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习题集.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37096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现当代文学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现当代文学习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 概述胡适1.中国现代诗歌诞生于何时?它与中外诗歌的关系是?答:五四时期;继承与发扬了中国古诗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外国诗歌的有益部分,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2.新诗初期的倡导者和创作实践者主要有谁?答: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3.初期新诗在形式上和风格上的特点?答:做到了多样化,而统一于白话。4.“被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的是?其作者是?出版于哪一年?答:尝试集;胡适;1920年。第三讲 新诗的祭奠郭沫若1. 郭沫若原名是?举出其两个常用笔名?答:开贞;郭鼎堂、麦克昂。2. 开创“一代诗风”的新诗集是谁的哪部诗集?其艺术特征是?答:郭沫若的女神; 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3. 列举郭沫若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历史剧?答: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孔雀胆。4. 列举郭沫若建国后的历史剧?答:蔡文姬、武则天.5.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参与创办的文学社团是?答:创造社。6. 郭沫若文学创作的风格是?答: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7. 全诗共29行,句句以“我”领起,显示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最强音的诗歌是?答:天狗。8.天狗是“五四”时哪位作者抒情诗名篇?答:郭沫若。9.天狗的风格?答:强悍、狂暴、紧张。10.天狗的艺术特点?答:粗犷、率真、直抒胸臆,气势奔腾汹涌。11.赏析天狗?4答:这首天狗要表达出超出常态的强烈感情,诗人用天狗自喻,“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激情狂奔而来,要吞掉日月宇宙,要推翻一切约束人的旧的天地,这种“天狗”般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代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的体现。天狗中运用幻想的夸张的形象,反映了“五四”青年要求个性解放,彻底改造旧世界和旧我,创造新世界和新我的社会理想。和天狗一诗强悍、狂暴、紧张的风格相适应,在形式方面,它又表现出粗犷、率真和直抒胸臆的特点。整首诗气势奔腾汹涌,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讲 新诗的规范化(一)前期新月派之闻一多1. 闻一多的名和号分别是?是哪个文学流派的成员?答:名:闻家骅,号:友三。前期新月派。2. 闻一多的两个新诗集分别是?其中主要写于留美时期的是?主要写于归国后的是?自费出版的是?答:红烛死水。红烛。死水。红烛。3. 闻一多在全诗中对“太阳”意象进行人格化处理,表达其爱国之情的诗篇是?答:太阳吟4. 闻一多的“三美”诗歌理论是?答: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辞藻美丽有色彩。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5. 闻一多在清华周刊连载的系列读书笔记是?答:二月庐漫记6. 列举四首新诗集红烛中的诗?答:太阳吟孤雁忆菊晴朝。7. 闻一多的第一篇白话文是?答:旅客式的学生8. 闻一多作为学者的贡献是?谁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答:在诗歌理论上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郭沫若。9. 闻一多新诗创作期是?其前后期的诗歌理念有何变化?答: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诗歌体现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后期的诗歌融入了对现实的关怀。10. 鉴赏太阳吟?8答:太阳吟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该诗想象奇特,意境深远,公分12节,其间情绪起伏不定,跳跃转折。从开篇对太阳的“怨”,认为“刺得我心痛”的太阳惊醒了我的游子梦,其间又将太阳引为知己“你我的身世一样的不堪设想”,到结尾对太阳的“赞”,将其比喻成“生命之火”,比喻为家乡,实质上表达了诗人自身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并且诗人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已经扩大延伸成为对于整个祖国的思念。此诗虽然是一首现代诗歌,句式长短不定,但韵律却是一韵到底,充分体现诗人“戴着镣铐舞蹈”的诗歌理念。此诗对“太阳”意象的人格化处理是其艺术特色之一。在中国传统诗歌里,“太阳”大多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有机元素存在,是自然整体性质的一个符号,并未取得与抒情主人公的平等地位。曾经热衷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闻一多抛弃了这个传统,他将“太阳”从宇宙中抽取出来,赋予它人格化的色彩,不仅说太阳“也是我家的太阳”,“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另一方面又说太阳也想自己一样“无家可归”,在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宇宙对于太阳,倒仿佛是它难以返回的“家乡”,这种取象、立象方式,无疑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一大开拓性贡献。第五讲 新诗的规范化(二)前期新月派之徐志摩1. 徐志摩是哪一年开始新诗创作的?1923年他发起成立的文学社团是?答:1921年。新月社。2. 徐志摩是哪个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答:后期新月派。3.1924年,徐志摩与胡适、陈西滢创办的刊物是?答:现代评论周刊。4. 徐志摩与哪些人一起开展了新诗格律化运动?以何为阵地?答:闻一多、朱湘。晨报副刊诗镌。5. 徐志摩南下后创办的期刊是?答:新月月刊。6.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是?艺术特色是?答:轻盈飘逸,潇洒灵动。意象新奇美妙,音韵和谐,旋律优美飘逸。7. 列举徐志摩的诗歌集和散文集?答: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8. 列举徐志摩的小说散文集、戏剧、日记、译著?答: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9. 徐志摩诗歌里,以“雪花”自比,巧妙表达诗人对爱情与理想的追求的诗篇是?写于何时?答:雪花的快乐。1924年12月30日。10. 鉴赏雪花的快乐?14答:徐志摩诗歌的魅力在于语言的优美与情感的真切,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美丽的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甚至不惜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丝毫不感到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飏,飞飏,飞飏”,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飏”不乏轻快的韵律。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诗人一生信仰爱、自由和美,而这首雪花的快乐正是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人生观,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读者。第六讲 新诗的纯粹化(一)早期象征派诗歌与李金发1. 李金发留学法国时所学专业是?当时法国文坛流行的是?答:雕塑艺术;象征派诗歌。2. 对李金发影响较大的两位外国诗人是?答:波特莱尔,魏尔伦。3. 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什么主义的诗人?答:象征主义。4. 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是?该诗集的第一首诗是?他的另外两部诗集是?答:微雨;弃妇;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5. 在新诗坛上,李金发被称为?答:“诗怪”。6. 李金发回国后加入的文学团体是?答:文学研究会。7. 李金发的诗歌在内容上和艺术上的特点是?答:在内容上,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联想、寄托等手法,打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准则,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尽管给人以生硬晦涩、古怪难懂的感觉,但却影响深渊。8. 弃妇的创作受到哪种主义的影响?答:象征主义。9. 除弃妇外,再举出两首李金发的代表作?答:有感、故乡。10. 赏析弃妇?11答:弃妇是李金发第一部诗集微雨中的第一首。弃妇是李金发的代表作,很能体现李金发的象征诗歌的特征。作为把法国象征派手法介绍到中国诗歌里的“第一个人”,李金发被称为“诗怪”。他的创作受到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明显影响。这首诗主要写了三个意象:蚊虫、游蜂和夕阳,并用这三个意象抒写了弃妇的清白、哀戚和烦闷。弃妇这个形象象征着诗人自己所受的种种社会压迫和厌世的心态。作为象征派诗歌,弃妇这首诗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诗中暗示的指向是内在的生命,是象征主义哲学所理解的人的内在生命,与通常的诗的暗示很不一样。弃妇的创作收到唯美主义思潮的浓重影响。李金发当时认为:艺术是与道德,也与社会不同的世界。所以他的美的世界,是创作在艺术上,不是建设在社会上。他的思想是颓废的、神奇的,他的为人是厌世的、远人的。这首诗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意想的连接,跳跃但又有逻辑联系,这使得传统读者读它时感到费解难懂。李金发出现在20年代的中国诗坛,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具有十分深刻、丰富和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的文学史现象,它是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和中国新诗自身发展规律交互作用的结果。第七讲 新诗的纯粹化(二)现代派诗人卞之琳1. 卞之琳除了是诗人、学者以外,还是一位杰出的?答:翻译家。2. “汉园三诗人”是指?出版有?答: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汉园集。3. 卞之琳在抗战时期出版的诗集和报告文学集分别是?答:诗集:慰劳信集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4. 卞之琳的诗论集是?答:人与诗:忆旧说新。5. 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是?答:卞之琳的诗将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并将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重暗示性”和“亲切感”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心酸”的特殊风格,显示出一种着意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性”的倾向的特色。在语言上,他则追求在口语基础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6. 卞之琳用以强调“相对”哲思的四句话构成的诗是?答:断章。7. 断章写于哪一年?答:1935年。8. 诗人自言断章的着眼点是?答:“相对”。9. 卞之琳是哪个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答:现代派。10. 赏析断章?17答:断章用非常简明的意象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作者将一刹那的感觉通过“看”与“被看”之间的相互转化,表达了一种相对性的哲理观念:人可以看风景,也可能成为风景之一而被别人观赏;可以看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窗子,也可能这整个儿又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你”“我的形象互换在对方的眼中和梦里。诗人自己的主要意图则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本诗虽然表象的是抽象的观念,但却以鲜明美好的生活形象写出。诗行间的逻辑关系也十分明确,因此诗意深沉,邈远而不虚空,颇见功力。诗中主要词语的复现,既是内容的需要,也造成了节奏与诗意的往复回返。第八讲 新诗的纯粹化(三)现代派诗人之戴望舒1. 戴望舒抗战前参与创办的三份刊物是?答:1928年无轨列车半月刊;新文艺月刊;1935年新诗月刊。2. 戴望舒何时加入左联?答:1931年。3. 戴望舒自费赴法国留学期间,受哪种诗歌影响?答:法国象征派诗歌影响。4.1938年,戴望舒主编的诗刊名是?答: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5. 戴望舒是哪个文学流派的代表?答:现代派。6. 戴望舒的成名作是?被誉为?答:雨巷,雨巷诗人。7. 戴望舒的哪三部诗标志了他的诗歌艺术的变化历程?答:雨巷、我的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8. 戴望舒诗歌的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是?有何不同?答:“雨巷”与“记忆”时期;“残损”时期。前一阶段的思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 后一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9. 我用残损的手掌选自哪部诗集?它的主要手法是?答:灾难的岁月;幻觉和虚拟。10. 赏析残损的手掌?2223答: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诗歌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描写沦陷区阴暗,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面缀连。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摩,加之一连串充满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使诗章透现出和煦明媚的色彩。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诗人在狱中的时候,想象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的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强烈的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诗人在想象中,又对现实事物做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堤上的繁华如锦幛,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着一些细节描绘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念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所产生的哀痛。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观式的细节描绘中,诗人还运用“虚拟性想象”的手法: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尖滑出”,都是直观式描绘中存在的想象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幻觉的具体化。至于写到蘸着“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以及在写到对于解放区的挚爱时,说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一比喻的恰切,包含的感情的丰富性,一再受到人们的称赞。戴望舒是以想象派诗人出现的,以抗日战争前后为分界,前期的他大都待在大学校园的象牙塔中,以自己一贯悒郁的气质,写出一些逃不出个人狭小空间的诗作,所以被人批评说“看不到时代的影子,听不到民族的的声音”。抗日战争的爆发,让他心底的男儿气概爆发,一个凛然正气的中华男儿骤然出现在我们面前,镌刻在中国现代诗坛的历史上。从雨巷到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走过了一条“中国正直的、有高教养的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典型之路,也似乎印证了一点:优秀的作品只有融进现实,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第九讲 新诗的纯粹化(四)九叶诗派之穆旦1. 穆旦原名是?答:查良铮。2. 穆旦除了是一位诗人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答:翻译家。3. 体现穆旦作为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人本困境问题的诗是?答:诗八首、隐现。4. 穆旦表现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冀的诗是?答: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赞美。5. 出发的写作背景?答:出发写于1942年2月,穆旦参加中国远征军,任司令部随军翻译,出征缅甸抗日战争。这是一首对那场伟大战争进行思考的诗歌。6. 穆旦属于哪个诗歌流派?答:“九叶派”。7. 赏析出发?2526答:在这首诗中,诗人拒绝了中国传统的中和与平衡,将方向各异的各种力量,相互纠结、撞击,以至撕裂。因此这首诗一开始就充满了对立的概念:“和平”与“杀戮”;“欢喜”与“可厌”;“人”与“机械”、“野兽”;“新的美”与“失去了自由”;“希望”与“失望”以至死;“善感”与“僵硬”;“个人的哀喜”与“被蔑视”、“被否定”.这种种并非简单化的二元对立,也不是直线化的一个吃掉一个,而是相互对立中渗透、纠结为一团,比如:要获得“和平”就要通过“战争”去获得,而这样的方式又与“和平”是对立的;可厌的“杀戮”是获得幸福的途径,又必须去“欢喜”它;战争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杀戮”与“蹂躏”,可是不通过这样残酷的的方式,又怎么可以保障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呢。和睦是人们告知与希望的,杀戮却是诗人的眼睛与心灵所看见与感知的。正是在这对立两极间的渗透、纠结、缠绕、跳跃、猛进与突转,造成一种陌生与生涩的奇峻、冷峭、惊异的美,显示了诗人“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诗人与我们读者也就从中收获了“丰富,和丰富的痛苦”。这正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可以这样认为,早期百花诗人所提出的建立现代新诗的现代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的历史任务,在穆旦这里得到了初步落实,这个意义是巨大的。在这首诗中,诗人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利用多义的词语、繁复的句式,在表达现代人的思想与情感的同时,又自觉的大量运用现代汉语的关联词,以揭示抽象词语与跳跃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穆旦不仅在诗的思维、诗的艺术现代化,而且在语言的现代化方面,都跨出了在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而成为了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带有标志性的诗人。第十讲 新诗的大众化1. 艾青原名是?答;蒋海澄2. 艾青的成名作是?答:大堰河我的保姆3. 为什么说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答:因为作者在诗中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所以说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人物。4. 艾青诗歌的核心意象是?答:土地和太阳5. 艾青的第一部诗集叫做?答:大堰河6. 我爱这土地的写作背景是?答:这首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7. 赏析我爱这土地。1920答:这首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它以简练传神的笔法、精巧的构思,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土地最忠诚的歌者形象,一个始终环绕和守护着土地母亲的诗魂,一个给人以信念、信心和希望的使者。从写作艺术上看,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象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象,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写实的视角,即从诗人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的关联与对照,又构成了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8. 被看作是1930年代乡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答:臧克家9. 在内容上要表现乡土中国农民精神上的“坚忍主义”的是?答:烙印、罪恶的黑手。10. 中国诗歌会的前驱诗人是?代表诗人是?答:前驱诗人:殷夫。代表诗人:蒲风、任钧。11. 举出两位后期新月派的诗人代表?答:徐志摩、陈梦家。12. 与中国诗歌会同时期登上文坛的两位现实主义诗人代表是?答:艾青、臧克家。13. 艾青、戴望舒在抗战爆发后的代表作是的?答:艾青:我爱这土地向太阳。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14.1940年代诗坛上两个影响巨大的诗歌流派是?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是?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结合的是?各举出三位诗人。答:“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七月诗派”:绿原、鲁藜、阿垅。九叶诗派:穆旦、郑敏、袁可嘉。第十一讲 现代小说的肇事与高峰-鲁迅1. 鲁迅的原名是?后改名为?字?哪里人?答: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答:鲁迅。3.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在哪里发表?答:狂人日记。新青年上发表。4. 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的是?答:鲁迅。5. 鲁迅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是? 不确定答:小说集呐喊中的阿正传。6.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另外两部分别是?答:呐喊。彷徨故事新编。7.1930年鲁迅参加发起并担任领导的组织是?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8. 奔月的作者是?写于哪一年?发表于何处?收入哪部小说集?答:鲁迅;1926年12月;发表于1927年1月25日北京奔月半月刊第2卷第2期。故事新编。9. 欣赏奔月。78答:奔月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里的一篇小说,是对于民间故事“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的重新讲述与二次创作。故事中的后羿与嫦娥超越了民间故事中爱情悲剧的模式,故事讲述的重心放在了后羿射日之后的日常生活,鲁迅并没有重点写后羿当年的赫赫战功,而是竭力铺写其功成名就之后,由英雄变成凡人的遭遇与心境。不仅是外在的冷落和遗忘,更是昔日战士对于失去对手的疲怠与无可着落,以及纠缠于琐事的日常生活,自身精神的平庸化。 这篇小说是一个悲剧,却不再是民间故事中男女爱情的悲剧,而是英雄的悲剧。后羿作为一个射日的英雄 ,并没有倒在自己的战场上,而是倒在了胜利后的平凡生活里。这比倒在战场上的英雄悲剧,少了一份悲壮却多了一份凄凉,少了一份激情却多了一份自省。 写作这个故事的20世纪20年代,革命内部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分化。鲁迅清醒而痛苦地看到昔日的新文化革命的战士们,在革命取得初步胜利之后,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革命阵线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各种分歧,而鲁迅自身也遭遇着昔日战友的背叛与诽谤。鲁迅的悲痛是可想而知的。在奔月中,后羿在射日以后,无所事事,堕落消沉,曾经的战友、学生、朋友和爱人在这样无所事事的日子中对后羿有了异心:妻子的不满与虚荣,学生的背叛与诽谤,下人的不恭与冷漠,群众的愚昧与善忘,使得后羿这样的英雄几乎濒临绝境,这是战争胜利之后的英雄的际遇。而这些遭遇正是鲁迅在现实生活中正在经历的,后羿成了鲁迅在小说中的投影,鲁迅运用一如既往的平静而尖锐的叙述语言,将自己的愤恨与悲痛表达的淋漓尽致,使读者在面临这样的英雄时多了一份痛惜与深思。第十二讲 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开山-郁达夫1. 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是?代表作家作品是?答:问题小说冰心的两个家庭,许地山的辍网劳蛛,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2.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30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小说潮流是?代表作家作品是?答:乡土写实小说。许钦文的疯妇,鲁彦的菊英的出嫁,彭家煌的陈四爹的牛等。3. 创造社最重要的小说家是谁?答:郁达夫4.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是?答:沉沦5. 郁达夫的处女作是?答:银灰色的死6. 郁达夫开创了哪一种类型的小说新体式?答: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7.1930年,郁达夫参与成立的文学团体是?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8. 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女主人公是?故事情节是?答:郁达夫。 烟厂女工陈二妹。写一个潦倒的读书人与偶遇的烟厂女工惺惺相惜。9. 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格调特色是?答:“伤感美”和“病态美”。10.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是?答:忧郁11. 赏析春风沉醉的晚上?6667答: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1923年7月。本文是作者继沉沦时代之后的第二个抒情时代的代表作。此时的郁达夫正经历着“五四”运动退潮后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失落和经济、婚恋的苦痛,这与其在日本留学期间形成的“弱国子民”的深刻烙印共同促成了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回国后,呈现在他眼前的劳动阶级的悲惨生活的实际,使他的忧郁性渐渐扩张到无穷大而不得不在文字上吐露出来,于是便有了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诞生。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一个潦倒的读书人与偶遇的烟厂女工惺惺相惜。作家平平淡淡琐记,写得却十分波折:一边是困穷赋闲的书生,蜗居在大上海一隅湿暗的楼阁间,既无所事事亦无所适从,靠读书与涂鸦打发日子;另一边是间壁同寓的烟厂女工,一介孤女。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使二人由互不相识、心怀疑惧到惺惺相惜、互相扶助,那穷书生感激之余,几乎爱上女子。由相见不识而日渐相熟,又互诉衷肠继横生误会,再而矛盾浮出,终于尽释前嫌,直到这里小说走的都是才子佳人小说的老路,只等着大团圆便收笔了事。然而故事却在“我”的自惭中戛然止笔了,余音袅袅,余味不绝,令人沉醉。未将那一字说出,乃是作者之智慧处。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我”,是“五四”时期彷徨的知识青年的一个典型代表,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和被损害的弱者。同社会现实往往势不两立,对黑暗的现实无可奈何。这样的形象,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精神的一种自我反省与自述,并通过拷问自身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我”的苦闷情怀,展现出主人公的颓废与病态的心理,从而揭示出“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时代病。在格调方面,“伤感美”和“病态美”是该小说的一大特色。我遇见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女工陈二妹,她与“我”一样都有着艰难的生存处境,因此,她带着“孤寂的表情,微微的叹着说:唉!你也是同我一样的么?”这种轻叹与伤感顿时让读者心里滋生别样的伤感情绪。这在“五四”高潮过去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有着普遍的代表意义,也是该小说成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的根本原因。第十三讲 京派的抒情小说家-沈从文1. 沈从文小说中展示的哪一方水土的美丽人情?答:湘西2. 沈从文是哪一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再举出两位这个流派的小说家?答:京派小说凌淑华、汪曾琪。3. 边城的女主人公是?答:翠翠4. 沈从文小说是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的?答:都市文化的视角。5. 三三的作者是?答:沈从文6. 举出两部沈从文构造“湘西世界”的小说代表作?答;边城、长河。7. 沈从文初到北京时的笔名是?答:“休芸芸”8. 沈从文的学术著作是?答:中国古代服饰研究9. 沈从文擅长的小说类型是?答:抒情乡土小说10. 赏析三三?86答:三三1937年作于青岛。要理解三三,必须理解沈从文向读者努力建立起的一个“湘西世界”,这个世界是“纯”与“美”的集合,风景秀美,人物淳朴,是作者生命中的一个精神家园。这个家园的建立,是作者离开了家乡,作为与城市格格不入的“乡下人”,在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中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个世界,是沈从文心中经过美化的理想世界,比起商业化的都市,只有真,只有纯,只有美,近乎完美。这个世界中的人物,便是这个乐园中的精灵,三三中所塑造的三三,便是其中的一个精灵。她是千百个平凡的湘西女孩中的一个,平凡却让人难忘,成为作者美的理想化身,纯净、活泼、聪明,从外表到内心都美丽无比。围绕着三三所叙述的宁静而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信仰简单而执著的地方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者心向往之的那快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沈从文的小说都以悲剧结尾,这种悲剧的原因看似出于偶然,主人公带着命定的暗示从首页中出现,满怀对幸福的渴望,眼看幸福的幻影似乎触手可及了,但命运恰恰就会在这个时候跟他看玩笑:呈现在主人公面前的那么真实的幸福竟杳无踪影。整个过程如一条抛物线,一切回到同一平面上,然而却不重合,终点向前跨了一大步,主人公的心境、性格、命运也随着这一跨越发生了质的变化。三三中,城里白脸年轻人的到来激起三三对爱情朦胧的向往,周围人们善意的玩笑又加深了三三对幸福到来的期望,而结局却总是让人唏嘘,城里白脸年轻然的死亡让三三似乎唾手可得的幸福又回到了原点。这样的结局使读者不禁为三三一洒同情之泪。第十四讲 抒情小说的重镇-萧红1. 萧红创作的被鲁迅誉为一部“力透纸背”的好书是?答:生死场2. 萧红的成名作是?答:生死场3. 开始用“萧红”作为笔名的作品是?答:生死场4. 现代文学史上的“二萧”是指?他们的第一部合集是?答:萧红和萧军跋涉5. 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的萧红小说是?答:生死场6. 萧红“抗战”爆发后创作的两部小说是?答:马伯乐和呼兰河传7.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答:萧红8. 呼兰河传的小说类型是?答:散文化的长篇抒情小说9. 呼兰河传的内容构成是?答:由风情描写、自传片段、人物故事三部分构成。10. 赏析呼兰河传?119答:呼兰河传创作开始于1938年武汉。呼兰河传是一篇散文化的抒情小说,结构散漫,主要以氛围和人物情感来结构全篇,充斥着伤感、寂寞与悲凉的情绪。在思想上延续了生死场中对国民性以及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批判,通过一个个的生命的悲剧来揭示旧的伦理、习俗对人的戕害。小说由风情描写、自传片段、人物故事三部分构成,表面上看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只有“我”这个抒情主人公或隐或显的贯穿其中,整部小说就是以“我”的情感和情绪来串联的。在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可以体会到一种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孤独,这种情感一方面来自作者个人经历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寂寞,也有对呼兰城人和事的遥远的怀想所带来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掺杂着对故乡人与事的不满与无可奈何的复杂情绪。小说除了讲述像小团圆媳妇这样的血淋淋的悲剧以外,更多的是描写了鲁迅所说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些悲剧组成了呼兰河人真实的生命形态。小城的人们就这样愚昧麻木的生活在旧的传统里,生活一成不变,人却一步步走向苦难。面对这样的故乡,特别是作为一个遥远的旅人,在远离家乡的都市回望这一切,看到了病因却无法医治,作者的感觉是又痛又无可奈何。正如鲁迅所说“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萧红的心境是寂寞的,向往着美却不得不在丑恶的人生中孤寂的哀叹着。节选部分是“我”和祖父在花园里面的快乐情景。在祖父身边,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一切生灵都是快乐而自由,宁静而安详的,这是作者回忆中的一片乐土,也是作者其后毕生向往却不得的理想乐园。第十五讲 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张恨水1.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的作家是?答:张恨水2. 张恨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答:南国相思谱3. 张恨水第一篇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是?答:春明外史4. 矛盾赞誉现代文学史上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哪位?答:张恨水5. 啼笑因缘的创作时间是?答:1929年6. 张恨水最叫好的一部作品是?答:啼笑因缘7. 啼笑因缘的男主人公和三位女主人公分别是?答:平民少爷樊家树,天桥唱大鼓少女沈凤喜,摩登女郎何丽娜,侠女关秀姑。8. 啼笑因缘在思想上超越一般“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是?答: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道德之间的冲突。9. 啼笑因缘除了是社会言情小说之外,还加入了那一小说类型?答:武侠10. 赏析啼笑因缘?82答:啼笑因缘是张恨水最叫好的一部作品,曾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小说的主线是平民少爷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书的少女沈凤喜的爱情悲剧,期间摩登女郎何丽娜,侠女关秀姑,蛮横刘将军等的插入使整个故事变得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特别是故事中刘将军抢夺沈凤喜,沈凤喜经不起诱惑背叛樊家树的描写,是全书最精彩的地方。一般的道德意义上的谴责被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描写所替代,并借此展示出张恨水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道德之间的冲突,这也是该小说在思想性上超越一般“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地方。此外,啼笑因缘在社会言情之外又参与了“武侠”因素。虽然是应编辑要求而加写关寿峰、关秀姑父女,但就作者自身来说,这是其对自身创作风格的有意识的调整,使改变之后的文字“言情”与“狭义”并存,细腻与豪爽并行,使该小说迸发出巨大的魅力。张恨水在啼笑因缘中对所采用的章回体这样一种文学形式进行了自己的改动:结构不再是一段一段的,按照原有的写作计划,有一个全开放的不交代主人公结局的非鸳鸯蝴蝶式的结尾,加入了复杂的心理描写,对风俗、风景、环境的描写直通西方小说的笔法。但全书细细叙事的传统声口和文化气味仍是浓厚的。节选部分是樊家树和沈凤喜的争吵的部分,在作者的描写中,将樊家树的清高与深情,沈凤喜的软弱与虚荣表现的淋漓尽致。第十六讲 市民小说的重镇-老舍1. 老舍是哪个民族的作家?答:满族2. 在题材拓展方面,老舍对于新文学的贡献是?答: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3. 老舍小说中最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什么?答:“京味”文化4. 老舍小说最突出的语言风格是?答:幽默风趣、质朴简练的北京语言风格。5. 举出老舍的三部代表小说和两部话剧?答: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话剧龙须沟、茶馆。6. 小福子是老舍哪部小数的人物?答:骆驼祥子7. 老舍因哪部作品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答:龙须沟8. 月牙儿的主要内容是?答:月牙儿写的是母女两代烟花女子的命运悲剧。在父亲死后,由于生活的困窘,母亲被迫以出卖肉体来获得母女俩生存的机会,而女儿在接受了新式思想之后,仍旧没有逃脱生活的魔抓,最终走上了母亲的老路。在两代人生活道路的分离与相聚背后是精神上的分离与合一,揭示出那个时代中国女子的悲惨命运。9. 为何说月牙儿是老舍里程碑式的作品?答:这篇小说用诗一样的笔调讲述了一个悲婉的故事,是老舍小说中风格独特的作品。老舍自己认为,这篇月牙儿是对他前期幽默小说的一次反拨,因为前期作品中的幽默使作品的现实批判力度减弱,因此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有意识的放弃了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以严肃的笔调对黑暗的世界发出强烈的控诉呐喊。因此,有人认为,月牙儿是老舍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0. 赏析月牙儿?115答:短篇小说月牙儿写的是母女两代烟花女子的命运悲剧。在父亲死后,由于生活的困窘,母亲被迫以出卖肉体来获得母女俩生存的机会,而女儿在接受了新式思想之后,仍旧没有逃脱生活的魔抓,最终走上了母亲的老路。在两代人生活道路的分离与相聚背后是精神上的分离与合一,揭示出那个时代中国女子的悲惨命运。母亲从生活中得来“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这一带有原始残酷性的生活经验,因此出卖肉体成为一种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事情,这是小说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悲剧。但作者并没有将眼光局限在以母亲的悲剧来展示旧社会的罪恶,而将批判的眼光放在新潮女儿身上。女儿虽然接受了“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等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想努力摆脱母亲的道路,但是,让人扼腕的是,她最终在这个社会中不得不走上母亲的老路。作者极力向读者阐明:在大多数穷人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的前提下,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爱情,只能堕落成一种交易,“神圣爱情”、“婚姻自由”等美好口号,终究沦为一句空话。站在下层城市贫民的立场上,对西方的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作出了自己的批判,这是作者思想深刻之处,也是该小说的思想深度之所在。“月牙儿”这个意象在小说中出现了32次。“月牙儿”始终伴随着“我”,成为“我”悲剧人生的见证。“月牙儿”的变化也在暗示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从“有一点微黄的月色”,到“清凉而温柔”,再到后来的“乌云遮日”、“阴霾漫天”、“一片漆黑”,与女主人公在这个悲惨世界中的挣扎到最后绝望的过程联系起来,情与景的交融,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篇小说用诗一样的笔调讲述了一个悲婉的故事,是老舍小说中风格独特的作品。老舍自己认为,这篇月牙儿是对他前期幽默小说的一次反拨,因为前期作品中的幽默使作品的现实批判力度减弱,因此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有意识的放弃了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以严肃的笔调对黑暗的世界发出强烈的控诉呐喊。因此,有人认为,月牙儿是老舍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十七讲 新派小说的巨擘-施蛰存1. 施蛰存是哪一个小说流派的代表?答:新感觉派。2. 施蛰存小说的最大特色是?答: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乡村文明与都市文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冲突、过渡融合。3. 花惊定是谁的哪部小说的主人公?答:施蛰存将军底头4. 举出施蛰存的三部代表作?答:梅雨之夕、上元灯、将军底头。5. 赏析将军底头?84答:将军底头写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是“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险恶社会环境,因此,很多作家包括施蛰存转而投入历史小说的创作,用历史的故事来影射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并对此进行无情的嘲讽和批判。将军底头作为施蛰存厌恶与逃脱现实之后精心构思出来的艺术精品,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切入点,借鉴与吸收西方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方法,着重剖析人物的心理流动轨迹,探寻人物的心灵奥秘,描写人物在情欲与理性双重冲突下抉择的困惑及命运的悲剧,在两重人格的冲突中为读者提供一把从人物表象潜入到无意识世界的钥匙,一反传统意义上的历史的真实,写出了人性的真实与施蛰存心中的自我的真实。在将军底头中,作者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唐代将领花惊定大将军率军西征路途中,严厉地把追逐少女的骑兵斩首,而自己却也爱上了异族的少女,于是心灵饱受“恋爱的痛苦与美味”,当将军在战场上被敌人砍断了脖子之后,竟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一手提着敌人的头颅,直奔到自己心爱的姑娘面前才颓然倒下。在故事中,作者着力表现的是“爱与种族”之间的矛盾,用浪漫与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花惊定将军在种族信义与原始欲望之间的两难境地。他有理性的追求,又有对情感的渴望,灵与肉,崇高与卑下,人性与神性纠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第十八讲 新左翼小说的领军-矛盾1.1921年,矛盾参与创办、组织的文学社团是?其主张是?答: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2. 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建设有杰出贡献的,中国现代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是?力促其转向新文学的主编是?答:小说月报;矛盾。3. “矛盾”这个笔名是沈德鸿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答:在大革命失败后。4. 蚀三部曲分别是?答:幻灭、动摇、追求。5. 举出四部矛盾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答: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6. 举出四部矛盾不同时期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答:虹、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7. 矛盾小说的最大特色是?答: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的同步,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以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8. 子夜的男主人公是?答:吴荪甫。9. 瞿秋白提出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成功的长篇小说”是?答:子夜。10. 屠维岳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答:子夜。11. 鉴赏子夜?P92答:在子夜中,矛盾自觉地展开了对于20世纪30年代自己所处的时代“全方位”的正面描绘。 在子夜中,通过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命运的展示,作者准确的把握了30年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的思想、性格、心理、命运,力求反映出整个大时代的全部丰富性与复杂性。 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见在帝国主义侵略下30年代经济大崩溃中的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农民的破产与暴动,中小城镇商业的凋残,市民阶层的破产,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毫无出路,以及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与爱国抗日运动的最初发动。因此,这本书堪称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成功的长篇小说”,成为革命现实主义的里程碑式作品。 节选部分是吴荪甫传见屠维岳的精彩场面,两人就如何解决工潮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较量,鲜活的展现了二人的性格特征。吴荪甫的骄横、暴躁、果断、魄力、识别和重用人才、情感与理智的交锋,以及屠维岳的冷静、圆滑、善于讨价还价等,都得到了尽情的展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性格刻画的手法和深厚功力。 第十九讲 家族小说的巨匠-巴金1. 巴金小说的艺术特点是?答:巴金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答:家、春、秋。3.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答:雾、雨、电。4. 巴金40年代的代表小说是?答:寒夜、憩园。5. 巴金小说的两大主题是?答: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6. 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是哪部小说的三位男主人公?答:家。7. 家中与三位少爷有过感情纠葛的女性分别是?答:鸣凤、钱梅芬、李瑞珏、琴。8. 家的取材是?答: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判逆反抗。9. 家的思想深刻性体现在?答:故事不再拘泥于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主题,它的矛头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治主义;它超越了一般的“五四”时期的爱情小说主张自由恋爱,反抗包办婚姻的模式,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治,投入社会革命洪流。10. 在家中,觉慧与觉新分别是什么形象?答:觉慧:大胆而幼稚; 觉新:忍辱负重、懦弱而善良。11. 鉴赏家?P100答:家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判逆反抗,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也奠定了作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家以爱情故事发展为主干,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在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各自所选择的不同的生活道路。 其思想的深刻性表现为:故事不再拘泥于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主题,它的矛头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治主义;它超越了一般的“五四”时期的爱情小说主张自由恋爱,反抗包办婚姻的模式,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治,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家积极而巨大的影响与这部小说深刻的批判精神和激进的主题是分不开的。此外,家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对人物的塑造:专横、衰老和腐朽的高老太爷,大胆而幼稚的觉慧,忍辱负重、懦弱而善良的觉新,这些人物已经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 节选部分是鸣凤之死。她年轻、美丽,对生命与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向往与希望,但是身为丫鬟和女性的她,除了死亡,没有别的力量可以反抗封建社会和强权势力对她婚姻及命运的安排。作者不遗余力的将鸣凤自杀之前的悲伤、愤恨、对恋人的留恋描写的淋漓尽致,使读者无不为鸣凤的悲惨遭遇一洒同情之泪,也激起读者对封建家长以及封建家长制度的无比愤恨。第二十讲 讽刺小说的压卷-钱钟书围城1. 围城的作者是?答:钱钟书。2. 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答:围城。3. 围城写于什么时期?答:1946年。4. 钱钟书的围城因其对知识界的辛辣讽刺而被誉为20世纪40年代的?答:“新儒林外史”。5. 钱钟书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的著作是?答:谈艺录。6. 围城想要表达的哲理是?答:“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7. 围城的男主人公是?答:方鸿渐。8. 围城最具个性的艺术方法是?答:讽刺。9. 围城中那位政客兼文人的校长是?答:高松年。10. 鉴赏围城?P130答:小说以抗战初期从海外留学回国的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在战火弥漫的年代里,一群知识分子在恋爱、婚姻、职业、生活上的挣扎与无奈。 作者自己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根本性。”因此这部小说,不仅在写知识分子,而且是在写人,是在对人的本性与人生本质进行深刻的思索。 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学业、爱情、事业、婚姻,展示现代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困境。作为平凡而普通的知识分子,方鸿渐并没有雄心壮志,但当他从国外买来了一个假文凭假装学成归国之后,面临了诸多困境,爱情的失败并随时有失业的威胁,去到三闾大学后所经历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和彼此猜忌,以及与孙柔佳结婚之后的婚姻生活的不幸福,使主人公处于一种对人生的怀疑中。每一步人生的经历都使他怀疑加深:生存的欲望使人去进行获取的努力,然而获取的结果依旧是无意义的,人生就在期望的得与失的困境中矛盾的进行,这是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婚姻是一座城,人生中的追求也是一座城,城里城外的人都面临着困境,“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在围城中,作者以我国传统的讽刺艺术手法为基础,汲取西方文学中讽刺艺术的长处,加上作者丰富的学识,哲理性的思考,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道德观念、复杂心理,尤其是阴暗心理进行了文化反省和文化批判,展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性弱点和在中西文化冲击下的困惑,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现代讽刺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节选部分是对政客兼文人的校长高松年的刻画,作者讽刺的笔力和洒脱的语言特色在其中表露无遗。第二十一讲 解放区文学的旗帜-赵树理1. 赵树理属于哪一个文学流派的作家?答:“山药蛋派”作家。2. 赵树理建国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是?答:三里湾。3. 赵树理描写阎家山改选村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