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292189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一) 一教学目标 毛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又该如何表达? (二)、实践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课本P21图5.3-1). 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角12345678度数 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在详尽分析后,让学生写出猜想. 4.学生验证猜测. 学生活动: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内错相等. 性质3:两条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教师让学生结合右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教师同时板书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 因为ab, 因为1=2, 所以1=2 所以ab. 因为ab, 因为2=3, 所以2=3, 所以ab. 因为ab, 因为2+4=180, 所以2+4=180, 所以ab. 6.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 学生交流后,师生归纳: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由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论述是平行线的判定,这里角的关系是条件,两直线平行是结论. 由已知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的论述是平行线的性质,这里两直线平行是条件,角的关系是结论. 7.进一步研究平行线三条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师:大家能根据性质1,推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吗? 结合上图,教师启发分析:考察性质1、性质2的结论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1换成3,教师再问1与3有什么关系?并完成说理过程,教师纠正学生错误,规范地给出说理过程. 因为ab,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1(对顶角相等),所以2=3. 教师说明:这是有两步的说理,第一步推理根据平行线性质1,第二步推理的条件不仅有1=2,还有3=1.2=3是根据等式性质.根据等式性质得到的结论可以不写理由. 学生仿照以下说理,说出如何根据性质1得到性质3的道理. 8.平行线性质应用. 例 (课本P23)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教师把学生情况,可启发提问:梯形这条件如何使用?A与D、B 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为什么? 讲解按课本.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P22). (四)课堂小结: 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五)课堂作业:练习卷(六)课堂反馈一、判断题.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二、填空题.1.如图(1),若ADBC,则_=_,_=_,ABC+_=180; 若DCAB,则_=_,_=_,ABC+_=180. (1) (2) (3)2.如图(2),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 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56,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 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_,因为_.3.因为ABCD,EFCD,所以_,理由是_.4.如图(3),ABEF,ECD=E,则CDAB.说理如下: 因为ECD=E, 所以CDEF( ) 又ABEF, 所以CDAB( ).(七)板书设计 531平行线的性质(1)性质1 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例题性质2 性质3 练习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过程与方法.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毛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3.完成下面填空. 已知:BE是AB的延长线,ADBC,ABCD,若D=100,则C=_, A=_,CBE=_. 4.ab,cb,那么a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二、进行新课 1.例1 已知:如上图,ac,ab,直线b与c垂直吗?为什么? 学生容易判断出直线b与c垂直.鉴于这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 (1)要说明bc,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意义, 需要从它们所成的角中说明某个角是90,是哪一个角?通过什么途径得来? (2)已知ab,这个“形”通过哪个“数”来说理,即哪个角是90. (3)上述两角应该有某种直接关系,如同位角关系、内错角关系、同旁内角关系,你能确定它们吗? 让学生写出说理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三种不同的说理. 2.实践与探究 (1)下列各图中,已知ABEF,点C任意选取(在AB、EF之间,又在BF的左侧).请测量各图中B、C、F的度数并填入表格.BFCB与F度数之和图(1)图(2) 通过上述实践,试猜想B、F、C之间的关系,写出这种关系,试加以说明. (1) (2)教师投影题目: 学生依据题意,画出类似图(1)、图(2)的图形,测量并填表,并猜想:B+F=C. 在进行说理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对解题有什么帮助? 教师视学生情况进一步引导: 虽然ABEF,但是B与F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不能确定它们之间关系. B与C是直线AB、CF被直线BC所截而成的内错角,但是AB与CF不平行.能不能创造条件,应用平行线性质,学生自然想到过点C作CDAB,这样就能用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BCD. 如果要说明F=FCD,只要说明CD与EF平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以上分析后,学生先推理说明, 师生交流,教师给出说理过程. 作CDAB,因为ABEF,CDAB,所以CD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所以F=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CDAB. 所以B=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F=BCF. (2)教师投影课本P23探究的图(图5.3-4)及文字.学生读题思考:线段B1C1,B2C2B5C5都与两条平行线的横线A1B5和A2C5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线段B1C1,B2C2,B5C5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A1B5和A2C5,并且它们的长度相等. 师生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下定义. 学生分清线段B1C1的特征:第一点线段B1C1两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即它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第二点线段B1C1同时垂直这两条平行线. 教师板书定义: (像线段B1C1)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定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教师画ABCD,在CD上任取一点E,作EFAB,垂足为F. 学生思考:EF是否垂直直线CD?垂线段EF的长度d是平行线AB、CD的距离吗? 这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教师归纳: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 教师强调: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3.了解命题和它的构成. (1)教师给出下列语句,学生分析语句的特点.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对顶角相等; 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给出命题的定义.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指出上述四个语句都是命题,而语句“画ABCD”没有判断成分,不是命题.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 (3)命题的组成.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的形成. 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语句. 第命题中,“存在一个等式”而且“这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是题设, “结果仍是等式”是结论。 第命题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角相等”是结论。 三、巩固练习 1.“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它们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第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是正确的?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是正确吗?再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解答:1.是命题,题设是“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论是“结果仍是等式”.2.第一个命题正确,第二个命题错误。可举出例子说明,如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但这两个同旁内角不是邻补角。对于学生所举的错误命题,教师应给归纳一下,有两类:第一类是命题题设不足于确定命题结正确,如“同位角相等”,这里条件不够;第二类命题是在命题的题设下,结论不正确。四,课堂小结: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五作业:专题卷 六、课堂反馈 (一)填空题.1.用式子表示下列句子:用1与2互为余角,又2与3互为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所以1和3相等_.2.把命题“直角都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_.3.命题“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的题设是_, 结论是_.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度数的比为2:7, 则这两个角分别是_度.(二)选择题1.设a、b、c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设ac,bc,则ab B.若ac,bc,则ab C.若ab,bc,则ac D.若ab,bc,则ac2.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互补的角但非邻补角的对数有( ) A.6对 B.8对 C.10对 D.12对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平行或相交 七板书设计 532平行线性质例1 命题 练习例2 例3 课堂反思:5.3.3命题重点与难点1、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2、难点: 命题概念的理解。导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5、直角都相等。二、探究新知(一)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什么是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二)填空: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 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 ;结论 ,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 ”的形式。用“ ”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 ”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 ”是题设,“ ”就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5可写成“ 。” (三)自主探究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再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课题:命题 主备人: 时间: 2011-3-10 学习目标: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结合实例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1)对顶角相等;(2)如果a b,b c, 那么a=c;(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四)假命题的证明(拓广探索)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论证;而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题设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在数学中,这种方法称为“举反例”。例如,要证明命题“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60度角是锐角,100度角是钝角,但它们的和不是180度即可。三、总结1、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2、命题都可以写成“ ”的形式。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 就行了。课题 5.4 平移(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毛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2、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3、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4.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难点探索平移的性质重点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学习过程探究新 知范例点 睛一、探究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1)雪人的现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2)雪人甲运动到雪人乙的位置时,雪人甲的鼻尖B是怎样运动的?它运动到了什么位置?帽顶A呢?(3)连接几组对应点,观察得到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再连其他对应点呢?二、归纳(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个方向,得到一个新图形。新图形改变的是图形的,不改变图形的和。(2)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就是,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3)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移的概念1、如图,ABC是由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则可以看成是ADF平移得到的小三角形是。范例点 睛2、如图1,ABC平移到DEF,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相等的角有,平行的线段有。3、ABC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 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随堂演 练1、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的“蘑菇”向左平移6个格,再向下平移2个格.2、把一个ABC沿东南方向平移3cm,则AB边上的中点P沿方向平移了cm。3、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课堂小 结课后作 业反 思课题 5.4 平移(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运用平移简单的图案设计毛2、经历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的过程,认识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难点平移作图重点进一步理解平移的性质、简单的平移作图 学习过程探究新 知1、 如何把一个图形平移变换后的图形表示出来? 如:经过平移,图1中的线段AB的端点A移到了D点,你能作出线段AB平移的图形吗? 图1 图22、 如图2,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解:(1)连接 , (2)过点B,作AA的平行线l1, 在l1上截取BB= , (3)过点 ,作 的平行线l2 ,在l2上截取CC= , (4)连接AB,BC,AC所得的三角形 就是平移后的三角形范例点 睛1、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2、ABC沿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1)若B=260,F=740,则1=_,2=_,A=_,D=_(2)若AB=4cm,AC=5cm,BC=4.5cm,EC=3.5cm,则平移的距离等于_,DF=_,CF=_。随堂演 练1、如图,将ABC沿东北方向平移3cm。2、如图,将梯形ABCD的腰AB沿AD平移,平移长度等于AD的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DE且ABDEBDECBCADEC且ADECDBCADEC3、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4、直角ABC中,AC3cm,BC4cm,AB5cm,将ABC沿CB方向平移3cm,则边AB所经过的平面面积为cm2。5.4 平移(第1课时)1、下列各组图形中,可以经过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2、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AOCDBOABCOAFDOEF3、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 ) 4、如图所示,FDE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BC.( )A. 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DB长; B. 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CD长C. 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BD长; D. 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DC长5、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6、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 ) A.互相平行且相等; B.互相垂直且相等 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5.4 平移(第2课时)1、如图所示,平移ABC可得到DEF,如果A=50,C=60,那么E=_度, EDF=_度,F=_度,DOB=_度.2、如图所示,将ABC平移,可以得到DEF,点B的对应点为点E,请画出点A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F的位置.3、如图所示,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向上平移1厘米后的图形.4、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方向平移,且平移后的图形的一个顶点恰好在AC的中点O处,则移动前后两个图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5、完成下列推理过程:如图,已知ABCD,CDEF,A105,ACE51,求:E的度数解:ABCD(已知),A_180( )A105( ),ACD180105_DCEACDACE7551_,又EFCD( ),E_6、如图所示,己知1=2,3=4,5=C,BDCAEG315442F求证:DE/B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