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0947214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全市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信息化委(2015年5月)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一)总体发展概况。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表一 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指标 园区面积(平方公里)已入园企业(户)销售产值(亿元)上缴税金(亿元)小微企业成长园建设情况园区等级合计规上企业规下企业顺庆工业集中区1012165561344.1未启动高坪工业集中区1013075552482.8未启动省“51025”园区嘉陵工业集中区11163631002802.1已启动阆中工业集中区129538571201.1已启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南部工业集中区9787352803.0建成11万省“51025”园区西充工业集中区628280652.2未启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仪陇工业集中区5.56934351081.8建成3万营山工业集中区56229331401.6启动2万主体建设蓬安工业园区76249132101.5已启动省“51025”园区南充经开区14.5省“51025”园区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合 计90808454354158520.2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二)产业发展概况。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表二 “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情况表 指标 产业名称园区名称规上企业户数销售产值(亿元)油气化工嘉陵工业集中区316.5高坪工业集中区12.3南部工业集中区11.0阆中工业集中区21.8仪陇工业集中区257南充经开区00小计976.8机械汽配顺庆工业集中区1675.1嘉陵工业集中区1372.1南部工业集中区1966.2营山工业集中区552.9蓬安工业园区1054.5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00小计63320.8丝纺服装高坪工业集中区828.3嘉陵工业集中区1455.0阆中工业集中区814.7南部工业集中区319.3西充工业集中区512.9仪陇工业集中区34.2营山工业集中区420.0蓬安工业园区518.9小计50173.3轻工食品顺庆工业集中区732.0高坪工业集中区1549.6嘉陵工业集中区1780.3阆中工业集中区3073.8南部工业集中区30102.0西充工业集中区1744.4仪陇工业集中区2750.6营山工业集中区1761.2蓬安工业园区2170.3小计181564.2合 计3031135.1表三 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情况表 指标 园区主导产业规上企业户数销售产值(亿元)顺庆工业集中区机械汽配1675.1新材料317.5高坪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828.3电子信息311.8嘉陵工业集中区汽车汽配1372.1丝纺服装1455.0食品饮料957.1阆中工业集中区食品医药1227.5旅游及休闲制品510.7南部工业集中区机械机电1966.2家居建材1966.7食品饮料1135.3西充工业集中区有机食品1744.4丝纺服装512.9仪陇工业集中区轻工食品2750.6纺织服装鞋帽34.2天然气化工358.0营山工业集中区机械汽配552.9轻工食品1761.2蓬安工业园区轻工食品2170.3机械汽配1054.5南充经开区石油化工、天然气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合 计240932.3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三)约束性指标控制情况。从项目建设控制指标看,全市11个园区都在控制标准内(建筑密度60%,容积率1.0)。从资源消耗控制指标看,11个园区单位产值水耗(立方米/万元)在1.453.5之间,单位产值能耗(吨标煤/万元)在0.180.43之间。从土地产出控制指标看,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100110万的园区有3个(高坪、嘉陵、蓬安);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111120万元的园区有4个(西充、仪陇、南部、营山);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121130万元的园区有1个(阆中);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200万元的园区有1个(顺庆);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300万元的园区有1个(市经开区)。土地每亩产出强度在100110万的园区有2个(高坪、西充);土地每亩产出强度在130150万的园区有4个(嘉陵、南部、阆中、仪陇);土地每亩产出强度在200万以上的园区有3个(顺庆、营山、蓬安)。表四 “2+9”产业园区控制指标情况 指标园区项目建设控制指标资源消耗控制指标土地产出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单位产值水耗(m/万元)单位产值能耗(吨标煤/万元)投资强度(万元/亩)产出强度(万元/亩)就业(人/亩)顺庆工业集中区61%1.81.750.412002103.2高坪工业集中区63%1.23.50.331001042嘉陵工业集中区62%1.22.950.411101502阆中工业集中区62%1.01.450.431251322南部工业集中区60%1.01.990.181201442.8西充工业集中区61%1.32.10.361121101.6仪陇工业集中区60%1.11.90.31151392.1营山工业集中区63%1.32.10.411202004蓬安工业园区63%1.22.360.431102055南充经开区300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园区规划布局不够科学。一是个别县(市、区)工业园区规划前瞻性、指导性、权威性不强,缺少科学民主集体决策机制,存在一定“长官”意志和以商定规现象。园区规划与城市总规、土地总规之间衔接、融合不够,规划实施存在随意性,个别园区还存在“插花式”布局现象,园区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有待提升。二是产业规划布局缺乏全市一盘棋思维,存在“小而全”现象(入园企业类别在38个工业大类中占有33个),区域比较优势不突出,主导产业方向不清晰、特色不明显,制约了产业聚集式发展,比如西充、仪陇、营山、蓬安作为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域,应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但在园区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也布局了一大批工业项目,致使园区发展重点不突出。三是我市工业园区大多采取多园分离式发展模式,部分县(市、区)园区规划存在“碎片化”,影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增加了园区运行管理和综合服务保障难度。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已经分为河西、河东、家居三大板块,为满足该县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正在规划铁佛塘工业园板块;仪陇县新政、马鞍两个工业园区相距50公里左右。表五 “一区多园”情况统计表工业集中区名称功能区备注南充经开区河西化工园顺庆工业集中区顺庆潆华工业园、顺庆区潆溪镇工业街目前约有8户企业在潆溪镇工业街高坪工业集中区航空港工业园区、都京丝纺服装园、永安工业园永安工业园规划为建材园嘉陵工业集中区嘉陵工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阆中工业集中区阆中七里工业园区目前正启动江东工业园规划建设南部工业集中区河西机械电子产业园、河东食品饮品产业园、家居建材产业园目前正规划建设铁佛塘工业园西充工业集中区多扶有机食品园、常林工业园仪陇工业集中区新政河西工业园、马鞍化工园、光华拓展区光华拓展区为承接成都制鞋产业转移园区营山工业集中区三星工业园拓展2平方公里打造机械汽配专业园蓬安工业园区相如镇机械冶金园、河舒镇轻纺食品园(二)园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受开发成本、区位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城市功能配套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园区难以吸引高端前沿技术密集型企业,园区发展多以小企业简单集聚为主,入园企业大多为初级加工、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上下游产业布局缺失,无法形成耦合度较高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缺乏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集聚效应强的龙头企业,全市仅有吉利、鑫达、太极等极少数产业龙头。二是园区无序竞争加剧。我市虽对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进行了统一规划布局,但由于经济水平、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各县(市、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缺少主动权和话语权,存在“拣到篮里都是菜”的思想,不分行业、不论大小,重复招引、建设了一大批低端产能,加剧了县域间同质化竞争,弱化了产业集群发展效益,导致产业集聚式发展困难,有时甚至在项目招引中还存在县与县之间的恶性竞争。譬如由于顺庆、嘉陵大力布局物流产业,作为全市物流产业发展核心的高坪现代物流园,目前尚未形成物流产业的集聚式发展。三是投入产出不匹配。我市园区企业大多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品牌竞争力弱的中小微企业,导致土地产出强度不高,税收贡献较少,造成要素资源的低效利用。目前,我市一些园区平均投资强度100万元/亩左右,不仅离全省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大于120万元/亩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更与成德绵等发达地区平均200万元/亩的投资强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三)园区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尚处于探索中。全市工业园区中仅南充经开区具备区域内的行政管理职能,其它园区管委会属于政府派出机构,绝大多数园区管委会仅有30余名工作人员(含行政、事业人员),却承担着编制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管理服务、招商引资等多重职能,除嘉陵和蓬安外,其它园区管委会更承担着大量拆迁安置工作,占用了大部分人力,加之园区管委会与经信局在管理服务入园企业方面职能交叉,导致在园区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等方面有所缺位。同时,我市工业园区由政府主导,园区投融资平台公司长期处于高负债运行,普遍存在用地指标紧缺、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滞后、要素保障不力、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财政、国土、住建、金融、水、电、气等多个部门(单位),园区管委会无法起到牵头协调、统筹解决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据统计,仅仪陇光华拓展区土地缺口达4000余亩,顺庆未来三年工业园区发展每年需要资金达10亿元以上。表六 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基本情况工业集中区名称内设机构职责职能人员构成顺庆工业集中区综合股、征地拆迁安置股、规划建设股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工业区内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10人高坪工业集中区办公室、群众工作部、规划建设部、招商部、财务部、企业服务中心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负责园区内国有土地的征收、开发和“农转非”人员的供养与安置等相关工作;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协调园区投资项目用地工作。行政编制13人、工勤编制3人、事业编制15人嘉陵工业集中区办公室、生产要素保障科、资产管理科、企业服务科、财务科、规划科、工程建设科、安全生产科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行政编制16人阆中工业集中区办公室、财务部、规划和建设管理部、科学技术管理部、企业服务中心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工业区内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行政编制7人、工勤编制1人、事业编制12人南部工业集中区综合股、规划股、工程股、财务统计股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工业区内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行政编制8人、工勤编制1人、事业编制10人西充工业集中区综合服务部、规划部、拆迁安置部、工程管理部、企业服务部、财务部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工业区内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负责对外招商引资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14人仪陇工业集中区办公室、财务内审部、征地拆迁安置部、规划建设部、项目推进服务部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工业区内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行政编制9人、工勤编2人、事业编制19人营山工业集中区办公室、规划建设股、投资促进股、征地拆迁股、企业服务中心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工业区内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行政编制8人、工勤编1人、事业编制11人蓬安工业园区人秘股、建设管理股、规划与财务股、环境保护股、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办公室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批,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对入驻企业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行政编制5人、工勤编2人、事业编制13人表七 2014年全市产业园区负债情况表单位:亿元序号园区名称负债额1南充经开区108.732顺庆工业集中区2.933高坪工业集中区10.494嘉陵工业集中区8.685阆中工业集中区2.746南部工业集中区3.397西充工业集中区3.18仪陇工业集中区2.69营山工业集中区0.1510蓬安工业园区0.77合 计143.58(四)园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较低。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和生活配套服务能力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园区研发设计、融资担保服务、检测检验、信息管理咨询、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等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和商业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招引入园企业生产经营不便和成本上升,影响园区载体平台综合效能的发挥。(五)园区整体水平档次不高。目前,我市仅有南充经开区和蓬安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园区,还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也没有省级高新区,与南充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极不匹配。这既反映出南充工业基础条件差,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市园区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占比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园区发展面临后劲不足和缩小差距的双重压力。三、对策建议(一)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要牢固树立全市产业“一盘棋”思维,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项目招引等方面对全市工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布局,科学规划各园区发展重点,合理布局支柱性、主导型产业,并要求各县(市、区)严格执行市上统一规划。及时出台我市产业招引利益分成实施方案,规定项目招引方和落地方的利益分成比例,防止各县(市、区)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各县(市、区)要积极对接东中部和成渝地区产业转移,按照市上统一规划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加大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力度,确保各园区形成23个竞争优势明显、集聚成效明显的支柱性产业。顺庆、高坪、嘉陵要着重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产业;阆中、南部要加快发展本地特色优势工业;西充、仪陇、营山、蓬安突出有机食品、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二)进一步完善承载配套功能。要继续加大对各园区的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好“2+9”工业发展平台,加快推动南充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顺庆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改变原有的工业单一发展模式,按照产城一体理念,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园区的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完善园区的医疗、教育、公共交通、文化娱乐、供气等公共服务设施,把工业园区建成宜工、宜商、宜居的城市新城区。(三)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要向工业园区倾斜用地计划,优先落实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从而保障园区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要进一步拓宽园区投融资渠道,加大对园区平台公司的政府性投入,大力推行PPP投融资新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工业园区发展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逐步降低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要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强化企业融资平台建设,采取政府担保贴息、搭建过桥资金等形式,化解入园企业融资难题。同时,要不断提高园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实地测算项目用地规模,严格核实项目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对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达到一定标准的项目,应给予适当奖励;对逾期不开工的,应坚决收回土地;对到期不投产的,应取消享受优惠政策资格。积极搭建中小企业孵化园,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标准厂房集中,真正推进园区集约节约式发展。(四)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在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文件出台后,要认真研究中、省新出台的支持园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最大限度用好用活上级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本地招商引资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并要严格落实政策,及时兑现奖励。要改革园区运行管理体制,优化产业园区管理权限、管理模式和职能定位,更多地突出管理服务职能,强化管理服务能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从而保证入园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要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服务园区发展新模式,简化审批程序和办理流程,减少“中梗阻”,打造“直通车”。(五)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要严格产业园区项目的准入标准,积极鼓励引进技术含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严格禁止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要加强产业园区的环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要严格实行产业园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强园区废水的集中治理和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要推进园区自主创新建设,积极寻求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各类高新技术项目和研发机构,引导规模企业组建研发队伍,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自主创新。要加大政府资金对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在园区转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