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现状及工商监管对策的思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2479666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现状及工商监管对策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现状及工商监管对策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现状及工商监管对策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现状及工商监管对策的思考 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食品安全监管这一热点、难点问题,安徽省阜阳市工商局按照国务院关于食品监管工作的职责分工,对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隐患、校园周边、商场超市、农村食品经营等问题集中环节和监管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全面分析、深入思考。 一、阜阳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 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面积9775平方公里,总人口950万人,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阜阳市工商局现有公务员1194名,监管全市各类市场475个,依法登记的个体工商户8.3万户,各类企业1.1万余户,其中食品经营主体6656户。2004年劣质奶粉侵害阜阳问题的发生,把食品安全推上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位置,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卫战由此拉开序幕。经过几年的努力,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特别是2008年,全市工商系统在食品监管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年组织开展了节日食品、校园周边食品、猪肉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11次,共出动巡查人员61163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8702户次,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504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34万元,消费者获得直接经济赔偿8.34万元,帮扶规范食品经营户12228户,清理取缔无照经营食品户891户,查处食品经营违法案件260件,查获各类假冒伪劣食品470612.53公斤,确保了全市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全年无一食品消费事故发生,迈出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坚实步伐。目前,全市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确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形势进一步改善,经营者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普遍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观念有了明显提高,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合格率逐年攀升。但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食品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诸多问题 1、食品质量存在隐患。一是我国食品标准仍然偏低,推向市场的成品本身质量不高,食品质量不能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标准要求;二是食品化学性污染危害严重,如农药残留于农产品中,兽药残留于禽畜产品内等;三是质量伪劣食品屡禁不止,使用劣质原料、投入违禁物质、超量使用添加剂食品普遍;四是食品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安全担忧,如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的未知隐患;五是具有生理依赖性食品的潜在危害,如投放罂粟壳、孜然等原料使人上瘾的食品等。 2、学校周边食品问题。一是经营食品与文化用品、日用百货,乃至美容理发混合经营,交叉污染;二是围绕学校幼儿园门口及周边的流动经营较多,多为小吃零食,来源没有保障;三是作为消费者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被采用刮奖、送玩具等方式吸引购买的小食品隐患较多;四是许多包装食品经常露天摆放,风吹日晒使食品在保质期限内就已经变质很难发现。 3、商场超市食品问题。一是连锁商场超市食品来源一般都由统一配送和自主选购两部分,统一配送的供货渠道正规,质量基本能够保障,自购部分的食品来源散乱,特别是商场超市内出租承包形式经营的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副食品缺乏有效监管;二是裸装、散卖食品缺乏防尘防蝇设施,顾客可以随意手拿挑拣,交叉污染较多;三是以促销、优惠、返券等形式推销的食品多为效期临界食品;四是临时雇佣的营业人员、保洁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健康检查。 4、农村食品问题。一是低档食品充斥市场。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重价格轻质量是目前消费的普遍心理,廉价食品存在滋生土壤,导致生产成本绝对很低的假冒伪劣食品接踵而至。二是各行政村相继出现经营户,经营人员多是 “留守”老人,利用自家的住房开个窗口或者摆个小桌子经营,商品数量少、品种多、档次低,往往一个经营店总货值只有几百元,且进货渠道也由过去的进城批发变化为现在的流动车上门送货为主,相当一部分经营人员没有能力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出现问题追源困难。三是冷藏、恒温食品没有必要的保存条件。饮料、火腿肠、果冻等许多需要冷藏和恒温保存的食品,摆在货架甚至露天摆在室外销售,往往保质期不到就已经变质。四是被老百姓青睐的现场加工食品,诸如炸油条、馓子等,都是一锅油反复使用。五是农村经营户销售的食品即便是过期变质了,也不愿销毁,特别是鲜活食品,鱼死了,菜蔫了,肉剩了,不让销售就自己食用。 (二)流通领域食品监管诸多问题 1、传统的监管手段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商品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市场违法行为的复杂化不相适应,监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监管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2、食品的各种标准、标识、认证种类繁多,使工商部门在食品市场监管工作中形式审查内容不断扩大,分散了对食品假冒伪劣实质内容的审查精力和时间。 3、无照经营现象普遍,取缔工作困难。无照经营者主要是城市无业、下岗人员,农村“留守”老人,经济条件很差,无力达到获得证照的条件,而这些人员往往就是靠经营一点小吃、摆个食品摊点维持生计。 4、目前的假冒伪劣食品靠传统的市场巡查和感官鉴别已很难发现,必须抽样检测,但购样费、检测费是一项很大的开支,长期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质量监管工作顺利开展。要做到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预防,大规模的、反复的抽检必不可少。 5、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监管人员有限,每个工商所2-5名公务员要管理几个乡镇的市场和分布在各个行政村的经营户,很难及时巡查到位,加之政府在农村的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网络没有健全,监管存在很多盲区和薄弱环节。 6、缺乏内部食品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食品安全是目前政府和各监管部门中最重要的业务,但内部食品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缺乏。目前工商局也还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只是要求公平交易局兼管食品安全,由于食品监管工作的风险性、繁忙性、无回报性和工作成绩的无显现性,加之都有自己的硬性工作任务,非专门人员都不愿或无暇兼顾这项工作,这就直接影响食品监管工作的系统性组织开展。 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策略 (一)明确指导思想 保障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防打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完善“工商管理,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长效监管体系,必须坚持“三高、四不、五克服”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高度警觉、高压态势,思想认识上一点不松动、监督管理上一点不松劲、市场准入上一点不松口、市场巡查上一点不松懈,克服认识上的滑坡、思想上的麻痹、工作上的松懈、心理上的侥幸、情绪上的厌战。 (二)坚持“六项制度” 坚持不懈地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六项制度”,切实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机制保障。完善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严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完善食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切实把好食品质量进货关。完善食品市场监管和巡查制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抽样检验和退市制度,严格食品质量监管。完善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严格食品市场日常规范管理。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和防范制度,严格防范食品安全突发问题。 (三) 细化监管措施 1、深入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把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着力解决食品市场的突出问题。一是集中开展重点品种的专项执法检查。以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为重点,突出抓好粮、肉、蔬菜、奶制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饮料、酒类、调味品、食用油、禽蛋及其制品、水产品等品种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注水肉、病死肉、过期霉变食品、“三无”品、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集中开展重点区域的专项执法检查。以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车站码头为重点,突出抓好小食品店、小摊点、小作坊、小市场的专项检查,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三是集中开展重点时段的专项执法检查。春季以包装食品、腌制食品、干菜制品等为重点,突出抓好保质期限、添加剂使用、标注标识等问题;夏季以冷冻食品、生鲜食品、饮料饮品等为重点,突出抓好冷藏条件、过期变质、食品卫生等问题;秋冬季节以散装食品、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干果、坚果等为重点,突出抓好规范标注、药物残留、掺杂使假等问题。以“五一”“中秋”、“十一”、元旦、春节为重点,突出抓好月饼、糕点、儿童食品、保健食品、酒类、特别是白酒等节日性食品,保障食品节日和季节性消费安全。四是集中开展对重点环节的专项执法检查。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食品经营企业为重点,突出抓好市场和经营者自查自纠和自律工作,认真落实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规范食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行为。 2、强化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积极推进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结合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清理规范主体资格,切实做到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进一步完善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重点监管,继续推进食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诚信体系建设。 3、严格食品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测,加强对食品质量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全程监管。继续推进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建设,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协议准入、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管理责任等自律制度,监督和指导食品经营者尤其是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重点食品企业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食品经营者质量管理责任,切实对消费者负责。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食品安全示范店”等活动,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协议准入、场店挂钩、场厂挂钩等制度。继续认真执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按照企业自检、消费者送检和工商机关抽检的办法,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快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配备快速检测车、检测箱等设备,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质量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并充分运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按照有关规定适时公布监测信息,及时进行消费警示和提示,引导科学合理消费。对包装食品、散装食品、裸装食品、冷冻食品、现场制作食品和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实施分类监管,并对消费安全危害大的食品探索按风险度进行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对不合格食品实施行政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对退市食品进行跟踪监管,严防退市后的食品二次流入市场,确保不合格食品及时规范有效退市。 4、改进措施,创新方式,完善制度,逐步建立起制度规范、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不断创新基层监管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网络、现代办公设备和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日常监管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加强对基层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改善基层执法装备,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5、狠抓食品案件查处,加大对大要案件的力度查办。强化案件查办工作,尤其要抓好对食品大要案件的排查和督办工作。对流通环节食品违法案件涉及生产环节的食品质量问题,既要依法查处经销不合格食品及其它质量违法行为,又要将有关情况及时移交和通报质检等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对涉嫌犯罪的及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做到案情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没有依法处理不放过,内外勾结的机关工作人员没有追究责任的不放过,防范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 6、积极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规范化水平。强化立法立规工作,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法制体系建设。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各项制度,突出抓好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制度、食品市场巡查制度、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食品分类管理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防范能力。要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建设,加强与各级消费者协会、食品行业组织和有关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消协组织的社会监督、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及新闻舆论的监督和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扩大12315网络和“一会两站“的覆盖面、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等办法,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监管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步伐。层层制定和落实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加强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整治、早解决,形成全系统上下贯通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辨假及依法维权能力。 三、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迅速建立食品安全社会教育宣传体系。建立食品安全教育机构,提供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把食品安全常识列入中小学生的教育课时;教育公众掌握简单的食品质量识别方法等。 2、建立食品质量公共检验机构。尽快建立食品安全公共检验机构,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 3、把食品监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4、及时解决食品监管机构和人员编制。 5、主体资格规范为主,取缔为辅。允许采取行业协会担保、诚信经营户担保、经营大户结对帮扶等形式,给经济条件差的无照经营户宽松环境,以规范扶持为主要手段,帮助引导无照经营户达到获照条件。 6、进一步完善食品“分段管理”的结合形式,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式方法,职能上尽可能避免交叉和盲点。 7、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确立信用机制,把对食品行业的道德评判纳入到食品安全征信范围中去。 8、发挥行业协会的食品安全推动作用。行业协会在为整个行业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对成员加强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政府应当确立食品行业协会肩负推动食品安全的重任。 9、完善社会监管体制。阜阳市局推行了以“三员、四定、三进”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模式。“三员”就是明确部门监管员、乡镇政府协管员、社村信息员;“四定”就是定区域、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三进”就是监管进村、进户、进企业。但由于网络的松散性、人员的无偿性、责任义务的不确定性,体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政府应当从确立体制的管理,人员的报酬,工作的奖惩,责任的内容,义务的履行等方面加以完善,切切实实的健全食品综合监管网络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