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A桃源与沅州彭楼中学 王桂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5427862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9 A桃源与沅州彭楼中学 王桂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9 A桃源与沅州彭楼中学 王桂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9 A桃源与沅州彭楼中学 王桂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 题: 桃源与沅州课 时: 一课时课 型: 比较探究上课时间: 2013年4月9日教 师: 王桂兰单 位: 台儿庄区彭楼中学众里寻它千百度 桃源本色璞与真桃源与沅州教学设计【文本解析】桃源与沅州写了桃源县的位置、风景以及特产,充满着杂乱、世俗、贫困,说明桃花源并非诗化的理想境界。第二部分写了沅江的小筏子,写长在悬崖上的兰科植物,写城门上的血迹,是为了表现桃花源的美是粗犷的美、野性的美,充满了悲剧的崇高的美。作者透过表面的轻松和幽默,展示了自己相当沉重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对家乡的关切,对于家乡人的深挚同情,乃至悲悯。这一单元表达的主题是心灵净土,本文通过描述民性的强悍、粗犷而富有人性的气质与湘西山水的契合,来体现心灵净土的意蕴。【相关课程标准】“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学目标】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感受沈从文散文的基本特点。3比较桃花源记与桃源与沅州的不同。【评价任务】 1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朗读、品读、美读等),感知文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赏析风物人情。 2通过“说”“辩”等学习方式,深层探究文本内容,鉴赏沈从文散文的基本特点。3通过填写表格,小组合作,比较、探究文本主旨。 【课前准备】1朗读课文,查工具书,给文章中生字词注音。2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搜集作者生平介绍及作品。【教学过程】 一、千年绝唱“桃花源”重温经典(播放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引发学生对世外桃源的回顾与遐思。)教师:陶渊明笔下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我们一起背诵描写世外桃源的经典语句。生齐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过渡语:洞天福地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桃源这个地方却是真真切切的。当地的山水风物,在当地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而外乡人读来可能口角余香。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桃源与沅州,到桃花源访幽探胜,看看作者的笔下,现实中的桃花源。二、从文泛舟探虚实探访现实【一访】杂乱的世俗美(如数家珍)朗读指导语: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学生展示:第一段引子,叙述外人向往桃花源,桃花源人却不以为然。第二段用调侃的笔法介绍桃源的桃花。竹林、强盗、税务、及药铺、茶馆、米行、脚行等风土人情。第三段略写有附庸风雅之辈来桃源探胜。第四段介绍桃源的特产:大鸡卵和小划子。第五段介绍小划子的舵手、拦头工人和小水手,说明与自然斗争的辛苦。第六段写屈原与湘水的关系及与人情相配的芷草。第七段写沅州悲惨的“请愿”事件,现实与理想中的桃花源有反差。教师小结:对于现实中的桃花源,沈从文以调侃的笔调来形容。这种调侃表现为对桃花源现实的杂乱印象:一方面,有“风雅”人士,带着陶渊明诗集来这里之访幽探胜;另一方面,又有推行“印花税的布告”,连大烟馆都要“照章纳税”,再加上及其世俗的“棺材铺官药铺”,“茶馆酒馆”“和尚道士”,“经纪媒婆”,还有祠堂里驻扎着军队,如此林林总总,但细细品来,又不觉得多么招人讨厌,反而处处透露出几分人情美、世俗美。【二访】民风的粗犷美(俏皮调侃)品读指导语:桃花源还在,但桃花并不怎么动人。竹林也有,但与诗化的理想境界格格不入。品读课文,体会作者俏皮调侃的意味中表现民风的粗犷。活动设计:朗读课文,体会加点词的妙用,揣摩句子的感情和朗读方法。多媒体出示:数竹泪如椽如柱的大竹子,随处皆可发现前人用小刀刻划留下的诗歌。新派学生不甘自弃,也多刻下英文字母的题名。逛县城城中有棺材铺官药铺,有茶馆酒馆,有米行脚行,有和尚道士,有经纪媒婆。赏野性上滩下滩时看水认容口,出事前提醒舵手躲避石头、恶浪与洑流,出事后点篙子需要准确稳重。这种人还要有胆量,有气力,有经验。张帆落帆都得很敏捷的即时拉桅下绳索。走风船行如箭时,便蹲坐在船头上叫喝呼啸,嘲笑同行落后的船只。自己船只落后被人嘲骂时,还要回骂,人家唱歌也得用歌声作答。两船相碰说理时,不让别人占便宜。动手打架时,先把篙子抽出拿在手上。船只逼入急流乱石中,不问冬夏,都得敏捷而勇敢的脱光衣裤,向急流中跑去,在水里尽肩背之力使船只离开险境。学生展示后整理:1.不追求诗意,也不美化,调侃的趣味却显露出来了。应读出轻松、诙谐的语气。2. 写实风格,如实描述所见,虽有调侃,但沈从文觉得他的家乡的桃花源,根本没有陶渊明的桃花源的影子。朗读时语气放平淡。3.描写动作的文字透着干练,透露出作者的欣赏。应读出沉稳、老练、机敏、勇敢的野性美,语调要抑、扬、顿、挫。【三访】芷兰的柔野美(迷人心目)美读指导语:生活是贫困的,充满了风险,残酷,并不是那么丰裕,那么轻松。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仍然有一种美,那就是强悍的气质,粗犷的美。这种粗犷的美,沈从文并不想用仍然存在的桃花和竹林来象征。另有一种花,生长在山崖间的兰科植物芷草,才能和这样的人情相配。下面,让我们走进迷人心目的圣境白燕溪。自主学习美读赏析:跳读课文,画出描写芷兰的语句,欣赏芷兰的柔野美,体会其特点。学生展示:生1: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罅隙间,或蔓延到松树枝桠上,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生命了顽强、风致楚楚)生2:花叶形体较建兰柔和,香味较建兰淡远。(柔美、淡雅)生2 :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丛丛幽香眩目的奇葩,那种小小洄旋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圣境!(幽美、迷人)生4:游白燕溪的可坐小船去,船上人若伸手可及,多随意伸手摘花,顷刻就成一束。若崖石过高,还可以用竹篙将花打下,尽它堕入清溪洄流里,再从溪里把花捞起。(粗犷的民风与柔美的野花和谐一体)合作学习美读探究:第6自然段写到:“若没有这种地方,屈原便再疯一点,据我想来,他文章未必就能写得那么美丽。”同位合作,小议:作者为什么写到疯癫的屈原?学生展示:生1:用屈原的文章来衬托沅水两岸的美。生2:沈从文用疯疯癫癫的屈原来加浓沅州风物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又以沅江的兰芷来衬托屈原的风概和文采,使人物和山川,芳草与诗心,历史和现代,交溶在一起吐露芬芳。生3:写到疯疯癫癫的屈原给桃源和沅州增添了几分忧郁、悲凉的情调,同时也给文章增添了几分悲剧色彩。三、访幽探胜沅州情赏析美文【一说】粗野强悍三舵工指导语:结合文本,你认为作者对小划子上的三个人物(舵手、拦头工人和小水手)哪个写得最精彩?(学生读书,圈点批注,整理心得。)学生展示:生1:小划子上有三个人物,我认为舵手写得最精彩。你看:“照例要个舵手,管理后梢,调动船只左右。张挂风帆,松紧帆索,捕捉河面山谷中的微风。放缆拉船,量渡河面宽窄与河流水势,伸缩竹缆。”虽然用词不多,几个精彩的动词生动刻画了舵手审时度势,总揽大局的气度。生2:我认为拦头工人写得最精彩。拦头工人写得详细,5节一大段文字描写出他们载客时的紧张搏斗。生3:我认为拦头工人写得最精彩。“船只逼入急流乱石中,不问冬夏,都得敏捷而勇敢的脱光衣裤,向急流中跑去,在水里尽肩背之力使船只离开险境。”一句话写出拦头工人是拿生命来保障小划子的安全。生4:我认为小水手写得最精彩。“这种小水手大都在学习期间,应处处留心,取得经验同本领。除了学习看水,看风,记石头,使用篙桨以外,也学习挨打挨骂。尽各种古怪希奇字眼儿成天在耳边反复响着,好好的保留在记忆里,将来长大时再用它来辱骂旁人。”写出桃花源的人不文雅,不宁静,有一点野气,甚至相当粗野。生5:我认为小水手写得最精彩。“上滩时一个不小心,闪不知被自己手中竹篙弹入乱石激流中,泅水技术又不在行,在水中淹死了,船主方面写得有字据,生死家长不能过问。掌舵的把死者剩余的一点衣服交给亲长说明白落水情形后,烧几百钱纸,手续便清楚了。”野蛮的生活中,人的生命观念不是神圣的,小水手命运悲惨,令人潸然。【二辩】桃源究竟美不美指导语:有人说,沈从文笔下的桃花源杂乱世俗,粗野贫困,没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美感。也有人说:沈从文的桃花源不全是煞风景的,也有沈从文式的美好景观。你认为沈从文笔下的家乡桃花源美不美,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会。辩论摘录:生一:我认为沈从文笔下的桃花源是不美的,因为:桃花源还在,但桃花并不怎么动人。竹林也有,但到处是刀刻留名,间或还有“剪径壮士”。有推行“印花税的布告”连大烟馆都要“照章纳税”。还有极其世俗的“棺材铺官药铺”、“和尚道士”、“经纪媒婆”。还有祠堂里驻扎的军队。生二:我认为沈从文笔下的桃花源是美的,因为:美在人物的精神气质。在这里世俗的人文景观中,从买鸡蛋到做桐油水银朱砂生意等的,都没有把逐利的市场当做“樊笼”的心情,相反倒觉得挺滋润的,在滋润中渗透野性。美在人与自然搏斗的精神。在作者描述的带有野性的生活中,仍然有一种美,那就是强悍的气质粗犷的美。美在一种强悍与粗犷,只有生长在这里的山崖间的兰科植物,才能与这里的人情相配。【三探】唐生悲剧崇高美指导语: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所写的“触目黑色”的故事,血腥味太浓,与全文情调不一致,建议删除,你同意吗?小组合作,探究,请说说大家的高见。(学生同位交流,组内尝试发言,小组代表班级展示。)学生展示:生1:沈从文向往的美,到文章最后引出了一摊血迹,显示了一种悲剧的崇高美。生2:这里现实的残酷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对比相差太大,对比效果更加突出。生3:现实的残酷,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相去甚远也!生4:沅州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些为了争取生存的尊严而献身的勇士。这才是全面的沅州。生5:这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审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生6:一个牺牲者。算得上是一个敢于反抗压迫的进步青年。体现民族的自爱自尊自强,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下有其价值和作用,而他最终壮烈牺牲,折射出了作者在民族自强不息背后隐藏的悲剧意识。教师小结:沈从文的世界和陶渊明的不同,沈从文的境界中,有一种更为悲凉的性质。“几年来本地人在内战反复中被派捐拉夫,在应付差役中把日子混过去,大致把这件事也慢慢的忘掉了。”这是何等的麻木啊!而这也是生活在桃花源里人的真实写照。写到这里,沈从文的调侃,变成了讽刺。甚至变成了悲叹。四、掩卷深思陶沈文提炼主旨【活动设计一】填写表格提炼主旨,归纳语言1比较阅读陶、沈两文,完成下面表格: 项目篇目景 物民风民俗语言风格写作意图陶渊明桃花源记沈从文桃源与沅州(小组讨论后,学生展示。)展示摘录:生一: 项目篇目景 物民风民俗语言风格写作意图陶渊明桃花源记桃 花流 水老人孩子怡然自乐文人雅士的色调向往和平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沈从文桃源与沅州兰 芷香 草香 花小划子大鸡卵调侃讽刺悲叹对家乡的关切,对于家乡人的深挚同情生二: 项目篇目景 物民风民俗语言风格写作意图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 山洞安宁 和美 文言散文朴实无华简洁明快怡然自乐自给自足世外桃源沈从文桃源与沅州兰科 芷草粗犷 强悍现代散文真实 自然弘扬乡村人生和人性的美和善【活动设计二】比较探究走出文本,提高升华2比较陶沈两文,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请用下面的句式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论吧。“学习完陶、沈两位大家的文章,我更喜欢 的文章,因为 。” 学生展示摘录:生1:学习完陶、沈两位大家的文章,我更喜欢 沈从文 的文章,因为在沈从文看来,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全是雅致诗意,现实是残酷的。生2:学习完陶、沈两位大家的文章,我更喜欢 陶渊明 的文章,因为 他的理想,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生3:学习完陶、沈两位大家的文章,我更喜欢 沈从文 的文章,因为他写实的手法,描写人民的淳朴,勇敢,与自然的搏斗,这些美好精神,值得歌颂。教师小结:沈从文笔下的桃花源不是什么理想的社会,文章通过叙写:桃源县的位置,风景,特产,沅江的小筏子,长在悬崖上的兰科植物,城门上的血迹,表现了桃花源的美是粗犷的美、野性的美,充满了悲剧的崇高的美。作者透过表面的轻松和幽默,展示了自己相当沉重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对家乡的关切,对于家乡人的深挚同情,乃至悲悯。语言极富个性和湘西乡土气息,内容极具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对沅州及桃源的深厚感情。五、腹有诗书气自华拓展延伸课外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或湘西散记,并作读书笔记(摘抄不少于500字)。【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比较探究课,设计教学时以突出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沈从文家乡的真实,读出现实中的桃花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做比较,水到渠成地理解沈从文写作的用意,把握文章主旨。这是本课时设计的亮点。不足:在引导学生朗读、赏析方面不足,对文本内涵的体验过于浮躁,不能深入,流于表层。【板书设计】 桃 源 与 沅 州 沈从文对家乡的关切;对家乡人的深挚同情;对沅州及桃源的深厚感情!竹林刻画 (粗犷美)激流搏斗 (野性美)山崖兰芷 (柔野美)请愿唐生 (崇高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