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王蕙.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36850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王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王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王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绪论学习目标:1.从词源和定义两个角度把握教育的概念,理解教育概念的演进;2.了解教育学的目的和任务;3.理解“教育学的对象是教育问题”这一命题及问题的两个层次,即“怎样教育”和“什么是教育”;4.理解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了解教育学的分支和体系;5.了解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把握教育学发展的规律。一、教育的概念和教育学的目的(一)教育的概念在中国,“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个象形字,意指成人手拿着鞭子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 从词源上看,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意是指培养人,旨在使人作善。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a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a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即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可能的潜质转变为现实的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教育”的解释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词使用。 (二)教育学的目的教育学的目的就在于首先是确立科学地认识教育的方法,以解答“何谓教育”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应当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论上的回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二、教育学的对象和体系(一)教育学的对象每门科学都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科学对象的确定性和科学性,是衡量一门科学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学对象是人和客观世界的联系达到一定程度和人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对教育学也是适用的。教育学的对象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并被意识到的涵盖教育事实和教育价值之统一的教育问题。 (二)教育学的体系有关教育知识的学科经历了由一门“教育学”到多门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 在教育科学的分类中,以对象为依据,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元教育学 教育学史 二是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的问题:教育哲学 教育逻辑学 教育伦理学 教育美学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教育社会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政治学 教育法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口学 教育生态学 教育文化学分析教育中个体的“人”:教育生物学 教育生理学 教育心理学运用方法直接分析教育活动:教育史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未来学研究如何运用方法来分析教育活动:教育统计学 教育测量学 教育评价学 教育实验学 教育信息学分析与其他领域共有的实际问题:教育卫生学 教育行政(管理)学 教育规划学 教育技术学分析教育领域独有的实际问题:课程论 教学论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的经验很简单,没有科学,也没有教育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产生了文字,出现了学校,人们的教育经验逐渐丰富,教育工作日益复杂,越来越需要对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对教育经验加以总结,这样就逐渐产生了教育学。(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者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如论语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救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或在欧洲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于论文的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了大教学论,这是西方教育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问世才使得教育学从哲学母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部自成体系的著作被认为是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至此,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强调了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天性,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学问题。 (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逐渐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统计,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述、比较、说明,探究其规律)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1860年,英国思想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单行本(汇集了之前发表的四篇论文)在美国出版,1861年,该书在英国出版。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个名称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往往与实际相抵触,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的经验下结论,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某种经验主义的色彩。杜威的教育学说被广为传播,影响深远。西方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1939年,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在我国,1949年以前,自1901年王国维翻译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刊登在教育世界上,实际上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起,教育理论发展呈现两方面的态势:一方面是翻译国外的教育学,如周从政翻译霍恩(H.H.Horne)的教育哲学、张师竹翻译博比特(F.Bottitt)的课程等;另一方面是创编自己的教育学,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教育著作,如孟宪承的教育概论、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等。(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学也日益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互相渗透,在理论上逐渐深化,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生产与发展,也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新的发展,在理论上都有深化。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主张:“不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learning by discovery)。1975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前科长保尔朗格朗所著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出版,此书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一本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年,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它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谈起,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主要倾向,指出了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思考与练习1中国和西方的教育概念有何共性和差异?2为什么说“教育学的对象是教育问题”?3教育学有哪些分支学科?它们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4教育学的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制约教育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社会总是由一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来构成,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并由此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探索而成的,用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活动。因此,教育必然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这一因素来实现的。一、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人们一般将现代社会人类活动划分为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在此也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看,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越高,教育对经济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亦然。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通过培养人这一因素来实现的。 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社会生活素质,使之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教育还能够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和技能来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 第三,教育还可以推动社会成员转变观念,从而形成能够提升社会经济水平的现代社会观念和行为。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影响两类社会个体来实现的,即社会政治精英和普通社会公民,虽然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不同,影响力也不同,但同样都能对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政治精英通过控制政治权力,特别是利用宣传工具和军队、警察的控制,能够迅速确立与之相呼应的政治模式,推广代表其政治立场的政治纲领,在政治上具有独特的影响力。普通社会公民主要通过社会民间舆论,或集体性的政治行为来影响政治。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当教育给予未来社会成员社会生活能力的同时,还会赋予这些未来社会成员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些观念一旦成为未来社会成员的生活标准、社会标准,就会形成他们对社会资源的不同看法,并支配着未来社会成员在社会资源问题上的行为,因此就会影响社会政治。2. 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使社会资源不断变化,这就促使社会资源在分配上容易形成不稳定性,从而影响政治的不稳定性。社会上总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关于社会资源分配的价值表达,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总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的社会资源观。如果某一种资源观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与当下的统治集团不一致时,社会政治变革就成为必然。(三)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这里所表述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在意识形态方面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1.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教育传播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主要传播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传授各种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文化中的这些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技能主要依赖人的掌握而得以保存,。2.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教育对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的。学校教育选择文化的标准有:选择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那部分文化,使人类社会文化中的真、善、美得以代代相传,并滋养社会的发展;选择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主流文化,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往往是社会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选择适合教育过程的文化。3.教育具有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来实现文化的创新。大多数创造社会文化的人都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创造属于上层建筑的这部分文化的这些人,更需要学校教育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技能培训以及经验的把握,只有学校教育才能实现这一锻造和培养,才能达到创新的高度。 4.现代教育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现代教育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在传递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与精神,还能开阔受教育者的社会视野、提升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受教育者具有更开阔的思维空间,学会对其他文化的思考与借鉴,学会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反思、变革和整合,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现象之一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而主导社会发展的一些核心要素,也必然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经济制约教育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通过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来实现的。1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与速度经济的发展在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需求的同时也为教育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物质条件。一般而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2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的人才规格与教育结构社会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对教育的人才规格的要求就越高,就会越强调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比例。3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社会经济水平影响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深度与宽度,影响着人类对知识把握,也影响着以人类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内容的组织与选择。社会经济水平同时影响着社会关系的构成,制约着社会物质发展的状态,也影响着人类以何种方式和手段进行传播,因此也影响着教育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二)教育的政治制约总的来说,无论哪一个利益集团掌握政治的主导权,政治对教育的影响都会集中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 影响着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的政治集团总会通过法律、教育的行政管理权来影响教育:其一,通过法律和行政权控制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其二,选择能够顺应和表达集团利益的人作为教育者;其三,掌握与社会意识形态有关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权。政治集团通过以上内容的控制,使社会的未来成员能够接受政治集团的思想观点,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达到政治集团的目的。2. 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资源分配以及教育内资源分配由于政治集团掌握着社会的资源,因此,不同的政治集团会根据集团的价值取向控制着社会对教育的资源分配和教育内资源分配。一般而言,强调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政治集团会更重视社会资源向教育倾斜。3. 影响着教育的制度建设、教育行为和教育的思维方式政治在运行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一些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加上政治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此,社会的各种机构和领域会不自觉地受到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政治上的比较强调通过量化评估来考察政治工作,那么在教育管理上也会容易将量化评估作为评估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教育的文化影响社会上不同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舆论取向既影响着教育内部各种要素,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态度。1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内部的各种要素社会文化对教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而实现的。体现一定社会核心价值的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办学者、教师等教育人员对教育的认知、态度和价值选择,从而使教育带有一定的文化烙印。社会文化还通过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来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的选择。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的选择。 2社会文化影响着社会成员对教育的态度社会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舆论取向,往往影响着社会成员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程度以及对教育的投入。 三、社会视域下的教育发展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既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教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共生、互动的过程。(一)教育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发展任何教育都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都带有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一些特征,受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在受这些影响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使之更适合社会的需要,更能发挥教育自身的功效。(二)教育是个体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做的社会准备从个体愿意接受教育的角度看,教育是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于社会的必然选择。 由于教育能够传递人类社会的文明,开启人的智慧,发挥人的内在潜质,因此,社会个体总是希望通过教育这一活动实现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动性。思考与练习1.学校教育的发展受到哪些社会要素的影响与制约?2.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学习目标1理解人的发展的内涵。2了解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3理解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4掌握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并能遵循规律对其进行教育。第一节 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一、人的发展的内涵(一)发展的含义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讲,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共同属性,它是一种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作为集自然、社会、思维于一身的人,它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二)人的发展的内涵人的发展,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时,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即指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的身心的变化。所谓人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婴儿开始,向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发展。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人的生理发展,一方面是指人的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人的心理的发展一方面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理倾向或意向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 二、关于人的发展的不同理论(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亦称“生物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机制以至能力和性格的发展及差异的形成都由遗传决定的一种理论。 (二)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机制以至能力和性格的发展及差异的形成都由环境决定的一种理论。(三)二因素辐合决定论二因素辐合决定论亦称“双因素论”或“遗传环境决定论”。是一种认为人的发展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理论。“二因素辐合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相比。它不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不用一个去反对另一个,因而比较全面。但它也不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也是不全面的。(四)三因素论 三因素论是一种认为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 “三因素论”却没有把内因、主观能动性等作为影响人发展的一个独立因素,因此,这一理论是不全面的。(五)教育万能论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认为遗传、环境和主观因素都无关紧要,教育可以对儿童任意引导,任意进行成功的塑造。“教育万能论” 夸大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否定了遗传、环境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这也是片面的。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与完善。个体身高体重、骨骼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各器官构造和机能的发展成熟都有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如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正形象地说明了人们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盲童 健康儿童人的遗传素质在发展过程上虽然有共同的规律,但在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上均存在个体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形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 这些差异对人的发展是有影响作用的。如: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把他培养成一个画家;一个生来失聪的人就很难把他培养成为音乐家,一个神经活动灵敏、智力超常的儿童,比较而言更容易教育成才。这些先天禀赋优异于常人的人在天赋方面就比一般人要发展得快一些、高一些。(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发生变化。狭义的环境专指社会环境中,自发的偶然的影响活动,它不包括教育在内。 二、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广义的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能影响和作用于人的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 对人的发展起作用的主要是社会环境。没有社会环境影响,生物人不可能获得人的社会发展。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虽然生活在社会中,但被别人实行了“环境剥夺”,也同样失去了人的社会发展。(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但环境的给定性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人的命运已经被确定了、注定了。有趣的是,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因人而异,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三)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当然,给定的环境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的相互作用蕴涵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性。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生活,而且能够选择、改造环境以求自身的发展,进而还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利用环境的条件与资源来为年轻一代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发展。三、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一)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二)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总之,人的发展,就是先天与后天、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全部影响作用的总和。在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中体现出个体发展的规律性。第三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注意适时和及时四、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良好条件五、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一)不同个体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会有不同。 (二)不同个体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上会有不同。 (三)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综合上述,年轻一代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只有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它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过,这里说的适应,应该理解为积极意义的适应,其适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年轻一代身心的发展。这里说的适应,并非意味着教师要迁就学生的现有水平,而是要向他们不断提出高于其现有水平又能被他们所接受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思考题:1影响人的发展有哪些因素?各因素起着什么作用?2联系个人经历分析环境和教育在自己成长的影响。3“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对教育有哪些启示?4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哪些规律?并选择其中一个规律,结合实际说明教育应该如何适应。第三章 教师 学习目标1了解教师的任务与职业特点 。2明确教师的角色及其职业素养。3认真把握教师专业发展及其途径。第一节 教师的任务与职业特点一、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其具体任务是:(一)教好功课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三)组织好课外活动 (四)善于总结教育经验二、教师职业的特点(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于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还在于教师面临的学生都不是“白纸”,他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广播、电视、小说、戏剧等多种多样的影响。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还在于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任务实施过程是极其复杂和艰难的。 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不可能按统一型号、固定的操作程序和简单模仿,机械重复的方法来完成,要因材施教,注意个别差异,区别对待。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变换和创新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 (二)教师劳动的主体性、示范性 教育、教学就是教师个人素质转移到学生身上的过程。这是教师劳动和其他行业劳动的重大区别。这就是教师工作的主体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是教师的言行将作为榜样而影响学生,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还表现在教师情感、意志、性格诸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上。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是教师“授业”时要先做示范。 (三)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 教师劳动具有个体性的特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家庭访问等等都是通过一个个教师个人劳动单独完成的,另外教师为了用本身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还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修养,这更不是别人所能代替的。 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不仅是许多教师共同进行教育影响的结果,是许多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也是学校领导、家庭成员和社会影响的结果。 (四)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广延性教师劳动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师却不同,上完班后要找学生补课、谈话,开展课外活动;离开学校后仍然要备课、批改作业、家访等等。教师劳动的空间不局限于学校范围,他要走到社会上去,走到家庭里去。这就是说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五)教师劳动的长期性、间接性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细致的耐心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教师劳动往往要经过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看出教育成果。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还表现在教师本身的终身教育上。 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身上的知识、才能,是提高人的素质。学生毕业后参加社会劳动时,运用教师给他的知识和才能去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就是说,教师劳动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且是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学生成了教师物化劳动的“中介”。这就是教师劳动的间接性。第二节 教师的角色及其职业素养一、教师的角色(一)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二)学习者和研究者(三)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四)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三、教师的职业素养(一)教师的政治素养作为人民教师,应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应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为国出力、分忧;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现代价值取向和现代人的思想素养。(二)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教师应该对教育的目的、任务、作用等有明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该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育人是科学的,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应该重新考虑怎样看待与评价学生是客观的,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应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四)教师的业务素养1、知识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文化基础知识要广博专业知识要精深教育理论知识要精通2、能力素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 深刻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掌握、处理教材的能力; 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教师的心理素养健康广泛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积极健康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六)教师的身体素质教师必须具备健壮的体魄与健全的脑机制。 总之,教师虽不是完人,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并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将是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及其途径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一)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二)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四)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五)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六)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七)网络远程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八)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动力思考题:1试述教师的任务与职业特点。2试述教师的角色及其职业素养。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4你认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哪些?第四章 教育目的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内涵;会区别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尝试分析应试教育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概念: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对象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做出的规定。教育目的的结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1)就是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这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2)就是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一)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教育目的是各种教育力量互相协调的共同基础,也是共同的奋斗目标(三)教育目的是教育思想的核心 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1、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 3、民族传统使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也是带根本性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 所谓个人本位论,即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只有受教育者获得充分的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会变坏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新人文主义性质的个人本位论则开始部分接纳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和外在价值,但仍坚定地将促使个人获得美好生活视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社会本位论则相反,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社会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 如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才是真正的存在,“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涂尔干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塑造“社会我”而不是“个体我”,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一)50年代教育目的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二)80年代的教育目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三)90年代的教育目的1995年 3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7年国家教委教办颁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键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根据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理论的发展及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所提出的客观需要,我们认为,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应突出选择“个人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目的1995年 3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我国教育目的的认识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对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的规定2、“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表述的是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3、“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的是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对我国教育目的表述的思考1、关于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存在主次之分,不可以把人的统一的、多方面的发展肢解开来,或人为确定它们孰轻孰重,只有各方面素质有机和谐发展,才谈得上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则在任务、内容、方法上各有主次侧重。我们要发展的是受教育者的品德、智力、体质、审美修养等,而不是发展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2、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把“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提,本意是要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双重角度反映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特质及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要求。问题是(1)如果把“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作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方面来理解(又红又专),与前面的限定语“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是否重复。(2)如果把两者看作是并列关系,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培养“劳力”与“劳心”两类人。(3)如果是同一概念,两者只是提法不同而已,还需在“建设者”后加上“接班人”吗?二、新时代确定教育目的的新思路学会生存强调培养科学精神,并把培养能够在体力、智力、情感、伦理以及美感等方面完整发展的人作为教育事业的又一个目的。教育财富蕴藏之中则抛开了对教育目的的完美追求,而是力图构建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着力于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运用;学会做事,形成一种将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的新的时代职业生活所必须的做事能力;学会共同生活,教学生懂得人类多样性,学会认识自己、发现他人、能够同他人一切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会生存,促进每个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未来对人的需求。结论:急剧变动的现实,使人们对扑朔迷离的未来更加难于把握,因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不再以培养某一类具体、固定的人作为它的初衷,而是以能够不断发展的人作为教育事业的基本归宿。普通中小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第三节、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什么是素质?狭义的素质:指人生来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解剖生理和感觉、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广义的素质: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2、素质的基本结构一般认为,素质是由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的三层次结构模式。(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 个体素质整体结构框架(1)生理素质:A、生理素质特点(性别、身高、体重、骨骼、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B、生理机能的特点和品质(体质、反应速度、负荷限度、适应能力等)(2)心理素质A、智能结构的特点和品质(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B、需要结构的特点和品质(兴趣、爱好、动机等)C、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约束等)D、气质、性格特点(气质、情绪、情感、态度、行为方式、性格和意志品质等)(3)社会文化素质A、思想品德素质B、科学文化素质C、审美素质(审美知识、审美趣味、创美能力等)D、劳动技能素质(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基本的生活和简单制作技能等)E、交往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应变能力、交往能力 、竞争能力等)3、什么是素质教育?前国家教委于1997年10月29日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4、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2)全面性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 (3)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发展 素质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二、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一)素质教育在中国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唯声望是求 唯门第是瞻权门势家选士权中正官门阀士族庶民进士中举谓“登龙门”明宣宗朱瞻基 所谓“上截下全题”“上全下截题”“截上截下题”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二)素质教育在外国世界各国都积极规划教育发展蓝图,制订法规政策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 日本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首先需要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所谓健全人格,乃是基于对个人的价值及尊严的认识,使人们所具有的一切能力得以充分而又协调的发展。”美国在教育改革目标上强调“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天赋高,一般素质及条件差的学生的潜力应重视”。前苏联也高度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其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中学教育构想指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个性发展,通过智力发展、道德发展、情绪发展和身体发展,全力开发个性的创造性,形成全人类的价值为基础的共产主义世界观”西欧一些国家在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目标也是比较接近的。如德国的培养目标是“使每个公民有能力独立安排生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法国培养目标是“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一些发展中的国家为了使学生适应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同样强调素质教育。苏丹提出,使受教育者“在智力上、精神上、道德上、社交上和体格上得到发展”。“造就在精神上、心灵上、智慧和体格上全面符合明天需要的人”。澳大利亚更明确指出“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总之,世界各国都在为优化人才素质而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流。三、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一)素质教育的目标1、使学生学会做人具体要求:做一个能关心他人的人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做一个律已严格、待人宽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人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有中国心的人,要以爱国为荣,不爱国为耻,这是做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品质。2、使学生学会求知3、使学生学会劳动4、使学生学会生活5、使学生学会健体6、使学生学会审美(二)素质教育的内容1、思想品德素质教育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3、身体素质教育4、心理素质教育5、审美素质教育6、技能素质教育7、社会交往素质教育结束语:变革未必代表进步,但进步的出路是变革。思考与练习1何为教育目的?它有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教育方针?3“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一要求属于教育目的层次结构的哪一层?为什么?4现实中为什么会偏离全面发展教育的轨道,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对策。第五章学生及其发展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1.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明确学生的社会权利与责任,尊重并保障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2.了解学生的一般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思考教育对学生发展之促进。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激发爱护、帮助学生的良好愿望,养成尊重、理解学生的好习惯。4.尝试了解并理性认识学生的生存状态,探求帮助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一节学生 特指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学生。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 同的学生观必然会导致不同的教育行为(含教师行为),在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两种学生观(一)外塑论 “外塑论”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不具有任何个性,只是按成人的愿望任人随意描绘或任意拿捏。 这种理论把学生的头脑看做是一个“容器”,可以任意进行填塞。 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洛克 、赫尔巴特 、凯洛夫 (二)内生论 “内生论”则把教育过程看做是儿童自身主动发展的过程。 把学生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把教师放在一个辅助的地位,压抑了教师的积极性。 杜威 上述两种学生观,都有其积极的因素,但又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正确的学生观应当是建立在对学生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上的。二、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人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2、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 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认知的和情感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等等。教育正是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多面性,才确定了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发展需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坚持发展观点,并着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二)学生是学习中的人1.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 2.学生是在学校参加规范学习的人 在学校这种特定的专门的教育机构中,学生通过规范性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产生主导性影响。 3.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人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