得出了“天朝上国”的狂妄思想造成了屈辱的百年近代史的结论。B . 第四段从与史实相反的角度假设,推导出华夷观在当时对中国走向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C . 引用谭嗣同、梁启超的观点,论证了在有识之士眼中,夷夏的角色已发生转换,中国已成为夷狄。D . 结尾引用郭嵩焘的话,证明了“夷夏之辨”为部分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满清帝国不以“天朝上国”自居,不过度文化自信,就不会有中国近代史上一百多年的被动挨打的局面。B .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以文明程度的差异取代血缘的亲疏作为辨别华夷的标准,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C . “夷夏之辨”既阻碍了中国向西方学习,也为一部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有识之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D . 文章认为要以文明程度来定义“华夏”,这样便于清晰认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状况,进而取长补短。5. (13分) (2017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鱼骨迟子建他们说这条江在几十年前是用麻绳捕鱼的。他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陶醉的光辉。漠那小镇的人们一到冬天就谈论起关于这条江的故事。风雪像铠甲一样包围了镇子的时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望大地,都给人一种白茫茫的感觉。而逼人的寒冷也像瘟疫一样弥漫了整个小镇。也记不得是哪一天了,总之是有那么一天,漠那小镇最敏感的女人旗旗大婶忽然向全镇的人宣告了一条重要的消息:镇长成山家门前晃着一堆鱼骨。其中有一根鱼脊骨像大拇指那般粗。它们是鲜鱼的鱼骨,鱼骨上缠着带着红色腥味的血丝。于是,镇子上男女老少就像去赶着看一场露天电影似的,纷纷走出自家的门院,带着惊喜和疑惑去看那一堆鱼骨。那真的是一堆鱼骨,旗旗大婶没有说错。它们很生动地躺在一片白雪地上,极北的太阳很冷清地照出它们象牙般的肤色。“嗬呀,这么漂亮的鱼骨,一定是条二三十斤的大鱼!”旗旗大婶在人群中感慨着,然后把目光投在我的身上说,“外乡人,你没有见过这样的鱼骨吧?”“这么粗的我见过,但这么漂亮的没见过。”“是啊,这条江开了怀了!”有人跟着说。这条江在几十年前,可以很随意地用麻绳系起一张网,撒在江中,然后鱼就像爬满了篱笆的葫芦似的钻了一网。起网时鱼尾翻卷,鳞光闪烁,那真是让人百思不厌的美好时光。可是几十年后,江水不似往昔那般喧嚣,它平静而沉稳,就像个行将入土的人。而漠那小镇的人们,一到漫漫长冬的时刻,就热切地思恋起她的过去。人们议论了一番,兴致就蓬勃起来了。大家纷纷回家,准备着捕鱼的工具。旗旗大婶很慷慨地把那块最精彩的鱼骨送给我了。傍晚,天气骤然冷起来。白蒙蒙的江面上弥漫着无边的寒气。旗旗大婶凿好了第一口冰眼,将一张大网甩进江底。平素寂静的江面霎时活跃起来了。远远近近的都是人影。近处的人影像被风摇摆的黑橡树,而远处的人影则模模糊糊,像夜空中的云彩。一个小时过去后,旗旗大婶打算起第一片网了。“这网头很轻,好像是”旗旗大婶顾自说着,蹲在冰眼前熟练地拽起网来。银白的渔网从黑沉沉的江水中被提出来了。一出水面,它们就变成了一块大花布。网上有的地方恰恰被火光照着,就成了一片霞光;有的地方隐在夜色中,就变成了灰蓝。旗旗大婶沉默着,我沉默着,寒风也冷峭地沉默着,只有火盆热烈地响着,那些贪婪的火舌活跃地舔着夜色。整片网起出来了,没有一条鱼。旗旗大婶一屁股坐在冰上,阴郁地抽起烟来。旗旗大婶抽烟抽得很凶。我走上江岸,把皮袄裹紧,站在黑沉沉的柳毛丛中。此时的漠那小镇,在风雪中静静地沉睡了。镇子中听不见狗吠,所有的房屋都融在蒙蒙的夜色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这条冰封的大江,却渔火点点,人影绰绰,全然一幅原始村落的平和的生活图画。旗旗大婶起了三片网,基本都空,她忽然怀疑起那一堆鱼骨来。后半夜是最难捱的时光。寒冷、饥饿、疲乏同时袭来。我觉得双腿已经冻得麻木不堪。夜空中的繁星好像离我们这般的近,又那般的远。凌晨四点多钟,旗旗大婶已经起了十二片网了。冰面上扔着几条杂鱼。天有些灰蒙蒙了,灿烂的群星也显得不那么灿烂。江面上泼墨似的摊着一堆堆火盆燃尽的残渣,而寒气把每个人的脸都弄得又红又粗的,像是松树皮。旗旗大婶守了一夜,虽然哈欠连天,但精神却很饱满。她说这几条杂鱼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于是她又讲起这条江的过去。她说每次渔汛到时,捕上来的鱼摆满了江面,家家都要套上狗爬犁才能把鱼装回去。江面上残灭的渔火忽明忽灭。而远方大山的轮廓却渐渐澄澈起来。八点左右,在东边天出现一团毛茸茸的太阳,被寒气包裹着的像堆羽毛的太阳。漠那小镇的上空升起了一缕缕迷茫的炊烟。这时,镇长成山突然出现在江面上。他像巡逻兵似的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南,然后把江面上所有捕鱼的人召集在一起,庄重地宣布了一桩秘密。那堆鱼骨是他故意摆在那的。因为他们接到了一个任务:要把这山林中的一头大黑熊活活捉住。他们已经多年不做这样的事了,他担心他们胜任不了猎熊的工作。所以,就试探着摆出鱼骨,看他们是否还像几十年前一样的敏感而有耐力。(有删改)(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外乡人,目睹了人们晚上冒着严寒在江面捕鱼却所获无多的情景,“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B . 小说对镇长成山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从他的三言两语中,我们却能看到一位决心带领全镇人们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基层领导人的形象。C . 几十年前人们可以在“这条江”里轻松地捕到很多鱼,如今它却失去了活力,这是人类过度打渔造成的,小说借此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D . 小说故事由主人公旗旗大婶发现一大堆漂亮而罕见的鱼骨而展开,她向人们宣告了她的发现,这激发了小镇人看鱼骨、前去捕鱼的热情。E . 从鱼骨出现时漠那小镇人们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曾经的传统渔猎生活还是那般热切地憧憬、思恋,这体现了小镇人思想的顽固性。(2) 小说中画横线的三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 小说以“鱼骨”作为题目,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10分) (2017高三下闽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材料二:“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图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B . 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人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C . 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D . 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 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B . 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C . 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D .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E . 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3)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9高二下沁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昊、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卯。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粱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后条侯子坐买官器 , 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延尉。延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B .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C .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D .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B . 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C . 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D . 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文中史公为司马迁,他继任父职,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亚夫治军严格,赢得赏识。文帝曾到细柳营慰劳军队,见到周亚夫的部队戒备森严,纪律严明,称赞他是“真将军”。临终叮嘱太子,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B . 周亚夫谋事有方,贯彻有力。吴、楚叛乱,周亚夫事先与皇帝制定以梁国吸引敌兵、断敌粮道的战术,后虽梁孝王求救、景帝诏令救梁,仍不改战术而最终平乱。C . 周亚夫固执己见,不知恭顺。在废弃太子、匈奴王徐卢封侯事上他未与景帝保一致,加上梁孝王向太后进言,使其逐渐失去景帝的信重,后来被免丞相职务。D . 周亚夫性情刚直,宁折不弯。景帝怀疑他谋反,指使吏卒逼迫,周亚夫不服,最终绝食而死。史家肯定其用兵才能,而对他因性格弱点导致穷途困窘表示了惋惜。(4)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新 晴 山 月(宋)文同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释】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1) 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联写景用词精当,特别是 “漏”这个动词,写月光透过青松的枝叶,洒在林 中与松树的影子交织成一幅黑白相间的水墨画,显得生动空灵。B . 颔联写诗人因 “久不能寐”而独自在月下徘徊,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苦闷之情。C . 颈联通过风、荷、雨、果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凉冷寂的图景。D . 尾联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吟诗声与虫鸣 声的增入,打破了夜晚的死寂,突出了夜晚的静谧。E . 这首诗两联写景,两联写情,景情相间,融合自然。写景时用笔细腻,内容丰 富;写情时疏笔直写,自然逼真。(2) 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 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 (2017高一下南昌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有“飞湍瀑流争喧豗”和“_”。 (2) 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 (3) 琵琶行中的“_,_”两句,作者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4) 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5) _,此时无声胜有声。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6) 沧海月明珠有泪,_。(李商隐锦瑟)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 (3分) (2017高三上长沙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自然界的香味叫人开脾健胃,恶臭则令人掩鼻。为什么要“掩鼻”呢?_,掩住了鼻子,就等于关闭了嗅觉器官。那么,_?答案是有。植物不但有鼻子,而且不止一个,它们也会“闻”气味。科学家发现,_。有人做过测验,当空气中氟的浓度在亿万分之四十时,人类的鼻子再灵也丝毫不觉,但剑兰的叶片却可以闻到,3小时内,它还会在叶片上用伤斑告诉你:空气中有氟。11. (5分) (2017高三上珠海期中) 下面文段有三处表述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传承清明节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清明节扫墓文化,弘扬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理念与感恩情结。清明扫墓,目的是追思家族先辈,弘扬族人品格,实现前辈夙愿。只要继承了清明节扫墓文化,就能够使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承清明节文化不止是传承清明节扫墓文化。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内蒙古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中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每个人用一个关键词和一段话概括自己在高中阶段的收获。小博说,我的关键词是“成才”:我在高中阶段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很多知识,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为以后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明说,我的关键词是“成长”:我在高中阶段最大的收获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了很多做人与做事的道理,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公民。小丽说,我的关键词是“成人”:我在高中阶段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老师、朋友和亲人的关怀,体会到了“真爱”的温暖与感动,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对上述三个同学的说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4-1、4-2、4-3、5-1、5-2、5-3、6-1、6-2、6-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1、7-2、7-3、7-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1、8-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9-1、9-2、9-3、9-4、9-5、9-6、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1、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