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6261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6高一上南昌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事前有周密的规划,遇事有果断的决心,就不至于_、左右为难了。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_的保守思想。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舍弃个人利益,绝不应该_。A . 犹豫不决畏首畏尾 举棋不定B . 畏首畏尾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C . 举棋不定畏首畏尾犹豫不决D . 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畏首畏尾2. (2分) (2017高一下常州开学考)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曹操将大军全部驻扎新野,然后去攻樊城。刘备弃樊城往襄阳撤退,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来到襄阳城下,刘琮拒绝刘备入城,刘备无法只好前往江陵。B . 曹操大军追来,张飞巧设疑兵,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横矛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断喝,竟然将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马而死,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几十万大军被吓退。C . 孔明、刘琦来接应刘备,刘备大喜,合为一处,商议破曹之策。孔明曰:“夏口城险,颇有钱粮,可以久守。请主公且到夏口屯住。公子自回江夏,整顿战船,收拾军器,为掎角之势,可以抵当曹操。若共归江夏,则势反孤矣。”他们就留下关羽引五千军守夏口。刘备、孔明、刘琦共投江夏。D . 孙权想借曹刘大战之机,夺取荆州城因为荆州不仅地势险固,而且土地富饶,物产丰富。孙权派鲁肃到江夏,借吊唁刘表为名见到了刘备和孔明。孔明自动请求鲁肃带他前往江东商议孙刘联盟之事,鲁肃答应了。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_。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A . B . C . D . 4. (2分) (2019高三上阳高期中) 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 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B . 人们总是羡慕别人的环境优于自己。C . 我们现实中面对面却不知相距多远。D . 有对比才有差别,有比较才能鉴别。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5. (14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乙】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 对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密B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斤:斧子一类的工具C . 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D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舍弃,回避(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B .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然而不王者C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则修文德以来之D . 既来之,则安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 . 极娱游于暇日D . 何以伐为(4) 下列说法中正不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B .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驳斥了冉有的观点,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C . “数罟不入洿池,材木不可胜用也。”其观点是: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这句的观点与“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句是相同的。D . 乙文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这些属于“王道之始”;强调一手抓物质生产,另一手抓教育,这是“王道之成”。这其实就是孟子为梁惠王所开的治国良方。(5) 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6)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8高一下辽宁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是:_,_。 (3) 白成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或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的诗句是:_,_。 (4)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_,_。 (5)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两句词是_,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 (12分) (2015高二上河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小题。破碎的图腾毕淑敏风光旖旎。和所有大惊小怪的旅游者一样,我忙着购买珍珠链、夜光螺之类的纪念品。资深的旅游者小D对此不屑一顾,谆谆告诫这些东西多半是假冒伪劣。手里的“椰妹”难道是假的吗?这分明是两个椰子壳粘起来的,你闻一闻,还有椰茸的清香呢!我把大眼睛的“椰妹”,堵到小D鼻子下。她躲开了,说,这东西便宜得无以复加,大概是真的,造假的人特别讲究成本。到了一处景点,身着绚丽民族服装的女店主,殷勤地向我们推销一件牛雕。它是象骨制的,你看这刀工,多么细腻!你看这造型,多么生动女店主说。我被牛雕古朴的形象吸引,刚要掏钱,想起小D的忠告,觑了它一眼,果然在冷笑。这若真是象骨制的,只怕你要进监牢。谁不知大象是国家保护动物!小D冷冷地说。还是这位大姐识货啊。女店主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态。不过,它虽不是象骨,却是牛骨的。都是骨头嘛,又不是做药酒,没那个那么认真。她笑盈盈地解释。我抚摸着牛雕温凉而润泽的背脊,看着牛雕诚恳而略带悲哀的眼睛,满心喜爱。见多识广的小D还不放心,问,这真是骨雕啊?女店主有些恼火了,说,你这个客人啊,怎么这样不相信人,不是真骨雕,能有这个分量?你掂一掂,压得手腕子疼!再说啦,这是什么?这是牛啊!牛是什么?牛是我们民族的图腾,图腾你们懂吗?很神圣的东西,哪里敢造假?就是造,也是别的民族的人干的,我们是不敢的。面对铁一般的逻辑,我们自惭形秽,哑口无言。我买了牛雕,一路珍爱地用手托着,不时把玩,到了宿营地。晚上,小D紧盯着图腾牛说,我总觉得这像一个骗局。我说,真做假时假亦真。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既来之则安之,免得晦气。再说,这是图腾啊!小D说,图腾怎么啦?也不是防伪标志。我倒是要把它摔开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它显得这样重!我大惊,说,可使不得!再说这是我的东西,你不能破坏他人财产。小D说,摔坏了,我赔你钱。我说,我不要钱。我要图腾。小D说,那我赔你图腾就是了。我已在其他商店看到了一模一样的骨雕。小D说罢,不待我反应过来,高高举起了牛雕,砸向地面。随着暗哑的闷响,牛雕扑向地毯,又嘭地弹起,叽里咕噜地滚进床下。我心痛万分地将它从犄角旮旯处搜索出来,举在手里仔细端详,竟是毫发未损,一双铃铛般的牛眼,熠熠有神,愤怒地盯着我们。我说,真金不怕火炼,真骨不怕摔打。小D夺过牛雕,默不作声跨出房门。不知她到底要做什么,我紧紧追到大堂。光滑的大理石地面映着我们模糊的身影。小D二话不说,又一次高高地举起了牛雕。啪!牛雕猛掷地面,訇然破碎,炸裂的断片四处迸溅,尖锐地呼啸着,像无数横飞的小刀。我恼怒地大叫,简直是打砸抢!别说是骨的,纵是钢的,也禁不住你这样破坏性的试验啊。小D拣起一块碎屑,平静地说,仔细瞅瞅吧,你高抬了它的身份。我抢过碎屑。先是闻到了一股腐败的气味,接着感到它橡皮般的质地柔软。定睛一看,才知是一块淤泥。这条传神的图腾牛,是以塑料制成外壳。内囊充填污泥。算它坚实,在铺了地毯的室内,经受住了第一次考验。谁想小D穷追不舍,终使它显了原形。看我怅然不语,小D说,这么喜爱赝品啊?我赔你钱,你还可再买。说着掏包。我说,不要你赔。我只是在想,它到底是谁制造的?小D说,那有什么追究的意义?我说,不!不一样。因为牛是一个民族的图腾。小D皱着眉头说,图腾又怎么样?假的就是假的,这就是一切,没有什么不同。我说,一个民族,要是连自己的图腾都造了假来赚钱,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更宝贵的东西值得珍惜呢?我宁可相信是另外民族的人造了假,骗了老板娘,她不知情,才转卖给我们。她是无辜的。(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旅游者一般都喜欢购物,资深的旅游者小D对此不屑一顾,而且不断地阻止“我” 买珍珠链、夜光螺之类的纪念品。B . 当“我”把大眼睛的“椰妹”堵到小D鼻子下时,她从造假的成本这一角度进行推测,判断出这个东西可能是真的。C . “我”之所以会相信女店主的话,是因为她穿着民族服装,而且态度殷勤,又敢于承认手里是牛雕不是象骨。D . 小D总觉得那个牛雕是假的,但又不能从女店主的话里找到漏洞,于是决定打破牛雕,最终揭开了真相。E . 文章以牛雕为线索将整个内容连缀在一起,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充满神秘的色彩。(2) 文中的小D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 在小D摔牛雕的整个过程中,“我”有哪些心理变化?(4) 作者为什么以“破碎的图腾”作为小说的题目,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9. (9分) (2020高二上通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其实都蕴藏着一种文化心理。国学越来越热,这表明,在现代化程度日渐提高的今天,传统文化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亲和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学热,并非简单的“复古读经”,它有着对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以及美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诉求。国学,从广义上看,应该是指中国每个时代文化的主要潮流。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国学包括每一代学术思想的主要潮流。推而广之,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学应该是每个时代的文化思想的主要潮流,如汉之经学、唐代佛学、宋明理学。如何才能利用传统国学资源?这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中国文化史上不乏经验教训。早在晚清,中国的文化人就开始为“我手写我口”而努力,但进展相当缓慢,迟至1917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文言文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直到1920年以后,文言文才真正“无可奈何花落去”。扭转局面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关键点是官方制度。“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胡适陈独秀等人与林纾、章士钊等人争执得未分胜负。1920年春教育部一声令下,从这一年的秋季起,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科书均改用白话文,反对方自动偃旗息鼓。因此,可以预料的是,只要给一个官方命令,说从某年某月起,“四书五经”必须进中小学教科书,义务教育必须开设经学史课程,那么,国学热就不只是热,而且很快就会开花结果。但话又说回来,国学热是一回事,新的国学范式的建立又是另一回事,二者不能划等号。诚然,传统经典文化的大范围推广,离不开官方的政策,但良好的群众基础无疑为政策的顺利实范提供了许多便利。可以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人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要高,文化机构和文化人相对要多,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对丰富;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贫乏,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相对较多,较迫切。在倡导现代国学时,地域文化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湖湘文化一脉,颇具特色。从屈原到王夫之,再到曾国藩、毛泽东,它以其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折服世人,并以此成为世人关注和学习的典范。中国文化是以各区域文化为基础、集各区域文化而形成的,因此,在讨论现。代中国的国学时,不能忽视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特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域文化。对于创造新文化,学衡派有一个不错的口号,即“倡明国粹,融化新知”。平心而论,这应该是一个较妤的途径。新时代国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其范式出现之前,我们的确很难给其描绘出一个清晰的样子。可以肯定的是,它与传统国学有着源流关系,但它不是传统国学的复制和翻版,它有着创新之处,有着新时代的印痕,也就是说,复兴国学并非单纯的复古其中应该有发现、发掘和创造。摘编自陈伟华一代有一代之国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学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背后显示出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逐渐认可的心理。B . 广义国学涵盖了每个时代的主要文化思潮,如汉代经学、唐代佛学、宋明理学等。C . 现在的国学热包含了对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等,以及美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诉求。D . 新时代国学的范式目前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描述出其外在表现。(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先提出中心论题然后剖析国学热的现象及其本质再阐释国学的内涵。B . 文章从官方政策、群众基础、地域文化等几个方面,论证现代普及国学的相关问题。C . 文章作者陈述湖湘文化的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目的在提醒人们要将地域文化置于首位。D . 文章结尾指出了复兴国学和传统国学的区别让人们对新时代国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虽然遇到很强的阻力,但是白话文最终得以普及,胡适等知识分子起了关键作用。B . 如果国家规定中小学阶段必须学习“四书五经”,义务教育必须开设经学史课程,那么新的国学范式就会确立。C . 要在大范围内推广传统经典文化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要比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便利得多。D . 新时代的国学不是传统国学的复制和翻版,应该有发现、发掘和创造,实现它的途径是“倡明国粹,融化新知”。10.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奇绅鸿儒刘大鹏郝岱一个普通的晚清文人,在国内“名不出乡里”,但在沈艾娣所著梦醒子一书中却被称为“第一奇绅士”。一个农村绅士,何以被冠以“第一奇绅士”的美誉?刘大鹏究竟奇在何处?刘大鹏并非是先知先觉的圣贤,聪明过人的天才。刘大鹏在日记中自述“生而顽钝,年七令甫能言。”他七岁才会开口说话。七年不鸣,一呜惊人。童年刘大鹏在私塾先生刘丽中门下读书16年,毕业后,他又先后在太原县桐封书院、太原府崇修书院学习深造10年,仅读书就长达26年。在人生旅途的第一站,他读书时间长达半辈,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可谓一奇。刘大鹏在刘丽中、杨深秀(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等名师的精心培育下,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积累了渊博的知识,树立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高尚道德理念,确立了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日后创业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大鹏完成学业后,就到大谷县南席村当了整整21年的私塾先生,后到太原县女子学校任教十余年,他教书时间又占据了人生的半辈。刘大鹛在世85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可谓一瞬间,他在有生之年既要教书,又要种地,还要经营煤窑,忙里抽闲,用毛笔手抄洋洋34部巨著,亿万字手稿。对儒家经典烂熟于心,能够熟练背诵的经典著作达六十多万字。刘大鹛超人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非凡的创作天才,德高望重的思想品德,实乃奇人奇才也。刘大鹏34岁时开始记日记,直到临终前五日,连续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日记真实客观地记叙了清末民初、抗战期间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等,可谓包罗万象,是中国这段历史的缩影,史料珍贵,堪称百科全书,更被山西省图书馆誉为“镇馆之宝”。刘大鹏的德才、廉洁名扬省城。阎锡山掌握山西军政大权后,急需人才为其效力,曾多次派人请刘大鹏出山,先生屡屡婉言谢绝,不接受聘任。读书做官,仕人之追求,刘大鹏却是送到嘴边的肉不吃,可谓奇也怪也。在人生的旅适中,他一直努力拼搏,曾务农、务工(开煤窑)、经商(租赁餐具、轿等业务)、教书、写书,走完了光辉的人生历程。1915年,58岁的刘大鹏当选为山西省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省议会议员选举大会。有些议员为了拉选票,纷纷向代表行贿或宴请。有参选议员对他行贿,他以“不义之财不可取”的修身之道一一拒绝。世上哪有和钱财有仇有恨之人,唯有刘大鹏既不贪财也不受贿,实属奇人也。日寇占领太原县后,狂轰滥炸,烧、杀、抢、奸无恶不作。每当鬼子进村扫荡,村民纷纷扶老携幼逃难时,刘大鹏却视死如归,独自一人留村,并上到屋顶,指天骂日。有一年,日寇的一名军官久闻先生大名,恳请先生为其题写一副条幅,先生冒着杀头的危险,婉言谢绝,日本人无奈,只好灰溜溜地离开。1934年,山西遭受大旱,阎锡山政府的苛捐杂税却有增无减。刘大鹏看到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愤怒至极,他以鲍伯平的化名上书南京中央政府,请求中央政府责令阎锡山减免税收,收到预期效果。这几则真实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刘大鹏爱国亲民的高尚情操和政治远见,不贪生不怕死的气质和风度,可谓奇人奇事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这是刘大鹛先生在1897年为晋祠同乐亭题写的一副楹联。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西代表团讨论会上,谈到改善民生时,现场吟诵多年前在晋祠看到的这副楹联。李克强总理日理万机,在众多的晋祠楹联中,竟然熟记刘大鹏的这副楹联,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意境,引起总理的共鸣,飘扬五洲四海,实乃奇事也。(摘编自文史月刊2016年第10期)【相关链接】刘大鹏,字友凤,号卧虎山人,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地方文化学家。著有晋祠志晋水志等地方志,尤其是退想斋日记,二百多册,五十多万正楷毛笔字,记述了近、现代中国和晋祠发生的重大变迁。乡邦文献,关怀有缘,表扬潜德,著进连篇,天不应遗,杀青何年。晋水潺潺,相与呜咽,千秋万祖,其视此锈。刘友凤先生碑铭(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刘大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晚清文人、农村绅士,尽管在国内知名度较小,但在沈艾娣所著的梦醒子一书中却被称为“第一奇绅士”。B . 刘大鹏在“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刘丽中、杨深秀等几位名师的培养下,勤奋钻研,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为日后创业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 . 刘大鹏在世85年,从34岁开始连续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日记内容包罗万象,堪称百科全书,是中国清末民初、抗战期间这段历史的缩影。D . 纵观刘大鹏一生,曾经务农、做工(开煤窑)、经商(租赁餐具、轿等业务)、教书、写书,一生都在努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光辉的人生之路。(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刘大鹏求学期间,不仅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同时也树立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高尚道德理念,并确立了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B . 刘大鹏五十一年的日记里,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等内容,内容详实,资料珍贵。C . 刘大鹏在1897年为晋祠同乐亭撰写了一副楹联,上下两联“同”“乐”二字相互交替,表现了他与民同乐以及改善民生的进步思想。D . 刘大鹏一生著述丰富,对晋祠、晋水颇有研究,是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和地方文化学家,五十多万字的笔记均用毛笔正楷书写。E . 刘大鹏的碑铭,用简洁凝练整齐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刘大鹏在教书育人、写作方面的成就,表达了深切的缅怀之情。(3)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刘大鹏“奇”在何处?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20高一上铜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先做后说。)董养性:打铁没样,边打边像,如果不开始行动,规划再多都是零。毛泽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凡事预则立。上述言论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5-1、5-2、5-3、5-4、5-5、5-6、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1、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7-1、7-2、7-3、7-4、7-5、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1、8-2、8-3、8-4、9-1、9-2、9-3、10-1、10-2、10-3、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