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03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27275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03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海省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03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海省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03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03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 (2019高三上扬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技术与公共利益张帆一个崇尚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从机械制造、电子设备、食品加工到金融领域,各种类型的技术专家赢得了空前的器重。从就业岗位的占领到市场价格的竞争,工科学生屡屡胜出,一次又一次地巩固了技术至上的观念。他们中流行:“学好英语,学好计算机,努力工作,好好挣钱。”可见,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市场价格被看作评价技术的唯一标准。因此,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专家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的制作到互联网诈骗,舆论同声谴责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技术专家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专家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不少人觉得,技术必定是社会历史之中的“正能量”,技术与道德的关系远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大多数技术专家似乎未曾意识到公德对于专业工作的规约。相当长一段时间,技术游离于这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之外。可以完成卫星上天的难题而没有兴趣解决抽水马桶漏水,这种状况生动地表明了技术的远大志向。当大部分技术专家簇拥在核潜艇研制、国家电网设计或者石油勘探等各种国家重大项目周围的时候,道德已经提前做出了首肯。从电视机、电冰箱的更新换代到白木耳加工或者橙子保鲜,技术与各种民生问题的结缘是不久以前的事情。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突破,技术与利润之间的联系立竿见影地显现;然而,技术与道德之间的思考并未及时跟上。技术免遭道德问责的另一个原因是依傍于“科学”。作为跨入现代社会的一个历史地标,“科学”几乎都是作为褒义词出现。许多语境之中,“技术”与“科学”相提并论,享有同等的尊荣并且,“技术”常常由于显著的实效而远为引人瞩目。尽管如此,“技术”与“科学”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差异。“科学”更多地从理论意义上考察自然界规律,“技术”注重解决某一个领域的具体目标。正是因此,“技术”必须比“科学”更多地考虑具体目标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许多时候,这即是“技术”道德自律的重要内容。人们没有理由忽视现代社会的另一个特征罪恶的技术含量正在与日俱增。在我看来,现在已经到了谈论技术与公共利益关系的时候了。公共利益通常指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技术专家必须在专业工作之中意识到公共利益的存在,不能因为某一个具体目标带来的利润而放肆地损害公共利益。如果个人或者某个利益共同体的局部收益可能以社会大多数人的损失为代价,这种项目必须坚决否决。由于前景、适用范围以及后果尚未确定,某些技术项目对于公共利益的影响仍在争议阶段,例如生物技术克隆人类器官,转基因农产品充当人类的主要食物。相对地说,另一些技术带来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用福尔马林浸泡肉类食品,将过量的抗菌素掺入动物饲料,或者研制消费者无法识别的假鸡蛋、假大米如此等等,作为技术专家,他们当然深知后果的严重。可是,为什么他们的良知神情安详地默许了这一切?不要将公共利益仅仅想象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公共利益事关每一个社会成员,包括那些技术专家。如果电器工程师吃到的是地沟油烹煮的食品,制作假药者买到了冒牌的山寨手机,他们的愤怒决不亚于身边的大众。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践踏公德的后果迟早也会落到自己头上即使那些腰缠万贯的技术专家也不会例外。(选自民主2014年1月)(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会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在舆论谴责相关企业、商家、骗子和监管机构时,却容易忽略相关技术专家的责任。B . 当不良社会事件爆发后,很少有相关的技术专家公开道歉,这是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以为技术是“正能量”,不应受到公德的规约。C . 相对于“科学”,“技术”更显实效,注重解决某一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因而需要更多地考虑具体目标与公共利益的关系。D . 技术专家不能因为利润而放肆地损害公共利益。对于损害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项目,必须否决。(2) 下面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第二段用工科学生的流行语,证明当下技术与市场联系紧密,市场价格被看作评价技术的唯一标准。B . 通过“科学”和“技术”的比较,本文强调了“技术”在涉及具体目标时,要考虑到公共利益,要有道德自律。C . 通过举生物技术克隆人类器官、转基因食品的例子,来证明技术专家不应违背良知,参加这些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存在争议的项目。D . 最后一段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公共利益事关每一个社会成员,践踏公德的后果迟早落在包括技术专家在内的每个人头上。(3) 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技术长期免遭道德问责的原因。 2. (12分) (2015高二上磐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重新认知“老戏”的经典魅力(节选)一般概念中,京剧中的“老戏”泛指建国后到现代新编戏的反义词,但实际上并不准确。近日,戏曲评论家柴俊为在上海图书馆所做的名为情定四季戏里姻缘讲座中提到,京剧形成以后,产生了两个阶段的传统:在谭鑫培逝世之前,形成的称为京剧的第一传统;谭鑫培以后,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新派名家崛起,梅兰芳以后的京剧传统称为第二传统。而现在通常意义上所称的“老戏”,其实指的是第一传统的那部分。在“老戏”中,看不到爱情。来源民间草根的老戏,素来以直白、实际见长,丝毫没有文人的浪漫气息,男欢女爱根本不会被刻意描绘,至多涉及到婚配问题,也是以一种两性伦理关系的形式存在。另外一个原因,老戏都是男演员编、男演员唱、男观众看的,所以老戏中表现的两性关系完全是男性视角。在老戏的原则里,女性必须贤惠、贞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过去武家坡和汾河湾都有这样的唱词:“我离家一十八载,不知她的贞洁如何,待我来试她一试。她若贞洁,将她认下,她若不贞,一箭将她射死,转头就走。”放到现代来看简直封建到令人发指,所以现在这些唱词被删去了,但是这就是老戏根深蒂固的基本观念,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御碑亭也是传统老戏中的一个典型。虽说宣扬的是封建腐朽的“太上感应篇”,却也能在今天品出新意和喜感来。茅盾的子夜里面有一个老太爷,天天念“太上感应篇”,一看到花花绿绿的东西就昏过去。“太上感应篇”开头就两句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御碑亭的主旨也正是这“万恶淫为首”。一对夫妻感情本来非常好,丈夫去赶考。清明节,娘家要女子回去祭坟,祭完回家的路上下起大雨,她就躲进了一个御碑亭避雨。正赶上另一个赶考的叫柳生春,一看到里面有个妇人,他就不敢进去避雨了。两个人一个在檐外一个在檐内站了一宿。结果因为不“淫”,积了阴德,玉皇大帝决定让他中举。但中举回家后他却因为妻子跟别人在御碑亭呆了一宿暴跳如雷决定休妻。直到玉帝插手才让误会消除。御碑亭虽然跳不出伦理、寓意说教,但是在表现上还是颇有人情味。最后,误会消除了,也是符合人伦的美好结局。看老戏,已经不在于看故事情节,而是听门道、看技术,重新认识经典作品中蕴含、呈现的表演艺术精华。那些历史观念、伦理观念或许已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但是观众仍能发现、审视其中的魅力我们所经历的历史文化中曾有这东西,还是有一种普世价值”,这就是艺术独有的穿越时空的力量。(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虽然传统老戏常常也宣扬一些“太上感应篇”之类的封建腐朽的东西,但现在的观众们怀着别样的情愫,依然可以从中品出新意。B . 今天,在对“老戏”的门道、技术以及蕴含的表演艺术精华的欣赏中,我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魅力。C . 由于时代差异,现代观众与“老戏”之间的隔膜可能会很深,但不会因此否定它在历史文化中的意义。D . 形式单一、表达直白、观念封建是“老戏”草根特征的反映,但这些特征并没有消解它穿越时空的力量。(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在老戏中看不到爱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老戏”源于民间,从不刻意描写男欢女爱,这与创作者没有文人的浪漫气息有关。B . “老戏”的编演者是男性,观众群也是男性,在这种旧时的男性视角里,并没有爱情的位置。C . 在“老戏”御碑亭中,婚姻关系以一种两性伦理关系的形式存在,爱情被处理成婚姻的对立面。D . “老戏”往往蕴含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爱情的轻视有的甚至封建到令现代人难以忍受。(3)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老戏”的经典魅力有哪些。3. (15分) (2017高三上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百年震柳梁衡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约在百年前,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8.5,裂度12,死27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远大于后来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海原大地震是地球的印度洋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川大地震同出一因。有案可查,1982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6千年来,在海原地区这两个版块就有6次因较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没有看到人家。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100年。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于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大难不死,百代千秋。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7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比较,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B . 文章第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切的气势写了出来,反衬了震柳顽强的意志。C . 文章第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D . 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2) 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3) “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 (19.0分) (2019杨浦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梅谱序(明)王思任天下有必传之心,无必传之人,何?心可以入万世,而人必不肯出百年。试摆列一世之人摘看一世之心,卑者逐无涯,高者命不朽。至百年之外,其人与心,俱血俱土也。有荧然一点如火之传薪者,无几也。 山阴刘雪湖,少时见王元章画梅而悦之,至忘寝食。学之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壑,不知老之将至,始焉以元章画,继焉以梅画,迄于今从心所欲。腕脱神飞,墨停三日,而淋漓之气不止,曾有严某泛舟,展视其图、值花蝶翩来,依依数里许。又曾画倪中丞之壁,越半载,蜂食共华殆尽。化则还天,诚能动物,一之至也。 雪湖尝告人曰:“画梅以韵格胜”夫韵在声后,格在局先。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即可解而又不可知。雪湖直以梅知之,而以画解之,此共心之独至,千而下有必传者也。著梅谱凡四刻,俱为好事者携去。性既孤高,而家贫不能再刻,无以应问奇者。 予偶还里中,访雪湖山房,出旧稿示余,余为刻之于姑孰官邸。人共谓雪湖得梅之趣,而吾独谓鸯湖得梅之苦。人徒欲传雪湖之画,而吾独欲传雪湖之心,倘从此有如其歌弈之悟以至心而心传焉是梅谱乃导师也(选自刘雪湖梅谱,有删节)【注释】王元章:即元代著名画家王冕。(1)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 焉B . 与C . 也D . 矣(2) 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对第段加下划线短语“歌弈之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B . 善歌善弈者可解而不可知。C . 雪湖以梅知之,以画解之。D . 韵在声后,格在局先。(4) 下列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志趣。B . 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获得了画梅乐趣。C . 作者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孤寒本色。D . 作者认为刘雪湖从画梅中体悟到甘苦。(5) 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 5. (9.0分) (2017高二下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和李上舍冬日书事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韩驹(?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曾从师于苏辙。徽宗政和初,因献颂得官,任秘书省正字,后因从学苏辙(元祐党人)而被贬官分宁县,此诗作于此时。上舍:宋神宗时把大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级,以上舍为最高。摩:接近,碰到。顾藉:顾惜。(1) 首联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首联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2) 请指出颈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赏析其作用。 6. (6分) (2016高三上贵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韩愈在师说中阐述择师的标准的句子是:“_ , _”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 , 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在离骚中,屈原感叹众多奸佞小人在楚王面前谗毁自己的诗句是“_ , _。”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7. (9分) (2016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人都希望自己_ , 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 , 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 , 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A . 与众不同 机敏焦躁B . 与众不同 敏锐浮躁C . 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D . 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8. (6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中)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功在中华苦心培桃李香满天下一须臾消息瞬通九万里往来无间无私育英才教师办公室对联:_通信公司对联:_9. (5分) (2017高三下黄冈月考) 下面是一幅保护生态环境的剪纸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四、 写作(60分)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9高三上静海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树,往往荣枯有时该荣则荣,该枯则枯;它们又显隐有节地面之上的茎干枝叶与深植于地下的根系总有一定的联系司空见惯的树,或许是最懂得生活真谛的哲学大师。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1、1-2、1-3、2-1、2-2、2-3、3-1、3-2、3-3、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1、4-2、4-3、4-4、4-5、5-1、5-2、6-1、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7-1、8-1、9-1、四、 写作(60分)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