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0950416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摘 要:在我国硬件设施已达到国际水平的时候,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质量却没有相应得与世界接轨,早期损害比较普遍,使用寿命明显比发达国家要短。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施工水平还没有成熟,特别是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是对影响质量的细节控制不到位,从而产生直接的或是潜在的质量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在施工开始时一定要从施工开始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着手,分析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由点到面把质量控制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水平。从而改善我国路面质量差的现状。沥青路面是具有良好使用品质路面结构形式,但若发挥沥青路面的良好路用性能,则必须在施工中把质量控制作为重点来抓。本文从原材料、沥青混合料、压实工艺等几个方面探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关键词: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施工 质量控制 引言: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以来,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已经建成高速公路3万多公里,可以说这在世界公路发展史上是少有高速度,中国开创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纪元。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我国高速公路绝大部分都是采用沥青路面。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物流业的成长壮大,大型超载车辆与日俱增。沥青路面过早的出现了开裂、推移、泛油、剥落、车辙等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运行,所以就应该在路面的施工中加强质量控制,尽量减少病害的出现,使正常维修期后延。在施工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公路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公路的适用性、耐久性和投资效益,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公路工程质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修筑的沥青路面质量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很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3-5年后,就有很多严重的质量病害,而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来恢复路面的使用性能,而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通常是6-8年。所以这就更加需要在路面施工中加强质量控制。沥青路面被我国高速公路越来越普遍地采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及其轴重越来越大,对沥青路面的结构要求和施工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研究的领域更多的局限于结构和混合料范畴,对施工过程中矿料的质量控制重视不够。 本文将以下图的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来介绍沥青路面在施工中各个工艺环节之间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流程原材料准备沥青面层成型碾 压摊 铺运 输拌 制机械设备检验准备工作首先回顾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沥青路面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路面材料和施工机械变革的历史。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50-60年代,以恢复原有的公路和加快建设一些干线公路,解决通车为特征。在这一阶段,公路交通量小、车辆载轴小、路线和路面等级低,除少部分路面为泥结碎石和级配砾石路面外,其他大部分为砂石路面。第二阶段:在20世纪60-70年代,以改善路面行车质量、提高车速、减少养护为特征。在这一阶段,公路交通量明显增长,随着大庆原油的开发,开始推广应用渣油表面处治路面。在本阶段,渣油表处加石灰土基层成了最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与此同时,由于胜利油田的开发,开始产生符合一定规格的沥青材料,沥青碎石结构、贯入式路面得到了发展,成了干线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第三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提高路线和路面质量、改建和新建高等级公路,同时开始建设高速公路为特征,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交通需要。在这一阶段,以沈大高速公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新时期。开始采用沥青铺筑较厚的贯入式下面层、沥青碎石中下面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上层,在高等级公路上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和轴载的明显增大,给沥青路面带来了早期损坏,也对沥青路面行车安全和减低噪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些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连续级配沥青面层受到了挑战,一些新的路面结构或新的沥青混合料已经在我国有所应用。1985年,从修建一级公路开始,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990年沈大高速公路通车。从此,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发展呈直线增长。1989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为271km,到1999年突破1万km,2001年底达到1.9万km,2002年底达到2.52万km,2003年达到2.97万km,截止2004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为3.42万km。以上就是我国沥青路面的发展简史,下面来介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所要进行的质量控制。首先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后面的施工过程中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2沥青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确定料源及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施工机具检查、修筑试验路段等项工作。铺筑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材料主要有集料、矿粉、沥青、水泥、石灰、粉煤灰等,铺筑沥青路面的料源及进场材料的质量直接取决于这些材料的好坏。由于目前我国工程施工中的材料来源很复杂,多家料场供料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对料源和进场材料的检验和管理就显的尤为重要。对于沥青材料及矿料在全面了解各种沥青料源、质量及价格的基础上,无论是进口沥青还是国产沥青,均应从质量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选用。对进场沥青,每批到货均应检验生产厂家所附的试验报告,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试验结果等。对每批沥青进行抽样检测,试验中如有一项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加倍抽样做试验,如仍不合格,则退货并索赔。沥青材料的试验项目有: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薄膜加热、蜡含量、密度等。有时根据合同要求,可增加其它非常规测试项目。矿料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棚。(2)合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进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过筛,若有污染时,应用水冲选干净,待干燥后方可使用。(3)对于集料粒径和筛分应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使用,同一个工程采用不同来源的材料时,应保证品种、生产工艺及规格相同,尽量减少材料的变异性。选择集料料场是十分重要的,对粗集料料场,重要是检查石料的技术标准能否满足要求,如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磨光值及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以确定石料料场。实际中,有些石料虽然达到了技术标准要求,但不具备开采条件,在确定料厂时也应慎重考虑。对各个料场采取样品,制备试件、进行试验,并考虑经济性后确定。碎石受石料本身结构与加工设备(鄂式或锤式轧石机)的影响较大,应先试轧,检验其有关指标,以防止不合格材料入场。细集料的质量是确定料场的重要条件。进场的砂、石屑及矿粉应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施工机械检查沥青路面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洒油车应检查油泵系统、洒油管道、量油表、保温设备等有无故障,并将一定数量沥青装入油罐,在路上先试洒、校核其洒油量,每次喷哂前应保持喷油嘴干净,管道畅通,喷油嘴的角度应一致,并与洒油管呈1525的夹角。(2)矿料撒铺车应检查其传动和液压调整系统,并应事先进行试撒,以确定撒铺每一种规格矿料时应控制的间隙和行驶速度。(3)沥青混合料拌和与运输设备的检查。拌和设备在开始运转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注意联结的紧固情况,检查搅拌器内有无积存余料,冷料运输机是否运转正常,有无跑偏现象,仔细检查沥青管道各个接头,严禁吸沥青管有漏气现象,注意检查电气系统。对于机械传动部分,还要检查传动链的张紧度。检查运输车辆是否符合要求,保温设施是否齐全。(4)摊铺机应检查其规格和主要机械性能,如振捣板、振动器、熨平板、螺旋摊铺器、离合器、乱板送料器、料斗闸门、厚度调节器、自动找平装置等是否正常。(5)压路机应检查其规格和主要机械性能(如转向、启动、振动、倒退、停驶等方面的能力)及滚筒表面的磨损情况,滚筒表面如有凹陷或坑槽不得使用。铺筑试验路段高等级公路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铺筑试验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应该成为一种制度。其它等级公路在缺乏施工经验或初次使用重大设备时,也应铺筑试验段。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宜为100-200m,太短了不便施工,得不出稳定的数据。试验段宜在直线段上铺筑。如在其它道路上铺筑时,路面结构等条件应相同。路面各层的试验可安排在不同的试验段。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分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应包括下列质量控制:(1)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2)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3)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各项:透层沥青的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5)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实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面层的压实标准密度。(6)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施工进度计划。(7)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8)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认真做好记录分析,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监督、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及时与施工单位商定有关结果。铺筑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并取得主管部门的批复,作为施工依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猛的发展。沥青路面具有力学强度高、行车平稳舒适、噪音小、易于机械化施工及维护等优点,沥青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地位日显重要。随着路面技术的发展,我国路面施工工艺水平也普遍提高,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有许多高速公路几年就不得不翻修罩面,使用性能也大大降低,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这就提出了如何避免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的问题。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经常与使用的材料不好、压实度偏低、级配变异性大、排水设计不合理等有关。要充分发挥沥青路面的优点,必须有良好的施工品质作保障。要确保沥青路面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和路用性能,在做好施工前准备的同时也必须要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下面来介绍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在具体施工中的各工艺主要环节需要做哪些质量控制。3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只有合格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才能铺筑性能优良的路面。首先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应符合国家及当地施工的要求;其次,原材料的质量要稳定,这一点往往引不起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但是它又是至关重要的,不稳定的原材料会导致生产出的混合料具有盲目性和变异性,对以后的生产质量控制增添很多麻烦,并造成3个严重后果:一是配合比去迁就生产的盲目性,无法调整出优良的级配曲线;二是配合比设计时使用的原材料和实际的生产使用的石料不一致,导致生产混合料的不可控,这样的混合料用于路面将会严重影响路面的耐久性;三是碎石质量不稳定,导致生产中拌和楼经常出现等料或溢料现象,造成碎石浪费,拌和楼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最后,原材料的堆放应该规范合理化。集料衡量集料质量的技术指标有如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视密度、对沥青的粘附性、坚固性、软石含量,石料磨光值等地料源性指标,以及有如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等加工性指标。料源性指标的数值同加工碎石的块石石质有关,同加工方式相关性较小。因此,固定料源加工的碎石,其指标检测值相对比较稳定。而加工性指标的检测数值同加工质量及加工过程有关。在集料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重点进行加工性指标的控制。集料的级配控制为减少生产集料级配的变异性,首先应合理选择集料规格。S1-S5规格集料,颗粒过大,且粒径范围过大;其它规格集料互相组合性、适用性较差,并且每种规格集料粒径范围过大,不利于级配控制。在集料生产时,可按表1选用集料规格。沥面层用集料规格选用表 表1沥青混合料类型集料规格(单位mm)1#料2#料3#料4#料AC-25I类20-3010-205-105AC-20I类15-2510-155-105AC-16I类15-2010-155-10(或3-10)5或(3)AC-13I类10-155-103-53汇总沥青路面用集料规格及级配要求见表2。沥青路面用集料规格(方孔筛) 表2规格公称颗径(mm)1916S/120-3010085-1000-15S/215-2510085-1000-15S/310-201000-15S/410-151000-15S/55-101000-15S/63-101000-15S/70-51000-10S/80-310085-1000-10破碎机筛孔设置对生产集料级配的变异性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为减小集料级配的变异性,应将控制集料级配的关键筛孔设定为破碎机的受控筛孔,这样集料的级配就比较稳定。破碎机筛孔控制与其数值最接近的次级集料颗粒通过率。如筛孔控制集料19mm通过率,16mm筛孔控制集料通过率,所以19mm、这样的筛孔为受控筛孔。处于两个受控筛孔之间的筛孔通过率变异性也较小,也可以认为是受控筛孔。靠近受控筛孔的集料通过率变异性也比较小,这种筛孔可认为是次级受控筛孔,其集料通过率变异性也相对较小。保持破碎机产量的均衡性,有利于保持破碎集料级配的稳定性。当破碎机产量定的过高时,石块破碎负荷增大,破碎出集料的形状、大小都将发生变化,并且使集料筛分效率降低,使各种规格集料不能有效筛分,集料易形成分档不清晰,级配波动较大。在集料生产过程中,应选择材料强度高、不易磨损的筛板。破碎机加工集料使用的原材料可以是直接开采的块石,也可以是经过初碎的小料石,但在加工过程中,不能混杂使用,否则也会引起加工集料级配的变化。集料的比重、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是明显的。集料比重大时,沥青混合料试件力学强度好(稳定度值高),集料比重小时,沥青混合料试件稳定度低。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指标表征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使用比重大、吸水率小的集料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好(残留稳定度数值较大)。车辙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集料比重大、吸水率小时,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好(即高温稳定性好)。集料的比重、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水稳性、高温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要想获得品质好的沥青混合料,首先应选用集料比重大吸水率小的石料,这种石料质地致密坚硬,力学性能好,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高。集料的吸水率也并非越小越好,对于比重接近的石料,一般吸水率小的石料表面光滑,不利于沥青的粘附,沥青膜也较薄,因此吸水率在0.3-0.7%之间的石料都是比较合适的。沥青路面用集料的基本要求是干燥、洁净。对于沥青路面用粗集料的洁净程度,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使用含泥量指标控制(即小于颗粒含量)。规范数值为小于1.0%,即为含泥量指标合格。但含泥量小于1.0%的指标,并不是保证沥青路面良好性能的指标。从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实验及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两项实验中可得出结论,粗集料含泥量大于0.5%时,将明显降低沥青膜同集料的粘附性,使沥青混合料易出现水损害现象。粗集料含泥量变大时,粗集料表面粘附的泥土层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这些粉状物的存在,使沥青同集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下降,使沥青胶泥(沥青与矿粉)的粘结强度下降,从而使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时抵抗变形的能力降低,即高温稳定性下降。现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应制定更严格的含泥量标准,含泥量小于1.0%,这一指标过大。根据相关试验,当含泥量达到0.5%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及高温稳定性将明显下降。因此,在施工中将含泥量指标控制在小于0.40.5%的范围内较为合适。减小粗集料含泥量的措施为:(1)严格控制加工块石的洁净程度。当开采块石塘口有覆盖土层时,开采块石之前必须清除泥土覆盖层,避免泥土污染块石。对于同泥土层临近的块石,由于已受到污染,弃用或冲洗后使用;(2)使用水洗法加工碎石时,必须增加水冲洗次数,使集料彻底洁净;(3)加强料场管理,集料必须覆盖,否则在加工料场内的集料受到粉尘的二次污染,再加上雨淋,含泥量明显增大;(4)料场要硬化,使用水泥砼硬化处理料场,避免铲车在装料时,将软层泥土、泥块混入集料料堆中。(5)生产集料的破碎机必须配备除尘设备,并且在集料生产过程中,保证除尘设备处于工作状态。这样才能减小粗集料的含泥量及细集料中小于颗粒的含量。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时,沥青混合料其抗车辙性能下降,从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可得出相同的规律,但差值没有车辙试验那么大,这是由于试验方式的差别造成的。集料形状接近立方体,有明显的棱角,针片状颗粒少,对沥青混合料的良好力学性能,尤其是高温稳定性是特别重要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矿粉细度的要求较宽,通过率为75%-100%均为合格,这个范围在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过于宽松。室内马歇尔试验结果显示,矿粉细度变化10%,沥青混合料性能有较大变化。当矿粉细度增大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提高。矿粉中小于颗粒含量由75变为90时,其动稳定度提高5。因此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宜按选定矿粉级配的5%进行矿粉细度控制。对于高温炎热地区,使用磨制较细的矿粉(通过率为85%-90%)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是很必要的。矿粉用量不足,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但用量过多,其强度、水稳性、耐久性将下降。规范推荐的粉胶比是1.0-1.9,在实际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普遍使用的为1.0-1.6。根据抗剥落性及冻融劈裂强度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粉胶比在1.0-1.3之间较为适宜。沥青混合料拌和中,小于颗粒的来源不只是矿粉,还可来源于细集料(机制砂或石屑)。一般来说,细集料中筛孔通过率在10%-15%之间。虽然在生产中经过拌和楼除尘,但细集料中仍有40%-70%的小于颗粒进入到沥青混合料中。这部分粉尘起到和矿粉类似的作用,在考虑矿粉用量时,这部分颗粒也应包括在内。粉胶比的概念应该是沥青混合料中小于颗粒含量同沥青用量的比值。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控制细集料的质量尤为重要,现在一些在建沥青路面工程中规定,细集料中小于颗粒必须小于10%,这对于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稳定性是很必要的。当沥青针入度指标不同时,沥青混合料的室内马歇尔稳定度不同。沥青针入度越大,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越小。对于这种变化趋势,改性沥青更为明显,而流值指标没有明显规律。沥青软化点同针入度具有良好相关性。一般来说,沥青针入度较大时,软化点较小,而针入度较小时,软化点较大。因此,软化点指标较大时,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相对较大,并且流值相对较小,而软化点指标较小时,沥青混合料稳定度下降,流值增大。由于比较重视延度指标,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沥青15延度基本都满足要求,甚至有的建设项目延度要求更高时也都能做到。 沥青针入度、软化点的技术要求在现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范围较大,如AH-70#普通重交沥青,针入度技术标准为60-80(),软化点技术要求为44-54()。试验结果显示:针入度从69()变化到72()时,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已有明显改变,所以在评价沥青质量时,60-80()范围过大,在沥青标号的控制上是具有意义的,但对于质量控制来说,过于宽松。沥青针入度指标可以用定值5()的形式做出要求,这样有利于保证沥青质量的稳定性。定值可由厂家或业主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确定(如705等都是可行的),软化点指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3.41 场地硬化堆放原材料的场地一定要先进行硬化,硬化厚度及强度要确保料车、铲车的行驶或推料时不产生破坏,以免造成污染。每档料之间要修砌隔离墙,高度要视堆料高度确定,以两档料堆放时不能够混合为准。对于堆放细料的场地,尤其是0的集料,应搭棚或覆盖,同时场地应排水良好,不能够存有积水。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对原材料的污染和损耗,而且由于雨棚和排水系统的作用,减少了雨水侵入细料,从而减少了生产中燃料的损耗,同时还避免了因为对细料烘干不彻底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3.42 合理堆放对于不同来源、不同规格的集料应分别堆放,防止不同规格料混杂,堆放时应避免发生离析。这里我们以离析为例,离析现象是造成路面破坏最为严重的问题,混合料一但发生离析,使铺出的路面不同区域的级配比例、路面结构和组织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路面压实度、平整度和使用寿命,这是路面早期破坏的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减少离析的影响就要从材料管理、施工设备、选型和施工管理上严格控制。为了减少集料的离析现象,各种规格料应分层堆放,每层厚度不应超过1m,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粒径的差别造成的离析现象。进行集料检验时,取样应分别从料堆的上、中、下进行,取样点上方应使用挡板,以防止上面的料滚入取料斗内。另外集料的堆放场地应洁净坚实,以利于排水。对细集料要求有防雨措施。因为细集料的含水率变化很大,最高可达到10%以上。集料含水率高会对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影响搅拌设备干燥筒的烘干能力,使混合料残余含水率增加、影响混合料中沥青与矿料的黏结能力;二是使燃油消耗率增加,在标准状态下集料平均含水率每增加1%,燃油消耗就增加10%。沥青材料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沥青运至沥青厂或沥青加热站后,应按规定分摊进行检验其主要性质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不同种类和标号的沥青材料应分别贮存,并应加以标记。(2)临时性的贮油池须搭盖棚顶,并疏通周围排水渠道,防止雨水或地表水进入池内。3.5 沥青路面其他材料质量要求3.51 纤维稳定剂(1)纤维稳定剂包括木质纤维、矿物纤维、聚合物化学纤维等,以防止施工过程中沥青析漏和夏季高温时泛油,并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纤维适用于各种沥青混合料,但应保证在施工拌和过程中能在沥青混合料中均匀分散。木质素纤维的质量应符合表3的技术要求。采用其他纤维品种时,其性能应通过实验确认,并符合国外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表3 木质纤维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 于mm 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份含量 %185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水溶液用pH值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冷却称量(2)纤维应承受250的干拌温度不变质、不发脆,使用纤维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易影响环境及造成人体伤害的石棉纤维不宜直接使用。使用聚合物纤维时必须确认能够承受高温及耐老化性能。(3)木质素纤维可采用松散的絮状纤维或经加工制成的颗粒状纤维。(4)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松散纤维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防止受潮,不成团,已经受潮、结团不能在拌和时充分分散的絮状纤维不得使用。(5)纤维稳定剂的掺和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用量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由实验确定。3.52 玻纤格栅(1)玻纤格栅有玻璃纤维束编织并经过沥青结合料浸渍而成,纤维单束的抗拉强度不宜小于50kN/m,拉断的延伸率不大于纤维的熔点不低于。格栅用于沥青混合料有良好的粘结率,能承受施工车辆及摊铺机运行而不变形。格栅不得有翘曲、断丝、铺设不平整、出现褶皱等现象。(2)玻纤格栅的开口尺寸宜不小于沥青混合料的工程最大粒径。格栅应在洁净无尘、干燥的条件下遮盖保存。(3)玻纤格栅适用于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提高低温抗裂性能或减轻反射性裂缝等情况。玻纤格栅的铺筑部位根据目的和需要,确定经过实践证明确实是可靠有效的位置。可铺筑于基层表面、沥青层内部、旧水泥混凝土接缝上、建筑物连接处、铺设找平层等。铺筑在沥青混凝土层内的格栅必须使用涂设背胶具有自粘性质的格栅,格栅覆盖的沥青层的厚度不宜小于mm。(4)铺设玻纤格栅前原路面必须清扫干净,无油污、杂物。铺设玻纤格栅时,洒透层或粘层油应在24h前完成,以加强格栅与基层或沥青混合料层的粘结。(5)路面温度低于5时不得铺设玻纤格栅,玻纤格栅可以由人工或机械铺设。但格栅必须张紧,不得有翘曲、褶皱。必要时可用包裹橡胶的钢轮压路机碾压12遍压紧格栅。如果发现有不平整或褶皱现象,必须重新铺设,在转弯处可以剪断后拉平。格栅铺筑在基层上时宜采用定位钉固定。相邻格栅接逢的搭接宽度在纵向宜为2550mm,在横向宜为75150mm。(6)铺设玻纤格栅后即可通行施工车辆,但不得在格栅上小转弯或刹车,铺设的格栅应保持洁净,不得损坏,如有损坏必须更换或修补。4、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4.1配合比设计热拌沥青混合料简称为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设计就是将沥青路面所要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定量组合,使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技术规范或设计文件要求。其目的是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目前,马歇尔方法在我国沥青路面施工配合比设计中仍普遍使用。但马歇尔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对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域气候及交通量特点。改进的方法是根据地域气候及交通量特点确定级配设计原则。在马歇尔试验、高温性能、水稳性能等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适用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经过多个建设项目的使用,这样所确定的沥青混合料在抗车辙性能方面有明显改善,是值得推广的方法(设计框图见下图)马歇尔试验改进法配合比设计框图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充分意识到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配合比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路段的使用质量。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应摈弃严格中值概念。我国地域辽阔,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大,应根据当地气候、交通条件,考虑推荐级配范围,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及实践经验,选定实际使用的级配。(2) AK类沥青混合料,对于沥青上面层是较为适宜的,但双面50次的击实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压实度标准。在一些使用传统AK类级配的路段,车辙坑槽等早期损害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AK类沥青混合料的成功使用。使用AK类沥青混合料时,宜采用双面击实75次的成型试件标准。(3)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时,应考虑孔隙率指标。选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应使试件孔隙率在3.5-4.0%之间。室内试件孔隙率过高,将使实际施工路段的孔隙率过高,降低沥青路面的耐久性。(4)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时,确定拌和楼各热料仓比例后,应设定不同沥青用量,从拌和楼取成品沥青混合料进行最佳沥青用量确定,这样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同实际生产状况是吻合的,并且考虑了沥青的老化因素,这时的最佳沥青用量值,就是拌和楼生产设定值。 (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采用正确的密度指标,粗集料应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试件密度测试采用表干法。(6)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温度指标是很重要的,应采取适宜的拌和温度、击实温度。过高的拌和、击实温度将使最佳沥青用量偏少,降低路面耐久性,过低的温度使沥青偏大,降低抗车辙性能,且易出现泛油。铺筑试验路面阶段铺筑试验路面为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是大规模生产的前奏,是对沥青路面生产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承包人自身的一次全面检验,如新的机械与设备投产运行,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以及现场的指挥及统一协调等均包含在内,通过试验路面不但检验配合比所认定的各项技术指标,还要检验路面的摊铺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还可以测定路面的松铺系数,辗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曲线以及某些新技术、新工艺的验证等。试验路面的长度一般以200m左右为宜,最好选择以平坡无其他干扰的地段,铺筑完成后应提交完整的技术报告。集料级配的变化直接导致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化。要减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变异性,必须控制集料的级配变异性。集料料源发生变化,集料级配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必须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设计。不同料源的集料必须分开堆放,分隔清楚,标识明确。每日施工前,应在拟用料堆断面取样进行集料筛分试验,若集料级配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拌和楼输入的生产配合比,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稳定性与符合性。要加强料场管理: (1)沥青拌和场内不同规格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并具有可靠的隔离措施。隔离措施应采用砖、石砌筑,并且高度宜在1.5以上。有些施工单位采用编织袋装碎石的方式堆积分隔,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效果不好。编织袋易风化、破碎,且堆积高度有限,无法真正起到分隔作用。(2)运料车卸料时,不能在同一位置逐车向高、同时向四周扩大料堆,这样会使大颗粒碎石向四周边部滑溜,造成离析。每车卸料应单独成堆,在场地布满后,用机械平铺一层,然后在该层顶面继续堆料。(3)粗集料要覆盖,细集料要搭棚,防止雨淋。集料潮湿将影响沥青拌和楼的生产效率,并且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变异性增大。细集料潮湿对沥青混合料级配影响较大,细集料潮湿时,颗粒之间粘聚力增大,就不会向干料那样向主输送带连续供料,单位时间流过出料口的数量时多时少,对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的比例影响很大。5对沥青拌合楼的要求5.1 热料仓筛孔的选择国内很多同行通过采集以往各个工地所用集料规格数据,配制沥青路面三个结构层混合料后,检查各组筛的运用性,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集料加工流水线上筛板的尺寸、倾角、振动频率与拌和楼上筛板相同时,基本就能配出以标准筛通过率表示的预定级配混合料,因此我们拌和楼的用筛依然采用前述所确定的振动筛选用公式,通过对几个控制点的确认计算筛网尺寸。沥青拌合楼要合理设置热料仓筛孔。热料仓筛孔的选择可参考表4。 沥青拌和楼热料仓筛孔尺寸选用表 表4沥青混合料类型热料仓筛板尺寸(mm)1#料2#料3#料4#料AC-13I346711111818AC-16I4415152121AC-20I4411112525AC-25I44111121213232对于其它类型沥青混合料可根据最大公称粒径参照AC-I型沥青混合料,选择合适的热料仓筛孔尺寸。沥青拌合楼热料仓筛板要经常检查。一般可以每两个工作日检查一次。主要检查筛板是否断裂、筛孔是否有破损及细集料糊网现象。这些异常现象都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级配出现异常变化。沥青拌和楼计量装置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标定,并经常进行自校,以保证沥青混合料集料配料的准确性。5.2 冷料仓的级配控制(1)冷料仓一般呈锥形,下面的放料口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为矩形料口,另一种为梯形料口,实际应用中发现矩形料口在冷料仓中的某一区域会因为架桥作用形成一块死区,从而产生料的离析,而梯形料口则能避免这种死区的形成,因此建议使用梯形料口。(2)冷料仓之间要有足够高度的间隔板以防止冷料窜仓,同时也要减少铲车上料时产生的离析和窜仓。因此有必要对上料司机进行专门的培训。(3)流量试验 生产时,各个冷料仓应按设计比例和一定速度向拌和机供料,即每个冷料仓必须分别保持各自的稳定流量,这样才能满足矿料级配和拌和机生产能力的要求。冷料仓的流量试验,就是要找到流量与骨料规格(品种)、出料口开启程度、小皮带转速(振动马达转速或电磁线包振荡频率)等之间的关系,并用流量关系曲线表示。根据计算的流量,在曲线上查得装有某种规格骨料的冷料仓出料口应张开的大小以及小皮带应具备的转速。 冷料仓出料口的张开程度可根据骨料的粗细,凭经验确定。因此,只须分别测定各个冷料仓的流量与小皮带转速(振动马达转速或电磁线包振荡频率)的关系。具体方法是通过设定冷料仓不同的转速分别称量一定时间内流出冷料的质量,据此建立转速与流量的关系曲线,每个冷料仓均应建立这种关系曲线,最后通过计算目标配合比每一种料的流量查曲线图确定拌合站的转速。生产中若原材料发生改变应重新做流量试验以确定拌合站冷料仓皮带的转速。5.3 生产中对热料仓的质量监控施工前,对于较旧的拌和站应通过振幅检查装置来测量振动筛的振幅值,通过添加不同质量的偏心块来满足振幅要求。施工生产中,应定期清理筛网并对热料仓的热料进行筛分及密度试验,检查生产质量及稳定性,若偏差较大,应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若是原材料的原因应及时调整生产控制指标,若是筛网原因应及时清理或更换筛网。每天要求拌合站逐盘采集并打印实际使用的材料用量、沥青混合料数量等,通过分析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过程控制和总量检验。5.4 放料的规范性因为放料口与料车的距离较高,因此卸料时容易产生离析,尤其是对于粗粒式混合料。因此为了减少离析,装料时料车应前后移动,多次装料,一般是先装前面,再装后面,最后装中间。并且要注意放料时阀门应全部开启,不能只开一半。6 混合料的拌和根据沥青品种和标号,取规范中规定的中值为沥青加热温度,骨料加热温度应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 。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并应设专人在沥青混合料出厂时逐车检测温度,超过规定温度的混合料坚决不能用于路面摊铺。由于开始拌和时的集料温度难以控制,特别是雨后施工,因此应将稳定前的料放掉,以免影响初期拌和混合料的质量。一般每拌一锅约需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生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时间短不利于沥青膜的充分形成,会降低沥青与矿料表面的吸附作用,拌和不匀;时间过长将导致沥青的老化,并增加骨料二次破碎的机率,混合料直观上应色泽均一,无花白料,流而不散,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分离现象。混合料不允许长时间存放,更不得储存过夜,施工前应事先计算好,避免浪费。沥青混合料级配出现偏差时,应采用半值纠编原则进行调整。即是采用沥青混合料级配同标准级配的差值的一半做为调整值,使沥青混合料级配逐步接近标准级配曲线,以防止纠偏过度。沥青路面施工温度包括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到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等具体参数。沥青混合料所有温度参数中,起决定性控制作用的是出场温度,它的高低决定了后续到场温度、摊铺及碾压温度的高低。影响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变异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集料干湿程度。当沥青混合料使用潮湿集料时,其出场温度更加不均匀,其变异系数比使用干燥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变异系数高3%-10%。由于潮湿集料含水量不均匀,并且造成级配不稳定,尤其是细集料不均匀。 (2)沥青混合料级配稳定性。混合料级配稳定性也直接影响矿料加热温度的稳定,从而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的变异性。(3)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设定值。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设定值是由沥青的加热温度及集料的加热温度决定的。在沥青拌和楼生产沥青混合料时,沥青的加热温度一般是特定的,而集料的加热温度要根据集料干湿程度及环境温度,做出调整,以达到调整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的目的。沥青拌和楼骨料加热温度提高,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提高,但提高幅度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但温度越高时,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变化敏感度越高。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越高,其温度变异性越大。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为减少温度离析,在沥青拌和楼环节应做到:粗集料要覆盖,细集料要搭棚,避免雨淋;做好场地硬化,不同集料要分隔清楚,并做好排水工作,场内不能有积水;在路面施工过程中不宜片面追求高温,否则会引起沥青老化,并且温度离析会更明显。根据沥青混合料温度在摊铺、碾压过程中变化的规律,为保证压实度,尽量减少施工中的温度损失,在碾压过程中应做到:配备足够数量的压实设备,一个工作面至少5-6台压路机,以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过程中,应做到紧跟摊铺机碾压,尽量缩短碾压段落(宜小于30m)。沥青含量的变化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变化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孔隙率、稳定度、流值指标。当沥青含量过低时(如沥青含量为3.0%、3.5%时),由于沥青膜较薄或未完全裹覆集料,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水稳性变差(残留稳定度低)。即使使用合适的沥青用量,并确定其变化0.2%为控制标准,马歇尔试验指标在稳定度、流值方面也有明显变化。沥青含量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当沥青用量较少时,沥青路面孔隙率大,沥青膜薄,路面受阳光、空气影响较大,易发生快速老化。某高速公路通车两年,其沥青上面层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主要表现为路面色泽的变化,沥青老化段落外观发白现象比较严重。减小沥青含量变异性的措施有: (1)沥青拌和楼计量系统要稳定。在沥青拌和楼控制系统中,称量控制系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将影响设备的出料质量。电子秤处理单元上使用的线性放大器是高精度的运算放大器,它要求线性稳定、温度漂移小,尤其是线性放大部分的元件其温漂越小越好,这样能够保证电子秤的计量精度较高。(2)试验时沥青混合料取样要均匀。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时,若细集料偏多,则检测沥青含量数据会偏高,若粗集料偏多,则测定沥青含量数据偏小。在取样时,必须注意试样外观同沥青混合料整体外观的一致性,取样要均匀。(3)沥青设定温度应保持恒定。沥青加热温度会影响沥青含量称量系统的精度。在拌和楼生产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沥青设定温度应保持恒定,且温度计要准确。(4)要及时掌握沥青含量变化情况。沥青拌和楼必须配备自动打印设备。在沥青混合料生产时,应逐盘打印数据,及时掌握沥青含量变化情况。对于异常情况及时发现、解决。 取样的代表性取样是试验检测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取样要有代表性,要能代表总体混合料的质量,这样才能正确的指导生产,没有代表性的试样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相反还会误导生产。取样的准确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生产的稳定性,生产不稳定,取样根本不能保证代表性,另一方面就是取样方法和取样器械。为了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应在放料口下方设置取样器,具体设置方法见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以检查拌合质量(如油石比、矿料级配)为目的时,应从拌合站一次放料的下方或提升斗中取样,不得多次取样混合后使用,以评定混合料质量为目的时,必须分几次取样,拌合均匀后作为代表性试样。从拌合站取样后,在室内用四分法缩分至规定质量。 抽提、马氏试验抽提试验主要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及级配,是表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重要指标。沥青用量过多,混合料中自由沥青含量增多,将造成粗骨料之间的分离,易产生油斑;沥青用量过少,骨料之间的沥青膜过薄,沥青不能完全包裹骨料,从而影响其耐久性,并且混合料之间由于没有足够自由沥青的润滑,使骨料在碾压过程中难以发生移动从而难以压实,空隙率过高,或使骨料被碾压破碎而降低路面强度。同样级配的不稳定也会造成路面的质量缺陷,偏粗的级配易产生离析,影响耐久性,宜出现早期水损害现象且难以压实。偏细的级配碾压时宜产生推移,影响路面平整度,且高温稳定性能差,易发生车辙。 马歇尔试验主要检测混合料的体积指标(空隙率、间隙率、饱和度)和稳定度流值,其指标反映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直接影响到路面质量。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每天混合料的质量,每天分上、下午在后场各取一组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提试验、马歇尔试验,加强对几个关键筛孔的控制并及时了解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空隙率、稳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并作相应决策。特别是空隙率的控制,一定要减少误差,因为它主要受试件毛体积密度和最大理论密度的影响,而他们都与测试条件有关,并且由于取样后混合料放置时间会影响沥青吸入集料的程度,最大理论密度就不相同,放置时间越长理论密度越大,空隙率也越大。所以一定要统一方法,实验条件一定要统一,由于马歇尔试验的成型温度对体积指标、标准密度影响很大,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温度。7 混合料的运输运输前对运输车辆应进行检修,防止运料过程中车坏,同时为了避免运料车污染混合料,运料前应该将料斗清扫干净,并涂一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油或防粘剂,不得用柴油涂刷。运料车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将轮胎清洗干净,避免沾在轮胎上的泥土杂物污染路面。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毡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对于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铺筑,运料车到达现场时一定要检测温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坚决不能铺筑,温度合格的料车卸料时应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推动料车前进,严禁冲撞摊铺机或刹车过死,或单侧车轮接触、另侧脱空,造成摊铺机位置和速度改变,使铺层出现凸起,产生波纹。保证卡车与摊铺机的行进方向一致,避免频繁调整摊铺机行驶方向。卡车起斗卸料时篷布不用全部揭开,以不遮挡视线为准并且应一次起斗到顶,防止料斗内混合料的离析;卸完料后,应落下料斗再离开摊铺机,避免残余料洒在履带行进线上。下一车应在前辆车离开后迅速给摊铺机供料,保证供料均匀、连续。为确保摊铺连续以及平整度大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必须保证摊铺机前至少五辆车等待卸料,决不能出现摊铺机等车的现象。每次应倒净,防止粘结成块粘在料车而影响下一车料的质量。8沥青路面压实度的质量控制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孔隙率)是关键指标,而影响压实度的因素主要有碾压工艺、碾压温度、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结构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应采取不同的碾压工艺。8.1压实度影响因素下承层沥青下面层的施工下承层一般为水稳碎石或二灰碎石等半刚性基层,沥青中、上面层的下承层为沥青面层。沥青路面中上面层同下面层在施工时其下承层是不同的,一是刚性的,一是柔性的。下承层为沥青面层时,沥青层更易压实,但变异系数变大。碾压工艺相同时,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压实效果不同,沥青路面中面层压实度高于沥青砼路面下面层,这其中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1)相同环境温度时,下承层为沥青层时,沥青下承层的温度比水稳下承层的温度高。沥青层下承层易于吸收阳光的热量,在摊铺、碾压过程中,被压实沥青层温度损失较慢。(2)施工沥青砼中面层时,厚度均匀性好于沥青下面层。沥青下面层施工时,采用挂线法施工,要调整水稳基层存在的不平整,因此沥青中面层厚度更接近于设计值。当沥青层厚度在设计值附近时,压实效果最好。碾压工艺碾压工艺一般有如下要求。(1)足够的压实遍数,一般高速公路压实度标准为97%(比部频标准高1%),室外芯样孔隙率要求3-7%,对于这种压实要求,一般可参考如下碾压次数。碾压组合方式示例 表5面层类型初 压复 压终 压下面层AC-20(25)I或其改进型钢轮压路机静压(或者静去回弱振)1遍钢轮压路机振动胶轮压路机(20-25t)2-3遍4遍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中面层AC-20(25)I或其改进型钢轮压路机静压(或者静去回弱振)1遍钢轮压路机振动胶轮压路机(20-25t)1-2遍6遍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上面层AC-13(16)I或其改进型钢轮压路机静压(或者静去回弱振)1遍钢轮压路机振动胶轮压路机(20-25t)1-2遍6遍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2)复压阶段采用钢轮同胶轮相结合的原则钢轮压路机一般自重较大(一般20t以上),再加上振动力的作用,因此压实效果好。但在复压阶段振动压路机碾压次数以1-2次为宜不能过多,尤其当沥青混合料温度要求较高时,钢轮振动次数过多(3遍以上),则可能会出现类似于水泥砼路面的出浆现象,沥青路面外观出现泛油。当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时(或沥青用量偏多),甚至出现局部弹簧现象。在复压阶段采用以钢轮为主的碾压方式,其压实度变异性也比较大。胶轮压路机产生的作用力小于钢轮压路机,但胶轮压路机碾压时,充分揉搓,可部分消除摊铺的不均匀性,成型外观均匀性较好。(3)正确选择压路机的技术参数胶轮压路机的胶轮气压越高,接地面积越小,传递到铺层上的压力越大,因此压实功减小,搓揉的作用增强。在复压阶段,轮胎气压应维持在较高的状态。低气压胶轮适用于终压阶段。当压路机开始碾压时,由于轮胎是凉的,容易粘料,此时胶轮压路机可少量喷水,以避免粘轮。当轮胎工作一段时间变热之后,即不会出现粘轮现象,也不用洒水。对于以压实沥青混合料为主的振动压路机,为了保确沥青材料与各种滑架的充分渗透与揉合,工作频率一般取40-50 HZ为宜。与静力作用压路机相比,振动压路机的工作速度对压实效果的影响特别明显。工作质量大于5t的振动压路机的工作速度应为4-6km/h的范围内。双轮振动压路机的压实功能是单轮振动压路机的两倍。两轮同时振动的串联式振动压路机与只有单轮振动的串联式的振动压路机相比,为达到同一密实度,前者需要的碾压遍数少。因此,前者的生产率高。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越高,沥青面层压实度越高,但压实度变异性变大,压实度检测数据不均匀。环境条件不同气温时段施工的沥青面层,进行路面取芯检测(芯样压实度用孔隙率表示),芯样孔隙率数据显示:气温高时,施工路段压实度较高;每日压实度状况随从早到晚气温不同,压实度也经历从低到高再到低变化的过程。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密切注意天气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气温的变化。压实厚度温度条件相同时(在摊铺温度接近时可认为温度相同),在一定范围内厚度越大,压实效果越好;设计厚度过大又会因为有效压实功的减小,压实度下降。压实程序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碾压通常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同时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是压实的基础,常采用轻型静力压实,如串联式静力压路机。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混合料的密实程度取决于这道工序,常采用振动压实和轮胎式揉压。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最后形成平整压实面,通常采用轻型静压,如光轮压路机。压实原则碾压工艺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为保证压实质量,在施工中应遵循如下原则来加以控制。(1)采用正确的碾压工艺、配备足够数量的压实设备,是形成良好压实度的前提。在设备选择方面,首先应选择大吨位的设备(每工作面至少有一台25t胶轮压路机),对于振动压路机除考虑吨位外,还应尽量选用双轮振动压路机。(2)在合适的温度下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尽量缩短碾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