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新模式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3429478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服务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服务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集聚:服务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新模式基于网新集团的案例分析摘要:从 21 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逐渐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基于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产学研合作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科技咨询服务业的网新集团,与浙江大学在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战略联盟模式,高度整合高校优势学科的知识,实现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通过对网新集团与浙大的产学合作的案例分析,提出服务业产学战略联盟的新模式知识集聚模式,并指出该模式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服务业产学研合作提供借鉴。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了教育为经济服务的战略思想,同时,产学研合作也因此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科院于1992 年共同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揭开了中国产学研实践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发展,产学研合作如何有效运行?一直是学术界以及政府、企业等共同关注的问题。产学研的实践和研究基本聚焦于工业领域的产学研状况,然而,20 世纪 90 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推动下,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软件服务、工程技术咨询、金融等,日益显现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因此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建设科技园,搭建当地服务业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业产学研合作的研究逐渐提上日程。然而,服务业应采用什么样的产学合作模式?本文将通过网新集团产学合作的成功案例,概括和总结西门子的产学合作模型及其组织运作模式,为服务业产学研提供借鉴,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一 服务业产学研联盟的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可以追溯到美国赠地大学服务地方农业的发展。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大学为工业提供共性技术和新兴技术的作用更是受到学术界的聚焦。Cohen 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型企业和新兴企业从产学合作中获利较大。Mohnen 和Hoareau 的研究发现,与大学合作的企业多数为活跃于科学相关领域的大型企业。Hall 等人的研究表明,与大学的研究合作比那些没有大学参与的合作研究项目,其创新性较高。Mansfield(1998)通过调查装备业、制药业、金属业、工业用油业的76家企业发现,在近15年内学术研究没有涉及的领域,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速度要落后至少一年的时间。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促进大学与产业之间的知识和技术转移,例如建立产学合作的法律框架、成立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促进研究人员与产业间的流动、组织大型合作研发项目等。产学研战略联盟逐渐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态,也是目前产学研发展的态势之一。20世纪末,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部门) 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网络组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是以知识技术信息交流为主要方式的新型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将成为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引导经济发展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联盟,企业可以获得研究专家的技术支持,了解技术发展趋势,把公共的科学技术知识作为快速获取新知识、增强工程师对科学发展理解力的一种重要来源。近些年来,不少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服务业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成为现代服务业提升科技水平的重要渠道。如浙江宁波政府力争打造服务业“宁波模式”之政产学研联合,无锡市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共建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山东威海市牵线搭桥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引进致力于当地科技与信息服务业产学研发展。服务业产学研联盟逐渐建立。二 网新集团与浙江大学的产学战略联盟概况网新集团创建于 2001 年 6 月,是依托浙江大学综合应用学科优势组建的高科技咨询服务集团。目前主要咨询领域为:IT 咨询,包括软件外包和 IT 服务;机电技术咨询,包括环保与新能源、轨道交通两方面;城市营运咨询服务,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和科技园区代建两方面。(一)共建实体的技术合作基于共建实体,网新与浙大展开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是其产学联盟的基本起点。2003 年,网新集团与浙江大学共建嵌入式软件科研中心。该中心专门从事嵌入式软件相关的科研活动,主要是基础研究,其研究为浙江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目前,嵌入式软件科研中心承担的浙江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成果经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定为总体水平国际先进,其中有两个指标项国际领先,在浙江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至今为止研发中心集中了包括国家 863 专家、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等在内的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共有教授 10 多名,副教授 20 多名,研究生 100 多人。近年来,中心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40 余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 5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60 项,软件著作权 34 项,发表专著 10 本。网新于 2007 年与浙大共建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信号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系统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它整合浙江大学机电、信息、机械等学科优势,利用浙大科研人员以及网新技术骨干成立研发小组,分批赴美学习接受系统培训学习,在消化吸收美国 US&S 公司 CBTC 信号系统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轨道交通的具体特性,进行信号系统的二次开发,以保证信号系统国产化率提升到 70%以上的水平。(二)共建中央研究院共建研究院,是网新与浙大产学联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2006 年 4 月网新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合作平台,围绕网络与软件技术、新能源和环保技术、轨道交通技术等重大领域开展新一轮的全面科技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将科研、市场、成果等紧紧捆绑在一起,使项目的开发伊始即与市场对接,把市场的需求结合到产品开发与服务中去,把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的前期工作和项目开发同步进行,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循环。中央研究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拟将产学研合作提到战略议程。(三)合作培养人才Hall 等人(2000)证明了两大企业动机,一是获取互补性研究活动及成果,二是获取大学的重要人员。网新整合浙大人才优势的同时也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网新与美国道富、浙大软件学院在金融信息学方面进行强强联合,开展“浙江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院企直通车”项目,致力于培养金融信息领域具有国际化软件开发实践能力的 IT 专才。公司不仅在课程设置、教学、实习等环节参与专业建设,还为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承担后期学费,并向实习学生支付实习津贴;学生毕业经企业考核合格,企业有优先录用权,学生转为正式员工,企业提供在国内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与此同时,在培养高水平的咨询管理人才上也提供了实践平台。综上,网新逐渐整合浙大工科以及管理学科的优势,与浙大展开全面的战略联盟,形成一种长期、稳定、互惠、共生的全面协作关系。网新在浙江大学的知识支持下迅速进入金融、环保、机电、交通等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的领域,并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和领先者,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网新集团成功开辟的“以商业模式创新带动技术创新”这一技术创新的新模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者逐渐关注的研究案例。三 案例解析:网新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集聚(一)知识集聚概念的提出关于“知识”的定义,学术界不一。Davenport & Prusak(1998)为知识下的定义是:知识是一种像流体一样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其中混杂了已经结构化的经验、价值和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及专家洞察力。Hall& Andriani(2002)对知识的定义则更为广泛一些,他们认为知识包括了所有可能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以及那些可以解释、预测和控制物理现象的信息(例如技能、组织文化、成型的理论,等等)。在这些定义中,知识被纳入了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相交互的系统。而且,“知识”具有无形性、依附性、非排他性、时效性、无限增值性等特点(张长涛,2003)。根据知识是否能够编码和大量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现有的文献普遍认可隐性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难以获取和转移,并且对企业创新和运营的成功有着关键的影响(Ding & Peters,2000;Nonaka,1994)。Pisano(1991)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平衡取决于行业的技术成熟度。此外,他的研究表明显性知识对于解决传统和成熟行业的技术问题更加重要,而新兴和复杂的行业中的知识创造则更多的依赖于隐性知识。关于集聚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产业空间集聚,他认为“集聚是指事物的空间集中过程”。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 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套用空间经济理论对“集聚”的解释,我们将知识集聚定义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纬度的集中过程, 也就是在时间轴上某个空间中知识的集聚与转化。我们认为企业及其员工、高校及其师生都是某种知识的载体,二者具有高度的互补,尤其是高校的知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配置资源等活动的能力,而产学研联盟中知识从高校转移到企业,增加了企业的知识存量。本文拟从知识聚散角度探讨产学研联盟的新模式。(二)网新产学研战略联盟中的知识集聚网新与浙大产学联盟中的知识集聚突出。如图 1 所示:合作的本质是网新集聚浙江大学技术类学科以及管理类学科的知识,通过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转变为商品实现产业化。具体过程上,首先基于科技类学科的合作,网新与浙大以共建实体形式共建科研中心、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共同完成知识创造过程。接着,网新中央研究院通过调查各企业业务项目的需求,向浙大寻求相关团队及其技术,促成知识集聚;然后,将整合的技术及相关知识通过各种研讨会等形式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最终由网新将产品推向市场,实现高校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来自浙大创新与发展研究中的咨询团队则接受网新的委托,根据网新情况进行情报分析,研究领先客户、企业员工创意管理等,从而在吸收高校科学管理艺术,完善企业组织的科学设计,并整合企业员工的知识,形成内外知识的高度集聚,最终开发新的市场领域。(三)网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组织载体及其运行网新中央研究院是产学研中的知识集散地,是网新与浙大产学联盟的组织载体。网新在集团总部成立中央研究院,旨在将企业与大学紧密联系起来,使浙江大学和网新集团构建实体模式开始进入到直接面向市场的研究与开发。参与中央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包括企业的高层,浙大的学科带头人以及浙江大学的咨询团队伍。这些人员首先调查网新集团各项咨询业务的技术现状,然后根据了解除的技术需求,寻求浙江大学的优势学科及相关先进技术,然后联系该学科的教授,以项目的形式签订合同。研究院频繁就企业的业务项目举办论坛和研讨会,高校教授、大学生与企业的科研人才、业务员频繁地在网新的三楼交流中心就技术问题展开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知识的集聚,为企业的知识吸收提供良好的平台。中央研究院的运作基于网新集团各公司的业务项目。首先通过调查网新各咨询业务项目的技术现状,了解项目的核心技术,然后,根据共建实体中已经成熟的领先技术,以及浙大其他相关技术,整合起来,通过合同形式确定合作关系。而后,经过召开研讨会将各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科研人才、相关业务人员聚集起来,形成知识集聚的磁场,通过会议等各种渠道的沟通交流,将高校的科研实力转化整合为企业可市场化的应用性知识,最终实现技术的商业化。中央研究院的建立解决了工业设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打通了高校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合作瓶颈,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设计技术水平和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中央研究院通过整合高校强大的工程技术能力与管理咨询能力,结合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建成工业设计孵化服务基地,促进相关初创企业的集聚及培育新兴产业。目前,中央研究院为浙大成果的产业化搭起了桥梁,推动网新在轨道交通、节能技术、新能源的研发,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四)网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特点 综上,网新产学联盟的知识集聚主要有以下特色:1 联盟的长期性、稳定性网新集团与浙江大学的产学联盟逐渐趋于长期、稳定,形成了一种互惠、共生的全面协作关系。中央研究院成立以来,联盟在组织上更加科学。2 联盟的学科集聚显著网新整合了浙大计算机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及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工科学科,同时与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签定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以陈劲教授为带头人的咨询队伍帮助搭建集团公共创新平台,以促进网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员工创意管理,从而将管理学科也纳入产学合作,成为学科集聚中的又一亮点。3 项目化运作中央研究院的具体运行是基于集团的某一业务进行项目化运作,整合高校各优势学科,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充分吸收。4 互动频繁基于隐性知识的传播特性,中央研究院针对业务项目定期开展研讨会,集合浙大教授及相关研究人员、同时,网新派出该项目的研发人员、业务人员进行学习、交流。5 创新链完整完整的创新链包括创造(Creation)、转化(Conversion)和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相互依存的“3C”过程(Debra MAmidon,1998)。共建实体完成对“创造”过程,进行基础性研究、以及应用性研究;中央研究院具体整合高校的技术,而中央研究院通过知识集聚,在企业吸收能力下促进成果的转化,最后由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商业化。中央研究院的成立衔接创新的各过程,构筑了产学联盟的完整创新链。四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知识集聚模式基于网新案例的分析,本文提出知识集聚的产学研联盟模式,如图 2 所示。在知识集聚的产学联盟中,基于前端与高校的技术合作完成知识创造,通过企业将知识集聚,积聚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集聚外部知识,整合高校的高科技知识,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从而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为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奠定基础;一方面,企业在集聚外部管理知识之后,转化为企业高层的管理知识,然后运用到企业,对员工的创意实施科学管理,再次集聚企业内部知识,转化融入企业的市场营销等方面,二者知识集聚,最后将技术和创意投入市场,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市场的新扩展。知识集聚的产学联盟模式实质上是企业主动整合高校工程技术、管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集聚各种性质的知识,通过正式组织吸收,转化这些知识,最终实现技术和知识的商业化。五 知识集聚模式对服务业产学研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网新中央研究院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产学研联盟的一个新模式,并且这个模式对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有效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本企业通过知识集聚的产学研联盟模式,不仅整合高校工程技术以及管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依托高效的品牌效应,有效整合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纽带关系等社会资本,拓展企业的客户群。例如,网新与道富公司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了浙大计算机学院的月老作用。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创意管理,积聚员工的创意以及员工所有的社会资本,服务于企业的营销策略改革以及市场拓展。知识集聚的产学研联盟,在整合、集聚高校各学科知识同时,也无形中整合了高校的社会资本;而员工的创意管理也在科学管理同时,利用员工的各种资本集合到企业的生产中。(二)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由于知识的多样性,以及企业较强的吸收整合能力,知识集聚更容易促进企业在组织、市场等各方面的创新,从而带来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网新通过知识集聚的产学联盟,业务也从系统集成、产品分销、运维服务,逐步向软件外包、机电总包、工厂代建、BOT 工程建设发展,业务额度也从千万元、数亿元发展到单个项目数十亿元,并由此确立了作为中国高科技咨询服务集团的领先地位。(三)培养实践型人才反哺服务业发展知识集聚的产学研联盟模式中合作培养实践型人才。人力资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重要条件,高校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往往很难很快为企业创造利润。知识集聚的产学研联盟要求企业与高校在长期、稳定、互惠、共生的合作关系下频繁互动,而互动的最佳形式就是人员的交流与互换。高校优秀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等都可以向企业传送学科前沿的技术,而企业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一方面促进企业吸纳他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网新在产学联盟中借鉴印度、爱尔兰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实习等环节参与专业建设,通过实地模拟来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可见,知识集聚的产学研联盟一方面为应用型软件、管理咨询等领域的技术人才给予实训的机会,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了实践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